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江西省地质灾害水土流失的治理

来源 :基层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quyu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些年,江西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江西作为华东地区国土面积较大的省份,在经济发展中有占有很大的先机。而江西省的地势周高中低,东、南、西三面环山,雨水季节的到来和人们不合理的种植砍伐森林等各种原因,使得江西省地质灾害水土流失现象比较严重。本文就从江西省水土流失的现状出发,简述了水土流失的原因,着重阐述了治理水土流失的方法,旨在促进江西经济的快步发展。
  关键词:江西省;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江西位于长江中下游交接处的南岸,全境地貌类型齐全,区域差异显著。地势周高中低,向北倾斜,从外向内,由南向北,渐次向鄱阳湖倾斜,构成一个向北开口的巨大盆地。地形结构可分三部分:东、南、西三面环山,重峦叠嶂;中部丘陵、盆地相间;北部平原坦荡,江湖交织。全省常态地貌类型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地占全省面积的36%,丘陵占42%,岗地、平原、水面占22%。我国南方地区由于特殊的地形地貌,存在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现象,据中科院调查显示,整个长江流域共60万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面积,即使每年共治理1.2万平方公里,也需延续50年,即到2050年才能完成。其中江西省按年治理1200平方公里计,要治理现有的3.25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需30年,即到2030年才能完成。由此可见,目前完成江西省当前已有的地质灾害水土流失面积,几乎需要20年,这个现实说明,当前江西省水土流失治理的形势是极为严峻的,地质灾害水土流失不但与该省农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与社会经济形势发展不相适应,而且将成为今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发展的重要障碍。因此,从这个意义看,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加速整个地区水土保持工作的进程,并对水土流失治理规划做出科学、全面、正确的判断,提出行之有效的全面治理方案,从战略角度,加速推进江西省水土流失治理规划与进程。
  一、江西省水土流失的原因
  据实际考察和有关资料,我们发现,过去已遭受水土流失的面积在明显减少,但新的主要由人为影响所产生的水土流失面积正在不断增加。总的趋势是,总体治理,局部破坏,强度减弱,面积减少,但仍处于边治理、边破坏的局面,今后全区水土流失的治理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1.早期造林未统筹管理,树木单一且损害土壤。我国林业部门规定,面积达到1亩以上,郁闭度达到0.2或以上即为森林面积,因此早期造林主要是考虑木材的蓄积和经济价值,强调林木的覆盖,没有统筹考虑生态环境效益,因而一些部门更愿意采用方便植树的造林形式,比如全垦造林等。这种现象在南方比较普遍,不仅带来造林初期的水土流失问题,而且造成成熟林的林下水土流失问题。1980年开始的绿化植树,在南方以马尾松或者其他经济林木如桉树等为主,其中,马尾松会加剧土壤的酸化,导致其他植物难于存活,而桉树由于生长很快,需水量很大,造成地表干旱,也影响其他植被生长。
  2.农用除草剂的使用,加剧了水土流失。农村地区农民为了增加收入种植经济林,经济林果树下,因锄草、翻耕和大量使用除草剂,造成地表覆盖度低导致流失。开发性治理水土流失是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形式之一,这不仅由于工程措施减少了水土流失,带来生态效益,而且可增加农民收入,产生比较明显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某些地区耕作方式不当,比如果园或茶园进行多次翻耕,使得经济林木下水土流失问题更加突出。另外,由于草本和灌木的生长会影响果实采摘,而且会与果树争肥争水,因而除草剂被大量使用,使得林木下草被减少,地表完全裸露,反而加剧了水肥的流失。
  3.缺乏发展的眼光,未能长期坚持治理水土流失,未能做到生态与经济齐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在治理水土流失问题时,由于直接治理人员为农民,他们为了当前的生活效益,在治理中容易半途而废,常常忽略长久的发展,未能做到生态与经济齐发展。江西兴国县塘背河小流域1980年开始对1.7万亩严重水土流失区进行治理,直到1995年取得明显效果,森林覆盖率由不到10%增加到50%~60%,但1995年此治理区撤消后,由于对已改造的林型与林相缺乏管理,加之人为对已造幼林不断砍伐,致使不少地区重新出现20年前“上下不齐,南北有别”的“空中绿化”现象,新的水土流失出现。该县原有280万亩水土流失土地,近几十年已治理160万亩(60%),剩下的120万亩(40%),如今后不再坚持不懈地进行生态建设,任林相破坏,林木砍伐,必将引起新的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问题,生态损失当再重现。这足以说明水土流失是一项系统长期的,需要坚持治理。
  二、防治水土流失的治理对策
  1.增加农民收入,加强水土流失的生态建设。地质灾害水土流失大多发生在丘陵山区,这与农民生活有直接关系。若水土流失的治理与农民经济收入共同解决,则能从根本上治理水土流失,因此,在农村水土流失的治理上,应以“坡改梯,兴产业,促治理”的模式,实现水土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具体应抓好:坡耕地改造与发展果蔬产业相结合,退耕还林还草与发展林牧相结合,林业治理与发展生态旅游相结合,工程治理与高产稳产相结合等。对经济贫困、缺粮少粮的山区农民来说,应扶持他们发展有利于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的农副业生产,增加农民的收益。在落实农村生态建设时必须得到上级政府的支持和帮助,并需要在投资政策方面向农村与山区倾斜,使得农村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与农村基本经营体制得到稳定。
  2.由国家资助逐渐向地区自给的方向转变。兴国县是江西省的革命老区又是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从1983年以来的23年间,在水土流失治理方面,总投资3.1亿元,其中国家投资2437万元,地方投资1337万元,群众投资投劳27558万元。据了解,尚有758平方公里水土流失山地未得到治理,如果按每平方公里6万元治理,尚需要国家投入4500万元,但实际上每平方公里需30万元,如果这样,当地今后需总投入3.13亿元,其中需要国家投入2400万元,水土流失治理计划也需要十年完成。当前,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地区有实力进行水土流失的治理,地方治理又能加强地方国土管理的责任心,也能减少国家负担,因此水土流失的治理应逐渐转化为地方自治为主,从而达到水土流失治理的良性循环的目标。
  3.因地制宜,加快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江西省的地形多样,不同地区地貌也不同,不管采取何种治理措施都应因地制宜,具体确定综合治理的重点措施,以保证整个地区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江西的信丰县就是根据因地制宜综合治理成功的一个典范,近些年来在全县发展了20余万亩果树(脐橙),通过水土流失治理,加强了丘岗区的“农—林—果”、“猪—沼—果”等生态模式的建设,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增强了农村生态建设能力,使水土流失治理得以巩固。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综合治理的举措,既改善了当地的生态建设,又提高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准,应推广此类治理方法的应用。
  三、结语
  总之,为了促进江西省经济的继续发展,应加大对地方水土流失的治理,根据地方不同的水土情况,做出相对应的治理措施,以尽快促进当地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党维勤.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对水土保持工作的新要求[J].中国水利,2010,(10):25-27
  [2]刘城宏.水土保持的社会开发性[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09,(2):3-5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某海滨发电厂1号发电机定子起重吊装工程为样例,详细阐述了我国大型发电机定子吊装的计算方法及吊装过程的起重注意事项。在吊装方案、起重公式运算、吊装前准备工作、起吊工机具、吊装程序、起重人员配置、人员资质、验收标准、安全事项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证,针对于同类型布局的汽机房发电机定子吊装工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定子;劳辛格;卡抓;电动液压提升装置  引言  某海滨发电厂1号机采用上海汽
期刊
摘要:在电力企业中,电力营销具有重大的作用。本文首先对我国电力营销的现状以及电力营销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随后分析了电力营销中所存在的问题。最后,从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加强管理等方面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对今后的电力营销工作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电力营销;问题;解决措施  1 引言  二十一世纪以来,电力事业得到快速发展,自然而然,电力营销的地位也日益提高。电力营销的主要目的就是随着电力
期刊
摘要:随着大功率晶闸管设计、制造工艺的成熟,变频器的可靠性越来越高,价格也越来越合理,变频器在冶炼厂的应用越来越普及,不但节省了能源,提高了自动化水平、也为生产数据的传送、信息化奠定了基础。文中介绍了变频器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分析了变频器的维护要点,并对冶炼厂变频器常见故障处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冶炼厂;变频器;使用环境;维护与保养  1引言  变频器是通过改变电源频率方式来控制交流电动机转速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电的需求性和依赖性也日益增强,电力系统的稳定和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安全和稳定,为有效确保电力系统能够平稳、高效的运行,就必须要对电力系统信息采取安全保护措施。本文主要针对电力系统信息安全问题进行研究,以确保我国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有效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电力系统;信息安全;安全控制;研究  1 引言  
期刊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用电需求量也在增加,由此产生的漏电隐患也在增加。在供配电中一旦出现漏电,社会生产、人民生活以及人身安全都受到严重影响和威胁,因此加强由漏电引起的电气火灾监控迫不容缓。本文就用电负荷的电气火灾监控系统设计的必要性、系统原理及系统组成形式进行着重进行阐述。  关键词:供配电;电气火灾监控;设计  电气线路和设备产生的故障火花和电弧的放电型引火源,以及电气线路和设备的异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水平的提升,经济步伐的推进,我国的城市规模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展。其中,城市规划管理体制中的建设项目规划许可审批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需要我们在日常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对其进行更好的把握。在本文中,将就当前规划管理体制中建设项目规划许可审批进行一定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规划管理体制;建设项目;规划许可审批  1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建设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无论
期刊
摘要:法律援助是一项扶助贫弱、保障社会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社会公益事业,同时也是中国实践依法治国方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国家对于这项措施十分看重,其中包含了很多有利于民生的措施,本研究通过深入研究法律援助的便民措施,希望能使人们对法律援助有了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充分领会国家政策。  关键词:法律援助;便民  在当前的中国,仍然还有一批由于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低下状态而难以像正常人那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钢铁工业自动化进程也在不断的加快,推动着钢铁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文章分析了钢铁行业中的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发展对策,以促进钢铁行业中的自动化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钢铁行业;自动化;发展  钢铁工业生产流程非常多,工艺技术也比较复杂,对于自动化技术需求较大。随着科技的进步,自动化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壮大,目前已经在钢铁工业中得到了广
期刊
摘要:充分收集分析研究以往地质、水文地质及物探资料,针对水文地质条件选择有效的物探方法,根据不同水文地质条件的物探异常特征确定钻井位置和深度。  关键词:基岩地下水;水文地质条件;物探方法;物探异常特征  寻找地下水的物探方法有多种,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应采用不同的物探方法,作者总结出江苏丘陵山区寻找基岩地下水的一套工作程序及物探异常特征。  一、江苏宁镇丘陵山区地下水概况  江苏宁镇丘陵山区地下水
期刊
摘要:建筑屋面是一个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屋面渗漏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新时期的建筑工程必须强化屋面防渗漏施工质量的管理。本文分析了建筑屋面渗漏的具体原因,提出相应的施工技术措施,以强化对屋面防渗漏施工管理。  关键词:建筑;屋面;防渗漏;施工质量  屋面渗漏直接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降低了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且长期的渗漏会极大的威胁建筑物的使用寿命,维修亦会造成不小的经济支出,因而加强建筑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