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能阻挡生态恶化吗?

来源 :中关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gtong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者的任务是探究、发现更多的真相,并义无反顾地将真相传播。用这个简单的道理来比照,我们就会发现,有许多人,可能无法称之为学者,他最多只能称之为拥有一些死知识的人。发现了真相有时候都无法阻止事态的恶化,而那些没有发现真相的人,更多的可能是催促事态的恶化。
  拿到南京译林出版社的《海洋传》已经快半年了。这本书的责任编辑马爱新以极大的友善和信任,把还散发着油墨香味的书寄给了我,除了相信我能够读这本书之外,可能也相信我愿意读这本书。因为它是蕾切尔•卡森的作品。
  在我更为熟悉的《寂静的春天》里,蕾切尔•卡森往往被译为蕾切尔•卡逊。学英语三十多年,一直没有学会,因此只能听任译者的安排。蕾切尔•卡森的本职,或者说其职业生涯的绝大部分时间,是与海洋相关,她是一位海洋生态学家;她会写出《寂静的春天》,多少有些让人意外。而科学与文学,就像人的感情那样,永远充满意外,你以为必定要发生的,可能什么也不会发生,而在你根本没注意的角落,一丛丛鲜艳的花朵正在春风中嬉笑。
  2010年4月底以来发生在墨西哥湾的原油泄露事件,促使我以相对敏感的神经拿起这本六十年前的出版物来拜读。这本书如果按照英文的正常翻译,似乎应当译为“身边的海洋”,她取这个名字,估计是想让读者体察到海洋与我们的身体其实是息息相关的。
  事实也是如此,这显然是一本海洋入门读物,所有想了解“海洋初阶”的人,都可以从这本书看起。作者列举大量的事实与史实,其实就想证明一个最简单的道理:海洋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或者,我们是海洋身体的一部分。我们赞美海洋,就是赞美自己,我们发现海洋,就是发现自己,我们伤害海洋,就是伤害自己。
  蕾切尔•卡森的心是敏感而多情的,她对海洋受到的伤害最为敏感,无论是某个岛上的生物由于人类意外的出现而难逃灭绝的命运,还是另外一个岛上由于人类的疯狂开发而让岛屿本身濒临消失,或者是某个曾经闪光不已的文明在某个时间像天外来客那样神秘消亡,她都为此心痛难耐。
  让她更为痛楚的是海洋似乎从人类出现的那一天起,就成为人类废弃物的最佳倾倒场。人们把垃圾倒在沟里,最终会被河水带到海洋。化工厂把污水排放到湖中,最终也会被河流带到海洋。而排放到空气中的大量废物,绝大部分也要逼迫海洋去吞食。人类最大的特点就是缺乏罪恶感,对自己所做的坏事永远缺乏正视的勇气。而解决这些坏事所造成的灾难,最擅长的办法就是通过时间的拖延来让受害者去“降解”。
  海洋作为全世界最大的一个“物体”,在人类眼中就是帮助人类解决各种困难的最理想解救器。蕾切尔•卡森写作、出版这本书的20世纪四五十年代,正是人类开发核能,创意把海洋当成核废料堆放场的疯狂时代。她担心那些包裹核废料的外衣终将经不起潮流的动荡而发生泄露,伤及无辜。
  她的担心在今天看来显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世界各国像竞赛一样把核废料起劲地倾倒到海沟之中。海洋满足了人类作恶的三大要素,一是隐蔽性,二是隐蔽性,三还是隐蔽性,只要任何罪恶不易为人所觉察,人类就会起劲地干个不停,阻止别人干同样坏事的办法是我们自己先干得更多,或者几家坐在谈判桌上,把某块自然共有之地当成人类的财产给私分后尽情地糟蹋。
  核废料只是海洋生态受害的极其微小的一部分,即使我们不考虑人类出于资源使用的需要而大量捕捞海洋产物,造成无数海洋生物的灭绝,我们就光从人类把海洋当成废弃物处理场的角度去观察,我们就会发现,人类绝大部分垃圾,人类绝大部分污水,人类绝大部分重金属排放,人类绝大部分碳排放,人类绝大部分二氧化硫排放,都得靠海洋先生来吃进肚里,化在血泪中。
  最近几年中国公众开始焦灼地关心垃圾问题,这时候他们才通过遥感卫星发现,在海洋上有一块“世界第八大洲”,面积之大超出许多人的想像,这块大洲完全由几千年来人类排放的难以降解的垃圾拼合而成。海洋像示威、静坐一样,把人类的垃圾全缓慢而坚定地拢到一处,让人类看看这块垃圾洲,考验人类反思的能力。
  海洋生物学家更清楚,无论是石油污染还是污水肆虐,海洋里的生态早已经濒临崩溃,海洋的鸟类不是被油污裹成一团就是被毒药夺走生存的毅力。巨大的海洋里经常是空荡荡的,原本繁忙热闹、万物共生的场面早已经从自然视野里消失。等待人类的将是巨大的海洋成为死海,成为臭海,成为寂静的海洋。
  谈论重金属污染的专家都清楚地知道,人类通过河流每年往河口、海岸、近海输送成千上万吨的化为离子、粒子形态的各种重金属和类重金属,人类近年来谈重金属色变,因为铅、汞、镉、铬等随时都在危害人类的身体,而类重金属砷也悄然地夺取着许多人的幸福。然而,无论人类如何遭受污染,也是“二次污染”,首先受污染的是自然界,是海洋。我们把大量的不愿意正视的废弃物排放到海洋,然后再通过海洋“反馈”、赠送、回报给人类。绝大多数时候,受害者与施害者不是同一群人,但绝大多数时候,这个施害者在以重金属加家他人的时候,他可能正受着过期药品、无效疫苗、假冒奶粉的伤害。人类在互相作恶和互相伤害而不自知,人类每天在遭受他人迫害而不自明。
  蕾切尔写本书的目的,其实就想极早地告诉人们,人类伤害海洋的过程必将伤害自己。然而她的话至今没有多少人听得进去。无论她是从环境学者的角度这本书,还是从科普作家的角度写这本书,一本饱含深情的作品,似乎总是难以阻挡人类的迷悟。
  有时候我就是这样满怀惋惜地阅读着那些优秀作家的经典。一个人能够写成一件作品,需要具备两大条件,第一大条件是对所写之物有“技术层面”的理解,也就是对所写之物的各种细节能够相对精确地掌握,相对锐利地穿透。另一大条件是对所写之物有感情层面的理解,这挑战了许多人的感情力,让大量的作品从写成的那一天就起成为废品,但也挡不住那些真正优秀的作家,以更丰富、更充沛的感情超越了自己与所写标的之间的那道暗沟。
  但这样又能怎么样呢?诗人们发现,一首诗再优秀,也无法阻挡人类心灵的恶化。哲学家们发现,他讨论的人类命运再终极,也没有人去引用和借鉴。历史学家发现,他们记录的过去的历史无论多么的客观和残酷,也无法让现实的人“以史为镜”。同样,生态学家也开始发现,无论他们的担忧之心多么的危重,也无法阻挡人类破坏自然的野蛮行为。
  同样,海洋学家发现,这个世界,虽然有无数的人在利用海洋,但没有几个人,理解海洋,同情海洋,更没有几个人,愿意为保护海洋奉献自私的生命。
  一个真正穿透了真相的作品都无法让我们为之改善,那些根本不想穿透真相,甚至一心只想替人类邪恶之心“锦上添花”的作品,又怎么可能给这个世界增加哪怕一点点的善意和纯洁?
其他文献
如何让青少年拥有更强健的体质,将关系到中国的未来、民族的复兴。    《中国青年报》于3月30日刊发的报道《国民体质监测显示我国青少年体能连续10年整体下降》,引起了公众广泛关注和讨论。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的主要责任在谁?前不久,《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腾讯教育对3016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7.9%的人首选“应试教育体制”,48.6%认为责任在“政府”,48.1%的人选择“学校
期刊
由北京画院组织策划的“丹青映艳——田世光花鸟画精品回顾展”是“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大家系列展”进入2010年以来的第三个专题展览。这次展览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央文史馆研究馆、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画院及田世光先生家乡北京市海淀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北京画院美术馆具体承办。展览精选了田世光先生在上世纪各个时期创作的艺术精品六十余幅,是迄今为止先生首次比较全面的个
期刊
田世光(1916~1999年),字公炜。生于北京。1937年毕业于北平京华美术学院,历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讲师,京华美专讲师,古物陈列所国画研究馆研究员、讲师,中央美术学院及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研究院院委。出版有《田世光中国画集》、《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田世光卷》、《田世光画集》等。  作为中国画的一个重要流派,工笔花鸟画以其细致的线条、
期刊
当代中国画坛的著名花鸟画家田世光教授,号公炜,汉族,祖籍山东,1916年10月生于当年北平昆明湖畔的柳浪庄(即现在北京海淀的六郎庄)。  田世光在幼年时期,即酷爱绘画。早在1933年17岁时,即考入当时北平的京华美术学院国画系就学。毕业之后,于1937年又进当年北平古物陈列所(即现在的故宫博物院前身)开办不久的国画研究馆任研究员。在此期间,曾师从赵梦朱学没骨花卉,从于非闇习工笔花鸟,从吴镜汀研习山
期刊
那些触手可及的艺术作品,逼真得让现代科技无法模拟,除了惊叹艺术家的鬼斧神工外,实在找不到更好的解释。    到过巴黎的人是不能不到凯旋门看一看的——拿破仑帝国时代兴建的伟大作品,象征胜利和征服。这个50米高、45米宽的巨型拱门从19世纪开始就成为和埃菲尔铁塔齐名的巴黎另一大标志性胜景。它雄伟地俯视香榭丽舍大街,以完全胜利者的姿态坐看云起云落。这也是权力的象征,纪念一个新兴帝国曾经驰骋欧洲沙场不败的
期刊
人,还是要人性和职业性都具备。职场内多讲职业性(包含竞争性),职场外多讲点人性。    希腊危机了,古希腊的思想在当代也危机了吗?无论如何,爱琴海的波涛依旧。  古希腊的思想家提出的自由和民主的论述是西方现代制度的基石。古中国的思想家提出的仁义理念培植了东亚意识的根基。这些思想受当时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具有相当的朴素性。在全球一体化的竞争中,自由、民主和仁义必需同竞争力相伴。民主和自由不能取代面包和
期刊
走进北京市第十九中学的大门,只见环形影壁上嵌有两行醒目的校训:“培养中华民族之元气,为孩子幸福人生奠基。”后来了解到“培养中华民族之元气”正是十九中前身“培元”女子教会学校名称的由来,出自我国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语录。追溯十九中的历史沿革,自然是内涵丰厚,品质不凡。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有着近100年历史发展脉络的十九中学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抱定为孩子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朝着建设全面优质理
期刊
抱怨也有一定的价值,但为梦想而积极努力更有价值。    三十年前的《中国青年》杂志发表了一篇署名潘晓的来信《人生的路,怎么越走越窄……》。在信中作者讲述了自己人生所遭遇的挫折,讲述了从充满理想到对人生失望的过程。其中讲到了家庭的冷漠、感情的失落和社会的诸多问题让她感到失望和痛苦,坦诚地表明她“心里真是乱极了,矛盾极了。”  这封信激起了全国性的震动,当时的《中国青年》杂志社接到了六万多封的来信,人
期刊
因为他的无言,越发使人难以猜测,越发使人觉得他深奥,甚而难以解读。    最难解读的人,不是被很多人认为最有学问、最有智慧、最有本领、最有才气、名气的人。因为只要一被“认为”,就等于已经解读了他。如果他到处搞了很多次发言、谈话、报告、讲座、论坛,或是出版了很多书,发表了很多文章,尤其等于被人解读了千次百次,再无“莫测”、“不解”可言。而真正难以解读的人是:    一、第一次会哭会笑的婴儿  一个初
期刊
“我没有多牛多厉害,就是实实在在的一个人。对我永远最光荣的称呼就是‘保老师’,或者叫一声Byron。”    他是保建昆,你可能没见过他的样子,但你很可能熟悉他的声音——他是中国著名的英语口语专家,也是多家知名英语培训机构的录音师和顾问——打开你的电子词典,也许那个伴你度过中考、高考时那些不眠夜晚的声音就来自保建昆。    大山脚下的“保大学”  让保建昆爱上英语,是三十多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当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