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蒂庵里不饮而醺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sahaochi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两天整理书籍,偶尔翻开《瓜蒂庵文集》,衬页上潦草地记着一行字,“久觅不获之书,今日得之,庶几无憾矣。”从容思索,依稀记得是去年从辽宁邮购到这批书时的信手涂鸦,当日的心情演变为今朝的追忆,一切都由时光说了算。
  六七年前第一次知道瓜蒂庵主谢国桢,好像是在黄裳或余秋雨的什么集子里,当时我正情绪高涨着自学版本学,因此一下就记牢了这个名字。以后每次逛书店都分外留意与瓜蒂庵有关的东西,然而很可惜,似乎瓜蒂庵里做的学问注定要作市场经济中的晦学。可我还在找,去年终于在一份邮购书目中查到《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和《瓜蒂庵文集》分别收录在几套丛书中,于是就慷而慨之了。今年又继续追踪,不远数千里淘来三个月前出版的《明清史谈丛》,当可为之浮一大白!
  刚主先生祖籍江苏武进,祖父谢暄曾入袁世凯幕府,袁氏废居洹上时还有往还,《圭塘集》中收有两人的唱和诗。他1926年从清华国学研究所毕业后,即到国立北京图书馆工作,其时馆长为梁启超。刚主先生在清华毕业时,以论文《顾亭林学谱》得到导师梁启超的赏识,被聘为梁府西席,并参加梁主编的《中国图书大辞典》的编纂。当时从清华国学研究所到北京图书馆去的还有赵万里、孙楷第和许世瑛。据邓云乡先生记述,他们在北图既不负责买书也不管编目等具体事务,而只是看书、写文章,月薪一百大洋。“不久,袁同礼回国任馆长,仍然这样培养他们,没有几年,几个人都学问大进,著述惊人,很快成为海内外知名学者。”
  刚主先生在北图的生活应当是充实而安定的,而且治学条件得天独厚。只以1930年他奉北图之命赴江浙观书为例,离京前由傅增湘写信介绍他到张元济涵芬楼看书,陈垣介绍去徐家汇土山湾天主堂图书馆登楼,冒鹤亭写信给南浔嘉业堂刘翰怡,到沪后留连于涉园和涵芬楼,又经张元济引荐到平湖看葛嗣威传朴堂的藏书牗《三吴回忆录》牘。1931年,他最主要的学术著作《晚明史籍考》成书,此书出版以后适正专力研究晚明史的柳亚子评价道:“这部书,我叫它是研究南明史料的一个钥匙。”1932年起刚主先生执教于中央大学等学府,1934年另一部著作《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其实此书在四年前南浔嘉业堂看书时就组成了。鲁迅见到此书后赞他“钩索文籍,用力甚勤”,可惜两人始终没有见过面。他的其它著述,如《明清笔记谈丛》、《东北流人考》、《南明史略》等也都是实学研究,常在今天学术论文的“引用书目”中出现。
  辽宁教育出版社的《瓜蒂庵文集》和《明清史谈丛》编辑于十五年前,收集的文章泰半曾刊登于全国各地包括香港的各种报刊,其余则选自未发表过的手稿。这些文章大都熔铸目录学和史学,间一以文学笔调出之,厚朴笃实,也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作品。对于这些文章,冠之以“文史札记”也好,“文化散文”也罢,甚至仅用“书话”也很贴切,因为即使是游记诗歌并没有一篇或离过书呵。黄裳的文风与刚主先生极相似,不过一个清丽,一个朴健。刚主先生之女谢纪青教授曾说,其父生前为报纸杂志写这类文章,有些朋友好意劝他不要写这种小东西,他却不以为然。其实通俗一点并非坏事,有耐心读完《晚明史籍考》和《黄梨洲学谱》的毕竟少数,至今学术圈外还有人记得刚主先生,多半是因为他的《瓜蒂庵文集牘和《明清史谈丛》。坚守学术的高蹈遐举固然可贵,但把学术度向俗人世界也是一种功德,而且也需大学问。因此,没有必要再骂余秋雨的“俗”,那么多骂他的高明之士倒是看似“雅”了,可惜他们的雅只局限在自家门槛里,没有多少人记得他们著作的名字。到底没能真正“雅”起来啊。
  刚主先生以明清史家兼目录学家,终身访书读书爱书,轶闻很多。他对古籍的考究与傅增湘、叶德辉,以至王重民、赵万里等人侧重版本不同,而是注重对书籍内容学术价值的检讨。因此,他说“至于善本书籍,佳椠名抄,我自然是买不起的,只能拾些人弃我取、零篇断羽的东西,好比买瓜,人们得到的都是些好瓜珍品,我不过是拾些瓜蒂。”他眼力好,常能用较少的钱买到稀有的资料,一次他以三元钱购来许多有价值的稿本,同行就戏称他为“谢三元”。刚主先生对书的热情至老不衰,1981年在杭州以五角钱淘到光绪初年刻本《胡庆余堂药目》,就版本而论没什么大不了,但对研究“红顶商人”胡雪岩却是难得的史料,老先生一路从杭州夸到上海,从上海夸回北京。他在复旦大学女儿处有临时客居的书斋,藏书则在北京寓所,“两间不大的房间中,除门、窗两面而外,周围都是到顶的书架,放得满满的,大多是先生几十年中南北搜求来的明、清史籍珍本”。
  “文革”时期刚主先生于河南息县劳动近两年,还曾与顾颉刚一道被令每天洒扫庭除,有次他举起扫帚问顾颉刚:“咱们两个像不像《空城计》里打扫街道的老军?”可见也是倒过霉的,瓜蒂庵里那三万余册“四旧”想必是后来发还的劫余之物了。有次他在上海淘得好书,和邓云乡、王西野上杏花楼吃白斩鸡,老人基本没什么酒量,只爱喝些黄酒啤酒之类的软酒,而给人写字题跋,却总爱写“被酒”、“薄醉”、“微醺”等字样,他说爱的是这种情调。醉翁之意未必在酒,据说刚主先生爱夜读,晚饭之后高声朗诵常声达户外,他在瓜蒂庵里面对邺侯之架满目缥缃,应当是不饮而醺的吧。而月明星稀之夜,老先生的一吟三叹传出户外之时,沐于微醺之中的也恐怕非止一人罢。
  邓云乡在《文化古城旧事》中说,刚主先生以八十二岁高龄跌交住院,半夜小便把床单衣裤弄湿了,护士小姐收去湿裤子湿床单后一去不复返。老先生傻等着靠枕睡着了,也未盖被子。高级病房,开着空调,冻了一夜。高烧四十度,两三天时间,就去了……这是微醺过的人所不愿闻也不忍听的。
其他文献
《尧舜传说研究》是陈泳超先生以尧舜传说为研究对象的学术专著。该书颇见作者驾驭一个研究课题的不薄功力。  1996年启动的夏商周断代工程,经过考古学、历史学、天文学、测年技术等学科的协同努力,到2000年终于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确定了一些较具体的历史纪年。但夏代之前的研究依旧是古史与神话传说共存的转态,全面且深入细致的研究由于材料(包括文献材料与出土材料)的匮乏仍嫌欠缺。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史坛崛起
期刊
为了让法律真正为社会上的弱者伸张正义,保护弱势群体,尤其是女性的合法权益,1996年,北京大学法律系的一些女律师们组建了妇女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专门研究妇女在婚姻家庭、劳动权益和人身权利方面的法律问题,并重点开展了妇女法律援助工作,四年来,她们接手了几上百件妇女的合法权益被侵害的案件,为数百名无权也无钱的弱女打赢了官司,为她们赢得了财产权、子女抚养权、劳动权、家庭财产继承权和人身侵害的赔偿、名誉损
期刊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主任王德威教授研究中国近现代文学经年,在海外学界有一定影响,三联书店出版有他的论文集《想象中国的方法》,这是他在中国内地出版的第一本著作,所论及的小说从晚清迄于当代。在这部书中,他延续了他的一个重要论点,即讨论晚清小说所谓“被压抑的现代性”,认为“在世纪末重审现代中国文学的来龙去脉,我们应重识晚清时期的重要,及其先于甚或超过五四的开创性。”  按王德威的解释,“被压抑的现代性
期刊
[编者的话] 此文选自《美国赖以立国的文本》一书,标题是本刊编者所加。因为,我们从中看到一些自认为对于我们,甚至更多的人需要确认的东西,并想以此与诸位读者有所交流。  我们还愿意将载于此书封面勒口上的两段话介绍给读者,一段是:“《美国赖以立国的文本》将美国历史活现于书中。它贯穿了致使这个国家变成一个政治大国,变成世界不可缺少之民族的所有关键问题。这些重要文献包括了许多有争议却富于原创性的思想,正是
期刊
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国家,中国在人类文明史上创造了灿烂、博大、深邃的文明,且绵延五千年而永葆青春。这种强大生命力,是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所不可比拟的。这既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依据,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了形象地对广大读者进行爱国主义和传统文化的教育,用中华民族创造和涵养的民族精神及优秀文化为中华的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云南教育
期刊
当两本关于丝路古道大海道考古探险作品问世以后,作为两本书的责编,我总在思索着一个问题,探险的终极意义何在?诚如两本书的介绍文字所云:本次探险考察“揭开了大海道神秘的面纱,引领向往大西北的人们去探寻最后的丝绸之路……”为关注西部大开发的人们“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不过,我觉得,这次探险成功的背后,还有很多值得人们思考之处。  其一是,在今年春节期间的午间新闻30分里,电视观众都直观地领略到大海道作为
期刊
《流血吴淞口》是上海宝山区史志编辑室出版的一套书,上下两册,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  宝山在上海北面,北枕长江,南临黄浦,原属江苏,现隶上海,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两次侵华战争——“一二八”战争和“八一三”战争,主要战场都在宝山境内,因而宝山在两次战争中受害之烈,损失之大,也是为历史所少见的。  “一二八”战争时期,侵华日军在宝山大量残杀平民,据1932年上海社会调查统计,死于日军暴行的763人
期刊
说起通俗文学,人们必然会想到金庸、梁羽生、古龙等,殊不知这些港台新武侠小说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过还珠楼主的影响,还珠楼主对通俗文学发展的贡献,远在他们之上。  还珠楼主是三十年代初崛起于文坛的通俗文学大家,是现代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之一,位北派四大家之首。他一生创作小说40部,剧本数十个,总字数达两千多万字,这在中国文学史上似乎无人可比。他的作品构思奇特、充满奇思妙想,牵动了那个时代读者的心,出现了
期刊
多少年来,我们能见到的美学词典都是按照西方美学词典的模式编写的,内容虽也中外并收,但中国美学所占比重与中国美学的实际分量并不相称,更谈不上有什么中国特色。  终于牞一部完全以中华美学为内容的、173万字的《中华美学大词典》在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了。  1932年,宗白华提出“中国美学”的概念,1962年,宗白华招收了林同华为唯一的中国美学史研究生。1979年,宗白华六十年代的讲稿《中国美学史重要问题
期刊
由于要论证“商赋人权论”,我不得不去读经济学。结果,我惊奇地发现,在当代,真正沿着马克思的思路,从各个不同角度科学论证人权源自市场经济的论者,都出自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其中包括,科斯牗1991年诺奖得主牘和斯蒂格勒牗1982年诺奖得主牘以新颖的思路,论证了交易费用的存在导致了产权制度的产生发展;布坎南牗1986年诺奖得主牘和阿罗牗1972年诺奖得主牘把市场经济分析引入政治权利研究之中,不仅揭示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