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以新课程新理念为引领,从学生阅读的实际需求出发,激发学生对阅读活动的兴趣。通过多样化的阅读活动,科学、合理、有针对性地引领、点拨、指导学生,让他们在阅读的海洋中自由遨游,扬起学生阅读活动的风帆。
叶圣陶先生认为:“学生的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阅读活动是提升学生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要为小学生开展阅读活动,让学生从小养成阅读习惯,对阅读产生兴趣,爱上阅读。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尤其重视学生的阅读活动,对学生的阅读既有质的规定,又有量的规定。
动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开展阅读活动的动力之源。教师要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遵循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做到由易到难。唯有适合小学生的阅读“口味”,小学生才会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某班级内备有一个图书角,学生可以自由借书阅读,且每次只准许借两本书,借书后老师处有相关记录。学期末,老师送给一位学生一张书签,上面用彩笔画着一个小虫子,老师在书签上写道:“你已经读完八十二本书了,愿你成为一个小书虫。”这位学生看到老师的祝福语后更积极、主动地阅读。不可否认的是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贵在持之以恒。学生经过一定的阅读积累后,阅读能力会大大增强。此时,教师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展开阅读,鼓励学生阅读有关童话、科普读物、人物传记、历史故事等书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自由、自主、自觉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读物进行广泛而具体的阅读。
航道: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鲜活灵动、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阅读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多感官参与阅读活动,让学生获得有效的阅读积淀,从而丰厚学生阅读“底色”。
1.多层次的阅读活动。教师可以多层次展开阅读活动,可以是个人的自主阅读,可以是合作小组式阅读,可以是班级为单位、以学校为单位或以学生家庭为单位的阅读。个人的自主阅读活动包括让学生做读书笔记,办阅读手抄报等。合作小组式的阅读活动可以让学生担任小记者去进行相关采访,或进行速读比赛,或让学生进行成语接龙等。班级、学校或家庭阅读活动则可以开展“我与好书交朋友”,让学生进行主题性演讲或编写课本剧等。
2.多渠道的閱读活动。教师在开展阅读活动时可以学校、家庭、社会为三大阅读渠道。学校的图书室与图书角,家庭的书屋,社会的图书馆等应实现阅读资源共享,强调三方面的相互协调与整体联动,以构建阅读活动的全方位状态。
3.多形式的阅读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多形式的阅读活动,如让小学生进行游戏式、竞赛式、表演式、情景式、汇报式以及编报式的阅读活动。
催化剂:激励性的评价
教师要对学生在阅读活动的表现予以正面、积极、激励性的评价,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调动学生的阅读主动性。这样的激励性评价对阅读活动的开展是大有裨益的。
1.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的有效融合。静态评价重在评价学生阅读活动已实现的效果或水平。比如:“真不错!你又读了一本书。”“你读书的认真程度比之前强多了。”“你已经学会了快速游览,真了不起!”等等。动态评价主要是评价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潜能或者是发展的态势等。比如:“你真会读书,只要持之以恒,你一定会大的收获。”“你很喜欢科普书籍,能否再多读读历史故事呢?”等。
2.群体评价与个体评价的有效融合。学生在阅读活动过程中总有一些得失之处。教师要对学生阅读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评价,指出成功之处,同时,及时指出需要改进或注意的地方,引领、点拨、指导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阅读活动。对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出现的个性问题,教师要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以尊重学生为前提,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并对学生提出阅读期望。
3.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的有效融合。阅读活动呈多元化、全方位化。校内与校外评价相融合,教师与家长评价相融合,可以实现阅读评价效率的最大化,提升学生的阅读效果。
总之,教师要从学生阅读活动的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对阅读活动的兴趣,通过多样化的阅读活动,进行激励性的评价,让阅读活动开展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从而真正扬起学生阅读的风帆,让学生收获阅读的精彩。
(作者单位:甘肃省会宁县中川镇梁堡小学)
叶圣陶先生认为:“学生的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阅读活动是提升学生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要为小学生开展阅读活动,让学生从小养成阅读习惯,对阅读产生兴趣,爱上阅读。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尤其重视学生的阅读活动,对学生的阅读既有质的规定,又有量的规定。
动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开展阅读活动的动力之源。教师要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遵循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做到由易到难。唯有适合小学生的阅读“口味”,小学生才会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某班级内备有一个图书角,学生可以自由借书阅读,且每次只准许借两本书,借书后老师处有相关记录。学期末,老师送给一位学生一张书签,上面用彩笔画着一个小虫子,老师在书签上写道:“你已经读完八十二本书了,愿你成为一个小书虫。”这位学生看到老师的祝福语后更积极、主动地阅读。不可否认的是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贵在持之以恒。学生经过一定的阅读积累后,阅读能力会大大增强。此时,教师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展开阅读,鼓励学生阅读有关童话、科普读物、人物传记、历史故事等书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自由、自主、自觉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读物进行广泛而具体的阅读。
航道: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鲜活灵动、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阅读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多感官参与阅读活动,让学生获得有效的阅读积淀,从而丰厚学生阅读“底色”。
1.多层次的阅读活动。教师可以多层次展开阅读活动,可以是个人的自主阅读,可以是合作小组式阅读,可以是班级为单位、以学校为单位或以学生家庭为单位的阅读。个人的自主阅读活动包括让学生做读书笔记,办阅读手抄报等。合作小组式的阅读活动可以让学生担任小记者去进行相关采访,或进行速读比赛,或让学生进行成语接龙等。班级、学校或家庭阅读活动则可以开展“我与好书交朋友”,让学生进行主题性演讲或编写课本剧等。
2.多渠道的閱读活动。教师在开展阅读活动时可以学校、家庭、社会为三大阅读渠道。学校的图书室与图书角,家庭的书屋,社会的图书馆等应实现阅读资源共享,强调三方面的相互协调与整体联动,以构建阅读活动的全方位状态。
3.多形式的阅读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多形式的阅读活动,如让小学生进行游戏式、竞赛式、表演式、情景式、汇报式以及编报式的阅读活动。
催化剂:激励性的评价
教师要对学生在阅读活动的表现予以正面、积极、激励性的评价,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调动学生的阅读主动性。这样的激励性评价对阅读活动的开展是大有裨益的。
1.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的有效融合。静态评价重在评价学生阅读活动已实现的效果或水平。比如:“真不错!你又读了一本书。”“你读书的认真程度比之前强多了。”“你已经学会了快速游览,真了不起!”等等。动态评价主要是评价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潜能或者是发展的态势等。比如:“你真会读书,只要持之以恒,你一定会大的收获。”“你很喜欢科普书籍,能否再多读读历史故事呢?”等。
2.群体评价与个体评价的有效融合。学生在阅读活动过程中总有一些得失之处。教师要对学生阅读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评价,指出成功之处,同时,及时指出需要改进或注意的地方,引领、点拨、指导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阅读活动。对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出现的个性问题,教师要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以尊重学生为前提,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并对学生提出阅读期望。
3.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的有效融合。阅读活动呈多元化、全方位化。校内与校外评价相融合,教师与家长评价相融合,可以实现阅读评价效率的最大化,提升学生的阅读效果。
总之,教师要从学生阅读活动的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对阅读活动的兴趣,通过多样化的阅读活动,进行激励性的评价,让阅读活动开展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从而真正扬起学生阅读的风帆,让学生收获阅读的精彩。
(作者单位:甘肃省会宁县中川镇梁堡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