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彰显国家电台责任感使命感、凸显广播特色、创新广播传播方式、体现人文关怀、整合国家电台新闻资源、锻炼国家电台青年编辑记者队伍等方面对《中国湿地报告》进行了全面梳理与总结。
关键词:传播规律 大型报道 全媒体 中国广播
中央电台大型系列报道《中国湿地报告》5月21日启动至6月9日结束,历时19天,行程约3.558万公里,分别深入我国19个省(区、市,含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不同类型湿地进行调查采访,真实、生动反映了我国湿地现状,客观、理性地反映了我国湿地保护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实现了国家电台广播大型报道的新突破。
一、主题鲜明、立意深远,体现国家电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关注湿地、关注生态、关注环境、关注生存、关注和谐社会建设,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中国湿地报告》以湿地作为报道的切入口,展现了国家电台对环境、生态的关切。整组报道播发后,引发了全社会对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关系的关注,强化了各级政府和广大民众的湿地保护意识,是国家电台履行社会责任、肩负历史使命的具体体现。可以说,自主策划类似《中国湿地报告》式的大型报道是当前国家电台争取话语权、提高舆论引导力的有效手段之一。舆论影响力和引导力离不开精准的议题设置、翔实的内容、精心的策划和受众乐于接受的形式。《中国湿地报告》从选题到策划再到实施,都有一个详细的计划和准确的研判。报道过程中,又同搜狐、网易、凤凰、腾讯、百度、新浪等网站进行了合作,很好地引导了网上舆论,发挥了国家电台舆论引导的作用,凸显了国家电台的权威性。作为国家电台,就应该发挥自身权威、高端、大气的特点,用独特深刻的价值判断、文化内涵来打造核心竞争力。
二、多点落地、多形式呈现,凸显广播特色,形成强大的规模效应
《中国湿地报告》报道组在持续19天的行程中,每天在《新闻和报纸摘要》中播发动态新闻或广播特写,在《新闻纵横》节目中播出深度报道,并在上午和下午的《央广新闻》中随时连线,近百篇广播报道使整组报道体现出大型报道的持续性、连贯性、多样性,多点落地、多形式的特点,这种报道手法使得报道形成了强大的规模效应。比如:西北报道组在宁夏采访过程中,不仅采制了《新闻报摘》中的广播特写、《新闻纵横》的专题,还采写了5篇内容鲜活的网络专稿和记者手记,作了两期视频报道。西南报道组克服高原缺氧、路途艰辛等多种困难,仅仅在麦地卡湿地就发回了8篇广播新闻和网络稿件,使神秘的麦地卡湿地第一次清晰地呈现在听众和网民面前。
《中国湿地报告》充分呈现广播特色,音响发挥比较到位,涌现出了一批背景音响丰富、被采访者表达生动、记者播报现场感强烈的优秀稿件。如广播特写《鄱阳湖的美丽约定》、《寻找生命的湖》,就将现场的风声、水声、炒菜声、汲水声、脚步声、谈话声以及记者生动的画外音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将采访对象的内心世界通过生动、朴实、鲜明的现场音响展现出来,将听觉形象转化成了视觉形象,让听众在自己的脑海里浮现出一个个生动的画面,引发听众深入的思考。这些报道播出后,不仅搜狐、网易、凤凰、百度、腾讯等商业网站在重要位置进行了转载,人民网、新华网等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也予以了转载,成倍放大了报道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报道组足迹北至黑龙江,南到香港特别行政区,西到西藏、新疆,东到江浙,较为全面、客观地反映了我国湿地的全貌,对地方政府如何处理发展与湿地保护的关系进行了诠释,对部分地方和单位破坏湿地的做法也进行了客观报道。这些报道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得到有关领导的好评,报道强化了各级地方政府和广大民众的湿地保护意识。报道组所到之处的政府网站很多都刊载了报道组来访的消息或转发了报道组的报道内容。国家电台在传递主流声音、引导社会舆论上的权威地位得到了彰显。
三、台网互动、音视频结合,微博图文并茂,全媒体报道方式对传统广播大型系列报道进行了大胆创新
“全媒体”就是综合运用各种表现形式,文字、图像、音响、视频等全方位、立体地展示传播内容,同时通过文字、声像、网络、通信等传播手段来传输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综合运用全媒体也是《中国湿地报告》的亮点之一。
《中国湿地报告》在进行传统广播报道、实时广播连线的同时,还利用网络、音视频、微博互动等多媒体、多手段,突破了传统广播的局限。“可视化”成为整组报道的新亮点,如:《中国生命之源的脉动——三江源探访》、《中国白鹤之乡——吴城镇》等视频新闻,改变了广播单渠道传播劣势,使广播报道可视化、多维化,不仅对广播报道进行了有益延伸和补充,还扩大了传统广播报道的影响力。
在广播播发稿件的同时,报道组还第一时间在中国广播网同步刊登出深度的文字稿件、采访图片、记者手记、视频新闻等,这样处理使新闻信息能在第一时间实现“双信道”同时传播——即广播与网络的同时传播与双向覆盖。与此同时,报道组还借助微博进行传播,不少影响力较大的官方微博、环保志愿者微博、听众微博都对报道进行了二次传播,形成了微博传播新热点。可以说,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这种交叉互补,形成了“1+1>2”的宣传效果。
《中国湿地报告》还同搜狐、百度、凤凰、网易、腾讯、新浪等门户网站进行合作,使得整组报道的转载率、影响力都大大提高。其中,搜狐、网易、凤凰等网络媒体都转发了绝大部分《新闻报摘》、《新闻纵横》中播发的新闻稿件。
四、以情动人、文风朴实,人文关怀贯穿报道始终
《中国湿地报告》用一种别样的视角,以自然、人、生态、生命等人类命题为报道的逻辑起点,通过扎实的采访、丰富的音响、诗意的语言、辩证的思考、人文的关怀很好地展示了湿地之美,表达了湿地之忧,写出了如《有多少爱为洪湖而来》、《塞罕坝的春天》、《缺乏人力财力麦地卡湿地保护遇困惑》、《黄河湿地的守望者》等有思想、有分量的报道。
《中国湿地报告》故事内外、音响之间弥漫的是一种令人为之动容的人文关怀。这种人文关怀同当前新闻“庸俗化”、“娱乐化”的倾向相比,体现了国家电台的大气和人文传承的责任。《中国湿地报告》的字里行间彰显的既有采访者理性的思索,也有采访者心中感性的真诚。在广播里我们听到了人与湿地的故事、人与鸟的“约定”。如《鄱阳湖的美丽约定》中,巡护员的话语“听一听鸟的声音,每天到湖区去看着它们在我们的保护下可以说非常安宁,自己也感觉到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回报吧!”让人读懂了他们的豁达以及生命的顽强。 可以说,人文关怀贯穿《中国湿地报告》播出始终——成为报道的内在隐性线索。这种人文关怀如同声音入耳一般,动情动人却不显做作,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五、组织有序、保障有力,充分发挥了国家电台驻地记者整体优势
中央电台有一支遍布全国的驻地记者站队伍,作为驻地记者站的主管部门——地方记者管理中心近年来根据驻地记者站的特点和实际,有效整合驻地方记者人力资源,围绕一个主题,积极探索广播宣传的新思路,精心策划、精心组织大主题、跨地域的重大报道活动,打造精品工程。《中国湿地报告》正是发挥国家电台驻地记者整体优势而形成规模效应的又一次成功实践。
这组报道从2011年底开始策划,到今年5月组织实施:从前期选题策划,到报道形式、报道规模,地方记者管理中心与台内有关部门、频率进行了多次深入、细致的沟通。与此同时,采访沿途的19个记者站也为这次报道付出了很大努力:在具体采访点的联系上,报道组的吃住行的安排上,采访的配合上,相关记者站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艰辛劳动。正是因为有了后方的有序组织、前方记者站和报道组的紧密配合,这组报道才如此圆满顺利。这次报道的成功实践也充分说明:中央电台遍布全国的记者站是一笔宝贵财富和重要资源,也是中央电台事业发展可倚靠的一支重要力量。
从《2008中国海洋纪事》、《雪域高原格桑花》、《黄河日记》、《精彩西藏》到今年的《中国湿地报告》,这几年,中央电台地方记者管理中心每年都在策划大型报道,这种做法改变了记者站过去那种单打独斗的新闻采写方式,是发挥国家电台驻地记者站整体优势、形成规模效应的成功尝试。
六、多方联动、整合国家电台新闻资源,探索广播系列报道的新路,锻炼了编辑记者队伍
在中央电台总编室的大力支持下,地方记者管理中心联合中国之声、中广网、中国广播报、民族中心等台内有关频率和部门共同打造《中国湿地报告》,发挥了国家电台多部门立体联动的传播效应,《新闻和报纸摘要》和《新闻纵横》相互呼应,前后播出了19天,从未间断,这种宣传力度和报道规模在国家电台日常报道中是少见的。总编室、中国之声、地方记者管理中心、中广网等部门的强强联合,使国家电台的人力、物力和刊播平台得到了优化组合。国家林业局与中央电台的成功合作,为中央电台拓宽报道渠道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也正是王求台长提出的“内合外联、多元发展”战略的最好注解。这种多方联动、整合台内台外资源的报道模式,为深化中央电台新闻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将大型报道同“走转改”活动相结合,也是本次报道一大特色。这次采访报道活动前后历时19天,报道组成员加上中央电台驻地记者站的同志,前后参与报道的记者有100多人,是到目前为止中央电台“走转改”报道中行程最长、参与人员最多、报道时间最长、发稿数量最多的一次,是中央电台深入践行“走转改”的一次生动实践。参加这次报道的多数都是来台五年左右的青年记者,各组的领队则是由新闻采编经验丰富的三位记者站站长和中国之声编辑部主任担任。一路上,老记者对青年记者现场指导,不仅采制了一大批好的广播作品,还有效提高了青年记者的基本技能和业务素养。可以说,通过这种战役性的实战锻炼,青年编辑记者的业务水平在报道中得到提升,思想在报道中得以净化。
这组报道采访行程长,跨度大,任务重。四路记者分别深入到边远地区、生态脆弱地区进行采访,中南东南报道组冒着感染血吸虫病的危险,深入洪湖、洞庭湖、鄱阳湖等地区;西南组克服寒冷干燥、高原反应,深入西藏麦地卡、四川若尔盖等高原高寒地区。西北组跨越盆地高原,行走浩瀚沙漠;华北东北组从内蒙、河北辽阔草原奔赴三江平原。大家直面湿地一线的百姓生活、保护现状,与湿地保护者和生活在湿地周边的普通干部群众同吃同住,了解他们的生活与诉求,看发展、找问题、解疑惑。感知基层环保工作者生活,体会湿地周边普通百姓的真实情感,经常是上午采访,中午饭都顾不上吃就和中国之声连线。有时候在采访路上,信号不好,记者就站在山坡上顶着寒风进行连线。不少同志还熬夜整理采访拍摄的照片,并撰写采访手记,一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在这样紧张的节奏和艰苦的环境中,没有一个同志退缩,大家始终保持着昂扬的斗志和极大的工作热情,这一点确实让人感动。
总之,《中国湿地报告》策划到位、保障有力、采访扎实、影响深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是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跨地区、宽领域大型报道活动,也是中央电台近年来组织策划的非常有特色的报道活动之一。
(作者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纪检组长)
(本文编辑:吕晓红)
关键词:传播规律 大型报道 全媒体 中国广播
中央电台大型系列报道《中国湿地报告》5月21日启动至6月9日结束,历时19天,行程约3.558万公里,分别深入我国19个省(区、市,含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不同类型湿地进行调查采访,真实、生动反映了我国湿地现状,客观、理性地反映了我国湿地保护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实现了国家电台广播大型报道的新突破。
一、主题鲜明、立意深远,体现国家电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关注湿地、关注生态、关注环境、关注生存、关注和谐社会建设,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中国湿地报告》以湿地作为报道的切入口,展现了国家电台对环境、生态的关切。整组报道播发后,引发了全社会对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关系的关注,强化了各级政府和广大民众的湿地保护意识,是国家电台履行社会责任、肩负历史使命的具体体现。可以说,自主策划类似《中国湿地报告》式的大型报道是当前国家电台争取话语权、提高舆论引导力的有效手段之一。舆论影响力和引导力离不开精准的议题设置、翔实的内容、精心的策划和受众乐于接受的形式。《中国湿地报告》从选题到策划再到实施,都有一个详细的计划和准确的研判。报道过程中,又同搜狐、网易、凤凰、腾讯、百度、新浪等网站进行了合作,很好地引导了网上舆论,发挥了国家电台舆论引导的作用,凸显了国家电台的权威性。作为国家电台,就应该发挥自身权威、高端、大气的特点,用独特深刻的价值判断、文化内涵来打造核心竞争力。
二、多点落地、多形式呈现,凸显广播特色,形成强大的规模效应
《中国湿地报告》报道组在持续19天的行程中,每天在《新闻和报纸摘要》中播发动态新闻或广播特写,在《新闻纵横》节目中播出深度报道,并在上午和下午的《央广新闻》中随时连线,近百篇广播报道使整组报道体现出大型报道的持续性、连贯性、多样性,多点落地、多形式的特点,这种报道手法使得报道形成了强大的规模效应。比如:西北报道组在宁夏采访过程中,不仅采制了《新闻报摘》中的广播特写、《新闻纵横》的专题,还采写了5篇内容鲜活的网络专稿和记者手记,作了两期视频报道。西南报道组克服高原缺氧、路途艰辛等多种困难,仅仅在麦地卡湿地就发回了8篇广播新闻和网络稿件,使神秘的麦地卡湿地第一次清晰地呈现在听众和网民面前。
《中国湿地报告》充分呈现广播特色,音响发挥比较到位,涌现出了一批背景音响丰富、被采访者表达生动、记者播报现场感强烈的优秀稿件。如广播特写《鄱阳湖的美丽约定》、《寻找生命的湖》,就将现场的风声、水声、炒菜声、汲水声、脚步声、谈话声以及记者生动的画外音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将采访对象的内心世界通过生动、朴实、鲜明的现场音响展现出来,将听觉形象转化成了视觉形象,让听众在自己的脑海里浮现出一个个生动的画面,引发听众深入的思考。这些报道播出后,不仅搜狐、网易、凤凰、百度、腾讯等商业网站在重要位置进行了转载,人民网、新华网等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也予以了转载,成倍放大了报道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报道组足迹北至黑龙江,南到香港特别行政区,西到西藏、新疆,东到江浙,较为全面、客观地反映了我国湿地的全貌,对地方政府如何处理发展与湿地保护的关系进行了诠释,对部分地方和单位破坏湿地的做法也进行了客观报道。这些报道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得到有关领导的好评,报道强化了各级地方政府和广大民众的湿地保护意识。报道组所到之处的政府网站很多都刊载了报道组来访的消息或转发了报道组的报道内容。国家电台在传递主流声音、引导社会舆论上的权威地位得到了彰显。
三、台网互动、音视频结合,微博图文并茂,全媒体报道方式对传统广播大型系列报道进行了大胆创新
“全媒体”就是综合运用各种表现形式,文字、图像、音响、视频等全方位、立体地展示传播内容,同时通过文字、声像、网络、通信等传播手段来传输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综合运用全媒体也是《中国湿地报告》的亮点之一。
《中国湿地报告》在进行传统广播报道、实时广播连线的同时,还利用网络、音视频、微博互动等多媒体、多手段,突破了传统广播的局限。“可视化”成为整组报道的新亮点,如:《中国生命之源的脉动——三江源探访》、《中国白鹤之乡——吴城镇》等视频新闻,改变了广播单渠道传播劣势,使广播报道可视化、多维化,不仅对广播报道进行了有益延伸和补充,还扩大了传统广播报道的影响力。
在广播播发稿件的同时,报道组还第一时间在中国广播网同步刊登出深度的文字稿件、采访图片、记者手记、视频新闻等,这样处理使新闻信息能在第一时间实现“双信道”同时传播——即广播与网络的同时传播与双向覆盖。与此同时,报道组还借助微博进行传播,不少影响力较大的官方微博、环保志愿者微博、听众微博都对报道进行了二次传播,形成了微博传播新热点。可以说,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这种交叉互补,形成了“1+1>2”的宣传效果。
《中国湿地报告》还同搜狐、百度、凤凰、网易、腾讯、新浪等门户网站进行合作,使得整组报道的转载率、影响力都大大提高。其中,搜狐、网易、凤凰等网络媒体都转发了绝大部分《新闻报摘》、《新闻纵横》中播发的新闻稿件。
四、以情动人、文风朴实,人文关怀贯穿报道始终
《中国湿地报告》用一种别样的视角,以自然、人、生态、生命等人类命题为报道的逻辑起点,通过扎实的采访、丰富的音响、诗意的语言、辩证的思考、人文的关怀很好地展示了湿地之美,表达了湿地之忧,写出了如《有多少爱为洪湖而来》、《塞罕坝的春天》、《缺乏人力财力麦地卡湿地保护遇困惑》、《黄河湿地的守望者》等有思想、有分量的报道。
《中国湿地报告》故事内外、音响之间弥漫的是一种令人为之动容的人文关怀。这种人文关怀同当前新闻“庸俗化”、“娱乐化”的倾向相比,体现了国家电台的大气和人文传承的责任。《中国湿地报告》的字里行间彰显的既有采访者理性的思索,也有采访者心中感性的真诚。在广播里我们听到了人与湿地的故事、人与鸟的“约定”。如《鄱阳湖的美丽约定》中,巡护员的话语“听一听鸟的声音,每天到湖区去看着它们在我们的保护下可以说非常安宁,自己也感觉到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回报吧!”让人读懂了他们的豁达以及生命的顽强。 可以说,人文关怀贯穿《中国湿地报告》播出始终——成为报道的内在隐性线索。这种人文关怀如同声音入耳一般,动情动人却不显做作,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五、组织有序、保障有力,充分发挥了国家电台驻地记者整体优势
中央电台有一支遍布全国的驻地记者站队伍,作为驻地记者站的主管部门——地方记者管理中心近年来根据驻地记者站的特点和实际,有效整合驻地方记者人力资源,围绕一个主题,积极探索广播宣传的新思路,精心策划、精心组织大主题、跨地域的重大报道活动,打造精品工程。《中国湿地报告》正是发挥国家电台驻地记者整体优势而形成规模效应的又一次成功实践。
这组报道从2011年底开始策划,到今年5月组织实施:从前期选题策划,到报道形式、报道规模,地方记者管理中心与台内有关部门、频率进行了多次深入、细致的沟通。与此同时,采访沿途的19个记者站也为这次报道付出了很大努力:在具体采访点的联系上,报道组的吃住行的安排上,采访的配合上,相关记者站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艰辛劳动。正是因为有了后方的有序组织、前方记者站和报道组的紧密配合,这组报道才如此圆满顺利。这次报道的成功实践也充分说明:中央电台遍布全国的记者站是一笔宝贵财富和重要资源,也是中央电台事业发展可倚靠的一支重要力量。
从《2008中国海洋纪事》、《雪域高原格桑花》、《黄河日记》、《精彩西藏》到今年的《中国湿地报告》,这几年,中央电台地方记者管理中心每年都在策划大型报道,这种做法改变了记者站过去那种单打独斗的新闻采写方式,是发挥国家电台驻地记者站整体优势、形成规模效应的成功尝试。
六、多方联动、整合国家电台新闻资源,探索广播系列报道的新路,锻炼了编辑记者队伍
在中央电台总编室的大力支持下,地方记者管理中心联合中国之声、中广网、中国广播报、民族中心等台内有关频率和部门共同打造《中国湿地报告》,发挥了国家电台多部门立体联动的传播效应,《新闻和报纸摘要》和《新闻纵横》相互呼应,前后播出了19天,从未间断,这种宣传力度和报道规模在国家电台日常报道中是少见的。总编室、中国之声、地方记者管理中心、中广网等部门的强强联合,使国家电台的人力、物力和刊播平台得到了优化组合。国家林业局与中央电台的成功合作,为中央电台拓宽报道渠道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也正是王求台长提出的“内合外联、多元发展”战略的最好注解。这种多方联动、整合台内台外资源的报道模式,为深化中央电台新闻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将大型报道同“走转改”活动相结合,也是本次报道一大特色。这次采访报道活动前后历时19天,报道组成员加上中央电台驻地记者站的同志,前后参与报道的记者有100多人,是到目前为止中央电台“走转改”报道中行程最长、参与人员最多、报道时间最长、发稿数量最多的一次,是中央电台深入践行“走转改”的一次生动实践。参加这次报道的多数都是来台五年左右的青年记者,各组的领队则是由新闻采编经验丰富的三位记者站站长和中国之声编辑部主任担任。一路上,老记者对青年记者现场指导,不仅采制了一大批好的广播作品,还有效提高了青年记者的基本技能和业务素养。可以说,通过这种战役性的实战锻炼,青年编辑记者的业务水平在报道中得到提升,思想在报道中得以净化。
这组报道采访行程长,跨度大,任务重。四路记者分别深入到边远地区、生态脆弱地区进行采访,中南东南报道组冒着感染血吸虫病的危险,深入洪湖、洞庭湖、鄱阳湖等地区;西南组克服寒冷干燥、高原反应,深入西藏麦地卡、四川若尔盖等高原高寒地区。西北组跨越盆地高原,行走浩瀚沙漠;华北东北组从内蒙、河北辽阔草原奔赴三江平原。大家直面湿地一线的百姓生活、保护现状,与湿地保护者和生活在湿地周边的普通干部群众同吃同住,了解他们的生活与诉求,看发展、找问题、解疑惑。感知基层环保工作者生活,体会湿地周边普通百姓的真实情感,经常是上午采访,中午饭都顾不上吃就和中国之声连线。有时候在采访路上,信号不好,记者就站在山坡上顶着寒风进行连线。不少同志还熬夜整理采访拍摄的照片,并撰写采访手记,一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在这样紧张的节奏和艰苦的环境中,没有一个同志退缩,大家始终保持着昂扬的斗志和极大的工作热情,这一点确实让人感动。
总之,《中国湿地报告》策划到位、保障有力、采访扎实、影响深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是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跨地区、宽领域大型报道活动,也是中央电台近年来组织策划的非常有特色的报道活动之一。
(作者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纪检组长)
(本文编辑:吕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