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家园互动途径及方法研究

来源 :南北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gc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园和家庭双互动、双沟通建立在民主、平等、和谐、稳固的合作伙伴关系上,它是幼儿园和家庭合作关系中最理想的模式,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在家园双互动中,要以幼儿园为落脚点,开发家长资源,使得家长自觉自愿地投入到与幼儿园的活动和沟通上去。合作中要进行科学的规划、专业的指导,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增强家园之间的信任感和认同感,一起为幼儿的健康、全面的发展而努力。
  【关键词】幼儿园  家园互动  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7.197
   家园互动是指幼儿教育过程中,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家庭,都将自己作为幼儿发展的主体,双方相互配合、相互了解,以实现幼儿身心的良好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因此,如何做到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二者相融相通以促进幼儿健康发展,也就成为一个极具价值和意义的研究课题。
   一、巧用家长资源
   家长资源是一项极为庞大的资源,在幼儿园中他们虽然扮演的是“家长”这个角色,但是在社会上他们扮演的角色却是多种多样的,其职业、特长和爱好等各不相同,这些丰富的资源看似与幼儿教学的联系并不是很大,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也可以尝试将这些资源引入到课堂上,帮助幼儿更加健康的成长,而且家长多元化的社会角色、特长和爱好等,还能够与幼儿教师之间形成优势互补,发挥其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如本人在幼儿教育中开展了“我请爸爸妈妈当老师”的活动,就可以先安排孩子们了解家长的职业及兴趣、特长,假如让他们走进课堂上他们最想给孩子们上一堂什么课,然后再结合实际情况安排家长走进课堂开展教学工作。如在给幼儿讲解交通安全及保护自己等方面的知识时,就可以安排职业是警察的家长在课堂上给孩子们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如不按照交通规定过马路,可能会引发哪些不良后果。再比如,在学习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预防疾病的知识时,则可以安排职业是医生的家长走进课堂,通过情景剧表演的方式,使孩子们认识到病从口入,如果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很可能会感染细菌,因此而生病。通过多元化的主题活动,让幼儿家长真正的走进课堂,了解孩子們在课堂上的真实表现,品味幼儿教育之艰难,理解家园共育对于幼儿健康成长的促进作用,这样对于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提供交流平台
   组织父母参与幼儿教育,是家园共育的重要方式。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不能在孩子教育中只做旁观者。由此,幼儿园要摒弃一人主导的家长会,为家长提供一个平等交流的平台,多开展家长座谈会、茶话会、经验交流会等类似的可以让家长和老師一起各抒己见,家长分享自己的心得,老师分享幼儿的日常。通过开展座谈会来拉近家园之间的关系,同时老师可以在学期开始或者结束的时候开展一次家长座谈会,收集家长关于幼儿园教育的要求、意见想法;对于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老师可以提前向家长告知;遇到幼儿园教育管理难题时,通过邀请家长们参与讨论,找到最有效的管理办法。例如幼儿在幼儿园由于与他人争抢而发生冲突导致磕碰、划伤时,幼儿园在解决此问题时必定会考虑到家长的想法,对幼儿如何处理就会陷入两难境地,此时开展家长座谈会与各位家长共同商议,对于自己孩子受伤了是应该教育孩子打回去,还是教育其道歉来解决问题,且家长面对自己孩子受伤是否会失去理智,将错误归咎到老师身上,并通过过激言语影响自己的孩子,导致幼儿形成错误的价值观的问题提出讨论,通过这样的讨论来使家长树立正确的家教意识,当孩子在面对此类问题时,可以采取和谐的举措来解决问题。
   三、诚信交流
   家园共育工作进行的前提是家长与教师彼此信任、彼此尊重,通过交流互动掌握幼儿的成长变化特点。现今为信息化时代,即使网络与电话交通比较方便,但若不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会使家长与教师的沟通存在障碍。亲自交流一方面可以拉近幼儿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以免出现误会或者冲突,另一方面可以为亲情友情的建立提供桥梁,进一步彰显家园共育效果。所以,家园共育需要家长与教师面对面的交流。比如说幼儿入园,幼儿园便可以制定出家园共育的方案。先进行家访工作,也就是教师访问幼儿家长,与家长交流与沟通,初步了解幼儿的性格与爱好,再邀请幼儿到学校报到,并且幼儿教师引导幼儿与家长一同参观幼儿园,然后进行“尝试入园”阶段,让刚入园的幼儿与其他幼儿接触,熟悉幼儿园的环境,最后幼儿教师将幼儿在园内的表现情况与家长沟通,基于诚信,家长能够全力配合幼儿教师做好家园共育工作。
   四、家园互动
   为了普及家长的育儿知识,提升家长教育能力,加强家园共育的效率,幼儿园需要多举办一些拉近家园距离的活动。定期开展家长开放日、亲子活动、家长学校等家园活动促进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生活方式,利于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时对孩子技能掌握情况进行巩固。同时幼儿园也要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促进家园互动。例如可以成立家长委员会,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管理中,发挥家长委员会监督管理作用;此外可以充分利用各位家长的自身资源,不同行业的家长具有不同的优点长处和技能,邀请有特色的家长到幼儿园开展“家长助教”,确保家长的家园共育中的地位。还可以成立家长义工团和家长工作坊,由家长为主导开展文明劝导、保护校园、纸艺、体育等活动,改变家长被动地位,拉近家长与幼儿园之间的关系,促进家长形成家园共育的意识,凝聚幼儿教育的软实力。
   五、结语
   在幼儿的成长中,家庭和幼儿园的影响都十分关键,幼儿期也是为幼儿未来人生的发展奠定基础的时期,如果仅仅是依靠幼儿园或者家庭单方面的力量,幼儿教育的效果是会大打折扣的。因此,家长和幼儿园应当共同承担起幼儿教育的责任。在幼儿人生发展的关键期和基础期,家长和幼儿园相互配合,开展家园共育活动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和素质培养的前提和有效方式,无论是家长还是幼儿园都将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1]佚名.幼儿园家园合作的途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38):35-36.
   [2]葛璐.新媒体时代家园互动合作模式探究[J].教师,2018(9):32-34.
其他文献
【摘 要】通信产品作为具有功能性和服务型双重属性的特定商品,在运营商的销售过程中,如何像电商平台一样实现互联网化,互联网化的核心关键是什么?解决了哪个核心要素,才能实现整个销售和服务流程的互联网化?通信运营商的转型,让用户感知提升最直观的角度是什么?通信运营商的互联网化,如何最高效率的向全社会展现?吉林联通通过交付能力为核心,驱动全场景互联网化,有效地回答了上述问题。  【关键词】电子商务 用户
【摘 要】英语教学要注意语感的培养,它包括学生对英语语言的感受,语意的感受,语言感情色彩的感受等,确切地讲,是指学生对英语语言的直接感受能力和对英语语言法则和组织方法的掌握和运用。语感培养靠反复地实践,时间的积淀,它来之实践,又知道这实践,所以在教学中要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关键词】语感 语言 语意 实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
【摘 要】随着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幼儿教育,幼儿教师必须要寻找改善当前幼儿教育环境的突破口,发挥幼儿园在承担学前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而游戏作为幼儿最喜爱的活动项目,需要教师深入探索游戏教学法的运用规则,满足幼儿的学习天性,开展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  【关键词】游戏教学 幼儿教育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
【摘 要】在幼儿教育工作中,做好对幼儿安全意识的培养,能够帮助幼儿实现自我保护能力的提升,对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意义重大。笔者结合实践教学经验,对幼儿安全意识培养的主要措施予以探讨,希望能够为幼儿园安全教育水平的提升提供保证。  【关键词】幼儿教育 安全意识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0.184   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