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笔者对江西省赣州市三所高校在校生进行抽样调查基础上,总结出当前大学生恋爱的特点,分析了大学生恋爱的动机,提出了对大学生恋爱加强教育引导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恋爱;现状分析;对策
一直以来,在校大学生谈恋爱都是一个让高校德育工作者颇感棘手的敏感问题,也是高校德育工作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大量事实证明,最让大学生心醉与神往的爱情,同时也是大学生最大的“烦恼源”。大学生在校期间,怎样正确对待爱情,怎样正确处理爱情与人生、事业的关系,这对于大学生的成长进步以及今后的家庭幸福,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恋爱的特点
笔者对江西省赣州市3所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研究,得出大学生恋爱主要有以下特点:
1、普遍化。从调查数据可知,现在正在谈恋爱的学生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57.5%,表示自己目前不打算谈的有12.5%,另外28%的同学则是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认为在大学不应该谈恋爱的占8.5%。从调查的情况看,大学生谈恋爱已经是一个普遍现象。
2、公开化。时下,只要你步入大学校园,便能目睹成双成对的青年情侣在公开场合卿卿我我,旁若无人。通过调查,愿意对周围的人公开恋情的恋爱大学生比例达到91%。
3、低龄化。据不完全统计,五年之前一年级学生恋爱人数只有6%,而现在已达16%左右。
4、浪漫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追求轰轰烈烈的恋爱的过程,而很少考虑甚至不考虑长远发展和最终结果,以及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5、脆弱性。在调查中发现的54%有过失恋经历的学生中,有74%的学生面对失恋挫折经过一段时间后心理能逐步恢复正常,有24%左右的学生陷于失恋的焦虑、悲伤、痛苦、绝望的情绪中难以自拔,有的甚至滋生“寻机报复”和自杀的念头。
二、大学生恋爱的动机类型
通过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谈恋爱大体可归纳以下五种:
事业型,这种恋爱类型是往往是建立在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事业的基础之上的。他们往往有共同的追求和目标。据调查这种类型的恋爱人数占18%左右,其成功率非常高,往往毕业时能够携手走出校园。
情感型,这种恋爱类型主要以共同的兴趣、爱好为基础,一般感情专一、互敬互爱,遇到困难能够共同分担。这种恋爱人数占21%左右,成功率也算是比较高的。
尝试型,有45%的学生认为谈恋爱是身心的需要。尝试型的大学生,由于缺乏正确的恋爱观而易遭对方的拒绝,出现单相思或悲观情绪,以致影响学业。这种恋爱人数占的比率比较高,有42%左右,而最终走到一起的并不多,只有25%左右。
虚荣型,也可称为功利型。虚荣型的恋爱,只追求一时的感情满足和快乐,缺乏明确的爱情基础和目标,极易破裂,也易走上歧途。这种类型的大学生较多的在学业上不思进取,自制力差,学习成绩低劣,生活上比阔气讲排场。
寂寞型,由于大学学习的枯燥乏味及学业压力不大,学校文体活动的不足导致空闲时间太多,使一些大学生感到精神空虚、孤寂和惆怅,于是便寻求恋爱,藉以弥补。由于其恋爱的基础只是精神空虚的补偿,毕业后恋爱关系易破裂。这种人数比率不多,只占13%左右,成功率非常低。
三、教育对策路径思考
为使大学生的爱情观更趋成熟、更富责任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大学生恋爱观教育。
1、开展正确恋爱观和心理健康教育。开设青春期知识讲座,积极开展心理咨询,让学生有一个健康向上的心态。对大学生加强爱的教育,使大学生深刻地认识到爱不仅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必须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恋爱。同时,高校辅导员还应积极加以科学地教育和引导,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高校教育的各项工作中,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专题讲座、校园活动和专题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2、切实加强大学生的传统的爱情道德观念,提高大学生的性道德修养。通过性道德教育,使学生理解并懂得“两性区别,男女平等;异性交往,互尊互敬;自重自爱,自立自强”这些基本的性道德规范。同时引导大学生用成熟的人格、成功的事业去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在交往的过程中,要做到相互尊重、关心、帮助和理解。
3、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爱情与学业的关系。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学风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生活,使大学生把精力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大学生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分配精力,克服恋爱与学业的冲突,并积极争取恋爱对学业的良性促进,让恋爱成为促进学业的巨大的心理力量。
大学生恋爱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关注并正确引导大学生恋爱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工作。大学生拥有正确的恋爱观将对他们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起到积极的作用。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给予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并加以正面教育与积极引导。
参考文献:
[1]王江澜:大学生恋爱心理分析与引导对策[J],中国教育研究与创新,2006(8).
[2]王颖:大学生恋爱观现状分析及对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03)
[3]马福全:大学生恋爱及性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09)
作者简介:肖呈生(1981-),男,讲师,江西于都人,赣南医学院辅导员,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恋爱;现状分析;对策
一直以来,在校大学生谈恋爱都是一个让高校德育工作者颇感棘手的敏感问题,也是高校德育工作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大量事实证明,最让大学生心醉与神往的爱情,同时也是大学生最大的“烦恼源”。大学生在校期间,怎样正确对待爱情,怎样正确处理爱情与人生、事业的关系,这对于大学生的成长进步以及今后的家庭幸福,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恋爱的特点
笔者对江西省赣州市3所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研究,得出大学生恋爱主要有以下特点:
1、普遍化。从调查数据可知,现在正在谈恋爱的学生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57.5%,表示自己目前不打算谈的有12.5%,另外28%的同学则是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认为在大学不应该谈恋爱的占8.5%。从调查的情况看,大学生谈恋爱已经是一个普遍现象。
2、公开化。时下,只要你步入大学校园,便能目睹成双成对的青年情侣在公开场合卿卿我我,旁若无人。通过调查,愿意对周围的人公开恋情的恋爱大学生比例达到91%。
3、低龄化。据不完全统计,五年之前一年级学生恋爱人数只有6%,而现在已达16%左右。
4、浪漫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追求轰轰烈烈的恋爱的过程,而很少考虑甚至不考虑长远发展和最终结果,以及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5、脆弱性。在调查中发现的54%有过失恋经历的学生中,有74%的学生面对失恋挫折经过一段时间后心理能逐步恢复正常,有24%左右的学生陷于失恋的焦虑、悲伤、痛苦、绝望的情绪中难以自拔,有的甚至滋生“寻机报复”和自杀的念头。
二、大学生恋爱的动机类型
通过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谈恋爱大体可归纳以下五种:
事业型,这种恋爱类型是往往是建立在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事业的基础之上的。他们往往有共同的追求和目标。据调查这种类型的恋爱人数占18%左右,其成功率非常高,往往毕业时能够携手走出校园。
情感型,这种恋爱类型主要以共同的兴趣、爱好为基础,一般感情专一、互敬互爱,遇到困难能够共同分担。这种恋爱人数占21%左右,成功率也算是比较高的。
尝试型,有45%的学生认为谈恋爱是身心的需要。尝试型的大学生,由于缺乏正确的恋爱观而易遭对方的拒绝,出现单相思或悲观情绪,以致影响学业。这种恋爱人数占的比率比较高,有42%左右,而最终走到一起的并不多,只有25%左右。
虚荣型,也可称为功利型。虚荣型的恋爱,只追求一时的感情满足和快乐,缺乏明确的爱情基础和目标,极易破裂,也易走上歧途。这种类型的大学生较多的在学业上不思进取,自制力差,学习成绩低劣,生活上比阔气讲排场。
寂寞型,由于大学学习的枯燥乏味及学业压力不大,学校文体活动的不足导致空闲时间太多,使一些大学生感到精神空虚、孤寂和惆怅,于是便寻求恋爱,藉以弥补。由于其恋爱的基础只是精神空虚的补偿,毕业后恋爱关系易破裂。这种人数比率不多,只占13%左右,成功率非常低。
三、教育对策路径思考
为使大学生的爱情观更趋成熟、更富责任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大学生恋爱观教育。
1、开展正确恋爱观和心理健康教育。开设青春期知识讲座,积极开展心理咨询,让学生有一个健康向上的心态。对大学生加强爱的教育,使大学生深刻地认识到爱不仅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必须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恋爱。同时,高校辅导员还应积极加以科学地教育和引导,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高校教育的各项工作中,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专题讲座、校园活动和专题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2、切实加强大学生的传统的爱情道德观念,提高大学生的性道德修养。通过性道德教育,使学生理解并懂得“两性区别,男女平等;异性交往,互尊互敬;自重自爱,自立自强”这些基本的性道德规范。同时引导大学生用成熟的人格、成功的事业去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在交往的过程中,要做到相互尊重、关心、帮助和理解。
3、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爱情与学业的关系。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学风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生活,使大学生把精力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大学生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分配精力,克服恋爱与学业的冲突,并积极争取恋爱对学业的良性促进,让恋爱成为促进学业的巨大的心理力量。
大学生恋爱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关注并正确引导大学生恋爱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工作。大学生拥有正确的恋爱观将对他们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起到积极的作用。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给予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并加以正面教育与积极引导。
参考文献:
[1]王江澜:大学生恋爱心理分析与引导对策[J],中国教育研究与创新,2006(8).
[2]王颖:大学生恋爱观现状分析及对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03)
[3]马福全:大学生恋爱及性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09)
作者简介:肖呈生(1981-),男,讲师,江西于都人,赣南医学院辅导员,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