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备课,数学课堂的“主营养”

来源 :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w3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备课作为教学工作的首要一环,一节课上得好与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课前教师的准备工作.二次备课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特点,结合教学策略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科学的教法和程序,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本文从备学生、备自己、备教材和备题目四方面探讨了高中数学二次备课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数学教学;二次备课;有效方法
  一、备学生
  “一切为了学生”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它强调“以人为本”,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备好课,不是为了自己“好教”,而是为了学生“好学”.因此,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真实状态是决定有效课堂教学一切活动的出发点.每一个学生都是完整的、鲜活的个体有着其特殊的年龄特征和复杂的心理需要.教师的个人备课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更加注重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双边活动和方式,变单向的指令沟通为全方位、多维度的互动交往,并且尽可能兼顾到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和学生学习能力、方法的培养,充分体现“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因此在备课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既要备共性的要求,也要备个性的要求,教案的内容和要求必须是共性化、分层化和个性化的有机统一.在课堂教学中重视、研究、观察现行班级中的“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的知识能力情况,要使教师真诚地关怀每一个学生,并根据每一个施教对象分层次进行教学,引导自主提问和学习.只有充分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不同需要,制定适应性较强的指导策略,教师才能做到得心应手,学生才能各得其所.
  二、备自己
  新课程强调教师的自我反思,要求在对待自己的问题上要充分认识自己.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反思和设计自己.教师只有通过自我认识和自我反思,才能使自己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优势得到最充分的体现,使自己的弱点和错误减少到最低点,以最佳的心态和形象投入到教学氛围中,全面提高教学效益.古人云:“感人心者莫乎于情”.因此在备课、上课时,要十分关注学生的生活情趣及情感体验,努力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经常用生动的导语、过渡语、评价语及结束语一次次激发学生的情趣和求知欲.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活化教材,创设生动可感的各种教学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多元智能,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建构新知.
  三、备教材
  新课程教材为教师留有较大的发挥和创造空间,等待教师去开拓、丰富、完善、创新.在二次备课时,我们要多角度钻研教材,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活化教材.用好教材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来研究教材、整合课程、优化教学内容. 一本教材放在我们面前,我们不可能要求学生掌握所有的知识,正确的做法是对教材进行有效地整合,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个性特长,提高课程资源的利用率,优化教学内容. 二是以解决学生问题为核心确定教学思路、优化教学结构.我们在进行二次备课时,首先要读懂教材的编写意图,与教材进行深入地对话,掌握教材的知识体系,打通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之间的界限,弄清楚本次教学让学生“学会什么”.然后充分发挥学生的多元智能,创造性地组织教材、找准教材的知识点和学生学习能力的生长点.
  四、备题目
  在二次备课中对于例题和练习的准备至关重要,下面以新授课为例:首先是教师做题,在做题之前教师首先要博览群书,要大量的收集资料,要有用一桶水去倒一碗水的精神去备题,这样才能把题目的功能优化.收集好资料后,教师就该做题了.教师做题有以下三点好处:其一,知道题目的难易度,有些题目只凭观察是不够的,很多看似基础的题目隐含着学生不易发现的解题“题眼”.这时教师可以通过增加设问的方式,降低学生准入的门槛.其二,知道题目应用的知识是否超前,是否超编.大家知道,给予学生一道应用知识超前的题目,即浪费学生的时间(学生根本无法做出来)同时也降低了教师在学生心目的形象.至于超编的题,如果我们选上了,无形之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事倍而功半.其三,为有针对性的选题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其次是教师选题,主要从两个方面去考虑.其一,从知识的角度选取,应围绕“课本例题”展开,因为课本例题是教育专家百里挑一精心选出来的,每一道例题都有一定的发散潜力.因此,我们应突出例题的变式训练,突出课本例题的“母题”功能,这样的训练有练一道题解决一大片的功效.其二,根据学情选取.为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学困生不产生过大的压力,所选的习题应按照7∶2∶1的比例选取.即70%的基础题,20%的课本变试题,10%的拓展题.基础性的训练题不宜有难度,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完成,只要求实现新知的达成;变式题、拓展题可以增加一点难度,鼓励学有余力的努力去完成,选题时应尽量选取一题多问的题目或自行设计一题多问,设问的梯度由易到难,使学生踏着阶梯一步一步的探索.从教学效果的角度看,设问的多梯度性可以帮助学生发掘问题的各个方面,达到深层次的认识问题的本质,从而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最后是训练题的预设,根据当堂训练的时间预设题量,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安排所选题的顺序.这样的课前准备为实现课堂高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总之,备课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备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如果我们教师在进行二次备课时,都能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和自己的个性特长潜心钻研、虚心学习、不断积淀自己的教育机智,日积月累,教学中就会自然而然地透出自己的个性,形成富有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时代赋予我们教师的神圣使命.
  [江苏省句容市第三中学 (212400)]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术式在结石性胆囊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回顾本科2006年2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结石性胆囊炎186例。根据患者采取的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组96例和直视下胆囊切除组90例。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药物使用、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切口感染情况、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并比较。结果 两组在观察内容统计并经统计学比较P60岁76例。单纯慢性结石性胆囊
【摘要】 目的 探讨人工听骨在传导性耳聋患者鼓室成形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对传导性耳聋患者采用人工听骨赝复物(Partialossicular replacementprostheses,PORP或Toutalossicular replacementprostheses, TORP,美国美敦力公司)取代被破坏的和缺失的自体听小骨而将听骨链进行有效的链接。结果 对施行该手术的患者进行随访6~47
【摘要】 目的 探讨脑分水岭梗死的临床诊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05年2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42例CWI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予扩容、改善脑血液循环、增加脑血流量、活血化瘀、抗血小板聚集及改善脑代谢等治疗。结果 按照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标准评定疗效。本组基本痊愈24例,显著进步9例,进步7例,无效2例。结论 对卒中发作无意识障碍,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相对较轻,有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