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语文教学的“回归之路”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sunmo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感悟的内涵
  所谓“感悟”,是指人们接触外部事物后,有所发现、有所感触而领悟到一些道理或思想感情。阅读中的“感悟”是学生凭借对语言及其语境的直感,获得某种印象或意义的心理过程,是意会。因而感悟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就能获得的,只有学生通过潜心读书,自己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才能实现。
  汉语是一种表意的语言,它的许多妙处往往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教师如果搞繁琐分析,硬性灌输给学生一些自己或教参上的理解,那么一堂课下来,学生记住的往往只是干巴巴的骨架,形象、情感等都毫无印象。因此“感悟”便显得尤为重要。
  “感悟”是由感而知、而觉、而悟,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由低级到高级的认识过程。汉语言自身“偏重文理,略于形式”的特点决定了“感悟”应作为理解语言的目标和手段。
  二、感悟的层次性
  感悟是积累和运用语言的前提,也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手段。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语言不是一种纯客观的认识过程,而是一种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的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感悟过程。
  这种感悟,不是纯知识性的感知,它包括对文字符号及文字符号所承载的思想内容、文字材料组织的方式方法和所渗透的情感、韵味的总体感知和领悟。
  其中,“感”是对语言的直接接触和感受,整体性和形象性是其基本特征;“悟”是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在思维、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动的参与下对阅读材料的内涵及语言组织形式方面的深层把握和领悟,思想性和情感性是基本特征。
  感悟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认识与体察过程,学生的感悟过程可以分成感性、悟性和灵性三个层面。
  (一)感悟的感性层面。
  教学生用两条视线去进行阅读。一条是眼睛的“生理视线”,负责“吸收”语言符号以供心灵辨认;一条是心灵的“心理视线”,通过想象与联想将文字符号转化为生动、可感的图画。在这个阶段,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静下心来读书,在语言文字反复、充分的接触中明白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思。
  (二)感悟的悟性层面。
  教师必须在引导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激其思,动其情,使其明理、得法。
  感悟语言文字的最佳方法就是“熟读精思”。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使学生处于“愤悱”状态,然后扣读导悟,以读见悟,保证学生有自主读书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潜心会文”、“切己体察”、“披文入情”。
  (三)感悟的灵性层面。
  语文教学的终级目标是对“人”的塑造和完善,使学生敞开心灵,使学生成为有灵性、有鲜明个性的人。
  三、探索“感悟”的方法
  学生受年龄、阅历等条件的影响,在阅读中很难“油然而生”地悟出个中之味,因此,教师必须当好领路人。
  (一)研究自身感悟,引导学生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要引导学生感悟,教师必须成为学习的先行者。课文是以文字为载体的,表现的是作者富有独特性的思想和情感。语文教学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学生与作者以作品为中介展开的一次情感交流的对话。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依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直觉能力、情感体验等去感受作者这种对社会人生的“心理体验”,去积极参与作品的再创造。
  (二)尊重个体差异,保护学生感悟。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是由他们各自的不同情况、不同经历和不同处境所决定的。”这对于我们理解阅读活动的个性化是很有启发的。一篇收入教材的课文,虽然作者的精神创造和情感体验已经凝定,但由于课文毕竟是诉诸文字符号的系列组合,而不是可以直接构成审美对象的物质形态的形体、色彩、线条之类,因此只有经由阅读主体的理解、想象、体验,才能还原为可以构成审美的对象,而这种“还原”过程必会因为各自的生活经验、所处情境的不同而千差万别。
  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差异,相信每一个学生的能力,欣赏每一个学生的“悟得”。无论是初读整体感知,还是精读品味语言,教师都要让学生尽情读书,边读边思,入景生情,情动辞发,而后让其畅谈所感所悟。学生的感悟虽然有深有浅、或多或少,但只要是真实的感受,教师就要加以保护。“酸甜苦辣都有营养,成功失败都是收获”。教师不能用自己的感悟标准去简单评判学生的所思所想,而要以“尊重、相信、欣赏”的心态让学生体验到有所悟的乐趣。
  (三)紧密联系生活,唤起学生感悟。
  叶圣陶早就提出:“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可见,对语文的感悟最重要的便是“披文入境”,进而是“明象体情”。
  要想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顺利地“入境”、“明象”、“体情”、“会意”,关键是要联系学生的实践,切入学生的精神领城,让学生用自己的生活经历去体验作者的生活经历。人往往只对与自己头脑中已有的信息组块相似的信息感兴趣。因此,学生的直接或间接的生活经验,对感悟的产生和质量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如同样是“祖国”一词,在历尽颠沛流离之苦的海外赤子的心中的意义和分量,跟一般人不可同日而语;就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和一年级学生也有不同的感受。可见,生活是阅读感悟的重要基础。一个人生活经历丰富,在语言阅读中一旦遇到与生活有关的语言,就能在与生活的联系中加深感悟。正像钱钟书所指:“夫‘悟’而曰‘妙’,未必一蹴即至也,乃博采而有所通,力学索而有所入也。”教师要在平时鼓励学生丰富生活经验,扩大生活视野,在阅读教学中紧密联系生活,引进生活活水,唤起感悟。
  (四)加强合作讨论,诱发学生感悟。
  叶圣陶指出:“上课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工作,而共同的工作的方式该如寻常集会那样的讨论,教师仿佛是集会的主席。”“上课在学生是报告和讨论,不再是一味听讲。在教师是指导和订正,不再是一味的讲解。”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相互进行思维的碰撞、语言的交流,诱发对言语的感悟,从而进一步感悟课文的一情一景、一人一物。
  提倡感悟对于改革传统语文教学是积极有益的,但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要进行更广泛的实践探索,使其更好地促进语文教学,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其他文献
新课程标准确立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新理念,这是语文课程资源观的一次蜕变,对促进语文课堂教学起着积极的助推作用。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也由原来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写作特色逐渐转变为整体感知、重点研读、拓展延伸。  那么,怎样才能通过拓展延伸不断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呢?  一、立足文本,适度延伸,把握拓展延伸的原则  在语文教学中
初三,是初中教学时间最短、学习任务最重的学年,比正常的教学时间少了一个多月,却要完成正常的两册教材的教学任务,外加总复习。那么,怎样搞好初三教学呢?我进行了多年的实践探索,有一些收获和成功经验,这里作一些回顾和总结,以抛砖引玉。  一、树立超前意识  所谓超前意识,指的是做事赶前不赶后、事事早做准备、不懈努力、力求提前完成任务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心态,这种思想和心态是搞好初三教学的基本指导思想,也是解
该文分析了结构振动参数对故障的敏感性,选定对故障比较敏感,又能反映结构动力属性的频响函数,作为诊断故障的参数。采用了最小二乘辨识、卡尔曼滤波、自适应滤波等方法,进行了故
语言是人们传达信息和情感交流的主要工具。教学语言是完成教学任务最直接、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因此,教学语言不仅要讲究科学性、针对性、教育性、启发性、激励性、动态性,而且要讲究一定的艺术性。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实施,要靠丰富生动的教学语言。教师的教学语言是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纽带。按照课堂教学的进程,教学用语一般可以分为导入语、提问语、评价语、总结语。讲求教学用语的艺术性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积极启发学生的
摘 要: 语文教学应该着眼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不断提高。但是在拓宽学生语文视野的同时,还要从各个方面关注学生的拓展实践,树立课程目标意识、生本意识,使拓展教学真正为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服务。  关键词: 拓展 语文素养 生本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
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不是机械的知觉活动,而是教学双方认知情感的活动.新课标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
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导入新课,它所用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对上好整堂课有重要作用。“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教师引导得法,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为授课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特级教师于漪对此就打过这样一个精彩的比喻:“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堂的环节,一开课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