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牵头组建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不断进行创新实践,为科技社团更好参与产学研用融合、促进科技经济融合提供了成功样本。
[关键词]科技社团 全国学会 智能网联 融合
[中图分类号]C939;G3222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9596(2020)120025-06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实现科技为民服务的重要手段。科技社团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拥有众多学术领域的个人会员或团体会员,与本学科或行业内科技工作者保持密切联系,具有较高社会信任度,因此科技社团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具有特殊意义。汽车行业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也是全球较大的创新领域。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智能网联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近年来,为深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全面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搭建跨产业协同创新平台,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以下简称“汽车学会”)先后牵头成立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组建国汽(北京)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并得到工信部认定,挂牌“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成功搭建了国家级的智能网联汽车基础共性技术研发和供给平台。
一、基本情况
(一)智能网联中心建立过程
2017年6月,汽车学会牵头组建成立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以下简称“联盟”)。联盟包括来自汽车、信息通信、交通等领域的理事成员单位64家、普通成员单位500余家,成为国内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2018年3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及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共同发起成立国汽(北京)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汽智联”),注册资本11亿元,23家股东单位均为国内外领域内的领军企业和科研机构。2018年7月,由国汽智联与联盟共同组成的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获批成为北京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中心。2019年5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批复同意组建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
按照工信部要求,创新中心应由“公司+联盟”组成,共同搭建好產业协同创新平台,公司作为协同创新的主体,联盟为公司协同创新整合资源、凝聚共识、扩展成果等。以国汽智联及其股东单位作为核心层,承担共性技术开发核心任务;以联盟相关技术提供单位作为伙伴层,与核心层联合开展共性技术研发和应用;以联盟成员单位作为辐射层,接受创新平台科技创新成果并进行应用和推广。
(二)取得成效
创新中心成立以来,重点围绕行驶环境融合感知、智能网联决策控制、复杂系统重构设计、智能网联安全和多模式测试评价等四大共性关键技术开展工作,已承担多项国家及省市级重大项目研发,在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战略、政策标准研究、车控操作系统和计算平台、高精度动态地图等共性基础平台规划建设,以及新型体系架构、场景库、信息安全等关键技术的研发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并与股东单位、联盟成员单位开展了多种形式和内容的联合创新,有效推动和支撑了国家、行业智能网联汽车快速发展。
1形成特色,建立体系。依托跨界融合发展的技术路线与信息通信、基础建设等方面的优势,构建全新特色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体系,成为抢占历史先机、实现换道超车的重要手段。
2联合研发,补齐短板。聚焦关键共性技术,统筹多家企业共同研发,致力于在短板领域加快形成突破,快速提升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研发实力,
3协同创新,培育优势。智能网联汽车的特性为跨行业、多领域技术的高度融合,技术体系复杂、产业链长、总体规模大,非单个行业的发展所能承载,需统筹监管、整合资源,多行业协同推进产业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是实现跨产业协同创新的重要载体,可以作为连接技术链与产业链的核心枢纽,推进制造业、信息通信业、交通业、互联网等行业跨界融合创新,促进高校、科研机构、技术公司,以及整车企业(OEM)、供应商、跨界企业间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从而加快实现核心关键技术突破,构建长板,实现产业协同创新,在前瞻、交叉技术领域形成领先。
4掌握核心,保障安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关乎国家战略安全,必须通过发挥中国独有的体制机制优势,攻克相关技术和产业化难题,实现产业技术的自主、安全、可控。通过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的创新发展模式强化顶层设计,整合相关领域的优势研究力量,加强协同创新,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创新能力。通过国家发展规划、产品管控、强制安装、企业准入等形式优化产业格局,扩宽市场需求,加快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推广步伐。以四大共性关键技术为基础,加强基础性、原创性创新,提升全产业链的创新能力,构建自主、可控的技术创新体系和跨界融合的产业生态体系,保障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安全、信息安全、数据安全,进而保障国家安全。
二、主要做法
创新中心成立以来,已从行业自发成立的组织发展成为既支撑政府决策,又服务行业发展的创新机构,在跨产业、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创新机制
与其他创新中心依托现有的体制内单位改制建立公司,然后成立联盟,最后建立创新中心的模式不同,智能网联是在先行建立联盟的基础上成立公司,且公司是由地位超脱的第三方全国学会牵头、吸纳多家企业组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采用“公司+联盟”的组织方式,凝聚了我国智能网联汽车的产业力量。联盟和公司共同打造产业系统创新的枢纽和生态系统,充分发挥平台作用,积极培育创新企业,形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生态体系。
(二)运营机制
创新中心的国汽公司为独立法人,按市场化机制运行,经营活动自主决策、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股东单位以资金投入为纽带,建立现代公司法人治理机构,形成市场化管理和运行体制,建立适应市场化要求的人力资源管理、研发管理、科技成果管理、财务管理等现代管理和运行体系,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创新中心可向高校及科研机构进行项目委托,并吸收科研机构的技术成果与研究团队。整车厂及信息通信企业等向创新中心输入技术需求与资金、工程团队,并接收创新中心的技术转移成果。创新中心可向政府部门及行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并可以衍生孵化出一系列新业态项目公司。其中,研究院负责战略研究与咨询、前瞻基础技术研究、共性交叉技术研究、标准规范研究、人才聚集与培养等,并将技术成果输出至产业服务中心。产业服务中心负责市场需求分析、技术转移、产业投资、新产业孵化等,并向研究院提供技术需求与项目委托经费。
政府部门发挥管理和指导作用,对创新中心进行认定和运行考核,指导创新中心制订战略发展规划、技术路线图,建立市场化的运行机制,建设协同创新机制;组织对创新中心建设和运行的评估,为创新中心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各类活动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支持创新中心在产业发展中发挥引领和支撑作用。
(三)内部管理机制
创新中心主任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担任,负责指导工作,学会秘书长担任公司董事长。以市场招聘形式,由汽车学会从有关方面吸引一支专业化团队进行运营。创新中心围绕中长期科研发展规划需要,建立开放、流动、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按照高标准、高起点、高要求原则,推动研发人员竞争上岗制度,实行任期制和“合同管理、待遇从优、考核从严、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对于创新中心所需的研发人员、技术支撑人员、管理人员,采用专职聘用、兼职聘用、股东单位派驻等多种方式广泛延揽。目前创新中心已经建立250余人的团队,其中专职聘用人员超过200人,其余为兼职和股东单位派驻等。
(四)知识产权管理
创新中心的研发成果,以促进技术转移扩散和首次商业化应用为目的,打通技术研发、转移扩散和产业化应用之间的联系渠道,形成以市场化机制为核心的成果转移扩散机制。依托创新中心的技术和资源优势,开展测试认证、成果评估、应用推广、企业孵化、项目融资等各类公共技术服务。创新中心对知识产权的战略制定、制度設计、流程监控、运用实施、人员培训和创新整合等方面进行统一管理,制订了创新中心知识产权管理办法,约定创新中心所产生的知识产权的归属、价值评估、交易以及分享机制,创新中心下设的研究院和产业服务中心分别制订有针对性的知识产权管理实施细则,参与各方按照管理办法及配套的实施细则签订相关工作协议。
创新中心技术咨询专家委员会下设知识产权工作委员会。知识产权工作委员会负责创新中心知识产权评估、指导创新中心知识产权交易等工作,50%以上的成员由知识产权评估、运管方面的专家担任。利用知识产权工作委员会或第三方评估机构的估值,及时将创新中心的知识产权成果实现转移应用。
三、经验启示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汽车行业的下行压力将更加显著。我国汽车产业正在进入深化调整阶段,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新技术、新模式正在引发汽车产业结构与生态的深刻变革。创新中心自筹建以来遇到诸多挑战,也积累了一定经验,希望能为其他科技社团的未来发展带来诸多启示。
(一)成功经验
1科技社团促进产学研融合的关键因素。在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筹建过程中,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作为第三方,在凝聚行业共识、确定中心定位、组织股东单位、凝练共性技术、组建专业团队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的关键因素主要有:一是准确把握行业趋势,引领行业技术进步。长期以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密切跟踪和把握国内外汽车产业发展趋势,高度关注产业技术发展热点问题,在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产业和技术政策研究以及市场研究等领域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学会提交的产业研究相关报告、政策建议等,已成为政府制订战略规划、企业制定产品策略的重要支撑。自2008年起,学会每年参与编写《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蓝皮书》,该报告已成为国内最权威、最具代表性的产业年度研究报告,得到业界一致认同,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2018年起,学会每年参与编写发布关于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研究性年度报告《智能网联汽车蓝皮书》。这些报告填补了行业技术报告的空白,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世界汽车技术发展跟踪》等年度报告相结合,形成较为完善的技术报告体系,引领行业技术创新与发展。二是服务产业发展,学会拥有行业公信力。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一直秉承“服务行业”的理念,坚决不做“二政府”,而是从服务行业中逐渐树立行业影响力,形成自我造血能力。同时,学会组织开展的产业创新联盟、科技奖项申报、青年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平台、科技期刊培育等工作,为行业发展建立了良好的公信力。三是建立职业化人才队伍,将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形成闭环管理。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自2000年开始组建职业化团队,通过社会招聘、应届毕业生招聘等方式,组建了100余人的专业化团队。在筹建创新中心过程中,学会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创新中心的组建形式是“公司+联盟”,在实现联盟凝聚行业的共识和力量后,将共识投到公司的技术研发阶段,公司通过共同的标准打造技术后,再将其投放到各个企业使用,使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形成闭环管理,从而打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良好生态系统。
2充分调动企业、政府、研发机构的积极性,实现合作共赢,建立权益共同体。在政府支持下,创新中心联合股东单位、成员单位,开展研发设计、成果转化、行业服务、人才培养、国际合作,实现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创新中心组织股东单位、联盟成员单位协同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攻关;围绕产业链的重大需求组织开展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目前,创新中心已实现“三个统一”,分别是:统一规划,面向产业制订发展战略和技术路线图,统筹规划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和产业化;统一组织,在创新中心内择优选择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团队,实现项目负责制;统一管理,依托创新中心,对项目实现全过程管理,包括规划、立项、实施以及后续技术转移和产业应用转化。 3协同开展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政府部門、创新中心、联盟成员单位协同推进产业重大关键技术创新。在政府和行业组织的支持下,创新中心组织重大研发项目、产业化项目、应用示范项目的研发,成为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的实施主体;创新中心为政府部门提供政策咨询、信息服务、测试服务,为产业发展、行业监管发挥积极作用;制订联盟标准规范,推进动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技术革命,加快产业发展;创新中心在产业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成员单位支持创新中心,为行业提供人才培养、测试服务、技术服务等公共服务。
(二)启示与建议
本文案例表明,科技社团可以在推进科技经济融合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对科技社团的引导,使其更好地为科技经济发展服务。
1树立良好公信力,引领行业协同发展。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经济融合的过程中,科技社团要坚持非营利属性,着眼国家的战略布局和行业的长远发展,树立良好的公信力,以第三方身份获得地方政府、企业、高校等单位对科技社团的信任和支持,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独特的基础,更好地促进产学研用融合[1]。同时,科技社团要把握方向,搭建平台,提供行业公共服务,推动产业协同创新,推动企业利益融合,建设新型产业生态体系。
2搭建产学研创新平台,集中突破共性技术瓶颈。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展,多个产业将迎来百年一遇的大变革。科技社团应紧紧抓住全球汽车行业技术发展趋势,紧盯行业技术领域的风向标,从协同创新和产业融合的角度,构建产业战略研究咨询体系,打造产业科技战略智库,以建立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为手段,汇聚整合相关行业资源及优势,集中突破共性技术瓶颈。科技社团搭建产学研创新平台,应着眼于突破跨产业协同、产学研协同和科技成果难以推广和应用的瓶颈,并依托学会的组织优势,集中产学研和产业链相关优势力量组织技术攻关,打造贯穿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的产业生态系统。
3提升自身能力建设,积极应对新时代新挑战。在新时代、新变革、新产业的发展环境下,诸多产业间深度融合步伐加快,电动化、智能化和共享化趋势愈加明显。协同创新方能打破传统产业界限、引领自身产业发展,学会应从自身建设着手,不断提升能力。一是打造多层次学术交流平台,形成系列品牌学术活动,注重从会议的高度、深度和广度上加大促进学术交流的力度。二是从多方面大力推进学术交流活动的国际化进程。例如,积极加入国际组织,争取担任国际组织负责人,提高国际话语权;承办国际顶级学术会议,提高学术交流国际化水平;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等。三是积极应对人才挑战。多种技术的融合将带来产业由传统机械制造向移动智能终端的转变。当前人才无论在数量还是跨界知识面等方面都不能完全满足需求,由此对未来人才提出了跨界、多元化的需求,应大力奖励科技人才和成果,激励科技人员创新热情,更好推进人才梯队建设,构建人才发展的专门平台。加强适应市场要求的专门化、综合型人才培训与教育基地建设,为科技社团源源不断地输入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所需的专业人才[2]。
致谢
此文得到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潘建红,武宏齐.论科技社团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践选择[J].求实,2016(9):46-53.
[2]潘建红,杨利利.科技成果转化中科技社团的功能定位与实践策略[J].科学管理研究,2019,37(3):42-45.
[关键词]科技社团 全国学会 智能网联 融合
[中图分类号]C939;G3222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9596(2020)120025-06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实现科技为民服务的重要手段。科技社团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拥有众多学术领域的个人会员或团体会员,与本学科或行业内科技工作者保持密切联系,具有较高社会信任度,因此科技社团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具有特殊意义。汽车行业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也是全球较大的创新领域。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智能网联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近年来,为深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全面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搭建跨产业协同创新平台,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以下简称“汽车学会”)先后牵头成立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组建国汽(北京)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并得到工信部认定,挂牌“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成功搭建了国家级的智能网联汽车基础共性技术研发和供给平台。
一、基本情况
(一)智能网联中心建立过程
2017年6月,汽车学会牵头组建成立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以下简称“联盟”)。联盟包括来自汽车、信息通信、交通等领域的理事成员单位64家、普通成员单位500余家,成为国内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2018年3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及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共同发起成立国汽(北京)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汽智联”),注册资本11亿元,23家股东单位均为国内外领域内的领军企业和科研机构。2018年7月,由国汽智联与联盟共同组成的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获批成为北京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中心。2019年5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批复同意组建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
按照工信部要求,创新中心应由“公司+联盟”组成,共同搭建好產业协同创新平台,公司作为协同创新的主体,联盟为公司协同创新整合资源、凝聚共识、扩展成果等。以国汽智联及其股东单位作为核心层,承担共性技术开发核心任务;以联盟相关技术提供单位作为伙伴层,与核心层联合开展共性技术研发和应用;以联盟成员单位作为辐射层,接受创新平台科技创新成果并进行应用和推广。
(二)取得成效
创新中心成立以来,重点围绕行驶环境融合感知、智能网联决策控制、复杂系统重构设计、智能网联安全和多模式测试评价等四大共性关键技术开展工作,已承担多项国家及省市级重大项目研发,在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战略、政策标准研究、车控操作系统和计算平台、高精度动态地图等共性基础平台规划建设,以及新型体系架构、场景库、信息安全等关键技术的研发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并与股东单位、联盟成员单位开展了多种形式和内容的联合创新,有效推动和支撑了国家、行业智能网联汽车快速发展。
1形成特色,建立体系。依托跨界融合发展的技术路线与信息通信、基础建设等方面的优势,构建全新特色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体系,成为抢占历史先机、实现换道超车的重要手段。
2联合研发,补齐短板。聚焦关键共性技术,统筹多家企业共同研发,致力于在短板领域加快形成突破,快速提升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研发实力,
3协同创新,培育优势。智能网联汽车的特性为跨行业、多领域技术的高度融合,技术体系复杂、产业链长、总体规模大,非单个行业的发展所能承载,需统筹监管、整合资源,多行业协同推进产业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是实现跨产业协同创新的重要载体,可以作为连接技术链与产业链的核心枢纽,推进制造业、信息通信业、交通业、互联网等行业跨界融合创新,促进高校、科研机构、技术公司,以及整车企业(OEM)、供应商、跨界企业间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从而加快实现核心关键技术突破,构建长板,实现产业协同创新,在前瞻、交叉技术领域形成领先。
4掌握核心,保障安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关乎国家战略安全,必须通过发挥中国独有的体制机制优势,攻克相关技术和产业化难题,实现产业技术的自主、安全、可控。通过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的创新发展模式强化顶层设计,整合相关领域的优势研究力量,加强协同创新,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创新能力。通过国家发展规划、产品管控、强制安装、企业准入等形式优化产业格局,扩宽市场需求,加快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推广步伐。以四大共性关键技术为基础,加强基础性、原创性创新,提升全产业链的创新能力,构建自主、可控的技术创新体系和跨界融合的产业生态体系,保障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安全、信息安全、数据安全,进而保障国家安全。
二、主要做法
创新中心成立以来,已从行业自发成立的组织发展成为既支撑政府决策,又服务行业发展的创新机构,在跨产业、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创新机制
与其他创新中心依托现有的体制内单位改制建立公司,然后成立联盟,最后建立创新中心的模式不同,智能网联是在先行建立联盟的基础上成立公司,且公司是由地位超脱的第三方全国学会牵头、吸纳多家企业组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采用“公司+联盟”的组织方式,凝聚了我国智能网联汽车的产业力量。联盟和公司共同打造产业系统创新的枢纽和生态系统,充分发挥平台作用,积极培育创新企业,形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生态体系。
(二)运营机制
创新中心的国汽公司为独立法人,按市场化机制运行,经营活动自主决策、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股东单位以资金投入为纽带,建立现代公司法人治理机构,形成市场化管理和运行体制,建立适应市场化要求的人力资源管理、研发管理、科技成果管理、财务管理等现代管理和运行体系,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创新中心可向高校及科研机构进行项目委托,并吸收科研机构的技术成果与研究团队。整车厂及信息通信企业等向创新中心输入技术需求与资金、工程团队,并接收创新中心的技术转移成果。创新中心可向政府部门及行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并可以衍生孵化出一系列新业态项目公司。其中,研究院负责战略研究与咨询、前瞻基础技术研究、共性交叉技术研究、标准规范研究、人才聚集与培养等,并将技术成果输出至产业服务中心。产业服务中心负责市场需求分析、技术转移、产业投资、新产业孵化等,并向研究院提供技术需求与项目委托经费。
政府部门发挥管理和指导作用,对创新中心进行认定和运行考核,指导创新中心制订战略发展规划、技术路线图,建立市场化的运行机制,建设协同创新机制;组织对创新中心建设和运行的评估,为创新中心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各类活动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支持创新中心在产业发展中发挥引领和支撑作用。
(三)内部管理机制
创新中心主任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担任,负责指导工作,学会秘书长担任公司董事长。以市场招聘形式,由汽车学会从有关方面吸引一支专业化团队进行运营。创新中心围绕中长期科研发展规划需要,建立开放、流动、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按照高标准、高起点、高要求原则,推动研发人员竞争上岗制度,实行任期制和“合同管理、待遇从优、考核从严、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对于创新中心所需的研发人员、技术支撑人员、管理人员,采用专职聘用、兼职聘用、股东单位派驻等多种方式广泛延揽。目前创新中心已经建立250余人的团队,其中专职聘用人员超过200人,其余为兼职和股东单位派驻等。
(四)知识产权管理
创新中心的研发成果,以促进技术转移扩散和首次商业化应用为目的,打通技术研发、转移扩散和产业化应用之间的联系渠道,形成以市场化机制为核心的成果转移扩散机制。依托创新中心的技术和资源优势,开展测试认证、成果评估、应用推广、企业孵化、项目融资等各类公共技术服务。创新中心对知识产权的战略制定、制度設计、流程监控、运用实施、人员培训和创新整合等方面进行统一管理,制订了创新中心知识产权管理办法,约定创新中心所产生的知识产权的归属、价值评估、交易以及分享机制,创新中心下设的研究院和产业服务中心分别制订有针对性的知识产权管理实施细则,参与各方按照管理办法及配套的实施细则签订相关工作协议。
创新中心技术咨询专家委员会下设知识产权工作委员会。知识产权工作委员会负责创新中心知识产权评估、指导创新中心知识产权交易等工作,50%以上的成员由知识产权评估、运管方面的专家担任。利用知识产权工作委员会或第三方评估机构的估值,及时将创新中心的知识产权成果实现转移应用。
三、经验启示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汽车行业的下行压力将更加显著。我国汽车产业正在进入深化调整阶段,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新技术、新模式正在引发汽车产业结构与生态的深刻变革。创新中心自筹建以来遇到诸多挑战,也积累了一定经验,希望能为其他科技社团的未来发展带来诸多启示。
(一)成功经验
1科技社团促进产学研融合的关键因素。在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筹建过程中,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作为第三方,在凝聚行业共识、确定中心定位、组织股东单位、凝练共性技术、组建专业团队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的关键因素主要有:一是准确把握行业趋势,引领行业技术进步。长期以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密切跟踪和把握国内外汽车产业发展趋势,高度关注产业技术发展热点问题,在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产业和技术政策研究以及市场研究等领域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学会提交的产业研究相关报告、政策建议等,已成为政府制订战略规划、企业制定产品策略的重要支撑。自2008年起,学会每年参与编写《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蓝皮书》,该报告已成为国内最权威、最具代表性的产业年度研究报告,得到业界一致认同,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2018年起,学会每年参与编写发布关于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研究性年度报告《智能网联汽车蓝皮书》。这些报告填补了行业技术报告的空白,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世界汽车技术发展跟踪》等年度报告相结合,形成较为完善的技术报告体系,引领行业技术创新与发展。二是服务产业发展,学会拥有行业公信力。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一直秉承“服务行业”的理念,坚决不做“二政府”,而是从服务行业中逐渐树立行业影响力,形成自我造血能力。同时,学会组织开展的产业创新联盟、科技奖项申报、青年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平台、科技期刊培育等工作,为行业发展建立了良好的公信力。三是建立职业化人才队伍,将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形成闭环管理。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自2000年开始组建职业化团队,通过社会招聘、应届毕业生招聘等方式,组建了100余人的专业化团队。在筹建创新中心过程中,学会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创新中心的组建形式是“公司+联盟”,在实现联盟凝聚行业的共识和力量后,将共识投到公司的技术研发阶段,公司通过共同的标准打造技术后,再将其投放到各个企业使用,使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形成闭环管理,从而打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良好生态系统。
2充分调动企业、政府、研发机构的积极性,实现合作共赢,建立权益共同体。在政府支持下,创新中心联合股东单位、成员单位,开展研发设计、成果转化、行业服务、人才培养、国际合作,实现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创新中心组织股东单位、联盟成员单位协同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攻关;围绕产业链的重大需求组织开展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目前,创新中心已实现“三个统一”,分别是:统一规划,面向产业制订发展战略和技术路线图,统筹规划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和产业化;统一组织,在创新中心内择优选择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团队,实现项目负责制;统一管理,依托创新中心,对项目实现全过程管理,包括规划、立项、实施以及后续技术转移和产业应用转化。 3协同开展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政府部門、创新中心、联盟成员单位协同推进产业重大关键技术创新。在政府和行业组织的支持下,创新中心组织重大研发项目、产业化项目、应用示范项目的研发,成为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的实施主体;创新中心为政府部门提供政策咨询、信息服务、测试服务,为产业发展、行业监管发挥积极作用;制订联盟标准规范,推进动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技术革命,加快产业发展;创新中心在产业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成员单位支持创新中心,为行业提供人才培养、测试服务、技术服务等公共服务。
(二)启示与建议
本文案例表明,科技社团可以在推进科技经济融合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对科技社团的引导,使其更好地为科技经济发展服务。
1树立良好公信力,引领行业协同发展。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经济融合的过程中,科技社团要坚持非营利属性,着眼国家的战略布局和行业的长远发展,树立良好的公信力,以第三方身份获得地方政府、企业、高校等单位对科技社团的信任和支持,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独特的基础,更好地促进产学研用融合[1]。同时,科技社团要把握方向,搭建平台,提供行业公共服务,推动产业协同创新,推动企业利益融合,建设新型产业生态体系。
2搭建产学研创新平台,集中突破共性技术瓶颈。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展,多个产业将迎来百年一遇的大变革。科技社团应紧紧抓住全球汽车行业技术发展趋势,紧盯行业技术领域的风向标,从协同创新和产业融合的角度,构建产业战略研究咨询体系,打造产业科技战略智库,以建立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为手段,汇聚整合相关行业资源及优势,集中突破共性技术瓶颈。科技社团搭建产学研创新平台,应着眼于突破跨产业协同、产学研协同和科技成果难以推广和应用的瓶颈,并依托学会的组织优势,集中产学研和产业链相关优势力量组织技术攻关,打造贯穿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的产业生态系统。
3提升自身能力建设,积极应对新时代新挑战。在新时代、新变革、新产业的发展环境下,诸多产业间深度融合步伐加快,电动化、智能化和共享化趋势愈加明显。协同创新方能打破传统产业界限、引领自身产业发展,学会应从自身建设着手,不断提升能力。一是打造多层次学术交流平台,形成系列品牌学术活动,注重从会议的高度、深度和广度上加大促进学术交流的力度。二是从多方面大力推进学术交流活动的国际化进程。例如,积极加入国际组织,争取担任国际组织负责人,提高国际话语权;承办国际顶级学术会议,提高学术交流国际化水平;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等。三是积极应对人才挑战。多种技术的融合将带来产业由传统机械制造向移动智能终端的转变。当前人才无论在数量还是跨界知识面等方面都不能完全满足需求,由此对未来人才提出了跨界、多元化的需求,应大力奖励科技人才和成果,激励科技人员创新热情,更好推进人才梯队建设,构建人才发展的专门平台。加强适应市场要求的专门化、综合型人才培训与教育基地建设,为科技社团源源不断地输入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所需的专业人才[2]。
致谢
此文得到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潘建红,武宏齐.论科技社团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践选择[J].求实,2016(9):46-53.
[2]潘建红,杨利利.科技成果转化中科技社团的功能定位与实践策略[J].科学管理研究,2019,37(3):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