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的红笔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cylove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源自想象,但想象要根植于人生经验,如此描写才会真实。”小说写作班的老师说到这里时抬头看了台下的学生一眼,准备跳过这一段继续讲下去。可是今天他的运气不太好,台下有一名学生适时举手把他拦了下来:“老师,那我们要如何描写死亡呢?”
  这事可不容易讲清楚,不如,就请一向善于长话短说的海明威来为倒霉的小说班老师代下课吧。
  海明威的成长小说《尼克·亚当斯故事集》里有一篇《印第安人的营地》,就狠狠地带着少年尼克看了一回死亡,他是怎么描写死亡的?
  这一天,尼克和他的医生父亲前往对岸的一个印第安营地去帮助一名难产的印第安妇人,她已经待产两天了,还生不出来。“她躺在双层床的下铺,盖着被子,肚子鼓得高高的。她的头侧向一边。上铺躺着她的丈夫。三天以前,他把自己的腿给砍伤了,是斧头砍的,伤势不轻。他正在抽板烟。”医生用一柄大折刀为妇人做剖宫产手术,然后用三米长的细肠线把刀口缝合起来。小孩顺利出生,妇人却累得脸色苍白,双眼紧闭,“什么也不知道了”。此时,只用简陋工具就完成一次生产手术的医生心情轻松了起来,他想到了那个还躺在上铺、不必忍受生产之痛的丈夫,说:“我得说,他倒是真能沉住气。”他把蒙着那个印第安人的头的毯子揭开来,他的手被沾湿了。“他(上铺的丈夫)的脖子贴两个耳根处有一道大口子,鲜血直冒,使躺在床铺上的尸体全浸在血泊里。”
  生和死同时进行着,同样以一把简陋的刀完成。医生想要阻止尼克看到上铺这一幕,可是来不及了。之前,尼克看到了生产的过程,了解了“生”;现在,他也看到了死,可是他和读者甚至作者一样,无法搜寻经验,继续想象“死”。
  海明威的写作一向得力于他著名的“冰山理论”: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水底下的部分占整座冰山的八分之七,凡是你知道的东西都能删去。也就是说,作品的内文(冰山露出海面的部分)描写的是作家未知、无知的部分,它是一个谜,因而可以描写一切,当然,也包括死亡。死亡只能想象,那么,要如何启动读者的想象呢?海明威选择让尼克来按下按钮。
  故事结尾的地方,尼克和医生父亲坐船离开印第安营地,“尼克把手伸进水里,让手跟船一起在水里滑过去。清早,真是冷飕飕的,水里倒是很温暖。清早,在湖面上,尼克坐在船艄,他父亲划着船,他十分有把握地相信自己永远不会死”。
  尼克的想法像一盏小灯,反衬得周围的一切更加黑暗起来,它是那么没有说服力,因而读者只能纷纷潜入水底,去查看那关于死亡的“已知部分”——被海明威用红笔删掉的部分——是否能为倾斜的故事带来一点支撑。
  海明威說完立刻收起红笔,走出教室,根本不给那些将头探出水面的学生任何举手发问的机会。
其他文献
从前,有一个富翁,总是为他的酒窖和窖中所藏的美酒而骄傲。他有一瓶陈年葡萄酒,一直珍藏着准备为某个盛会而用,但那会是个什么样的盛会,只有他自己知道。  曾有一位政府官员来拜访他,他在心中暗想:那瓶陈年佳酿实在不必为了这个小小的官员而开启。曾有一位教区的主教来拜访他,但他自言自语道:“不,我不愿为他开那瓶酒。他不会懂得那酒的价值,也闻不出那酒的醇香。”本国的王子来与他共进晚餐时,他也在想:他只是个王子
期刊
中国从古到今,拿吃喝说事儿的很有一些。最著名的就是老子那句话:“治大国,若烹小鲜。”  中国的厨师虽然没有把自己的行当与治国方略硬扯在一块儿,却颇知调控之道。京剧大师兼美食家齐如山当年在家中宴客,席间有一道小吃爆肚儿。齐先生见厨师做毕,不禁问道:“是不是生了点?”厨师答道:“爆肚儿出锅后,从厨房到餐厅要走过几进院子,此时正值盛夏,路途之上还能保温催熟,等到上桌时,火候正好。如冬天则不能如此。”一道
期刊
生命的灵光  昨夜,我知道了你的存在,从虚无中逃逸出来的生命的灵光。我躺在床上,在一片漆黑中睁大双眼,突然之间我很确定:你就在那里,你存在,仿佛一颗子弹射中了我,我的心停止了跳动。当心脏再次跳动时,无限的惊奇如枪林弹雨般袭来。我感到自己掉进了一口深井,以致一切对我来说都显得那么令人恐惧、那么陌生。我迷失在这恐惧中。我知道,这不是对其他人的恐惧,因为我不在乎其他人;这也不是对痛苦的恐惧,因为我不畏惧
期刊
期刊
一  我爸从来不求我什么。从小到大,我妈求过我不要打游戏,我爷爷求过我跟着他拉二胡,只有我爸从来不求我。唯独有一次,他求我看一本书。  记得是十岁左右,在新华书店里,他试探地、讨好地,几乎是谄媚地对我笑着说:“我给你买一本《林海雪原》,好吗?”  我不干。我想买的是一本《豪夫童话》,黄色的封皮上画着童话小人,很可爱。他说:“那就两本都给你买,《林海雪原》也买,好吗?”  到现在我都还记得他那眼巴巴
期刊
至今依旧准确无误地记得,写完《白鹿原》书稿的最后一行文字并画上最后一个标点符号的时间,是农历一九九一年腊月二十五日的下午。在塬下祖居里专业写作的生活过了将近十年,不知不觉间我已经习惯了和乡村人一样用农历计数时日,倒不记得公历的这一天是几月几日了。  那是一个令人难忘到有点刻骨铭心意味的冬日下午。在我画完最后一个标点符号——省略号的六个圆点的时候,眼前突然一片黑暗,脑子里一片空白,陷入一种无知觉状态
期刊
天黑了。你走到窗前。  花园在下面一片暗淡。  你看见长庚星  闪烁在孤清的光辉里。  你在无声中驻足。  在你里面有什么在哀怨:  那被冷落的美  将你诱惑并在外面召唤。  活着的奇妙,人们  只在很少的时候感觉到  还需要分享这些时刻  才懂得那阴影,那幻梦。  (海底飞花摘自微信公众号“七叶树下”)〔美〕查爾斯·考特尼·柯兰
期刊
那一次是去火车站接父亲。接站的人最怕晚点,偏偏让我碰上了,而且不知要晚多长时间。广播里一播出这个讯息,我心里就陡然冒出一些烦躁,还有摆脱不掉的焦灼,火车总不会平白无故地晚点吧。那个年代我们还没用上手机,只能干着急。我在拥挤混乱的候车室里漫无目的地走着,不知不觉中走到贵宾室的门口。门虚掩着,里面是诱人的安宁和清爽。  “我能不能进去”的念头还未完全冒出,我已经随手推开了房门。  “你好!”一声用英语
期刊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先生自称孺子牛,让人生问:鲁迅是公牛还是母牛?  画家陶元庆是鲁迅的老乡,精于书籍的封面设计。1924年,鲁迅先生不经意间看到一幅叫《苦闷》的画,甚是喜爱,吃了艺术的鸡蛋,还想见一见生产艺术的母鸡。于是,鲁迅就跟陶元庆见面了,两个人一见如故。  后来,鲁迅译了一部《苦闷的象征》,便请陶元庆来设计封面:一个女子黑发长长如波浪,裸露的脚趾夹着钗的柄,以嘴和舌舔着
期刊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王维的诗歌中含蕴禅趣的作品很多。《终南别业》是一首游览诗,它所包含的哲理是通过具体的日常生活行为来体现的,显得更为自然。而且,这也反映了禅宗思想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禅首先不是宗教,不是哲学,而是生活方式、人生态度。  王维在诗的开头两句概括了自己的人生兴趣和生活方式:从中年开始喜欢佛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