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工程造价的核心控制工作是工程经济效益的体现,但目前成本造价的不合理而引发的超预算不利于工程经济效益的发展。因此,必须从本质对超预算现象进行控制,本文就超预算产生原因及控制进行分析。
关键词:工程造价;超预算;控制;
工程造价是工程成本預算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工程经济效益。因此,必须重视成本预算的核心管理环节,结合市场因素影响、有效的控制超预算情况的发生并进行针对性的控制管理也是对工程经济效益的有效保障。
一、工程造价的必要性
(一)工程造价原理
工程造价控制是通过工程计划在实际操作中的计划值的数据对比,在对比过程中进行数据引导作用,再通过数据的实时对比进行数据、操作纠正的流程[1]。在流程中本着三个目标对工程的成本预算进行控制:确定目标标准值同实际情况可能产生偏差值的大小、罗列计划并对计划实地考察并确定相应的检查目标、在标准的预算流程、操作流程中对过程进行整改。
(二)工程造价预算必要性
工程造价预算是工程顺利进行的基础保障。建筑过程中,对工程各方面进行合理的成本预算并在偏差范围内进行控制,是预算控制理念的核心内容。标准化的预算方式可以在施工过程中确保因为造价控制的不合理而造成的工程质量不过关、再重建的问题发生。因此,必须对成本因素进行有效控制[2]。另外,只有在源头中控制材料成本造价和材料的质量,才能在工程进行中有效的节约开支,提升经济效益。
一旦工程预算出现根本性失误,会极大的增加成本负担而加大非必要性资金的投入造成资源的浪费、财力的浪费。可能会对于施工关键环节造成消极影响。因此,必须深入工程各部门本着各项目的目的性建设,在根本造价环节中有效完善管理体系,并使工程资金的成本规划有一个精致的规划实施。
二、造价超预算的发生原因
(一)建材价格不合理、编制体系不科学
由于项目预算人员缺乏对实体工作环境的考察、天气的考察、土质的考察等具体项目的分析研究。工程编制的不合理,无法将工程理念贯彻到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之中,从而影响了工程进度的正常进行,也导致了超预算情况的发生。
另外,由于建材市场因素比较复杂,建材价格没有确切的定位方向,且建材质量层次不齐。因此造成了预算人员市场调研难度加大、选材难度加大,对编制难度也是不小的考验。
其次,即使造价预算环节中可以将建材预算成本控制在规定的价格范围内,但是工程难度的不同、施工环境的不同、工期的不同对于超预算现象的发生带来了诸多问题。
(二)施工控制力不足
工程施工工期过长使得计划方案与实际方案产生偏差,导致了施工控制力不足;施工专业技术水平不强而导致施工工艺性不强[3]。在解决办法中并未使质量化的施工管理方案对工程质量严格把控,使施工质量低下、成本需求不断增加,也造成了超预算问题的发生。
另外,对于项目本身的设计中,由于工程开展的相对主观化,导致工程进度与计划本身出现偏差,使工期目标与计划目标相矛盾,而导致项目超预算的情况发生。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工程流水分工不明确,部门之间的沟通性不强,设计方案的突发性更变导致施工在项目控制力度严重产生分歧,也是造成工程造价超预算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超预算问题控制策略
(一)健全造价预算管理体系
改善管理方案于工程实际问题的矛盾,是控制超预算现象发生的根本因素。在健全的管理制度约束成本的控制计划、实施计划,并在管理过程中深入造价体系的了解,也是对于经济效益的根本提高。因此,需要从宏观调控整体的运营、管理体系。
首先,必须有相关部门深入对成本预算的了解,在工程的建设环节中予以指导,在造价体系中将管理制度明确定位,从高层管理人员出发,重视对预算可能产生的问题、计划问题进行探讨,并在探讨过程中将部门的管理职责充分体现,在造价的基本工作实施中全面性的进行工程核施工作。
其次,必须对管理的有效性做出相应方针,本着相应的管理体系围绕工程的实际情况做出具体的整改计划并加以实施,在操作中减少因管理制度不完善而造成运行效率低下现象的产生。
最后,必须将第三方监管人员如监理人员就施工成本明细进行系统化的核实,在工程的操作环节中明确各部门的预算成本,并根据统计结果对材料成本、人工成本、非建设性经济成本的统计管理,制定相应的措施并遵守。再通过引入责任、编制的基本环节,对工程可能发生的成本预算进行系统的管理。
(二)全面提升管理综合素质
预算管理必须同合理的管理体系相结合,本质的提升综合管理素质必须从高层管理人员的角度出发,并将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水平,深化责任意识为本质目标[4]。因此,必须从专业的预算理论基础出发,针对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工作,使管理人员的个人专业素质得到提升,也应将管理人员在实际操作中的成本预算应用到工程本身中。
另外,也需要对专业预算人员实施考核制度,在考核基础上选择专业技能较好的预算人员同管理人员核实成本管理环节。根据以人为本的基础理念建设,对高层人员实施规定的赏罚体系,以高责任制的分包制度控制工程造价的整体运行进程,也是对工程经济性的建设。
(三)规范科学的预测
利用市场预算进行规范科学的预测环节是施工质量的基本保障,但由于工期过长的客观因素,会造成工程中各方面问题的发生,从而导致超预算现象的产生。因此,预算人员必须针对科学的方案进行充分的考察,再结合高层管理人员的责任分包。
另外,需要树立阶段性的预算管控工作,在施工细节中严格控制材料浪费、误工环节的不良影响,并在前期的方案计划策划进行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将预算管理深入到细节中,而实现预算理念的深入。
四、结束语
建筑工程成本造价预算必须同实际情况出发,在各单位利益的权衡过程保证施工预算的合理控制,并在细节上发现问题,计划问题,改进问题。这不仅是对于成本预算理念的深入,还是对工程经济效益的贯彻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映华.分析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以及控制对策[J].四川水泥,2016(3):182-182.
[2]张靖.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以及控制对策[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2):00048-00048.
[3]许一友.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分析[J].低碳世界,2016,6(11):201-202.
[4]刘琴琴.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分析及控制对策[J].江西建材,2017(11):233-233.
(作者单位:辉文室内装饰(上海)有限公司)
关键词:工程造价;超预算;控制;
工程造价是工程成本預算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工程经济效益。因此,必须重视成本预算的核心管理环节,结合市场因素影响、有效的控制超预算情况的发生并进行针对性的控制管理也是对工程经济效益的有效保障。
一、工程造价的必要性
(一)工程造价原理
工程造价控制是通过工程计划在实际操作中的计划值的数据对比,在对比过程中进行数据引导作用,再通过数据的实时对比进行数据、操作纠正的流程[1]。在流程中本着三个目标对工程的成本预算进行控制:确定目标标准值同实际情况可能产生偏差值的大小、罗列计划并对计划实地考察并确定相应的检查目标、在标准的预算流程、操作流程中对过程进行整改。
(二)工程造价预算必要性
工程造价预算是工程顺利进行的基础保障。建筑过程中,对工程各方面进行合理的成本预算并在偏差范围内进行控制,是预算控制理念的核心内容。标准化的预算方式可以在施工过程中确保因为造价控制的不合理而造成的工程质量不过关、再重建的问题发生。因此,必须对成本因素进行有效控制[2]。另外,只有在源头中控制材料成本造价和材料的质量,才能在工程进行中有效的节约开支,提升经济效益。
一旦工程预算出现根本性失误,会极大的增加成本负担而加大非必要性资金的投入造成资源的浪费、财力的浪费。可能会对于施工关键环节造成消极影响。因此,必须深入工程各部门本着各项目的目的性建设,在根本造价环节中有效完善管理体系,并使工程资金的成本规划有一个精致的规划实施。
二、造价超预算的发生原因
(一)建材价格不合理、编制体系不科学
由于项目预算人员缺乏对实体工作环境的考察、天气的考察、土质的考察等具体项目的分析研究。工程编制的不合理,无法将工程理念贯彻到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之中,从而影响了工程进度的正常进行,也导致了超预算情况的发生。
另外,由于建材市场因素比较复杂,建材价格没有确切的定位方向,且建材质量层次不齐。因此造成了预算人员市场调研难度加大、选材难度加大,对编制难度也是不小的考验。
其次,即使造价预算环节中可以将建材预算成本控制在规定的价格范围内,但是工程难度的不同、施工环境的不同、工期的不同对于超预算现象的发生带来了诸多问题。
(二)施工控制力不足
工程施工工期过长使得计划方案与实际方案产生偏差,导致了施工控制力不足;施工专业技术水平不强而导致施工工艺性不强[3]。在解决办法中并未使质量化的施工管理方案对工程质量严格把控,使施工质量低下、成本需求不断增加,也造成了超预算问题的发生。
另外,对于项目本身的设计中,由于工程开展的相对主观化,导致工程进度与计划本身出现偏差,使工期目标与计划目标相矛盾,而导致项目超预算的情况发生。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工程流水分工不明确,部门之间的沟通性不强,设计方案的突发性更变导致施工在项目控制力度严重产生分歧,也是造成工程造价超预算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超预算问题控制策略
(一)健全造价预算管理体系
改善管理方案于工程实际问题的矛盾,是控制超预算现象发生的根本因素。在健全的管理制度约束成本的控制计划、实施计划,并在管理过程中深入造价体系的了解,也是对于经济效益的根本提高。因此,需要从宏观调控整体的运营、管理体系。
首先,必须有相关部门深入对成本预算的了解,在工程的建设环节中予以指导,在造价体系中将管理制度明确定位,从高层管理人员出发,重视对预算可能产生的问题、计划问题进行探讨,并在探讨过程中将部门的管理职责充分体现,在造价的基本工作实施中全面性的进行工程核施工作。
其次,必须对管理的有效性做出相应方针,本着相应的管理体系围绕工程的实际情况做出具体的整改计划并加以实施,在操作中减少因管理制度不完善而造成运行效率低下现象的产生。
最后,必须将第三方监管人员如监理人员就施工成本明细进行系统化的核实,在工程的操作环节中明确各部门的预算成本,并根据统计结果对材料成本、人工成本、非建设性经济成本的统计管理,制定相应的措施并遵守。再通过引入责任、编制的基本环节,对工程可能发生的成本预算进行系统的管理。
(二)全面提升管理综合素质
预算管理必须同合理的管理体系相结合,本质的提升综合管理素质必须从高层管理人员的角度出发,并将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水平,深化责任意识为本质目标[4]。因此,必须从专业的预算理论基础出发,针对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工作,使管理人员的个人专业素质得到提升,也应将管理人员在实际操作中的成本预算应用到工程本身中。
另外,也需要对专业预算人员实施考核制度,在考核基础上选择专业技能较好的预算人员同管理人员核实成本管理环节。根据以人为本的基础理念建设,对高层人员实施规定的赏罚体系,以高责任制的分包制度控制工程造价的整体运行进程,也是对工程经济性的建设。
(三)规范科学的预测
利用市场预算进行规范科学的预测环节是施工质量的基本保障,但由于工期过长的客观因素,会造成工程中各方面问题的发生,从而导致超预算现象的产生。因此,预算人员必须针对科学的方案进行充分的考察,再结合高层管理人员的责任分包。
另外,需要树立阶段性的预算管控工作,在施工细节中严格控制材料浪费、误工环节的不良影响,并在前期的方案计划策划进行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将预算管理深入到细节中,而实现预算理念的深入。
四、结束语
建筑工程成本造价预算必须同实际情况出发,在各单位利益的权衡过程保证施工预算的合理控制,并在细节上发现问题,计划问题,改进问题。这不仅是对于成本预算理念的深入,还是对工程经济效益的贯彻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映华.分析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以及控制对策[J].四川水泥,2016(3):182-182.
[2]张靖.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以及控制对策[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2):00048-00048.
[3]许一友.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分析[J].低碳世界,2016,6(11):201-202.
[4]刘琴琴.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分析及控制对策[J].江西建材,2017(11):233-233.
(作者单位:辉文室内装饰(上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