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脑瘤无症状,定期检查是关键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lx1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癌是人们相对陌生的癌症。脑癌的症状是头痛、呕吐、突发性癫痫症、身体疲倦等,和一般疾病的普遍症状没太大差别。当我们出现上述症状时,如何分辨自己是脑癌还是其他疾病呢?

癌细胞扩散难以医治


  生长于颅内的肿瘤通称为脑瘤。我们都知道,肿瘤有良性、恶性之分,脑瘤又可分为由脑实质发生的原发性脑瘤,和由身体其他部位转移至颅内的继发性脑瘤。
  原发性脑瘤:不同于一般癌症分为4个癌症期来划分病情危重程度,原发性脑瘤以等级来区别。癌等级关系到肿瘤或癌的特性,癌症期则是癌症发展的状况。癌等级可以根据其恶性度分成4个等级,等级越高表示恶性程度越高。第一和第二等级恶性度较低,患者有较长的存活期,有些长达10年甚至20年,具体存活期根据肿瘤种类而定。第三和第四等级属于高度恶性肿瘤,其中第四等级肿瘤的结果往往是凶险的。第二等级的脑瘤,可能逐渐病变至第三等级,或逐渐恶化病变成第四等级,但第一等级的脑瘤甚少病变。
  继发性脑瘤:近年来,颅内肿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据统计,颅内肿瘤约占全身肿瘤的5%,占儿童肿瘤的70%。30%~40%第4期癌症患者的癌细胞会转移到脑部,因其膨胀的浸润性生长,当它在颅内占据一定空间时,不论其性质是良性还是恶性,都势必使颅内压升高,压迫脑组织,导致中枢神经损害,危及患者生命。现代医学针对第4期癌症发明了许多药物,可使患者拥有更长的存活期,但我们也不能因此掉以轻心。

早期脑瘤无明显症状


  早期脑癌有时并没有明显症状,它不像乳癌或其他癌症,可通过筛检过程找出早期症状。除非肿瘤日益长大,患者有头痛迹象或别的不适时前往医院就医,经过核磁共振成像才得知自己患了脑瘤。有些脑瘤患者因为车祸或意外送医,顺便进行了核磁共振成像,才提早发现脑瘤。
  目前来说,核磁共振成像(MRI)是最标准和准确的脑瘤早期诊断手段,但其成像时间较长,也比较贵,患者若要尽快知道是否罹患脑癌,可通过电脑断层扫描(CT Scan)观察脑部是否有肿瘤,再进行核磁共振成像做最后确认。
  脑癌早期根据脑瘤情况不同,症状也有所不同。
  ●根据肿瘤的等级而定:第四等级的脑瘤,往往发现症状后在几周内就会日益严重。高度恶性的脑瘤症状转变非常迅速,生长缓慢的肿瘤,症状则相对缓慢发展。
  如最常见的良性脑瘤——脑膜瘤,同样拥有1~4等级。其中最为普遍的是第一等级,它可生长在任何脑部位,包括脊髓。癌细胞虽不会扩散,但肿瘤却会长大,压倒脑部神经造成失明,或引发脑部压力造成头痛等。
  ●根据肿瘤位于头脑不同部位而定:若在控制行为的部位,则可能面对失禁问题和行为转变等。若脑癌位置落在脑部控制行为以外的部位,患者将有可能无法说话,半身不遂或经历感知变化,如在控制言谈的头脑部位,会有语言障碍的问题。
  精神科专科医生在诊断前,大多会要求患者先进行核磁共振成像,因为行为转变也可能因脑瘤或脑部生理问题所引起。较常见的是突发性的忧郁症,患者突然不愿说话或不同人沟通,毫无缘由地行为转变等,也可能是脑肿瘤的症状。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症状,也是其他许多疾病都会有的症状,并非有上述症状就必定是脑癌。因此,定期检查对早期脑瘤的确诊很重要。

脑癌一般不化疗


  脑肿瘤是临床上比较严重的一种肿瘤疾病,得病之后必须马上接受治疗,否则癌细胞扩散难以医治不说,更可能危害患者生命。
  目前脑肿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5种,分别是放射治疗、化学治疗、手术治疗、热能治疗和光动力学治疗。临床上治疗脑癌能进行手术时首选手术治疗,放疗、化疗是其次或仅起辅助作用。
  以下情况选择手术治疗脑瘤:
  ●对于原发性脑瘤,最普遍的治疗模式是外科手术切除,尽可能将肿瘤细胞移除干净,避免细胞增生。
  ●对于良性脑瘤,采用手术完全切除的几率较高,复发几率低,患者存活率也较高,如大脑或小脑星状细胞瘤、蝶鞍颅咽管瘤、脑室脉络丛瘤等。此类情况不需进行放射线或化学药物治疗,但需定期做CT或MRI复检。
  ●对于一般的恶性脑瘤,如退行性星状细胞瘤、髓母细胞瘤、脑室膜瘤、畸胎瘤等,能够完全切除或接近完全切除者,预后较佳,但必需加上放射治疗或化学药物治疗,方能达到控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以下状况下采取放疗:
  1.当手术难以完全清除肿瘤,可视情况予以观察追踪、或随即使用化学药物治疗,或放射线治疗;
  2.肿瘤置于脑梗或肿瘤包住了血管,进行切除手术过于危险,此时出于安全考虑,可采取放療;针对一些较深层的肿瘤或无法以传统开刀手术移除的肿瘤,立体定向放射手术射波刀也是另一种手术的选择。
  3.继发性脑癌治疗目的并非治愈癌症,而是为患者提供更长的存活期和更佳的生活品质。因仅有一两种药物(如尼氮芥、替尼泊甙)可通过化疗的方式输送到脑部,故继发性脑癌的治疗主要依靠放疗。
  假如只有一颗瘤跑到脑部,手术是一个选择;可是如果患者有很多颗瘤扩散到脑部,唯一的选择是放疗。许多人以为放疗可以医好肿瘤或令肿瘤消失,其实这是错误的迷思。对良性肿瘤而言,由于癌细胞不会扩散,放疗的功用主要是控制肿瘤体积,预防它日益长大;针对恶性脑瘤,放疗则同时起到控制和缩小肿瘤体积的作用。
  不管是良性肿瘤还是恶性肿瘤,放疗的目的都是避免肿瘤变大。一般几年后肿瘤会有缩小迹象,通常不会完全消失。若肿瘤对放疗产生抵抗力,有时肿瘤会重新扩大,但一般良性脑瘤不发展则不会变大。

维持活跃,助减少疲倦感


  脑癌患者所承受的压力,也会是所有家属都需要面对的压力。假如脑瘤患者半身不遂,家人亦需照顾他;若脑瘤造成患者行为或精神方面的问题如忧郁症,家属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脑瘤患者在体能上会很容易疲倦,但这种疲倦并不会因睡眠而消失,若能维持活跃,反而有助于减少疲倦感。因此,患者应该尽可维持活跃,每天到外头走走或跑动一下,也好过躺在床上。
  建议患者尝试根据自身症状限制和能力许可,维持如常的健康生活,包括均衡饮食和运动。在心理方面,患者家庭成员应尽可能地提供支持。
其他文献
紫雪,又名紫雪散、紫雪丹,为中医临床常用中成药。本方由石膏、寒水石、磁石、滑石、犀角、羚羊角、木香、沉香、元参、升麻、甘草、丁香、朴硝、硝石、麝香、朱砂等配制而成,其色呈紫,状似霜雪;又因其性大寒,犹如霜雪之性,从而称之为“紫雪丹”。紫雪丹有清热解毒、止痉开窍之功,适用于热病、高热烦躁、神昏谵语、惊风抽搐、斑疹吐衄、尿赤便秘等。临床观察发现,其还有下列新用途——  1.小儿发热:紫雪散1支,加清水
很多人常常感觉胸口有烧灼感,尤其是在吃饱饭以后,感觉反酸水到了口腔里,有时甚至伴随着食物——别不把这当回事儿,它可能是胃食管反流病!可引起癌变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疾病,典型症状是烧心和反流。烧心是指胸骨后烧灼感,反流则指胃内容物向咽部或口腔方向流动的感觉。但部分胃食管反流患者并无烧心及反流的症状,可表现为胸痛、上腹痛、上腹烧灼感及嗳气等不典型症状。  胃食管反流病发病率随年
肌少症(又名骨骼肌减少症)的发生与人的年龄密切相关,老年人一旦患上肌少症,就容易跌倒。那么,老年人该如何增肌?了解下面这些知识,会让你事半功倍!增肌不是增肌细胞数量  人体共有3种肌肉组织:骨骼肌、心肌、平滑肌,这里我们主要谈一下骨骼肌。  骨骼肌是由数以千计具有收缩能力的肌纤维所组成。每一条肌纤维均由一层称为肌内膜的结缔组织所覆盖,多条肌纤维组合一起便构成了一个肌束。而每条肌纤维又由沿肌纤维长轴
一位老年患者来到我的门诊,述其一年前患脑梗塞,该用的药一直都用着,可最近查血脂——总胆固醇8.6mmol/L,甘油三酯7.8mmol/L,今天又出现胸痛。老人不解,自己一直吃着他汀,为什么血脂居高不下?  我翻看了老人以前的化验单,才发现她的促甲状腺激素明显增高,而T3、T4正常。我连忙追问她是否还有用其他药,她否认了。于是我判断,老人的血脂异常应该是由一种特殊的疾病造成,这种病叫亚临床甲状腺机能
它,是最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心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更是“三高”之首。2018年《全国高血压控制状况调查》显示,它的患病率已高达23.2%。同时,它又是各种健康栏目和媒体经常提起的疾病。它就是高血压,一种大家看似很熟悉、但却一知半解的疾病。  常见、遗传、与盐有关、会有头痛的症状、会发生脑出血、药不能停……这是很多高血压患者都知道的事情,因此,在患了高血压之后,大部分患者都会坚持吃药,却很
门诊上常会看到因浑身疼痛来就诊的患者,大多数辗转过很多医院很多科室,骨科、疼痛科甚至是肿瘤科,都查不出所以然来。医生无法判断病情,家人也不相信他们真的疼痛难忍,到最后患者几乎有苦说不出。这究竟是不是病呢?  事实上,他们很可能是患上了一种叫做纤维性肌痛综合征(FS)的疾病。在国内,很多医生对该病认识不足,容易造成漏诊、误诊。现在的我们由于生活节奏增快,很多人工作压力增大,久而久之就容易患上这种疾病
由肾脏病引起的高血压,我们称为肾性高血压,属最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高血压加剧肾脏病变引起肾功能减退,形成恶性循环,从而导致肾脏病患者的高致残率与死亡率。  我国慢性肾脏病(C K D)患病率达10.8%,在肾脏病患者中,高血压的患病率高达58%~86.2%。也就是说,大约60%的肾炎患者和90%的肾衰患者都会出现高血压。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肾病患者容易出现高血压呢?肾性高血压有两种  肾性高血压
糖尿病的发病年龄越早、病程越长、血糖控制越差,发生糖尿病肾病的几率就越高。几乎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肾损害,通常发生在确诊后的15~20年内,早期可能没有什么表现,一旦发展到肾功能衰竭,也就是机体排泄毒素的功能几乎完全丧失,就需要靠透析来维持生命或者做肾脏移植。为了及早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控制已经发生的糖尿病肾病的进展,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肾脏方面的检查。早期发现,尿微量白蛋白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