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F6快速高效测定穿层钻孔抽采半径研究

来源 :煤炭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ring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准确快速测定珠溪煤矿穿层钻孔抽采半径,对现有穿层钻孔施工方式进行了优化,并利用SF6作为媒介进行了井下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SF6可以高效准确地测定穿层钻孔抽采半径;测定珠溪煤矿2135工作面在抽采30 d的抽采半径为3.1 m,抽采60 d的抽采半径为3.8 m,抽采90 d的抽采半径为4.3 m.
其他文献
实行新课程改革以来,要求学生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从而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对解题过程、学习状态等进行及时反思,以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我认为:每解完一道题后,还应进行必要的反思,从反思过程中汲取经验教训,实现知识与问题的举一反三,从而使思维能力得以培养与提升。那么,解题后怎样进行反思呢?  一、反思解题本身是否正确  由于在解题过
期刊
要想让学生一堂课45分钟全神贯注的听讲确实不易,就算是好同学也很难做到。但在老师讲课的时候必须让他们把焦点放在老师身上。  对于优生,有的聪明男生很好动,要想抓住他的思维必须给他留有悬念,牢牢吸引住他。同时,还不能让他一直处在胜利之中。我曾经教过孙大伟,他就非常聪明。我经常在中午出题留给他做。由于他的不细心,很少全做对。所以我就用这点来教育他不要总认为自己聪明就可以不虚心学习。如果打击他一次,上课
期刊
摘 要: 本文着眼于从模因学复制模仿这一被乔姆斯基否定了的角度拓宽人们的角度,分析成功模因是怎样生成、复制、传播的,并通过访谈揭示了模因复制传播的关键步骤,增进读者对英语写作教学甚至英语习得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提高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性,并构建英语写作中语篇生成的模因模型。  关键词: 英语写作 语篇生成 模因模型假说    一、英语写作教学研究的现状及不足  写作作为英语教学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五大技能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自新课改实施以来,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这些改变一点一滴的渗透到课堂教学中,给课堂带来了生机和活力,给学生带来了兴趣和愉悦。小组合作学习是我们正在积极推行的一种教学方法,下面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一、合作学习小组的建立  首先,划分学习小组时要合理搭配学生,实行异质分组。一般以6~8人为宜,从性别、学习情况、性格等方面考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