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箔纸在中性甲醛固定前组织塑形中的应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tianweixiu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除了组织标本的取材因素,取材标本的外形构建常常是影响实验结果或病理诊断的重要因素[1-2].良好的组织标本塑形,不但能确保组织学染色效果和标本信息的准确获取,而且能节省研究人员的体力和时间,提高效率,减少标本损耗.但是,许多组织标本,如富含致密结缔组织及水分的组织器官,在早期的化学固定和机器脱水处理之后,质地常常变得硬、脆,甚至卷曲、皱缩,此时进行塑形处理则标本容易受损,甚至碎裂[3-4];即使在随后的石蜡包埋过程中采用热石蜡浸泡,塑形效果仍不理想,且器械的钝性塑形过程常不同程度地破坏标本的组织学结构.因此,在实践中探索一种简单易行的组织标本塑形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其他文献
目前认为氧化应激是诱发肿瘤等恶性疾病的重要起因.在有氧条件下,生物代谢反应会生成大量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X),包括过氧化氢、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等,在机体内大量堆积可产生严重的生物效应甚至导致细胞死亡.Peroxiredoxin (Prdx)是新近发现的一类抗氧化蛋白超家族,广泛存在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该蛋白家族的生化功能主要是通过硫氧还蛋白还原过氧化
期刊
胃的早期癌指的是癌瘤浸润深度不超过黏膜下层,而不论有无淋巴结转移。传统的外科手术切除一直是治疗消化道早期癌的首选方法。 Kudo[1]创用了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 EMR)以代替外科手术切除病变。在此基础上,2005年Oyama等[2]将其发展为在内镜下将整块黏膜切除的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
期刊
患者男,58岁.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腰腹部胀痛,加重2d,于2011年5月16日收入院.患者疼痛呈持续性胀痛、阵发性绞痛,无放射、牵涉痛,无尿频、尿急、尿痛,无肉眼血尿,伴恶心无呕吐,无寒战、发热.既往有输尿管结石,无外伤史、手术史.查体右肾区叩击痛,右侧输尿管行程区压痛.上腹部CT平扫右肾下极约6 cm×7 em团块影,内见低密度区及斑点、条状钙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右肾实质变薄,肾内见大
期刊
目的 探讨沉默CD147基因对人甲状腺髓样癌TT细胞ANXA2、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TIMP)-2蛋白表达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首先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CD147、ANXA2、MMP-2、TIMP-2等蛋白在TT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应用RNA干扰(RNAi)技术筛选出能有效沉默TT细胞CD147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序列和最佳时间点;在最佳时间点,用
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儿童医院于20世纪50 ~ 60年代开展消化道黏膜活检.随着内窥镜技术的发展,从消化内科医师最初使用的胶囊对十二指肠部位做黏膜活检,逐步发展为外科医师行直肠壁全层活检,使用刚性食管镜和直肠镜做黏膜活检,到进行直肠黏膜吸引活检,随后又广泛使用软式内镜行上消化道和下消化道的黏膜活检.20世纪80年代后期许多儿童医院内窥镜活检的数量显著增加,如此多的活检量使之成为病理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
期刊
为促进诊断病理的发展,加强各地区之间的交流,由中华医学会《中华病理学杂志》编辑委员会和病理学分会主办、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协办的“第十五届全国诊断病理暨消化系统疾病病理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4月18至20日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同期召开了第十届编辑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名代表参加了研讨会,有近40篇论文进行了报告与交流。
期刊
骨肉瘤是儿童和青少年最常见的原发恶性骨肿瘤,年发病率为(4~5)/百万人.尽管发病率不高,但骨肉瘤是导致青少年致残致死的重要疾病之一[1].随着包括新辅助化疗和手术切除在内的综合治疗的不断进展,骨肉瘤患者的生存率有了改善,但肺转移仍发生在40%~50%的患者[2]。
期刊
正确检测和评定乳腺癌的HER2蛋白表达和基因扩增状态对乳腺癌的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至关重要[1].HER2检测结果不仅涉及患者是否适合针对HER2的靶向治疗,并且对内分泌治疗、化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评估起指导作用[2].2006年我国《乳腺癌HER2检测指南》的发布[3]对提高乳腺癌HER2检测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2009年我国病理学家再次发布了《乳腺癌HER2检测指南(2009版)》[4],强调了H
期刊
目的 探讨乳腺纤维上皮性肿瘤内癌的病理形态学、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2003年1月至2014年2月确诊的54例乳腺纤维上皮性肿瘤内癌,应用光镜观察、免疫组织化学MaxVision法进行分析.结果 38例诊断为纤维腺瘤内癌;12例为经典型小叶原位癌;21例为导管原位癌,低级别、中级别、高级别与大汗腺型分别为4、10、6、1例;1例为混合型导管-小叶原位癌;3例为浸润性导管癌伴导管原位癌;1例为梭
目的 :探讨鼻咽部低级别乳头状腺癌( LGNPP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9例鼻咽部低级别乳头状腺癌的临床及病理检查标本资料,观察其组织学形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En Vision法)染色对5例行CKpan、波形蛋白、CK7、CK19、甲状腺转录因子(TTF)-1及甲状腺球蛋白( TG)等多种标志物染色,以原位杂交方法检测 Epstein-Barr 病毒小mRN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