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家知道,我国的中小学教育很“成功”,但大学及以后的教育却很落后。思其原因,就是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教育观念落后。我们中小学教育的成功,只是表面现象,或者说是一种短期效应,它只是将学生培养成了“考试的机器”,并没有从学生长期发展的角度去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江泽民总书记曾在一次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就是人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新事物的能力,是科技发展的源泉。可见,创新能力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发展是何等的重要。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思考和探索的课题,以下我的几点拙见仅供参考。
1 夯实基础知识
夯实基础知识,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将其彻底理解。“理解基本概念、基本规律、打牢基础”,是提高能力的前提,基础打得越牢,创新的空间就越大。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我们教师及学生都不能好高骛远,急于求成,而应步步为营,循序渐进,要充分理解“百年树人”的含义,决不可为眼前的一点得失,而忽视了学生的长远发展。
2 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教师就应该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其成为学习上的“有心人”,积极、主动的去思考问题。我们与国外授课有一个很大的区别,我们总是在课前“精心备课”,并着重准备好重点、难点,学生做题的易错点(既备教材,又备学生),甚至连知识点过度的语言都准备好了。上课时,根据自己的备课,把所有的内容清晰、完整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再有问题,教师必会尽其全力给其解答。而在国外,教师上课前学生甚至连本节课的内容是什么都不知道,“大脑一片空白”的进入教室。随着教师的讲授,积极思考,随时提问,老师不断解答,如遇到难题或老师暂不能解答的问题,会让学生课后讨论,查阅资料,自己解答并上交解题报告。可以说,我们的学生是“喂”的,而国外学生是在自己“觅食”中成长。尽管我们的学生开始时很“茁壮”,可一旦“断奶”,不再喂食,就几乎没有了生存能力。当然无法与从小就“自食其力”长大的孩子竞争了。我们这种已习惯了的教育模式在悄无声息的蚕食着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主动意识(这一点在家庭教育中也相当严重)。我们应该改变观念,打破旧的教育模式,鼓励学生思考、质疑、探索,不能再吃“现成饭”了。这也是新教材所努力倡导的教学思想。
3 培养学生在实验和实际问题中的观察能力、创新意识
实验是探索和验证科学规律的重要手段,更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各种能力的重要途径。尤其是探索性实验,对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立、总结能力、创新能力等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实验我们不应只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让学生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学会观察、分析、创新。我们老师的作用应只是对学生的研究方向和实验方法给予指导,挖掘出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而不是成为回答一切问题的百科全书。
鼓励学生多注意日常生活中的相关现象,有意识的用所学知识去解释、解决它,指导学生搞一些小制作、小发明、小的改进等,拉近理论与实际的距离,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
4 重视个性发展,鼓励丰富想象
我们要培养各方面的人才,就不能只注重那些“听话”、“认真”的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同样应允许那些偏才、怪才的存在,允许那些“刁钻古怪”思维的出现。牛顿、爱因斯坦上学时都不是老师眼中的“好孩子”,日后却成了科学巨匠,德布罗意提出“物质波”理论时,被认为是“没有科学特征的狂想曲”,但受到了爱因斯坦的鼓励,后来德布罗意正是因此而获得了1929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中学生正处于思维的活跃期,想象力丰富,当他们提出一些“新奇”甚至“古怪”的问题时,老师不要急于批评或否定,而是要抓住机会、因势利导,进一步发挥他们的想象,激活它们的思维,使他们养成喜欢探究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勇于解决问题的好习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新一代。
5 健全学生人格,营造创新氛围
好的人格可以使其勤奋好学,向着有利于社会的方向发展,并能对他人施加好的影响。我们新教材中,有介绍科学发展过程的大量篇幅,对这些内容,我们不能仅讲讲故事或让学生自己阅读一下就了事,而是指导学生在了解科学发展史的同时,学习其中的科学方法与思维,尤其应学习科学家们对事业的热情,对名利的淡薄和对传统理论敢于质疑,对新生事物敢于探索,永不放弃,不怕牺牲的精神。如,法拉第、伽利略、富兰克林、居里夫人等都具有崇高的人格,他们的事迹,他们的人格都会对学生形成正面影响,催其奋斗。
环境是思维的土壤,活跃、积极的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其创新意识。因此,我们应积极营造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促进更多的学生健康成长。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要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观念。知识是教学的重点,但绝不是全部,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科学的素养,学会学习,不断提高,并能够创新才是教学的目的。教育不能急于求成,一蹴而就,它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我们不断的、有意识的熏陶、培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为其终生的发张奠定基础。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思考和探索的课题,以下我的几点拙见仅供参考。
1 夯实基础知识
夯实基础知识,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将其彻底理解。“理解基本概念、基本规律、打牢基础”,是提高能力的前提,基础打得越牢,创新的空间就越大。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我们教师及学生都不能好高骛远,急于求成,而应步步为营,循序渐进,要充分理解“百年树人”的含义,决不可为眼前的一点得失,而忽视了学生的长远发展。
2 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教师就应该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其成为学习上的“有心人”,积极、主动的去思考问题。我们与国外授课有一个很大的区别,我们总是在课前“精心备课”,并着重准备好重点、难点,学生做题的易错点(既备教材,又备学生),甚至连知识点过度的语言都准备好了。上课时,根据自己的备课,把所有的内容清晰、完整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再有问题,教师必会尽其全力给其解答。而在国外,教师上课前学生甚至连本节课的内容是什么都不知道,“大脑一片空白”的进入教室。随着教师的讲授,积极思考,随时提问,老师不断解答,如遇到难题或老师暂不能解答的问题,会让学生课后讨论,查阅资料,自己解答并上交解题报告。可以说,我们的学生是“喂”的,而国外学生是在自己“觅食”中成长。尽管我们的学生开始时很“茁壮”,可一旦“断奶”,不再喂食,就几乎没有了生存能力。当然无法与从小就“自食其力”长大的孩子竞争了。我们这种已习惯了的教育模式在悄无声息的蚕食着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主动意识(这一点在家庭教育中也相当严重)。我们应该改变观念,打破旧的教育模式,鼓励学生思考、质疑、探索,不能再吃“现成饭”了。这也是新教材所努力倡导的教学思想。
3 培养学生在实验和实际问题中的观察能力、创新意识
实验是探索和验证科学规律的重要手段,更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各种能力的重要途径。尤其是探索性实验,对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立、总结能力、创新能力等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实验我们不应只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让学生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学会观察、分析、创新。我们老师的作用应只是对学生的研究方向和实验方法给予指导,挖掘出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而不是成为回答一切问题的百科全书。
鼓励学生多注意日常生活中的相关现象,有意识的用所学知识去解释、解决它,指导学生搞一些小制作、小发明、小的改进等,拉近理论与实际的距离,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
4 重视个性发展,鼓励丰富想象
我们要培养各方面的人才,就不能只注重那些“听话”、“认真”的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同样应允许那些偏才、怪才的存在,允许那些“刁钻古怪”思维的出现。牛顿、爱因斯坦上学时都不是老师眼中的“好孩子”,日后却成了科学巨匠,德布罗意提出“物质波”理论时,被认为是“没有科学特征的狂想曲”,但受到了爱因斯坦的鼓励,后来德布罗意正是因此而获得了1929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中学生正处于思维的活跃期,想象力丰富,当他们提出一些“新奇”甚至“古怪”的问题时,老师不要急于批评或否定,而是要抓住机会、因势利导,进一步发挥他们的想象,激活它们的思维,使他们养成喜欢探究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勇于解决问题的好习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新一代。
5 健全学生人格,营造创新氛围
好的人格可以使其勤奋好学,向着有利于社会的方向发展,并能对他人施加好的影响。我们新教材中,有介绍科学发展过程的大量篇幅,对这些内容,我们不能仅讲讲故事或让学生自己阅读一下就了事,而是指导学生在了解科学发展史的同时,学习其中的科学方法与思维,尤其应学习科学家们对事业的热情,对名利的淡薄和对传统理论敢于质疑,对新生事物敢于探索,永不放弃,不怕牺牲的精神。如,法拉第、伽利略、富兰克林、居里夫人等都具有崇高的人格,他们的事迹,他们的人格都会对学生形成正面影响,催其奋斗。
环境是思维的土壤,活跃、积极的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其创新意识。因此,我们应积极营造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促进更多的学生健康成长。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要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观念。知识是教学的重点,但绝不是全部,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科学的素养,学会学习,不断提高,并能够创新才是教学的目的。教育不能急于求成,一蹴而就,它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我们不断的、有意识的熏陶、培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为其终生的发张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