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高校就业工作研究

来源 :广西教育·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l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阐述校友资源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中的作用,分析我国高校对校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提出开发和利用校友资源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措施。
  【关键词】高校 校友资源 开发 利用 就业工作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2C-0174-02
  随着国内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发展,高校就业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当前社会最关心的焦点话题之一,高校毕业生能否有效就业直接影响着学校的长远发展。因此,切实有效地落实高校就业工作是向社会输送人才的重要途径,对社会稳定发展有重要的贡献。校友资源是高校的重要社会资源及教育资源,在当前各高校的大学生就业工作问题上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高校应注意对校友资源进行良好的开发与利用,以有效地推动学校的就业工作。
  一、校友资源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中的作用
  校友资源是校友自身作为人才资源所体现的价值加上校友自身所拥有的财力、物力、信息、文化和社会影响力等有形和无形资源的总和。在高校中,校友作为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源,具有强大的优势和巨大的潜能。它对高校各项事业的推进和可持续发展特别是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着多方面强有力的支持。校友资源是传承学校办学理念的精神资源,也是改善母校办学条件的物质资源,作为扩大学校社会影响的重要载体越来越成为各高校招生就业管理部门关注和重视的力量。高校在学生就业工作中应充分利用校友群体的优势,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开展。
  (一)校友资源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示范指导作用。各高校广为传颂的优秀校友事迹,对在校大学生关于职业生涯规划起到明显的示范作用。校友的社会经验丰富,对各行各业的信息捕捉能力强,在帮助在校大学生分析当前就业形势和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有很好的指引作用。校友们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可以和学生有效互动,形成共鸣,激发学生的热情,使学生愿意投入社会生产实践中,并促使学生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人生观。高校学生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够有效缓解在校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为高校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校友提供的就业信息是高校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校通过相关渠道发布就业信息是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途径。在获得的就业信息中,通过校友提供的占到大多数。首先,校友对母校与自身所在的单位了解比较全面,因此提供的就业信息更加直接对口,也最接近母校毕业生的需要。其次,校友通过比对历届毕业生录用情况,全面掌握分析后,有助于选择与培养新一轮的毕业生。再次,校友对高校就业信息的收集与反馈起到了良好作用。高校就业的相关部门应广泛地联系各行各业的校友,从各行各业的校友获取更多的就业信息,及时地提供给在校毕业生。最后,校友提供的就业信息具有亲缘性,母校毕业生对信息信任度高,避免上当受骗。
  (三)校友所在企业能够起到良好的实习接纳与就业公关作用。高校可以通过专业分类,有针对性地联系校友企业,为在校学生提供实践和实习平台。毕业生能够直接从学姐学长们的工作单位中获得学习、工作、社会等方面的经验指导,从而尽快地适应各种将要面临的社会环境与工作环境。同时,学校根据实习学生在实习时遇到的各种情况,将相关信息反馈给校友所在企业,使企业能够更好地提高生产效益,达到双赢的局面。高校可以通过加强与校友企业的密切合作,在校友企业中建立“用人单位”基地,为在校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也为高校就业工作拓展有效渠道。高校每年定期组织校友企业举办专场招聘会,在为学生提供就业的同时,也极好地发挥了校友资源的优势。
  高校毕业生能否受聘于用人单位,其关键在于用人单位对高校和学生的了解程度。高校在社会上良好口碑的建立,仅靠媒体宣传与大量的书面材料是远远不够的,通过校友们向社会宣传学校的作用不容忽视。广大校友代表着母校的形象,他们是母校“品牌形象”的代言人,校友们自身在各方面的杰出贡献反映并检验着母校的教育质量。因此,校友队伍是充当高校拓展公共关系的重要媒介。
  二、校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
  我国高校校友资源的特点是分布广、数量大、素质高、影响大。目前,我国多数高校基本建立了校友专职机构,为校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奠定了初步基础,但这种特殊优越的资源尚未被充分认识和合理开发,高校对校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程度不够,运行机制与管理体制存在不足。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高校校友资源开发情况稍好,其他地区高校校友资源在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上都存在着诸多问题。总体可概括为:粗浅的校友服务比较多,深入的系统研究比较少;从本校出发的个体研究多,宏观层面的研究少。因此,没有很好地发挥出高校校友资源应有的一些优势,如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等资源优势。
  1994年5月,第一届校友工作研讨会在中国海洋大学召开,研讨会为高校校友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持续至今已举办了19次。目前,国内高校校友工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校友工作组织模式研究。北京师范大学校友会曾对国内高校校友机构的组织模式进行调查,形成成果《试析高校校友工作的组织模式》。北京航天航空大学校友会也曾发表文章《关于高校校友工作组织机构模式的探讨》。二是对国内大学校友会的研究。对校友会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国内已有学者注意到了开发校友资源的重要性,对我国当前校友会的情况分析也有一些研究成果。三是对校友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的研究。第十二次全国高校校友工作研讨会曾专题讨论校友资源问题,认为校友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不仅是校友工作者应该为之奋斗的事业,也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
  三、开发和利用校友资源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措施
  (一)健全校友资源开发和利用工作运行机制,完善校友与母校就业工作网络。大学校友会随着高校校友的发展不断产生并壮大。目前,校友资源的巨大作用得到了许多高校的充分肯定,学校对校友工作逐渐重视,国内一些高校已经专门成立了开展校友工作的相关组织机构。   1.明确学校各级校友会的职责与任务。随着校友会的发展,校友的职责与任务写进了学校的相关规章制度,在发挥校友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增强了校友的责任感。高校就业便是校友职责中重要的一条,高校就业部门应安排专职人员负责管理校友就业资源的开发与联络工作,通过校友会这一介体,加强与校友的联系,形成一个就业工作网络,不断提高就业宽度和广度。
  2.通过多种渠道,加强校友与母校之间的信息沟通与交流。加强校友与母校相互间的联系,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交流平台,向校友发送电子版校报、新年问候,利用媒体传媒报道母校新闻,传递校友动态。校友也可以通过校友设立的信箱或母校成立的校友总会联系,通过电子邮件等网络信息交流工具进行信息传递,增进热爱母校,心系母校的情感。此外,高校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如校庆、校友联谊会、各学院各班级毕业周年纪念等,不断加强与校友的情感联络,不断增加校友们的母校情怀,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校友支持母校建设和发展的积极性。
  3.建设并完善一套信息反馈机制,重视母校毕业生跟踪调查。定期或不定期的校友座谈会、走访校友所在企事业单位是收集校友对母校的意见和建议的主要途径。同时,校友对毕业生、母校的评价反馈,对拓展与稳定就业资源、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通过就业调研、校友走访、与地方校友组织定期联系等方式,可以加强校友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有效沟通,拓展学校对外开放活动渠道,成为为母校服务、为校友服务、为社会服务的重要载体。
  (二)搭建校友资源开发与利用平台,促进母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校友十分了解母校的专业设置与用人单位人才需求之间的差距,通过这些信息反馈,能够加强母校在落实教学基础地位、优化专业结构、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的思考,最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可以聘请知名校友担任母校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定期邀请各行各业中的杰出校友返校讲学,开展校友讲堂;举办校友所在单位专场招聘会等,这些举措对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修养和培育学生爱校情感等方面都能作出积极贡献。
  (三)积极拓宽母校与校友合作途径,实现共赢发展。校友资源能否发挥本身的巨大优势,取决于母校和校友的良好合作,母校全心全意帮助校友,校友全心全意为母校作贡献,从而达到互惠互利的局面。校友们毕业之后,通过自己努力,大部分取得了很好的成就,他们在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的同时,也拥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并且有能力与母校进行产学研合作,把母校的理论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社会生产力,这样,不仅促进了母校的科学研究,为母校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也促进了所在企业的自身发展,最终形成良性循环。
  总之,校友资源是高校建设和发展中十分重要的社会资源和教育资源,有效开发和使用校友资源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要充分发挥开发利用校友资源在就业工作中的重大作用,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把握机遇、积极作为,以服务为基、以情感为纽、以沟通为桥,合理开发利用校友资源,为毕业生就业工作作出积极贡献,促进高校就业工作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飞,邢相勤,刘锐.我国高校校友资源的可持续性开发[J].中国高等教育,2009(5)
  [2]聂永江.高校校友就业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江苏高教,2007(1)
  [3]李正军,文春风.充分挖掘校友资源,服务毕业生就业工作[J].中国大学就业,2010(20)
  [4]李正军,文春风.实现SCM构建的高校就业指导新模式研究[J].消费导论,2009(4)
  [5]汪建武.高校校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7
  [6]王朝平.高校校友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9
  【基金项目】桂林理工大学2012年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项课题(GUTDJD010);桂林理工大学高职学院2013年科研扶持基金项目(桂理工高职院[2013]37号)
  【作者简介】苏 欣(1983- ),女,吉林人,硕士,助理研究员,桂林理工大学高职学院学工部副主任;程安福(1962- ),男,山西大同人,学士,工程师,桂林理工大学校友办主任。
  (责编 黎 原)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TGF-β1对成纤维细胞小凹蛋白1(Caveolin-1,Cav-1)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不同亚组成纤维细胞Cav-1基础表达的差异及肺纤维化模型不同时期Cav-1的表达.方法 Western bl
畜禽产品中兽药残留问题严重影响人体健康,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成为了社会的热点问题,本文对辽宁省2006年的兽药残留形势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兽药残留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
草地螟是一种杂食性的害虫,具有暴发为害的特点.20世纪50年代中期,因草地螟幼虫转移为害,虫口密度大,曾在宁武、朔州阻碍了火车的正常运行.进入21世纪后,草地螟的为害又开始
【摘 要】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及完善,情境教学方法越来越多,优势也越来越明显,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逐渐受到了教师以及同学的喜欢。然而,小学语文的教材不同于小学其他的学科教材以及其他各个年龄段的教学方法。基于此,在本文当中,主要以情境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应用为主进行研究,着重阐述了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教学优势以及教学情境创立设置两个方面。  【关键词】情境教学方法;小学语文;应用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初中物理课使学生开始接触物理知识。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物理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向学生传授正确的物理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是教学的当务之急。为了达到以上教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堂 提问 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8B-0057-01  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是教师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学习、启发学生思考的主要手段。笔者发现,当前,在思想品德课堂中,教师的提问存在“问题过多”、“问题过散”、“问题过散”的“三过”现象,导致课堂成了问题的堆砌,从表面上看课堂十分热闹,实则是无效的。其实,课堂提问作为一
2007年10月,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成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在三年多的积极奋斗中,学院把加强党的建设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同时谋划,通过党建引领,全面贯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