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德育的个体性功能指其对个体发展所产生的实际影响和作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意在培养学生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两者的共同诉求呼吁中职德育转变教学理念,关注中职生的长远发展,进行分学段、分专题、分场景教学。
【关键词】中职德育 六大核心素养 “三分”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5-0213-01
中职生六大核心素养的培养有赖于中职德育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在六大核心素养理念的引领下,中职德育教师创新教学方式,对中职德育个体性功能的实现及学生六大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现实意义。
一、中职德育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课时与学校实际培养学制的矛盾
目前中职学校的基本学制是三年,采用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即学生两年在校、一年去企业顶岗实习的“2+1”培养模式,学生实际在校时间为4个学期,而德育课4学期有4门必修课,每周安排2个课时。因此,紧缩的学制和压缩的课时之间的矛盾,很难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教学内容与学生现实就业需求的矛盾
当前中职德育和高中德育的教学内容相似,其差异在知识点的难易程度上,而中职和高中的培养目标却大相径庭,学生的实际需求也不同。中职已分设不同的专业,意在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中职德育教学内容与学生现实就业需求的矛盾,很难满足学生长远发展的需要。
(三)教学形式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矛盾
在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下,中职德育教学仍局限于课堂教学,侧重于系统知识的学习和言语说教。这种教学形式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参与,未重点引导学生体验校企文化,不能很好地与技术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相契合。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意在培养学生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因此,传统的教学形式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矛盾,很难实现中职德育的个体性功能。
二、六大核心素养对中职德育教学的新要求
(一)提升人文底蕴、科学精神素养,要求中职德育教学侧重引导
人文底蕴、科学精神两大核心素养涵盖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索六个基本点。根据这六个基本点的内涵和中职生的年龄特点,中职德育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引导学生树立以人为本、批判质疑的意识。而这两大意识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在中职生短暂的两年求学路上,中职德育教师应侧重于引导学生树立这两大意识,形成一种思维习惯。
(二)提升学会学习、健康生活素养,要求中职德育教学关注长远
学会学习、健康生活两大核心素养涵盖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六个基本点。根据这六个基本点的内涵和德育的个体性功能,中职阶段的德育教学应关注学生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积极的心理品质以及抗挫折能力的培养。这些基本素养的培养关乎个体的健康成长和长远发展。因此,中职德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当下的发展和成长,更要树立为学生长远发展引路的服务意识。
(三)提升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素养,要求中职德育教学着眼当下
责任担当、实践创新两大核心素养涵盖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运用六个基本点。根据这六个基本点的内涵和中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中职德育教师在引导学生树立责任担当意识的前提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问题解决和技术运用能力。这些基本素养的提升直接关乎中职院校“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中职德育教学不仅要关注德育教学给学生个体长远发展产生的实际影响和作用,更要着眼德育教学给当下学校培养目标带来的实际成效。
三、六大核心素养下中职德育教学转型的思考
(一)根据中职学校培养计划,规划教学课时,按学期分学段教学
根据中职院校的培养计划、六大核心素养的具体内涵、中职生的实际年龄特点及德育课时安排的情况,中职德育教学在有限的时间里要实现预期教学目标,解决教学课时与学校实际培养学制的矛盾,可采用“按学期、分学段”的教学策略。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学期:侧重于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有助于学生明确求学目标,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在学生入学的第二学期:侧重于职业道德教学,有助于学生树立责任担当意识,形成以人为本的职业道德;在学生入学的第三学期:侧重于职业实践教学,有助于学生体验职業生活,在校企交替中提升职业实践能力;在学生入学的第四学期:侧重于职业发展教学,有助于学生树立自我管理意识,充分实现个人的职业发展。
(二)根据中职學生发展需要,压缩教学内容,按课时分专题教学
根据中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中职生的实际发展需要、中职德育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中职德育教学要实现学生情感态度观念的转变和德育运用能力的提升,解决教学内容与学生就业需求的矛盾,可采用按课时分专题教学的教学策略。这一教学策略实施的前提是在把握学期课时总量和教材整体内容的基础上,整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学校的实际资源和企业的发展需要,紧扣时代脉搏,有选择性地压缩德育教材内容,开发校本课程,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题教学,且所开设专题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进行灵活调整。
(三)根据六大核心素养理念,改善教学形式,按专业分场景教学
根据六大核心素养理念的精髓、中职生的学习特点、企业的现实需求,中职德育教学要实现校企双方的共同诉求,解决教学形式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矛盾,就应该打破传统课堂的限制,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把企业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和德育教学之中,采用按专业分场景教学的教学策略。这一教学策略实施的前提是教师要紧扣时代精神和企业实际需求,在不同的班级根据学生特点、专业特色和德育授课内容模拟不同场景,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其在场景中体会授课内容,引导其行为方式的转变,在无形中发展学生的六大核心素养。
总之,在六大核心素养理念的引领下,中职德育教学要解决教学课时与学校实际培养学制的矛盾、教学内容与学生现实就业需求的矛盾、教学形式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矛盾,达到中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满足中职生的实际需求和合作企业的现实需要,则要求中职德育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改善教学形式,进行分学段、分专题、分场景教学。
参考文献:
[1]赵志群.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及对我国的启示[DB/OL].北京:宣讲家,2015.
[2]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北京:人民教育,2016.
[3]和震.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问题与促进政策分析[J]高等职业教育研究,2013,(1).
【关键词】中职德育 六大核心素养 “三分”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5-0213-01
中职生六大核心素养的培养有赖于中职德育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在六大核心素养理念的引领下,中职德育教师创新教学方式,对中职德育个体性功能的实现及学生六大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现实意义。
一、中职德育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课时与学校实际培养学制的矛盾
目前中职学校的基本学制是三年,采用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即学生两年在校、一年去企业顶岗实习的“2+1”培养模式,学生实际在校时间为4个学期,而德育课4学期有4门必修课,每周安排2个课时。因此,紧缩的学制和压缩的课时之间的矛盾,很难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教学内容与学生现实就业需求的矛盾
当前中职德育和高中德育的教学内容相似,其差异在知识点的难易程度上,而中职和高中的培养目标却大相径庭,学生的实际需求也不同。中职已分设不同的专业,意在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中职德育教学内容与学生现实就业需求的矛盾,很难满足学生长远发展的需要。
(三)教学形式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矛盾
在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下,中职德育教学仍局限于课堂教学,侧重于系统知识的学习和言语说教。这种教学形式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参与,未重点引导学生体验校企文化,不能很好地与技术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相契合。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意在培养学生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因此,传统的教学形式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矛盾,很难实现中职德育的个体性功能。
二、六大核心素养对中职德育教学的新要求
(一)提升人文底蕴、科学精神素养,要求中职德育教学侧重引导
人文底蕴、科学精神两大核心素养涵盖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索六个基本点。根据这六个基本点的内涵和中职生的年龄特点,中职德育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引导学生树立以人为本、批判质疑的意识。而这两大意识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在中职生短暂的两年求学路上,中职德育教师应侧重于引导学生树立这两大意识,形成一种思维习惯。
(二)提升学会学习、健康生活素养,要求中职德育教学关注长远
学会学习、健康生活两大核心素养涵盖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六个基本点。根据这六个基本点的内涵和德育的个体性功能,中职阶段的德育教学应关注学生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积极的心理品质以及抗挫折能力的培养。这些基本素养的培养关乎个体的健康成长和长远发展。因此,中职德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当下的发展和成长,更要树立为学生长远发展引路的服务意识。
(三)提升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素养,要求中职德育教学着眼当下
责任担当、实践创新两大核心素养涵盖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运用六个基本点。根据这六个基本点的内涵和中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中职德育教师在引导学生树立责任担当意识的前提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问题解决和技术运用能力。这些基本素养的提升直接关乎中职院校“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中职德育教学不仅要关注德育教学给学生个体长远发展产生的实际影响和作用,更要着眼德育教学给当下学校培养目标带来的实际成效。
三、六大核心素养下中职德育教学转型的思考
(一)根据中职学校培养计划,规划教学课时,按学期分学段教学
根据中职院校的培养计划、六大核心素养的具体内涵、中职生的实际年龄特点及德育课时安排的情况,中职德育教学在有限的时间里要实现预期教学目标,解决教学课时与学校实际培养学制的矛盾,可采用“按学期、分学段”的教学策略。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学期:侧重于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有助于学生明确求学目标,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在学生入学的第二学期:侧重于职业道德教学,有助于学生树立责任担当意识,形成以人为本的职业道德;在学生入学的第三学期:侧重于职业实践教学,有助于学生体验职業生活,在校企交替中提升职业实践能力;在学生入学的第四学期:侧重于职业发展教学,有助于学生树立自我管理意识,充分实现个人的职业发展。
(二)根据中职學生发展需要,压缩教学内容,按课时分专题教学
根据中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中职生的实际发展需要、中职德育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中职德育教学要实现学生情感态度观念的转变和德育运用能力的提升,解决教学内容与学生就业需求的矛盾,可采用按课时分专题教学的教学策略。这一教学策略实施的前提是在把握学期课时总量和教材整体内容的基础上,整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学校的实际资源和企业的发展需要,紧扣时代脉搏,有选择性地压缩德育教材内容,开发校本课程,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题教学,且所开设专题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进行灵活调整。
(三)根据六大核心素养理念,改善教学形式,按专业分场景教学
根据六大核心素养理念的精髓、中职生的学习特点、企业的现实需求,中职德育教学要实现校企双方的共同诉求,解决教学形式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矛盾,就应该打破传统课堂的限制,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把企业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和德育教学之中,采用按专业分场景教学的教学策略。这一教学策略实施的前提是教师要紧扣时代精神和企业实际需求,在不同的班级根据学生特点、专业特色和德育授课内容模拟不同场景,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其在场景中体会授课内容,引导其行为方式的转变,在无形中发展学生的六大核心素养。
总之,在六大核心素养理念的引领下,中职德育教学要解决教学课时与学校实际培养学制的矛盾、教学内容与学生现实就业需求的矛盾、教学形式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矛盾,达到中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满足中职生的实际需求和合作企业的现实需要,则要求中职德育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改善教学形式,进行分学段、分专题、分场景教学。
参考文献:
[1]赵志群.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及对我国的启示[DB/OL].北京:宣讲家,2015.
[2]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北京:人民教育,2016.
[3]和震.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问题与促进政策分析[J]高等职业教育研究,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