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流”是有声语言的运动状态,是前后连贯、相对完整的语言链,是口语表达的基本功。课堂上,有的学生能够滔滔不绝,信心十足;有的学生则结结巴巴,语无伦次。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三个:一是有交际心理障碍,二是语汇贫乏,三是思维滞后于表达。
针对以上原因,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了一系列语流训练的有效策略。
一、敞开心扉
交际心理障碍是语流不畅的重要原因。鲁滨逊教授在《思想的起源》一书中这样说:“对大多数人而言,当众说话是一个未知数,其结果不免令人满心焦虑和恐惧。”如何才能帮助学生战胜人性的弱点,使语流畅通,达到成功交际的目标呢?
1.积极的心理暗示
众所周知,一个人如果受到正确而充分的激励,就能发掘潜能,一鸣惊人。在学生出现或可能出现交际障碍时,教师及时地给予激励,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对交际的成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在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口语交际“七嘴八舌话环保”的教学过程中,一位学生带着用饮料瓶制作的笔筒走上讲台,她脸涨得通红,局促不安,过了好一会儿也没能开口。我知道,这时候老师的鼓励是让她开口讲话的关键。于是,我主动介入:“你这个笔筒做得真精致!你的手真巧!其他同学都想知道你是怎么做的。”她听了之后,略带羞涩又不无自豪地介绍了起来。
话题给了学生一个开始讲话的触发点,而教师的鼓励与点拨是激发学生讲话热情的媒介,它使学生得到一种心理暗示:“因为我做得好,大家才推荐我上台介绍的。”
2.获取成功的经验
学生对陌生的人或陌生的场合总是心存畏怯,不知道如何主动交流,这正是他们常常采取回避的原因。戴尔·卡耐基说:“要克服当众说话那种地动山摇的恐惧感,最确切的方法之一,便是获取成功的经验作支持。” 所以,当学生在交际情境中出现支支吾吾、语无伦次的情况时,我常常让他们先模仿老师或另一位同学的发言,以降低难度,让他们获得流畅表达的体验,然后说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
还有一点很值得关注,那就是比口语交际指导课更真实的交际环境——校园生活。把学生推上校园交际的舞台,无疑是让他们获取成功体验的最佳方式。频繁的交际实践会逐渐消除他们内心的畏惧,从而使他们的思维变得迅捷,口头表达变得流畅,并能把这种交际经验应用到社会生活中。
二、引入活水
从“想”到“说”,需一个转化的过程,在语出于口的短暂时刻,学生还要选择恰当的语句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时出现吞吞吐吐、前后脱节等语流不畅的情况,是不奇怪的。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时,要考虑语汇的问题。把学生可能会用到的一些词语、句子提供给学生作参考,或者给他们提供一些类似的范例,这样可以降低交际的难度。
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临别赠言”时,我采用了补充诗句、例子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课堂上,我先让学生回忆学过的送别诗,让学生从诗中体会诗人的依依惜别之情、热情的鼓励、深深的祝福和对友情的歌颂,从而领悟到临别赠言可以从多个方面去表达,还可以引用诗句表情达意。然后,我出示了三组学生在毕业之前的对话,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临别之际相互赠言的浓浓情意和独特的表达方式。有了这样的铺垫,学生很容易寻找到情感的突破口,从而在对话中说得流畅,说得动情。
三、反复疏浚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语言流畅正是思维敏捷的表现,语流训练与思维训练是密不可分的。
1.先写后说
这是对言语知觉的敏锐性和言语生成的条理性的辅助训练。在说一段话之前,先让学生写一写,读一读,给学生提供说话的依托,学生再现语言材料时就会相对顺利一些,表达也会更准确,更流利。
有的时候,只要让学生提前写下一组提纲,他们就能做到语流畅通,条理清晰。在教学“我最喜欢的电视栏目”时,我指导学生用关键词的形式写下他们最喜欢的电视栏目名称、印象最深的节目名称以及理由,然后到讲台上把这些内容连贯、具体地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学生不用担心“说”的问题,便可以集中精力把话说流畅了。
2.自言自语
转述故事和即兴发表意见等口语交际训练,都要求学生在接受信息源刺激以后,迅速完成组织语言的工作,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通过自言自语来进行内部语言的编码训练,是一种较好的由易到难的过渡方法。
如“推荐一本好书”的话题,学生对自己要推荐的书是很熟悉的,关键是应该从何说起,按什么顺序说。如果能自言自语地理一下思路,遣词造句,上台发言自然就不会慌乱了。
3.放慢语速
在即兴评价、辩论等多种交际情境中,学生需要在第一时间进行表达。为了避免因思维与表达不同步而造成语流受阻的情况,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放慢语速,边想边说,让思维总是走在语言的前面。随着思维速度的提升,学生的语速也可以逐渐加快,语流滔滔不绝将成为现实。
(责编 莫彩凤)
针对以上原因,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了一系列语流训练的有效策略。
一、敞开心扉
交际心理障碍是语流不畅的重要原因。鲁滨逊教授在《思想的起源》一书中这样说:“对大多数人而言,当众说话是一个未知数,其结果不免令人满心焦虑和恐惧。”如何才能帮助学生战胜人性的弱点,使语流畅通,达到成功交际的目标呢?
1.积极的心理暗示
众所周知,一个人如果受到正确而充分的激励,就能发掘潜能,一鸣惊人。在学生出现或可能出现交际障碍时,教师及时地给予激励,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对交际的成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在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口语交际“七嘴八舌话环保”的教学过程中,一位学生带着用饮料瓶制作的笔筒走上讲台,她脸涨得通红,局促不安,过了好一会儿也没能开口。我知道,这时候老师的鼓励是让她开口讲话的关键。于是,我主动介入:“你这个笔筒做得真精致!你的手真巧!其他同学都想知道你是怎么做的。”她听了之后,略带羞涩又不无自豪地介绍了起来。
话题给了学生一个开始讲话的触发点,而教师的鼓励与点拨是激发学生讲话热情的媒介,它使学生得到一种心理暗示:“因为我做得好,大家才推荐我上台介绍的。”
2.获取成功的经验
学生对陌生的人或陌生的场合总是心存畏怯,不知道如何主动交流,这正是他们常常采取回避的原因。戴尔·卡耐基说:“要克服当众说话那种地动山摇的恐惧感,最确切的方法之一,便是获取成功的经验作支持。” 所以,当学生在交际情境中出现支支吾吾、语无伦次的情况时,我常常让他们先模仿老师或另一位同学的发言,以降低难度,让他们获得流畅表达的体验,然后说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
还有一点很值得关注,那就是比口语交际指导课更真实的交际环境——校园生活。把学生推上校园交际的舞台,无疑是让他们获取成功体验的最佳方式。频繁的交际实践会逐渐消除他们内心的畏惧,从而使他们的思维变得迅捷,口头表达变得流畅,并能把这种交际经验应用到社会生活中。
二、引入活水
从“想”到“说”,需一个转化的过程,在语出于口的短暂时刻,学生还要选择恰当的语句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时出现吞吞吐吐、前后脱节等语流不畅的情况,是不奇怪的。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时,要考虑语汇的问题。把学生可能会用到的一些词语、句子提供给学生作参考,或者给他们提供一些类似的范例,这样可以降低交际的难度。
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临别赠言”时,我采用了补充诗句、例子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课堂上,我先让学生回忆学过的送别诗,让学生从诗中体会诗人的依依惜别之情、热情的鼓励、深深的祝福和对友情的歌颂,从而领悟到临别赠言可以从多个方面去表达,还可以引用诗句表情达意。然后,我出示了三组学生在毕业之前的对话,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临别之际相互赠言的浓浓情意和独特的表达方式。有了这样的铺垫,学生很容易寻找到情感的突破口,从而在对话中说得流畅,说得动情。
三、反复疏浚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语言流畅正是思维敏捷的表现,语流训练与思维训练是密不可分的。
1.先写后说
这是对言语知觉的敏锐性和言语生成的条理性的辅助训练。在说一段话之前,先让学生写一写,读一读,给学生提供说话的依托,学生再现语言材料时就会相对顺利一些,表达也会更准确,更流利。
有的时候,只要让学生提前写下一组提纲,他们就能做到语流畅通,条理清晰。在教学“我最喜欢的电视栏目”时,我指导学生用关键词的形式写下他们最喜欢的电视栏目名称、印象最深的节目名称以及理由,然后到讲台上把这些内容连贯、具体地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学生不用担心“说”的问题,便可以集中精力把话说流畅了。
2.自言自语
转述故事和即兴发表意见等口语交际训练,都要求学生在接受信息源刺激以后,迅速完成组织语言的工作,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通过自言自语来进行内部语言的编码训练,是一种较好的由易到难的过渡方法。
如“推荐一本好书”的话题,学生对自己要推荐的书是很熟悉的,关键是应该从何说起,按什么顺序说。如果能自言自语地理一下思路,遣词造句,上台发言自然就不会慌乱了。
3.放慢语速
在即兴评价、辩论等多种交际情境中,学生需要在第一时间进行表达。为了避免因思维与表达不同步而造成语流受阻的情况,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放慢语速,边想边说,让思维总是走在语言的前面。随着思维速度的提升,学生的语速也可以逐渐加快,语流滔滔不绝将成为现实。
(责编 莫彩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