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之前,刚听过收音机播放的许巍《时光漫步》。音乐让我感动,心中很温暖,就像冬日的阳光,有点灰调,却让人舒服。于是对于旧时光的怀想,就不免定下了过于抒情的调子。
回忆就像一部蒙尘的老片子。失真的声音、扭曲的影象,其间夹杂着断片时闪烁的光斑。一堆支离破碎的片段、点滴,串连起来,似乎又真的印证着什么。回忆不意味着真实,但能使人理解生活。
17岁之前,我为自己活着,为“此刻”活着。自由、贫乏。
17岁的某天。妈妈告诉我,她提前退休了。我可以捧上她的铁饭碗了。我的未来交到自己手上了。我可以挣钱养活自己、养活家。我的成长期突然窒息般结束了。我刚萌发的青春的芽儿即时枯萎。我快速长大了,甚至预知了未来。尽管我营养不良,有着一米六几的瘦弱身板,可周围的人仍然认为我有了正正经经的好归宿。我知道,这一天到来的必然性不亚于地球对物体存在引力。
工厂,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它是我成长的背景,渗透了我生命的每个瞬间。它养活了我,它也糟蹋了我的生活。
当我第一次走进铸造厂,就被极度震撼了——它的庞大、它的气势、它的肮脏、它的声浪、它的灰暗,空气粘稠、灼热,就像暴风雨来临之前。强大的压迫感瞬间压扁了我。
干过水暖工、钳工……,可我始终无法很好进入角色。最后我被分配到一线的压板车间。由铸造车间浇铸成的粗板由我们负责压薄,然后裁成型材。高达千度、黑红的板子由两人拖着在碾压机下反复压薄,这种简单、重复的动作却不容你有丝毫的分神。旁边巨大的裁板机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听说过、也看到过,有人在它的重压下失去手臂。而头顶,吊车正在空中作业。钩爪向废料箱投下永远没完没了的废料。废料箱的造型,重复出现在我近期的作品中。
我想同老工人一样坦然而知足,接受命运的安排。看着他们油腻腻的脸上淌着黑色的汗水,眼神暗淡而平静,我却总是忍不住颤抖。肮脏的天窗透进灰蒙蒙的光线,可我却感到了比黑夜更黑的黑。年轻的我不能平静。 17岁的心灵无法感知和理解大工业背景下人的渺小和伟大,充溢内心的只有无边的恐惧和逃离的强烈欲望。
为了生存,人们别无选择。“灵魂被压扁了,人们都不敢有希望了。”也许现实是最好的存在。让生命有可依附的对象,未来便有了可预期的保证。当年的我无法用这样的想法安慰自己。
逃离的过程是漫长的,就像北方漫长而寒冷的冬季,灰仆仆的、暗淡而沉重。
经过频繁的调换工种,我又成了锅炉工。夜晚。我把一车车的煤添进炉膛。红色的火焰在耳边呼呼作响。我担心它随时会爆炸。在炉子旁边,在属于我的位置上,伴着噩梦,我守它到天明。
白天。我有时间与老画友在一起了,又可以捡起画纸和笔了。当时,在沈阳,有一大批业余画家,不定期聚在一起。最主要的活动场所是北陵公园。几个人定好日子,然后口口相传。于是大批人马便会呼啸而至。从沈阳东南西北的各个角落,甚至远到郊区,都有人赶来。彼时的北陵,古树参天、荆棘丛生,有着天然的野趣。写生、高谈阔论、互相指点,撇开身份,稍微放纵一下,开心、痛快。然后,大家又各走各路,散了,回归自己的轨道。 20岁了。我又为自己做了一个大决定——报考美院。虚声四起。亲友担心。工友不屑。最难的一关就是到厂办开考学介绍信。那真是考验心理承受指数。
第一次的高考一定是铩羽而归了。可我觉得还成,有希望了。接下来,我开始张罗拜师,系统学习素描、色彩。野路子不成。当时,考学辅导班不象如今这样遍地开花。寥寥几个画班,挤满了人。可学费还是难住了我。那阵子,我已经变成工厂的守夜人了。有时间看书、画画了,可工资越来越低。还要买纸、笔、颜料。已经结婚的姐姐,时时接济我,可以让我多上几堂课。我游走在几个画班,精神亢奋。我清晰看到前面的目标了。
我现在的几个铁哥们儿就是那时交下的。我们一起到车站画速写,一起背文、史、地。晚上,就钻进某家的空屋子,在同一张床上睡一宿。有一次,背了大半宿书的我,刚迷糊一会儿,就被一家伙摇醒,说该晨读了。我钻出被窝,夹着书就来到街边的路灯下。冷啊。困啊。后来,一下夜班的工人告诉我现在是凌晨二点。回去。我揣开门的瞬间,屋里发出抑制已久的大笑。
有时回想那时的劲头,我真想为年轻的自己脱帽致敬。我在跟地球的引力叫劲。现实,我无法妥协的现实。它强大的压力让我不敢回头,也不能回头。绘画,只是另一种生活的引子,开启另一扇门的通道。它让我有勇气对抗现实。绘画成为我的救赎。我自愿匍匐在它的脚下。
84年——87年,四次高考。24岁,我曾经孜孜一求的梦变成现实。走在鲁美的校园,满眼依然是灰灰的楼房,可我的摆脱了重负的心,简直轻盈欲飞。我的周围是同样神采飞扬的年轻的脸。我突然觉得七年前被中断的青春又回来了,热情、轻狂、浅薄、理想主义、肆无忌惮。在被各种新思潮搅和得风起云涌、激情泛滥的80年代末的校园,我时时被激动得血脉贲张。崔健的音乐,唤醒了心里最彻底的放肆,让暗淡的生命拥有了短暂的、明亮的闪耀
鲁美有优良的基础教学传统。五年的本科学习,头三年,主要是基本技法训练,安排大量素描、速写、色彩构成的课程。四年级时,会有各专业的选修。记得在我读大四的那个秋天,班里同学都跑到本溪的一个山里玩儿去了。空旷的画室安静得让人寂寞。恰巧系里下发了一个日本大学生国际展的通知。我当时正选修木刻,于是就用了三天的时间刻了我平生第一张木刻作品。一切都很顺利,没有过多的思考,很快一幅车间午休的场景在板子上呈现。送交作品后,这事也就淡忘了,没有任何期待。不知多久,获奖证书寄到了。挺高兴的,获得肯定了。
07年,是凯鲁亚克的《在路上》出版50年。书评说:他们真正的旅途在精神层面,他们的出发点也仅仅希望在另一侧找到信仰。重读这本书,也让我重温了当年和同学们共同体验的“考察生活”。无限的憧憬,陌生的地方。在最北端的漠河刨冰取水,在鄂伦春人的撮罗子度过不眠的夜,惊叹黄土高原上红衣女子的美,为藏区的小饭馆画大海,换来路费和饭钱。一路走,一路看,漫游在陌生的风景和人们之间,只是做个旁观者,作自觉的精神洗礼。回校后,激动的感觉还在,可出来的作品却苍白。
我自己真正喜欢的一批铜版作品完成于大五的毕业创作。这是有我个人印记,发端于内心的作品。当时的状态很疯狂。我感到自己很强大,有能力控制我的笔。我的成长经历让我总是想起那些灰色的大厂房和里面的人们。我听凭直觉的支配,专心致志地沉浸在我的想象中。当时的我抱着强烈的憎恶情绪、以批评的姿态、自以为是地完成了对旧工业的否定
大学教书的生活平静、快乐,校园里年轻的面孔总是悦目的。可他们的脚步更匆忙了。他们的眼界更开阔了,可相信的东西越来越少了。工作室里的身影少了,大家都忙着找工作了。
铁西区还在,可工厂消失了,里面的人,你在哪里?我的父辈、我的工友、我的后来者。这阶段,我的画中出现了形形色色的人,他们同来自下层,在起伏的潮汐中,失去了过去的依仗、过去的价值观,为了寻找一块栖息地而挣扎。画面颜色明亮了许多,像现实般新鲜。我有着无能为力的同情,我用绘画来祈祷。
04年以来,我的油画作品都诞生在我鲁美新画室中。在时代巨变的大背景下,每个人都会经历变化带来的不适。变化让人们受到威胁。失去归宿感的人们恐慌、观望、迷失、寻找。我的画中,人人依附于一个箱子,而飘渺的远处则存在着不可知的威胁。一方面,箱子是过去的余留,另一方面,它也是人们身体与精神的栖息之所,它象征着安全。其实,人们的生活莫不是从一处到另一处,无论飘摇、动荡或是稳定、坚守,终归都是在找寻并拥有永恒的家园。同样,制服也不过是个符号,昭示普通人的身份或有一点点怀旧的成分。画面的工业形式只是引子,营造我喜欢的画面效果,传达我的城市印象。颜色很少。灰调印证了我的成长经历,是我对工业城市永远抹不掉的记忆。我固执地喜欢。希望我的画可以传达一些我对现实的观感,对生活的思考,对未来的期翼。我不想用作品来否定什么,我想看到希望。“一个时代的人们不是担起属于他们时代的变革的重负,便是在它的压力之下死于荒野。”此刻我也许正在为观者与我的画之间修一条虚妄的路,我的行为徒劳而可笑。绘画是视觉艺术,有意识、有觉悟的心灵是与神秘感结合的。字面的探讨也许只是潜流之上的一圈圈涟漪。
回忆就像一部蒙尘的老片子。失真的声音、扭曲的影象,其间夹杂着断片时闪烁的光斑。一堆支离破碎的片段、点滴,串连起来,似乎又真的印证着什么。回忆不意味着真实,但能使人理解生活。
17岁之前,我为自己活着,为“此刻”活着。自由、贫乏。
17岁的某天。妈妈告诉我,她提前退休了。我可以捧上她的铁饭碗了。我的未来交到自己手上了。我可以挣钱养活自己、养活家。我的成长期突然窒息般结束了。我刚萌发的青春的芽儿即时枯萎。我快速长大了,甚至预知了未来。尽管我营养不良,有着一米六几的瘦弱身板,可周围的人仍然认为我有了正正经经的好归宿。我知道,这一天到来的必然性不亚于地球对物体存在引力。
工厂,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它是我成长的背景,渗透了我生命的每个瞬间。它养活了我,它也糟蹋了我的生活。
当我第一次走进铸造厂,就被极度震撼了——它的庞大、它的气势、它的肮脏、它的声浪、它的灰暗,空气粘稠、灼热,就像暴风雨来临之前。强大的压迫感瞬间压扁了我。
干过水暖工、钳工……,可我始终无法很好进入角色。最后我被分配到一线的压板车间。由铸造车间浇铸成的粗板由我们负责压薄,然后裁成型材。高达千度、黑红的板子由两人拖着在碾压机下反复压薄,这种简单、重复的动作却不容你有丝毫的分神。旁边巨大的裁板机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听说过、也看到过,有人在它的重压下失去手臂。而头顶,吊车正在空中作业。钩爪向废料箱投下永远没完没了的废料。废料箱的造型,重复出现在我近期的作品中。
我想同老工人一样坦然而知足,接受命运的安排。看着他们油腻腻的脸上淌着黑色的汗水,眼神暗淡而平静,我却总是忍不住颤抖。肮脏的天窗透进灰蒙蒙的光线,可我却感到了比黑夜更黑的黑。年轻的我不能平静。 17岁的心灵无法感知和理解大工业背景下人的渺小和伟大,充溢内心的只有无边的恐惧和逃离的强烈欲望。
为了生存,人们别无选择。“灵魂被压扁了,人们都不敢有希望了。”也许现实是最好的存在。让生命有可依附的对象,未来便有了可预期的保证。当年的我无法用这样的想法安慰自己。
逃离的过程是漫长的,就像北方漫长而寒冷的冬季,灰仆仆的、暗淡而沉重。
经过频繁的调换工种,我又成了锅炉工。夜晚。我把一车车的煤添进炉膛。红色的火焰在耳边呼呼作响。我担心它随时会爆炸。在炉子旁边,在属于我的位置上,伴着噩梦,我守它到天明。
白天。我有时间与老画友在一起了,又可以捡起画纸和笔了。当时,在沈阳,有一大批业余画家,不定期聚在一起。最主要的活动场所是北陵公园。几个人定好日子,然后口口相传。于是大批人马便会呼啸而至。从沈阳东南西北的各个角落,甚至远到郊区,都有人赶来。彼时的北陵,古树参天、荆棘丛生,有着天然的野趣。写生、高谈阔论、互相指点,撇开身份,稍微放纵一下,开心、痛快。然后,大家又各走各路,散了,回归自己的轨道。 20岁了。我又为自己做了一个大决定——报考美院。虚声四起。亲友担心。工友不屑。最难的一关就是到厂办开考学介绍信。那真是考验心理承受指数。
第一次的高考一定是铩羽而归了。可我觉得还成,有希望了。接下来,我开始张罗拜师,系统学习素描、色彩。野路子不成。当时,考学辅导班不象如今这样遍地开花。寥寥几个画班,挤满了人。可学费还是难住了我。那阵子,我已经变成工厂的守夜人了。有时间看书、画画了,可工资越来越低。还要买纸、笔、颜料。已经结婚的姐姐,时时接济我,可以让我多上几堂课。我游走在几个画班,精神亢奋。我清晰看到前面的目标了。
我现在的几个铁哥们儿就是那时交下的。我们一起到车站画速写,一起背文、史、地。晚上,就钻进某家的空屋子,在同一张床上睡一宿。有一次,背了大半宿书的我,刚迷糊一会儿,就被一家伙摇醒,说该晨读了。我钻出被窝,夹着书就来到街边的路灯下。冷啊。困啊。后来,一下夜班的工人告诉我现在是凌晨二点。回去。我揣开门的瞬间,屋里发出抑制已久的大笑。
有时回想那时的劲头,我真想为年轻的自己脱帽致敬。我在跟地球的引力叫劲。现实,我无法妥协的现实。它强大的压力让我不敢回头,也不能回头。绘画,只是另一种生活的引子,开启另一扇门的通道。它让我有勇气对抗现实。绘画成为我的救赎。我自愿匍匐在它的脚下。
84年——87年,四次高考。24岁,我曾经孜孜一求的梦变成现实。走在鲁美的校园,满眼依然是灰灰的楼房,可我的摆脱了重负的心,简直轻盈欲飞。我的周围是同样神采飞扬的年轻的脸。我突然觉得七年前被中断的青春又回来了,热情、轻狂、浅薄、理想主义、肆无忌惮。在被各种新思潮搅和得风起云涌、激情泛滥的80年代末的校园,我时时被激动得血脉贲张。崔健的音乐,唤醒了心里最彻底的放肆,让暗淡的生命拥有了短暂的、明亮的闪耀
鲁美有优良的基础教学传统。五年的本科学习,头三年,主要是基本技法训练,安排大量素描、速写、色彩构成的课程。四年级时,会有各专业的选修。记得在我读大四的那个秋天,班里同学都跑到本溪的一个山里玩儿去了。空旷的画室安静得让人寂寞。恰巧系里下发了一个日本大学生国际展的通知。我当时正选修木刻,于是就用了三天的时间刻了我平生第一张木刻作品。一切都很顺利,没有过多的思考,很快一幅车间午休的场景在板子上呈现。送交作品后,这事也就淡忘了,没有任何期待。不知多久,获奖证书寄到了。挺高兴的,获得肯定了。
07年,是凯鲁亚克的《在路上》出版50年。书评说:他们真正的旅途在精神层面,他们的出发点也仅仅希望在另一侧找到信仰。重读这本书,也让我重温了当年和同学们共同体验的“考察生活”。无限的憧憬,陌生的地方。在最北端的漠河刨冰取水,在鄂伦春人的撮罗子度过不眠的夜,惊叹黄土高原上红衣女子的美,为藏区的小饭馆画大海,换来路费和饭钱。一路走,一路看,漫游在陌生的风景和人们之间,只是做个旁观者,作自觉的精神洗礼。回校后,激动的感觉还在,可出来的作品却苍白。
我自己真正喜欢的一批铜版作品完成于大五的毕业创作。这是有我个人印记,发端于内心的作品。当时的状态很疯狂。我感到自己很强大,有能力控制我的笔。我的成长经历让我总是想起那些灰色的大厂房和里面的人们。我听凭直觉的支配,专心致志地沉浸在我的想象中。当时的我抱着强烈的憎恶情绪、以批评的姿态、自以为是地完成了对旧工业的否定
大学教书的生活平静、快乐,校园里年轻的面孔总是悦目的。可他们的脚步更匆忙了。他们的眼界更开阔了,可相信的东西越来越少了。工作室里的身影少了,大家都忙着找工作了。
铁西区还在,可工厂消失了,里面的人,你在哪里?我的父辈、我的工友、我的后来者。这阶段,我的画中出现了形形色色的人,他们同来自下层,在起伏的潮汐中,失去了过去的依仗、过去的价值观,为了寻找一块栖息地而挣扎。画面颜色明亮了许多,像现实般新鲜。我有着无能为力的同情,我用绘画来祈祷。
04年以来,我的油画作品都诞生在我鲁美新画室中。在时代巨变的大背景下,每个人都会经历变化带来的不适。变化让人们受到威胁。失去归宿感的人们恐慌、观望、迷失、寻找。我的画中,人人依附于一个箱子,而飘渺的远处则存在着不可知的威胁。一方面,箱子是过去的余留,另一方面,它也是人们身体与精神的栖息之所,它象征着安全。其实,人们的生活莫不是从一处到另一处,无论飘摇、动荡或是稳定、坚守,终归都是在找寻并拥有永恒的家园。同样,制服也不过是个符号,昭示普通人的身份或有一点点怀旧的成分。画面的工业形式只是引子,营造我喜欢的画面效果,传达我的城市印象。颜色很少。灰调印证了我的成长经历,是我对工业城市永远抹不掉的记忆。我固执地喜欢。希望我的画可以传达一些我对现实的观感,对生活的思考,对未来的期翼。我不想用作品来否定什么,我想看到希望。“一个时代的人们不是担起属于他们时代的变革的重负,便是在它的压力之下死于荒野。”此刻我也许正在为观者与我的画之间修一条虚妄的路,我的行为徒劳而可笑。绘画是视觉艺术,有意识、有觉悟的心灵是与神秘感结合的。字面的探讨也许只是潜流之上的一圈圈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