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中学生的写作水平不容乐观,很多连基本的写作常识都没有,就更谈不上作文能分析透彻,见解独特深刻了。像写作技巧的学习,其可操作性还是比较强的,基本上通过例文的示范、评点、归纳就能一窥其貌,但它只是“末”;能对事物作全面的分析和判断,多维思考,去伪存真,才是“本”。基于此,笔者想通过一则材料进行说明。
一、材料呈现
耶鲁大学毕业生辛德仁于1957年设立耶鲁大学辛德仁奖,以鼓励学生藏书。1963年的比赛,冠军颁给一位收藏《火车时刻手册》这类书籍的学生,而藏有二百部著名作家福克纳的作品以及与福克纳有关的书籍的布罗斯基获得亚军。布罗斯基后来成为著名藏书家,他把藏书捐给东南密苏里州立大学,而不是耶鲁。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就耶鲁大学或布罗斯基的做法,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完成写作任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巧识陷阱
写作,就要对材料出现的对象进行分析解释,这是再正常不过的,心理学上称之为“归因理论”。归因是指个体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的原因加以解释和推测的过程。它包括他归因(指个体对他人行为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自我归因(指个体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原因的分析)两种行为方式。
归因反映的是个体对于引起某个事件原因的认识,因此由归因所得出的原因其实是个体的一种主观解释,未必是引起事件的真正原因。而影响我们判断的因素主要来自生活经验、家庭教育、文化传统、格言、警句、民谚、俗语等,它们看似正确,实则存疑之处甚多,像谚语“树老根多,人老识多”,其实这两者没有可比性,因为“根”是“树”的自然属性,而“识”是人后天积累而成,更何况人老并不一定“识”就多,还有可能是固步自封,不愿接受新鲜事物。回归材料,对布罗斯基捐书行为的分析,我们心里冒出的第一个想法或许就是他是出于不满和报复。会有这种想法其实很正常,因为我们有直接(经历过)或间接(听说过或见过)的生活经验。假如一认定这种结论就马上行文(其实材料里的“后来”、“著名藏书家”已经暗示我们这种推测是错误的,甚或用归谬法也很容易判断),恰恰就中了命题者的陷阱,致使文章出现认识上的偏差。
这种思维陷阱在高考中很常见,如2016年高考全国Ⅰ卷作文:
考生容易受画中人物和数字的影响,定出“分数不是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等只围绕“分数”和“孩子”之间的关系的中心——当然这样理解也对,但容易人云亦云,文章较难出彩,显然考生在对事件归因的时候就受到了命题者的有意“引导”——既给了“馅饼”(有了写作思路),又设了“陷阱”(使考生先入为主,导致思维固化,难以发散联想,进而也就达到了命题者的命题意图——不但达到了让考生有话说,完成基本的写作任务的目的,更能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以达到选拔优秀人才的目的)。
其实只要稍微发散一下就能思考出更为贴近生活和深刻的观点。画面中的“孩子”可以思考为某群人、某个团体(企业)乃至国家;“数字”除了理解为“分数”外,还可以是个人(团体)的成绩(绩效),或社会、国家的进步程度等,比如从“数字”与“个人(团体、企业)”的角度考虑,可思考“如何科学化考量的探究”、“如何建立合理的评价标准”、“进步与退步的思考与判断”;从“数字”与“社会”的角度考虑,可思考“唯数字奖惩的社会化表现”;从“数字”与“国家”的角度考虑,可思考“国家发展不能唯GDP论”……总之,写出的文章才不易大同小异,更能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三、多维思考
识破陷阱还只是第一步,核心还在于如何多维认识对象。仍以藏书奖这则材料为例,它的核心在于如何看待耶鲁大学把冠军颁给收藏《火车时刻手册》这类书籍的学生,换句话来说就是耶鲁大学看到了《火车时刻手册》里被我们忽略了的价值。那么,应该如何认识《火车时刻手册》的价值呢?
同学们首先会想到的当然是它的实用价值——方便人們更好地安排出行时间,给生活带来便利。及此,不少同学的思维就僵化了,不知该往何处想了。思维活跃一点的还能想到它的历史价值——作为时代的见证,能从一个角度一个侧面反映当时的时代风貌。更优者,还能想到它的研究价值——城市规划研究者能从其中的时刻分布、停靠站台的多寡、行程的远近等去研究城市的发展变迁乃至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变革等,能做到这一步着实不错。难道就没有其它的价值了吗?至此同学们的思维还停留在什么层面呢?不妨回顾一下刚才的思维过程,不足之处也就一目了然了。
很明显,得出实用价值的思维点是站在过去的角度——其便利的是过去那个阶段的人;得出历史价值或研究价值的思维点是站在现在的角度——从过去和现在的时间跨度中发现价值,而这两者的思维点都侧重的是物的物质价值,忽略了它的精神价值。试想一下,在今天当年的铁路建设者目睹该物时会作何感想?是不是能勾起他们对当年开山凿洞、战天斗地、激情燃烧的岁月的深情回忆?是不是能成为一个连接现在与过去的有力的精神载体?是不是能成为一座城市最温情的回忆,更能塑造和体现一座城市的城市精神?更为重要的是,铁路线的开通,从无到有,从有到多,凝聚的是一代代人的智慧和血汗,在条件异常艰苦的情况下,他们发扬开创精神、拼搏精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而这种精神甚或说就是“国家精神”,对当下乃至未来同样具有巨大作用,能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当前,国家在大力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第一个提出的就是“富强”。那么“富强”从何而来?天上不会掉馅饼,建立一个富强的中国,不正需要一代代人去为之努力奋斗拼搏吗?这样想来,《火车时刻手册》这类书籍的价值就绝对不会低于文学作品的价值了。
这种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思维方式叫什么呢?我们称之为纵向思维。它是一种历时性的比较思维,即把事物放在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对比分析中,发现事物在不同阶段上的特点和前后联系,以此来把握事物及其本质的思维过程。运用这种思维方式进行写作的在我们的课文和名著中也很常见,像余光中的《乡愁》、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曹雪芹的《红楼梦》等都是典范。这种思维方式在高考中尤为常见,如2018年高考全国Ⅰ卷作文: 2000年
一、材料呈现
耶鲁大学毕业生辛德仁于1957年设立耶鲁大学辛德仁奖,以鼓励学生藏书。1963年的比赛,冠军颁给一位收藏《火车时刻手册》这类书籍的学生,而藏有二百部著名作家福克纳的作品以及与福克纳有关的书籍的布罗斯基获得亚军。布罗斯基后来成为著名藏书家,他把藏书捐给东南密苏里州立大学,而不是耶鲁。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就耶鲁大学或布罗斯基的做法,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完成写作任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巧识陷阱
写作,就要对材料出现的对象进行分析解释,这是再正常不过的,心理学上称之为“归因理论”。归因是指个体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的原因加以解释和推测的过程。它包括他归因(指个体对他人行为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自我归因(指个体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原因的分析)两种行为方式。
归因反映的是个体对于引起某个事件原因的认识,因此由归因所得出的原因其实是个体的一种主观解释,未必是引起事件的真正原因。而影响我们判断的因素主要来自生活经验、家庭教育、文化传统、格言、警句、民谚、俗语等,它们看似正确,实则存疑之处甚多,像谚语“树老根多,人老识多”,其实这两者没有可比性,因为“根”是“树”的自然属性,而“识”是人后天积累而成,更何况人老并不一定“识”就多,还有可能是固步自封,不愿接受新鲜事物。回归材料,对布罗斯基捐书行为的分析,我们心里冒出的第一个想法或许就是他是出于不满和报复。会有这种想法其实很正常,因为我们有直接(经历过)或间接(听说过或见过)的生活经验。假如一认定这种结论就马上行文(其实材料里的“后来”、“著名藏书家”已经暗示我们这种推测是错误的,甚或用归谬法也很容易判断),恰恰就中了命题者的陷阱,致使文章出现认识上的偏差。
这种思维陷阱在高考中很常见,如2016年高考全国Ⅰ卷作文:
考生容易受画中人物和数字的影响,定出“分数不是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等只围绕“分数”和“孩子”之间的关系的中心——当然这样理解也对,但容易人云亦云,文章较难出彩,显然考生在对事件归因的时候就受到了命题者的有意“引导”——既给了“馅饼”(有了写作思路),又设了“陷阱”(使考生先入为主,导致思维固化,难以发散联想,进而也就达到了命题者的命题意图——不但达到了让考生有话说,完成基本的写作任务的目的,更能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以达到选拔优秀人才的目的)。
其实只要稍微发散一下就能思考出更为贴近生活和深刻的观点。画面中的“孩子”可以思考为某群人、某个团体(企业)乃至国家;“数字”除了理解为“分数”外,还可以是个人(团体)的成绩(绩效),或社会、国家的进步程度等,比如从“数字”与“个人(团体、企业)”的角度考虑,可思考“如何科学化考量的探究”、“如何建立合理的评价标准”、“进步与退步的思考与判断”;从“数字”与“社会”的角度考虑,可思考“唯数字奖惩的社会化表现”;从“数字”与“国家”的角度考虑,可思考“国家发展不能唯GDP论”……总之,写出的文章才不易大同小异,更能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三、多维思考
识破陷阱还只是第一步,核心还在于如何多维认识对象。仍以藏书奖这则材料为例,它的核心在于如何看待耶鲁大学把冠军颁给收藏《火车时刻手册》这类书籍的学生,换句话来说就是耶鲁大学看到了《火车时刻手册》里被我们忽略了的价值。那么,应该如何认识《火车时刻手册》的价值呢?
同学们首先会想到的当然是它的实用价值——方便人們更好地安排出行时间,给生活带来便利。及此,不少同学的思维就僵化了,不知该往何处想了。思维活跃一点的还能想到它的历史价值——作为时代的见证,能从一个角度一个侧面反映当时的时代风貌。更优者,还能想到它的研究价值——城市规划研究者能从其中的时刻分布、停靠站台的多寡、行程的远近等去研究城市的发展变迁乃至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变革等,能做到这一步着实不错。难道就没有其它的价值了吗?至此同学们的思维还停留在什么层面呢?不妨回顾一下刚才的思维过程,不足之处也就一目了然了。
很明显,得出实用价值的思维点是站在过去的角度——其便利的是过去那个阶段的人;得出历史价值或研究价值的思维点是站在现在的角度——从过去和现在的时间跨度中发现价值,而这两者的思维点都侧重的是物的物质价值,忽略了它的精神价值。试想一下,在今天当年的铁路建设者目睹该物时会作何感想?是不是能勾起他们对当年开山凿洞、战天斗地、激情燃烧的岁月的深情回忆?是不是能成为一个连接现在与过去的有力的精神载体?是不是能成为一座城市最温情的回忆,更能塑造和体现一座城市的城市精神?更为重要的是,铁路线的开通,从无到有,从有到多,凝聚的是一代代人的智慧和血汗,在条件异常艰苦的情况下,他们发扬开创精神、拼搏精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而这种精神甚或说就是“国家精神”,对当下乃至未来同样具有巨大作用,能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当前,国家在大力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第一个提出的就是“富强”。那么“富强”从何而来?天上不会掉馅饼,建立一个富强的中国,不正需要一代代人去为之努力奋斗拼搏吗?这样想来,《火车时刻手册》这类书籍的价值就绝对不会低于文学作品的价值了。
这种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思维方式叫什么呢?我们称之为纵向思维。它是一种历时性的比较思维,即把事物放在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对比分析中,发现事物在不同阶段上的特点和前后联系,以此来把握事物及其本质的思维过程。运用这种思维方式进行写作的在我们的课文和名著中也很常见,像余光中的《乡愁》、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曹雪芹的《红楼梦》等都是典范。这种思维方式在高考中尤为常见,如2018年高考全国Ⅰ卷作文: 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