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堂教学重在引导,而引导之法贵在善问。课堂设问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置问题时,应从角度、难度、跨度、梯度、广度和密度等方面启迪学生思维,使学生的思维活动逐渐由已知导向未知,达到释疑、解惑的目的,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飞跃。
一、角度
问题的设置应该注意角度,选择最佳的切入点。角度选得好,教学效果就好。
首先,问题的设置应注意角度新颖,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例如:在讲“我国的国家性质”时,我是这样设问的:我国国徽的含义是什么?国徽,大家都常见,却未必清楚它的构成及象征的意义。这么一问,立刻就引起了同学们的浓厚兴趣,我便紧紧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十分自然地导入了新课。
其次,问题的设置要从富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教学目的的实现这一角度出发。
二、难度
设疑、解惑的目的是使学生实现能力和知识的迁移。因此,设置问题应有适当的难度,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通过努力达到“跳一跳,摘桃子”的目的。
首先,设置的问题要有难度。设置的问题如果太容易,则引不起学生的积极思考,起不到思维训练的作用。所以,设置有些问题需要变换角度,增加难度,以激起学生的积极思维。例如:在讲我国的国家职能部分“关于加强国家机关建设的必要性”时,如果就问题设问:我国的国家职能活动的主体是什么?学生会笼统地回答:国家机关。如果换个角度: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出认真学习党的十四大精神的号召,这是不是在履行国家职能?由于变换了角度,这个问题的难度显然加大了。那么,要正确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知道执行国家职能的只能是国家机关,而不是党的机关,使学生对国家职能的理解更深刻、更全面。
其次,设置的问题要难易适中。设置的问题如果太难,学生回答不出,就会挫伤他们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所以,问题的设置应该具体一些,难易要适中。例如:在学习“我国的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这一知识点时,如果这样设问:如何理解“一定范围”?这就太笼统、太抽象了,学生感到无从下手。我将这个问题具体化为如下几问:①能不能说阶级斗争有的领域有,有的领域无?②能不能说事事都有阶级斗争?③能不能说阶级斗争有时有,有时无?④能不能说处处有阶级斗争?这四问难度适中,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后能够回答得上来,通过四个否定性的设问,学生明白了所谓“一定范围”是指阶级斗争已不是我国现阶段普遍存在的现象,也不是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较好地实现了知识迁移的目的。
三、跨度
从纵向上说,问题的设置要具备一定的难度,那么,从横向上看,问题的设置应具备一定的跨度,即紧扣教学内容的中心环节,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前后衔接。这样,问题不仅具有一定的“点”上的信息量(难度),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面”上的信息量(跨度)。如果问题设置的跨度太小,则不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反之,如果跨度太大,由于学生不可能立即想起许多有关知识而难以作答,反而会抑制学生的思维活动。
一般来说,在新授课中设置问题的跨度宜小,而在复习课中设置问题的跨度宜大。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有相当一部分题目的跨度较大,综合性比较强,要求我们必须注意这方面的训练,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充分显示了政治学科综合性强的特点。
四、梯度
问题的设置应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步步推进,层层深入,逐渐接近问题的本质。例如:在学习“我国剥削阶级已被消灭”这一知识点时,我设计了如下几问:①什么是阶级?如何划分阶级?②什么是剥削阶级?剥削阶级靠什么剥削?③怎样才能消灭剥削阶级?这几问的难度呈梯度增加,学生每做对一步都为解答下一步打下了基础,每做对一步都会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起钻研和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同时也教给学生一种解决复杂问题的思考方法。
五、广度
课堂教学中设置的问题,应注意到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能让大部分学生经过分析思考后得以回答。在某些情况下,可通过适当增加问题的梯度来增加问题的广度;也可变更问题的角度,使其具有更广泛的思维空间,从而增加问题的广度。例如: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大多数同学对此问题回答得不准确、不全面。为了增加此问题的广度,我将其转化成如下几问: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②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③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使用价值量的关系?④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关系?⑤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的关系?⑥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的关系?很明显,复杂的问题转化为具体的问题,降低了难度,增加了广度,也拓展了该题的内涵,使更多的同学能够参与思考,充分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六、密度
问题的设置应疏密相间,一节课不能提问不断,也不能没有提问。同时,在每一个问题提出后,要有一定的停顿时间,以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和心理特点,让大多数学生参与思考,也使学生对问题考虑得更全面。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众“度”,精心设计好每一个问题。设问有“度”,才能使“问”真正起到牵线、搭桥和引路的功效,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的提高。
一、角度
问题的设置应该注意角度,选择最佳的切入点。角度选得好,教学效果就好。
首先,问题的设置应注意角度新颖,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例如:在讲“我国的国家性质”时,我是这样设问的:我国国徽的含义是什么?国徽,大家都常见,却未必清楚它的构成及象征的意义。这么一问,立刻就引起了同学们的浓厚兴趣,我便紧紧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十分自然地导入了新课。
其次,问题的设置要从富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教学目的的实现这一角度出发。
二、难度
设疑、解惑的目的是使学生实现能力和知识的迁移。因此,设置问题应有适当的难度,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通过努力达到“跳一跳,摘桃子”的目的。
首先,设置的问题要有难度。设置的问题如果太容易,则引不起学生的积极思考,起不到思维训练的作用。所以,设置有些问题需要变换角度,增加难度,以激起学生的积极思维。例如:在讲我国的国家职能部分“关于加强国家机关建设的必要性”时,如果就问题设问:我国的国家职能活动的主体是什么?学生会笼统地回答:国家机关。如果换个角度: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出认真学习党的十四大精神的号召,这是不是在履行国家职能?由于变换了角度,这个问题的难度显然加大了。那么,要正确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知道执行国家职能的只能是国家机关,而不是党的机关,使学生对国家职能的理解更深刻、更全面。
其次,设置的问题要难易适中。设置的问题如果太难,学生回答不出,就会挫伤他们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所以,问题的设置应该具体一些,难易要适中。例如:在学习“我国的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这一知识点时,如果这样设问:如何理解“一定范围”?这就太笼统、太抽象了,学生感到无从下手。我将这个问题具体化为如下几问:①能不能说阶级斗争有的领域有,有的领域无?②能不能说事事都有阶级斗争?③能不能说阶级斗争有时有,有时无?④能不能说处处有阶级斗争?这四问难度适中,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后能够回答得上来,通过四个否定性的设问,学生明白了所谓“一定范围”是指阶级斗争已不是我国现阶段普遍存在的现象,也不是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较好地实现了知识迁移的目的。
三、跨度
从纵向上说,问题的设置要具备一定的难度,那么,从横向上看,问题的设置应具备一定的跨度,即紧扣教学内容的中心环节,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前后衔接。这样,问题不仅具有一定的“点”上的信息量(难度),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面”上的信息量(跨度)。如果问题设置的跨度太小,则不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反之,如果跨度太大,由于学生不可能立即想起许多有关知识而难以作答,反而会抑制学生的思维活动。
一般来说,在新授课中设置问题的跨度宜小,而在复习课中设置问题的跨度宜大。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有相当一部分题目的跨度较大,综合性比较强,要求我们必须注意这方面的训练,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充分显示了政治学科综合性强的特点。
四、梯度
问题的设置应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步步推进,层层深入,逐渐接近问题的本质。例如:在学习“我国剥削阶级已被消灭”这一知识点时,我设计了如下几问:①什么是阶级?如何划分阶级?②什么是剥削阶级?剥削阶级靠什么剥削?③怎样才能消灭剥削阶级?这几问的难度呈梯度增加,学生每做对一步都为解答下一步打下了基础,每做对一步都会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起钻研和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同时也教给学生一种解决复杂问题的思考方法。
五、广度
课堂教学中设置的问题,应注意到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能让大部分学生经过分析思考后得以回答。在某些情况下,可通过适当增加问题的梯度来增加问题的广度;也可变更问题的角度,使其具有更广泛的思维空间,从而增加问题的广度。例如: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大多数同学对此问题回答得不准确、不全面。为了增加此问题的广度,我将其转化成如下几问: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②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③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使用价值量的关系?④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关系?⑤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的关系?⑥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的关系?很明显,复杂的问题转化为具体的问题,降低了难度,增加了广度,也拓展了该题的内涵,使更多的同学能够参与思考,充分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六、密度
问题的设置应疏密相间,一节课不能提问不断,也不能没有提问。同时,在每一个问题提出后,要有一定的停顿时间,以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和心理特点,让大多数学生参与思考,也使学生对问题考虑得更全面。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众“度”,精心设计好每一个问题。设问有“度”,才能使“问”真正起到牵线、搭桥和引路的功效,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