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敬宜:一代知识分子的传奇缩影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9575584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们吃惊的目光中,这位年逾古稀的新闻界大家,不慌不忙地骑上一辆半新的自行车,慢慢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
  
  他的人生有许多不同寻常的纪录——第一个以“右派”身份入党,后来成为正部级官员;古稀之年,执教清华,成为全国新闻院系年纪最大、级别最高的院长……范敬宜跌宕起伏的人生,浓缩了一代知识分子的命运与理想追求,充满了传奇色彩。
  
  名人之后 非常少年
  
  1931年,范敬宜出生于江苏吴县,为北宋名臣范仲淹第28世孙。范敬宜小时候,虽没有奢侈的享受,但书是从来不缺的。父亲范承达是上海交大的毕业生,与邹韬奋(当年名邹恩润)是同班同学,母亲蔡佩秋出身书香门第,曾师从章太炎、吴梅,她工诗词,擅音律,品格高洁。外祖父蔡晋镛是晚清举人,也是新式学堂——苏州草桥中学(今苏州一中)的首任校长,后来的文学家叶圣陶、俞平伯,历史学家顾颉刚,杰出画家吴湖帆,都是该校第一期学生。出生在这样一个诗书世家,注定了他一生与诗文结缘。尽管祖上显赫的名分,范敬宜常常避而不提,可家族血脉中的基因与禀赋却明白无误地在范敬宜身上显现出来。
  少时的范敬宜天分颇高,却又体弱多病,是家人的宠儿。他7岁刚刚念小学一年级,抗日战争爆发,苏州遭日军空袭,全家连夜逃至60多里外的光福镇,这个曾以邓尉山香雪海闻名遐迩的世外桃源,一夜之间成了人满为患的避难所。苏州陷落,他们家被日军洗劫一空。大病初愈的父亲忧愤交加,吐血身亡。那一夜的情景范敬宜终生不忘:隔壁是鬼子烧杀抢掠后在茶馆里狂呼乱叫,这边是祖母和母亲搂着两个浑身颤抖的孩子,守着年轻父亲的遗体,不敢点灯,不敢哭泣。这样一直熬到天亮。范敬宜将家仇国恨埋在了心底,救国、报国成了他一生的追求与信念。
  父亲去世后的第二年,范敬宜跟随祖母、母亲与姐姐,一起迁往上海,与留美归来、终生未嫁的两位姑母住在一起。范敬宜即被查出患有肺结核、心脏病和肾病而辍学,医生预言:这个孩子至多活到20岁,但绝不能上学。
  休学在家的日子里,具有深厚中国传统文化修养的母亲向他传授中国古典名著,曾留学美国的姑母则当了他的英文老师,传给他西方文化。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融合在一起,潜移默化地培育出范敬宜的文学才质,13岁时就写出了这样的题画诗:“罢钓归来宿雨收,一溪绿水泛轻舟,诗情只在斜阳里,莫向云山深处求。”
  15岁时,范敬宜进入国学大师唐文治先生创办的无锡国学专科学校。到17岁时,范敬宜的作品不仅有古体诗、近体诗和长短句,还有了散曲,他深厚的国学修养就此奠定。
  
  投身新闻,把诗情画意都轻放
  
  从禀赋来说,范敬宜当是古人所谓“三绝”式人物——诗、书、画无不精妙。但范敬宜却谦虚地说,自己不是画家,不是书法家,更不是诗人,只是一个“老新闻工作者”,诗、书、画,“余事”而已。这虽是谦言,却也道出了新闻在他心中的分量。他自己则解释说,弃画而从新闻,是缘于自己从小对报纸的热爱,当时他休学在家,为打发寂寞难耐的时光,他学着《申报》和《大公报》自办了一张家庭手抄小报,标题、内容、版式,看起来像模像样,起名《静园新闻》,报纸的内容为邻里小事,读者也是左邻右舍。这份报纸给一个病困家中的少年带来了许多快乐和希望。当一名记者,去深入社会,感受现实中鲜活的一切,成了他的一个最大心愿。
  1949年,18岁的范敬宜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著名的教会学校——圣约翰大学中文系,鉴于他的实际水平,学校特准其直人三年级。在圣约翰的日子里,范敬宜更喜欢到新闻系上课,新闻系主办的校报,还聘请范敬宜当编辑。这份对新闻的热爱,竟使他后来放弃了名师看好的绘画前途。
  1951年,范敬宜从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受巍巍《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影响,进了当时东北局机关报《东北日报》开始了党报编辑的生涯。1975年10月,他随一批农村干部到大寨参观,路过北京时进城到王府井大街的人民日报社看望老同志,当时天色已晚,他望着报社灯火通明的窗口,心想:在这里工作的人该有多幸福啊。
  范敬宜没有想到,18年后,自己竟然以《人民日报》总编辑的身份在此工作。
  当繁华落尽,古稀之年的范敬宜站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讲台上,面对台下一张张稚气的脸,他讲的第一堂课,就是“如果有来生,还是当记者”。
  
  20年风霜都付笑谈中
  
  1957年,26岁的范敬宜被打成“右派”,并被送往辽阳种马场接受艰苦的劳动改造。两年超负荷的劳动锻炼,反而使体弱多病的范敬宜不仅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而且变得越来越健康、结实。谈起这段往事,范敬宜幽默地说,当年名医预言我最多活到20岁,经过这一番劳动改造竟然能活到了今天,这倒是始料未及的意外收获。
  但厄运才刚刚开始。1966年,横扫一切的“文化大革命”开始。范敬宜再次受到冲击,被流放到辽宁西部最贫困的建昌县插队落户,这一次的下乡,不但艰苦程度超过了辽阳种马场,而且一去就是10年。
  建昌县一个非常贫瘠的偏僻山村,山头上一个孤零零的小土屋成了范敬宜的家——没有电灯,没有收音机,完全与世隔绝。因为没有电,冬季天一黑一家4口就早早上炕,屋内天寒地冻,屋外朔风凛冽。他天天和农民们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担粪锄草样样都不落下。1971年范敬宜在《浣溪沙·夏锄》中写道:“一袭轻衫锄一张,清风拂面槐花香,燕山脚下麦初黄。难得书生知稼穑,犹堪明目辨莠良,喜看遍地绿如洋。”在他的眼里,举步维艰的下放生活成了悠闲的田园别居,充满了劳作的乐趣和收获的喜悦。
  利用农闲,志向不改的范敬宜还是不断地写作,一如既往地向党汇报自己的思想状况。当地一位县委书记,偶尔路过范敬宜所在的公社,发现了这位颇为“面善”的年轻“右派”,就千方百计地把他借到县里农业办公室。这期间,县委许多重要的报告、文件几乎都出自他之手。
  范敬宜在近天命之年终于迎来了人生的春天。1984年,组织上将他调京担任国家外文出版局局长,不久,又转回本行,成为《经济日报》的总编辑,1993年,又被任命为《人民日报》总编辑。当我们问起几十年来他从事新闻工作最深的感受是什么时,他只是动情地说了一句话:“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
  2005年,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二年级学生李强,利用寒假到农村社会调查8天,写出了3万余字的《乡村八记》,通过对一个家庭收支状况的剖析,客观地反映了农村的现状和政策的落实情况,体现了一个大学生对国计民生的深切关注。范敬宜看后,当晚就写了1000多字的评语,推荐给全院老师,还把它寄给了温总理。没想到总理百忙中专门写了一封信,对关心国家前途的青年寄予了殷切希望。2005年6月16日的《人民日报》在一版刊登了温家宝总理的这封回信。
  此事一出,轰动一时,还引出了一场热烈讨论。《乡村八记》折射出的教育理念,使这个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范爷爷”的范敬宜再次广被社会所关注。对于外界的评价,范敬宜处之淡然,他说:“过去说我是资产阶级的黑笔杆子,现在又说我是大师、权威,其实过去我没有那么坏,现在也没有那么好,我还是范敬宜。”
  采访结束,范敬宜拿出一本《敬宜笔记》,认认真真地在扉页上签了名送给我们,随后,在我们吃惊的目光中,这位年逾古稀的新闻界大家,不慌不忙地骑上一辆半新的自行车,慢慢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我们不由得想起学生写给他的一句肺腑之言:叫我如何不敬他!
  
  相关链接:
  范敬宜,1931年生,江苏吴县人,北宋名臣范仲淹第28世孙。1951年开始从事新闻工作,曾任《辽宁日报》副总编。1984年调任文化部外文局局长,1986年任《经济日报》总编辑,1993年任《人民日报》总编辑;1998年至2003年任全国人大常委、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2年4月被清华大学聘为教授、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口服免疫抑制剂环孢素(CsA)浓度剂量的个体差异与肝药酶CYP3A4 和CYP3A5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应用连接酶检测反应法分析221 例肾移植受者CYP3A4 rs46
会议
  研究参与丙戊酸(VPA)代谢的中脂酰辅酶A中链家族2A(ACSM 2A)、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IA (CPTIA)以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基因多态性与抗癫痫药物丙戊酸及其毒性代谢产物2-
会议
在威海出生的小邓肯,4岁回到苏格兰,66年后故地重游。我以摄影师的身份全程陪同,目睹了他对威海的特别情感。他是带着这个家族5代人,尤其是在威海出生的7位后代的威海情结,寻
  目的:观察肾移植受者ABCB1 3435C>T基因多态性对环孢素(CsA)所致慢性肾毒性的影响.方法:1995至2010年间行肾移植术患者共344例,根据临床指征分为慢性肾毒性组132例和对照组2
会议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肾移植患者CYP3A4/5单倍型对肾移植术后1个月内他克莫司谷浓度(C/D)的影响.方法: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对江苏地区某三甲医院泌尿外科首次行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