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少数民族文化是我国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文化特点,其属于我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大家的保护。但是随着民族旅游的快速發展,给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带来很大的冲击,造成了不容忽视的直接影响,现在我国传统文化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使得我国很多领域为其担忧。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了解下有关“浅谈中国民族旅游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的详细内容。
关键词:中国民族旅游;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
这几年伴随时代的快速发展与社会经济的提升,中国民族旅游行业也获得空前发展,其已经成为我国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经济发展项目,民族旅游可以给该地区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从而进一步推动当地的发展。但需要注意的是,其与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存在某种对立的问题,容易给该地区带来消极影响。
一、在少数民族进行民族旅游存在的弊端与消极影响
(一)民族旅游导致我国少数民族文化逐渐商品化
民族旅游从本质上来讲属于一种购买活动以及经济活动。由此可知,作为民族旅游的卖方,组织者与有关部门极可能会把民族文化某些相关资源包装成商品的形式卖出,从而获取相应的经济效益。如此一来,会导致我国少数民族文化逐渐商品化,从而让其原本的内涵价值被丢弃,各种表演被形式化。很多少数民族的特有仪式彻底成为表演,人们更在意游客口袋的钱,而仪式原本的严肃和神圣都被淡化甚至丢失。文化商品化剔除了其最珍贵的内涵,成为千篇一律的结构化商品。
(二)民族旅游致使我国少数民族文化逐渐庸俗化
少数民族地区的歌舞形式各种各样,但是在民族旅游过程中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使游客有较高的满意度,很多地区会迎合大多数游客的喜好从而牺牲该地少数民族的特有文化。例如:在展现少数民族文化表演过程中进行夸大或者扭曲,从而制造出某些轰动场景来满足大多数游客的猎奇心理,如此就致使我国少数民族文化逐渐庸俗化。
(三)民族旅游导致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进一步被同化
在民族旅游过程中会有越来越多的外来者涌入少数民族地区,从而引发外来文化入侵,而少数民族一直处于弱势地位,面对强势的外来文化很容易出现同化的情况。这些地区的衣着、住房都会快速的被外来文化所影响并逐渐趋同。虽然游客在该地区看到很多民族服饰和歌舞,但是当地居民日常生活中与现代化模式并无太大区别,民族旅游导致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进一步被同化。
(四)民族旅游改变了少数民族的社会价值观
大部分少数民族文化中都有着自立自强、坚强耐劳等高尚品德,但是在民族旅游过程中,这些地区的居民见到了很多发达地区的游客,他们会被外面的精彩世界所吸引、会被游客的巨额经济资源所惊叹,遭受巨大落差后很多居民会更想要改变现状,从而导致其少数民族传统的价值观被质疑、甚至颠覆。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人民开始变得金钱至上,甚至出现强买强卖、卖淫抢劫等恶行,民族旅游致使某些地区的少数名族传统道德风尚被丢失。
二、中国民族旅游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措施
(一)完善利益分配且杜绝拜金主义 进一步加强其传统道德规范
在民族旅游过程中某些少数民族地区会出现强买强卖、金钱至上的情况,其根本原因在于旅游活动中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我们可以让当地民众用文化资源来入股,使其成为旅游活动中的大股东从而获得满意的分红,如此一来,可以让其更尽心维护民族文化, 进一步加强其道德规范、保证少数民族文化的纯洁性、避免其商品化、庸俗化,让游客看到真实的少数民族传统,促使当地经济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针对少数民族知识进行全面普及 推动该文化的健康发展
在民族旅游的整个过程中,不管是导游、政府还是游客都属于文化的传播者,任何一个环节宣传歪曲都有可能给当地文化产生消极影响,因此政府应该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借助各个层次、各个环节对当地少数民族正统文化进行全面、准确的宣传,借助公司、导游将这些文化知识进行普及并传播。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哗众取宠、急功近利,进一步加强导游的民族责任感,做到不猎奇、不歪曲,从而推动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保护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生态环境 避免其不正当获利
在民族旅游过程中很多时候会遭遇重复收费、虚高收费等现象,导致这种情况的源头在于缺乏完善可行的民族旅游管理制度。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可行措施,进行创新管理。如:每个村寨在一个统一地点缴纳通票,然后进入村寨后全部不再缴纳费用,杜绝多头收费等情况。加强纪念品买卖区域的监管管理,保障其诚信经营。尽最大能力保护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生态环境,让八方游客感受到纯净、和谐的民族社区,从而对当地少数民族文化有更良好的印象和准确的了解。
三、结语
本篇文章针对“浅谈中国民族旅游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有关内容,为大家详解讲解了在少数民族进行民族旅游存在的弊端与消极影响,如:民族旅游导致我国少数民族文化逐渐商品化、进一步被同化、改变了其的社会价值观、致使传统道德风尚丢失等等。同时向大家简单阐述了中国民族旅游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措施,如:保护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避免其不正当获利;完善利益分配、进一步加强其传统道德规范;针对少数民族知识进行全面普及,推动该文化的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乐山师范学院)
作者简介:王斐(1987~),男,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为民族旅游。
参考文献
[1]吴蓉.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开发与利用——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角度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3(S2):138-142.
[2]吴玉红,陈慧娜,夏琼华. 民俗旅游业开发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以广东十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乡为例[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6(05):40-44.
[3]李利昌,陆华西,徐新建. 开发中国:“民族旅游”与“旅游民族”的形成与影响——以“穿青人”、“银水寨”和“藏羌村”为案例的评述[J].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7):1-9+157.
关键词:中国民族旅游;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
这几年伴随时代的快速发展与社会经济的提升,中国民族旅游行业也获得空前发展,其已经成为我国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经济发展项目,民族旅游可以给该地区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从而进一步推动当地的发展。但需要注意的是,其与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存在某种对立的问题,容易给该地区带来消极影响。
一、在少数民族进行民族旅游存在的弊端与消极影响
(一)民族旅游导致我国少数民族文化逐渐商品化
民族旅游从本质上来讲属于一种购买活动以及经济活动。由此可知,作为民族旅游的卖方,组织者与有关部门极可能会把民族文化某些相关资源包装成商品的形式卖出,从而获取相应的经济效益。如此一来,会导致我国少数民族文化逐渐商品化,从而让其原本的内涵价值被丢弃,各种表演被形式化。很多少数民族的特有仪式彻底成为表演,人们更在意游客口袋的钱,而仪式原本的严肃和神圣都被淡化甚至丢失。文化商品化剔除了其最珍贵的内涵,成为千篇一律的结构化商品。
(二)民族旅游致使我国少数民族文化逐渐庸俗化
少数民族地区的歌舞形式各种各样,但是在民族旅游过程中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使游客有较高的满意度,很多地区会迎合大多数游客的喜好从而牺牲该地少数民族的特有文化。例如:在展现少数民族文化表演过程中进行夸大或者扭曲,从而制造出某些轰动场景来满足大多数游客的猎奇心理,如此就致使我国少数民族文化逐渐庸俗化。
(三)民族旅游导致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进一步被同化
在民族旅游过程中会有越来越多的外来者涌入少数民族地区,从而引发外来文化入侵,而少数民族一直处于弱势地位,面对强势的外来文化很容易出现同化的情况。这些地区的衣着、住房都会快速的被外来文化所影响并逐渐趋同。虽然游客在该地区看到很多民族服饰和歌舞,但是当地居民日常生活中与现代化模式并无太大区别,民族旅游导致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进一步被同化。
(四)民族旅游改变了少数民族的社会价值观
大部分少数民族文化中都有着自立自强、坚强耐劳等高尚品德,但是在民族旅游过程中,这些地区的居民见到了很多发达地区的游客,他们会被外面的精彩世界所吸引、会被游客的巨额经济资源所惊叹,遭受巨大落差后很多居民会更想要改变现状,从而导致其少数民族传统的价值观被质疑、甚至颠覆。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人民开始变得金钱至上,甚至出现强买强卖、卖淫抢劫等恶行,民族旅游致使某些地区的少数名族传统道德风尚被丢失。
二、中国民族旅游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措施
(一)完善利益分配且杜绝拜金主义 进一步加强其传统道德规范
在民族旅游过程中某些少数民族地区会出现强买强卖、金钱至上的情况,其根本原因在于旅游活动中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我们可以让当地民众用文化资源来入股,使其成为旅游活动中的大股东从而获得满意的分红,如此一来,可以让其更尽心维护民族文化, 进一步加强其道德规范、保证少数民族文化的纯洁性、避免其商品化、庸俗化,让游客看到真实的少数民族传统,促使当地经济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针对少数民族知识进行全面普及 推动该文化的健康发展
在民族旅游的整个过程中,不管是导游、政府还是游客都属于文化的传播者,任何一个环节宣传歪曲都有可能给当地文化产生消极影响,因此政府应该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借助各个层次、各个环节对当地少数民族正统文化进行全面、准确的宣传,借助公司、导游将这些文化知识进行普及并传播。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哗众取宠、急功近利,进一步加强导游的民族责任感,做到不猎奇、不歪曲,从而推动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保护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生态环境 避免其不正当获利
在民族旅游过程中很多时候会遭遇重复收费、虚高收费等现象,导致这种情况的源头在于缺乏完善可行的民族旅游管理制度。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可行措施,进行创新管理。如:每个村寨在一个统一地点缴纳通票,然后进入村寨后全部不再缴纳费用,杜绝多头收费等情况。加强纪念品买卖区域的监管管理,保障其诚信经营。尽最大能力保护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生态环境,让八方游客感受到纯净、和谐的民族社区,从而对当地少数民族文化有更良好的印象和准确的了解。
三、结语
本篇文章针对“浅谈中国民族旅游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有关内容,为大家详解讲解了在少数民族进行民族旅游存在的弊端与消极影响,如:民族旅游导致我国少数民族文化逐渐商品化、进一步被同化、改变了其的社会价值观、致使传统道德风尚丢失等等。同时向大家简单阐述了中国民族旅游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措施,如:保护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避免其不正当获利;完善利益分配、进一步加强其传统道德规范;针对少数民族知识进行全面普及,推动该文化的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乐山师范学院)
作者简介:王斐(1987~),男,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为民族旅游。
参考文献
[1]吴蓉.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开发与利用——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角度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3(S2):138-142.
[2]吴玉红,陈慧娜,夏琼华. 民俗旅游业开发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以广东十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乡为例[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6(05):40-44.
[3]李利昌,陆华西,徐新建. 开发中国:“民族旅游”与“旅游民族”的形成与影响——以“穿青人”、“银水寨”和“藏羌村”为案例的评述[J].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7):1-9+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