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吉安县永和镇是一座千年古镇,面积69平方公里,辖21个村1个居委会,人口3万人,耕地2.6万亩。永和镇也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这里的人们曾为革命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但由于种种原因,永和镇贫困状况依然突出。到2005年底,全镇农民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30%农户还生活在年人均收入1500元绝对贫困线以下。
2001年,中央决定在全国农村开展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教育活动,国务院扶贫办将永和镇列为全国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与扶贫开发工作相结合试点乡镇,江西省扶贫办派出干部挂点指导。2005年,全党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江西省扶贫办又把先教活动的重点课堂安排在永和镇。工作组成员自带行李,进村入户,与农户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提高,亲身体验农家冷暖,共谋脱贫致富良策。他们把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与新时期开发式扶贫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先进性教育推动扶贫开发,用扶贫开发的成果检验先进性教育的成效,从而探索出一条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五年来,在省扶贫办和省财政厅的悉心指导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永和镇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动力,把扶贫开发作为统揽全局的中心工作,干群齐心同思扶贫策,共谋扶贫事,全镇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面貌焕然一新。从2005年至2010年,永和镇在全县年度综合目标管理考评中的排名已由原来的中下游水平跃居全县第一,各项工作走在了全县前列,并在国家、省、市获得了许多荣誉。
一、主要成效
1、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与2005年相比,全镇工农业生产总值每年递增15%,2010年达到了7.23亿元。财政收入每年递增10%,2010年达到6829万元。全镇农民人均收入实现了五年翻番的目标,2010年达到4518元,全镇贫困群众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到2010年,全镇80%以上的农户用上了自来水,100%的村都通了电话,90%的村通了有线电视,30%的农户拥有太阳能热水器和洗衣机。全镇农村户均拥有电话或移动电话l部,电视机1台,户均拥有摩托车1辆,每5户农户就有1户建了新房。
2、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为切实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十一五期间,永和镇在农村重点实施了以通路、通自来水、通电、通电话、通有线电视、建沼气池为主要内容的“五通一气一绿化”扶贫工程。五年来,全镇共投入资金3900多万元,实施扶贫项目243个,其中永和试点资金1200万元;实施交通项目130个,新修通自然村组水泥路42.6公里,在全县率先实现了全镇所有自然村组村村通水泥路目标,有效解决了村民出行难问题新建水利设施33处,增加有效灌溉面积3000多亩;实施村文化卫生项目15个,农村社区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各行政村先后都建起了卫生服务站、农技服务部、文化图书室、娱乐室、商店;95%的群众解决了看病难、上学难等问题;95%的农户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城乡差别正在缩小。
3、农民人居环境明显改观。十一五以来,永和镇把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以村级编制为基础,以“五通一气一绿化”为重点,以“三清三改”(清垃圾、清路障、清污沟,改水、改厕、改厨)为配套,以产业发展为核心,全面启动了“建设和美家园”的新农村建设工程。五年来,全镇有53个自然村(组)开展了新农村建设,其中尚书、锦源两个行政村实现了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尚书村的丁家自然村、湾屋自然村、尚书桥自然村,锦源村的锦源新村、长岗楼自然村等五个新农村建设点先后被评市级、县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永和镇把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09年,永和镇又在全镇大力推进农村清洁工程,投资200余万元新建了垃圾处理中心,并配置洒水车、吸尘车、垃圾装运车、清洁板车、垃圾池、两桶一袋等器具,聘请了120名保洁员。同时,引进明诚保洁公司进行市场化运作,完善了全镇垃圾处理网络建设,制订了垃圾处理村民公约,按照“户集、村收、镇运、中心处理”的运行模式操作,全镇垃圾处理率达到100%,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农村的脏乱差的现象得到明显改观,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4、扶贫产业规模明显壮大。在改善基础条件的同时,永和镇把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转移发展扶贫产业、帮助农户增收致富的重心上来。十一五以来,永和镇依托县财政的奖补政策,安排试点资金100多万元,大力扶持扶贫产业发展,逐步形成了肉鸡、肉鸭、肉猪、葡萄等四大扶贫支柱产业,极大地促进贫困农户增收致富步伐。借助吉安温氏畜禽有限公司、吉安正邦、煌上煌等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农户”的养殖模式,壮大温氏肉鸡、正邦肉猪、红毛鸭等养殖业规模。到2010年,全镇发展肉鸡养殖户115户,新建鸡舍近60万平方米,发展标准化养鸡小区11个,年出笼肉鸡达180万羽;发展肉鸭养殖户63户,年出笼肉鸭达70万羽;发展肉猪养殖户3l户,出栏肉猪10000余头。通过“协会+农户”模式,发展葡萄种植大户67户,新增葡萄种植面积1100余亩。同时,各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传统产业,以锦源、习家大棚蔬菜为轴线辐射发展生态种植产业,扩大了大棚蔬菜、车前子种植面积,新建五星、张巷500亩优质油菜连片种植基地,引进百亩低碳莲藕套养泥鳅水产养殖基地,进一步强化永和镇蔬菜供应功能;对敦锦线旁的苗木基地进行了全而的规划设计和征地工作,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进行运作,现发展成培育红叶石楠、紫薇、罗汉松、香樟、铁树、桂花树等多种名贵花木的苗木基地一千余亩,打响了锦源村“一村一品”品牌。
5、基层组织战斗力明显增强。五年来,全镇广泛开展了农村“双学两培三带”活动,培养致富能人228人,其中165人培养发展为共产党员,32人被充实到村两委班子。80%以上的村支部达到一类支部标准,有8个村党支部16名党员受到县级以上表彰。镇党委被评为省市“保先”教育学教活动先进单位和全县创建“三民”活动好班子。锦源村党支部荣获江西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红旗”村党支部,小湖村党员干部扎实扶贫事迹被人民日报专题报道,尚书村党支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事迹被作为中国扶贫开发对外宣传的典型。
二、主要做法
1、着眼于发挥支部堡垒作用和干部模范作用,加强组织建设和干部作风建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党员的战斗力,转变干部作风,是新时期扶贫开发的组织保证。往年,永和镇村两级组织不同程度地存在软弱涣散的现象:班子不团结、不办事或办事能力差。干部工作方 法简单粗暴,干群关系较僵,“政府说东,老表走西”,很难凑到一块齐心协力。从2005年起,永和镇着重从基层组织入手,创新选拔任用、教育培养、保障激励、监督管理四大机制,加强镇村干部队伍建设,以不稳定村和软弱涣散的班子调整为重点,优化调整了10个支部书记,撤并了党支部3个,选好配齐带头人,开展“学理论、学技术”活动,并建立健全一整套的考核制度,奖励先进,鞭策后进。同时,加强对干部的作风教育,倾力打造学习型服务型政府和干部,先后制定了《关于鼓励群众镇村干部作风的通告》系列制度,开展“亲民为民富民”活动。这种让干部受监督、让群众都明白的做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作为吉安市政务公开的典型经验推广。这些措施的推行,既充分发挥支部堡垒作用和干部模范作用,又激发了干部一心谋发展、促致富的热情。永和、周家等村的群众种了不少蔬菜,但销路不畅,菜农心急如焚。镇干部到吉州文山菜场努力联系销售点,还每天在市场吆喝卖菜。群众说,干部过去是“催粮催钱催命”,现在是“为民帮民富民”,并且是带领致富的行家。村干部过去觉得“干部没当头、做事靠拳头、工作打结头、下台多对头”,现在是“干部有劲头、遇事在前头、下乡到田头、帮困记心头”。
2、着眼于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加大宣传引导。在此之前,为发展永和经济,帮助引导群众脱贫致富,各级投入了不少资金,镇里也花费了不小力气,但还是“年年扶贫年年贫”,群众“住的是土砖房,走的是泥巴路。年头看年尾,看的是困难户”。经过调研,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当地干部群众不同程度地存在“等靠要”思想,以为扶贫就是给钱给物给救济。一些人还流传着“上面给了多少亿,每家可以分得好几万”的说法,等待观望情绪比较严重。为激发干部群众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永和镇开展了井冈山精神、新时期扶贫开发政策、脱贫致富典型、市场经济形势和农业技术等四项专题的学习教育,激发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勇于拼搏的精神,帮助干部群众树立扶贫开发信心,增强他们脱贫致富的本领。扎实有效的宣传教育,使永和镇上上下下的思想被搅动起来了。广大干部群众逐渐认识到: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只有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才能改变自身的贫困面貌。观念的根本变化,带来的是一股股艰苦创业的热潮。为打通交通“瓶颈”,南安、龙山村委会组织群众1300多人,凿山穿岭改线路,肩扛背参运沙石,硬是把六公里的砂石路基铺筑好。为发展大棚蔬菜生产,锦源村、习家村群众主动迁祖坟,建成蔬菜大棚165座。养鱼专业户李春根自筹资金改造低洼地养鱼280亩,还带动附近村民开挖鱼塘80亩。同时,组织群众在干中学,在学中干,让群众知道自己在扶贫开发中能参与、会参与。尚书村群众呼声最高的事就是修环地路,但算下来,缺口资金达到6万元。村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把困难交给群众讨论,把宣传动员会开到了每个村小组,让每家每户发表意见。经过反复讨论,村民决定投工投劳。2006年至2010年,这个村300多个劳力在扶贫开发热潮中共投入18000多个工日,节约资金12万元,使每公里水泥路造价降低到6.3万元,村部每平方米造价降低到220元。
3、着眼于让群众真正得实惠,解决热点难点问题。能否让群众长期得到实惠,是检验先进性教育与扶贫开发工作成果的试金石。永和镇在寻求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上,始终把基础设施落后、农民增收困难两个群众最为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摆在首位,实施综合扶贫工程,把“输血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扶贫”。为解决行路难、灌溉难,全镇上下齐上阵,大打了一场基础设施建设翻身仗,修筑镇内交通干道5条及乡村道路10条,形成了“贯穿东西南北、村村通公路”的交通网络。修建及整治水利设施42处~12000亩耕地可旱涝保收。解决了12个村的人畜饮水困难,兴建了锦源农业科技中心,完善了示范园基础设施,改善了全镇教育和医疗卫生条件。
4、着眼于提高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创建长效机制。扶贫开发的根本,就是要在整村推进、重点扶持之后,镇村两级组织的号召力、战斗力得到增强,农村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有明显提高。为此,永和镇让村民广泛参与制定扶贫规划和年度计划。2006年初,在开展对全镇7000户拉网式大调查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以能力建设为目标,经过反复论证,本着“村村有发展、户户都受益”的原则,以户为基础,从户到组、从组到村、从村到镇逐级汇总,形成了“一户一策”的镇村两级参与式扶贫开发五年规划和逐年实施计划。与此同时,全镇注重扶贫开发长效机制的创建。在群众参与制定村级规划的基础上,为确保村级规划的顺利实施,要求每一个重点村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执行小组和监督小组,明确各自分工和职责。同时,制定《扶贫开发议事决策制度》、《扶贫开发项目及资金管理制度》、《扶贫开发参与制度》和《村规民约》,从制度上明确全体村民在扶贫开发过程中,有参与项目规划设计、项目管理、项目实施、项目监督的权利和义务,使扶贫开发工作做到公正、公平、公开,让广大群众的意愿和建议得到充分的表达和尊重,从而逐步建立起一个“议事、决策、干事”的扶贫开发长效机制。
2001年,中央决定在全国农村开展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教育活动,国务院扶贫办将永和镇列为全国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与扶贫开发工作相结合试点乡镇,江西省扶贫办派出干部挂点指导。2005年,全党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江西省扶贫办又把先教活动的重点课堂安排在永和镇。工作组成员自带行李,进村入户,与农户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提高,亲身体验农家冷暖,共谋脱贫致富良策。他们把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与新时期开发式扶贫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先进性教育推动扶贫开发,用扶贫开发的成果检验先进性教育的成效,从而探索出一条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五年来,在省扶贫办和省财政厅的悉心指导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永和镇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动力,把扶贫开发作为统揽全局的中心工作,干群齐心同思扶贫策,共谋扶贫事,全镇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面貌焕然一新。从2005年至2010年,永和镇在全县年度综合目标管理考评中的排名已由原来的中下游水平跃居全县第一,各项工作走在了全县前列,并在国家、省、市获得了许多荣誉。
一、主要成效
1、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与2005年相比,全镇工农业生产总值每年递增15%,2010年达到了7.23亿元。财政收入每年递增10%,2010年达到6829万元。全镇农民人均收入实现了五年翻番的目标,2010年达到4518元,全镇贫困群众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到2010年,全镇80%以上的农户用上了自来水,100%的村都通了电话,90%的村通了有线电视,30%的农户拥有太阳能热水器和洗衣机。全镇农村户均拥有电话或移动电话l部,电视机1台,户均拥有摩托车1辆,每5户农户就有1户建了新房。
2、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为切实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十一五期间,永和镇在农村重点实施了以通路、通自来水、通电、通电话、通有线电视、建沼气池为主要内容的“五通一气一绿化”扶贫工程。五年来,全镇共投入资金3900多万元,实施扶贫项目243个,其中永和试点资金1200万元;实施交通项目130个,新修通自然村组水泥路42.6公里,在全县率先实现了全镇所有自然村组村村通水泥路目标,有效解决了村民出行难问题新建水利设施33处,增加有效灌溉面积3000多亩;实施村文化卫生项目15个,农村社区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各行政村先后都建起了卫生服务站、农技服务部、文化图书室、娱乐室、商店;95%的群众解决了看病难、上学难等问题;95%的农户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城乡差别正在缩小。
3、农民人居环境明显改观。十一五以来,永和镇把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以村级编制为基础,以“五通一气一绿化”为重点,以“三清三改”(清垃圾、清路障、清污沟,改水、改厕、改厨)为配套,以产业发展为核心,全面启动了“建设和美家园”的新农村建设工程。五年来,全镇有53个自然村(组)开展了新农村建设,其中尚书、锦源两个行政村实现了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尚书村的丁家自然村、湾屋自然村、尚书桥自然村,锦源村的锦源新村、长岗楼自然村等五个新农村建设点先后被评市级、县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永和镇把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09年,永和镇又在全镇大力推进农村清洁工程,投资200余万元新建了垃圾处理中心,并配置洒水车、吸尘车、垃圾装运车、清洁板车、垃圾池、两桶一袋等器具,聘请了120名保洁员。同时,引进明诚保洁公司进行市场化运作,完善了全镇垃圾处理网络建设,制订了垃圾处理村民公约,按照“户集、村收、镇运、中心处理”的运行模式操作,全镇垃圾处理率达到100%,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农村的脏乱差的现象得到明显改观,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4、扶贫产业规模明显壮大。在改善基础条件的同时,永和镇把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转移发展扶贫产业、帮助农户增收致富的重心上来。十一五以来,永和镇依托县财政的奖补政策,安排试点资金100多万元,大力扶持扶贫产业发展,逐步形成了肉鸡、肉鸭、肉猪、葡萄等四大扶贫支柱产业,极大地促进贫困农户增收致富步伐。借助吉安温氏畜禽有限公司、吉安正邦、煌上煌等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农户”的养殖模式,壮大温氏肉鸡、正邦肉猪、红毛鸭等养殖业规模。到2010年,全镇发展肉鸡养殖户115户,新建鸡舍近60万平方米,发展标准化养鸡小区11个,年出笼肉鸡达180万羽;发展肉鸭养殖户63户,年出笼肉鸭达70万羽;发展肉猪养殖户3l户,出栏肉猪10000余头。通过“协会+农户”模式,发展葡萄种植大户67户,新增葡萄种植面积1100余亩。同时,各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传统产业,以锦源、习家大棚蔬菜为轴线辐射发展生态种植产业,扩大了大棚蔬菜、车前子种植面积,新建五星、张巷500亩优质油菜连片种植基地,引进百亩低碳莲藕套养泥鳅水产养殖基地,进一步强化永和镇蔬菜供应功能;对敦锦线旁的苗木基地进行了全而的规划设计和征地工作,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进行运作,现发展成培育红叶石楠、紫薇、罗汉松、香樟、铁树、桂花树等多种名贵花木的苗木基地一千余亩,打响了锦源村“一村一品”品牌。
5、基层组织战斗力明显增强。五年来,全镇广泛开展了农村“双学两培三带”活动,培养致富能人228人,其中165人培养发展为共产党员,32人被充实到村两委班子。80%以上的村支部达到一类支部标准,有8个村党支部16名党员受到县级以上表彰。镇党委被评为省市“保先”教育学教活动先进单位和全县创建“三民”活动好班子。锦源村党支部荣获江西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红旗”村党支部,小湖村党员干部扎实扶贫事迹被人民日报专题报道,尚书村党支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事迹被作为中国扶贫开发对外宣传的典型。
二、主要做法
1、着眼于发挥支部堡垒作用和干部模范作用,加强组织建设和干部作风建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党员的战斗力,转变干部作风,是新时期扶贫开发的组织保证。往年,永和镇村两级组织不同程度地存在软弱涣散的现象:班子不团结、不办事或办事能力差。干部工作方 法简单粗暴,干群关系较僵,“政府说东,老表走西”,很难凑到一块齐心协力。从2005年起,永和镇着重从基层组织入手,创新选拔任用、教育培养、保障激励、监督管理四大机制,加强镇村干部队伍建设,以不稳定村和软弱涣散的班子调整为重点,优化调整了10个支部书记,撤并了党支部3个,选好配齐带头人,开展“学理论、学技术”活动,并建立健全一整套的考核制度,奖励先进,鞭策后进。同时,加强对干部的作风教育,倾力打造学习型服务型政府和干部,先后制定了《关于鼓励群众镇村干部作风的通告》系列制度,开展“亲民为民富民”活动。这种让干部受监督、让群众都明白的做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作为吉安市政务公开的典型经验推广。这些措施的推行,既充分发挥支部堡垒作用和干部模范作用,又激发了干部一心谋发展、促致富的热情。永和、周家等村的群众种了不少蔬菜,但销路不畅,菜农心急如焚。镇干部到吉州文山菜场努力联系销售点,还每天在市场吆喝卖菜。群众说,干部过去是“催粮催钱催命”,现在是“为民帮民富民”,并且是带领致富的行家。村干部过去觉得“干部没当头、做事靠拳头、工作打结头、下台多对头”,现在是“干部有劲头、遇事在前头、下乡到田头、帮困记心头”。
2、着眼于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加大宣传引导。在此之前,为发展永和经济,帮助引导群众脱贫致富,各级投入了不少资金,镇里也花费了不小力气,但还是“年年扶贫年年贫”,群众“住的是土砖房,走的是泥巴路。年头看年尾,看的是困难户”。经过调研,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当地干部群众不同程度地存在“等靠要”思想,以为扶贫就是给钱给物给救济。一些人还流传着“上面给了多少亿,每家可以分得好几万”的说法,等待观望情绪比较严重。为激发干部群众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永和镇开展了井冈山精神、新时期扶贫开发政策、脱贫致富典型、市场经济形势和农业技术等四项专题的学习教育,激发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勇于拼搏的精神,帮助干部群众树立扶贫开发信心,增强他们脱贫致富的本领。扎实有效的宣传教育,使永和镇上上下下的思想被搅动起来了。广大干部群众逐渐认识到: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只有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才能改变自身的贫困面貌。观念的根本变化,带来的是一股股艰苦创业的热潮。为打通交通“瓶颈”,南安、龙山村委会组织群众1300多人,凿山穿岭改线路,肩扛背参运沙石,硬是把六公里的砂石路基铺筑好。为发展大棚蔬菜生产,锦源村、习家村群众主动迁祖坟,建成蔬菜大棚165座。养鱼专业户李春根自筹资金改造低洼地养鱼280亩,还带动附近村民开挖鱼塘80亩。同时,组织群众在干中学,在学中干,让群众知道自己在扶贫开发中能参与、会参与。尚书村群众呼声最高的事就是修环地路,但算下来,缺口资金达到6万元。村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把困难交给群众讨论,把宣传动员会开到了每个村小组,让每家每户发表意见。经过反复讨论,村民决定投工投劳。2006年至2010年,这个村300多个劳力在扶贫开发热潮中共投入18000多个工日,节约资金12万元,使每公里水泥路造价降低到6.3万元,村部每平方米造价降低到220元。
3、着眼于让群众真正得实惠,解决热点难点问题。能否让群众长期得到实惠,是检验先进性教育与扶贫开发工作成果的试金石。永和镇在寻求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上,始终把基础设施落后、农民增收困难两个群众最为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摆在首位,实施综合扶贫工程,把“输血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扶贫”。为解决行路难、灌溉难,全镇上下齐上阵,大打了一场基础设施建设翻身仗,修筑镇内交通干道5条及乡村道路10条,形成了“贯穿东西南北、村村通公路”的交通网络。修建及整治水利设施42处~12000亩耕地可旱涝保收。解决了12个村的人畜饮水困难,兴建了锦源农业科技中心,完善了示范园基础设施,改善了全镇教育和医疗卫生条件。
4、着眼于提高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创建长效机制。扶贫开发的根本,就是要在整村推进、重点扶持之后,镇村两级组织的号召力、战斗力得到增强,农村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有明显提高。为此,永和镇让村民广泛参与制定扶贫规划和年度计划。2006年初,在开展对全镇7000户拉网式大调查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以能力建设为目标,经过反复论证,本着“村村有发展、户户都受益”的原则,以户为基础,从户到组、从组到村、从村到镇逐级汇总,形成了“一户一策”的镇村两级参与式扶贫开发五年规划和逐年实施计划。与此同时,全镇注重扶贫开发长效机制的创建。在群众参与制定村级规划的基础上,为确保村级规划的顺利实施,要求每一个重点村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执行小组和监督小组,明确各自分工和职责。同时,制定《扶贫开发议事决策制度》、《扶贫开发项目及资金管理制度》、《扶贫开发参与制度》和《村规民约》,从制度上明确全体村民在扶贫开发过程中,有参与项目规划设计、项目管理、项目实施、项目监督的权利和义务,使扶贫开发工作做到公正、公平、公开,让广大群众的意愿和建议得到充分的表达和尊重,从而逐步建立起一个“议事、决策、干事”的扶贫开发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