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住,凝固的历史

来源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j810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海口骑楼建筑是19世纪以来逐渐形成的建筑群,由不少使用功能和目的不同的建筑组成,具有韵律节奏美、对比调和美、对称均衡美、多样统一美,是丰富的美术教学资源。
  关键词:骑楼建筑;美术教学;教学资源;开发;应用
  一、海口骑楼的视觉艺术价值
  (一)海口骑楼
  骑楼在海南许多地方城镇商业街区都可以看到,其聚集人气,汇合繁华,体现出海南地方文化的神韵,见证了海南的百年历史沧桑,保存和延续着珍贵的南岛城市记忆。追溯它的起源,早在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在海口“外沙”一带(即现在的博爱路、得胜沙路)建造市场街时,已出现了能遮雨防晒的长廊式“排店屋”。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股闯南洋风潮在海南刮开,为了生存或生活得更好,人们陆陆续续到东南亚一带谋生。在海南人心里,发达之后回乡建造祖屋是必须的,所以南洋建筑风格也随着这些身在异乡的人们回到了海口。海南气候同样是多雨、多烈日,而骑楼正好适应这种气候特点,一时风靡整个海口,并逐步形成海口街景的主要格局。
  尽管骑楼以楼群形式展现在人们眼前,但仔细看去,每座骑楼又风格迥异,从厚重的古罗马式风格、轻盈的哥特式风格、灵动的巴洛克式风格、华丽的洛可可风格,到简约的现代风格、独特的南洋风格,应有尽有。骑楼上的各种装饰,如华丽的花饰,侧翼式的楼阁和阳台,棒槌式栏杆,哥特式尖拱券,洛可可式的涡卷、蔓草和绞绳纹样等,让人目不暇接。可以说,骑楼是建筑上中西合并的典范,有容纳多种风格样式的包容性,也是一部浓缩的建筑风格史。
  另一种观点认为骑楼源自中国传统的商业建筑,如“竹筒屋”“辅廊”“廊房”等,吸收了西式建筑的元素。据一些学者研究,南方骑楼的雏形可能在唐代就已出现,“大和年间(827—835年),沿商业街有的盖起楼阁式铺面,以长杉木为柱贯通上下楼房,由通榫入柱,铺以层板,平面做前店后宅或下店上宅。在我国北方,被称作“市廊”或“廊房”的建筑在宋代就已出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建筑在北方逐渐消失,却在南方地区广为流传。此外,还有人认为骑楼是在早期杆栏式建筑基础上改进而成的。
  但是,无论怎么说,现今中国南方地区的骑楼是岭南建筑的一种独特形式,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海南、福建和台湾等地,从建筑风格与特点来看,基本是中西文化结合的产物,既有中国传统思想与文化衍生的建筑艺术要素,也是欧陆建筑与热带、亚热带气候特点相适应的建筑形式。
  总之,海口骑楼建筑是19世纪以来逐渐形成的一组建筑群,由不少使用功能和目的不同,但是都具有“南洋”风格的建筑形成的一条商业街。错落有致的建筑构造与井然有序的商业街道景观,在那些久远的南洋建筑风格的衬托下,增添了海口城市的文化厚度,撩拨起市民游客怀旧的文化心理,给海南城市蒙罩上一层视觉文化色彩,塑造出的令人愉悦的审美快感。
  (二)视觉中的海口骑楼
  1. 海口骑楼式样
  海口骑楼式样丰富,不拘一格,按照建筑风格大致可分为七种:中国传统式、哥特式、(早期)巴洛克式、(中式)洛可可式、古典主义式、新古典主义式、现代主义式。但这几种风格往往相互融合,无法完全划清界限,只能以主导风格划分。其中,以中式传统风格最为常见,其他风格也或多或少加入了传统的中式建筑风格元素,成为“中式+X”风格。
  2. 海口骑楼结构
  海口骑楼主要有三种结构:木框结构、砖砌结构和混凝土结构。
  前两者往往结合出现,充分发挥二者自身的优势,继承了传统建筑的方法。砖砌结构搭建立面,坚实耐久;木框、木条搭檐接椽,与瓦片结合构成屋顶的主体。而混凝土结构更适合现代建筑的风格,以其坚固耐用和价格低廉,适合建筑更加宏大的骑楼,更加高挑纤细,空间也更宽敞。
  其实,建筑结构与材质密不可分,有什么样的建筑材料就会有什么样的建筑结构。中国传统建筑多以梁和柱构建,墙只是作为隔断和分割空间,这些以木质结构建造的楼阁受到材料的影响,不可能建造出现代摩天大楼。
  3. 海口骑楼建筑的形式美
  (1)韵律节奏美
  韵律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节奏。建筑与音乐的美是相通的,一种元素在一个整体中,不断有秩序地重复,并存在一些变化,就构成了整体的美。
  动感的韵律:骑楼老街的柱廊使空间具有动感、节奏感,柱廊间距的增减在节奏中产生了变化,这就形成了街道的动感韵律。
  连续的韵律:在建筑中,由一种或几种组成部分的连续运用和有组织地组成排列所产生的韵律感。老街两侧骑楼彼此相连,浑然一体,所构成的建筑立面总体上是连续的,左右相邻,看似重复又不盡相同,从而赋予了老街连续的韵律。
  起伏的韵律:虽然也是将某些组成部分作有规律的增减变化形成的韵律感,但是它与渐变的韵律有所不同,是在形体处理中,更加强调某一因素变化,使组合或细部处理上高低错落,起伏生动。
  交错的韵律感:整体中,某些组成部分做有规律的变化交替所形成的韵律感。
  (2)对比调和美
  骑楼竖直的线条和街道弧形的曲线相互补益,使骑楼老街既有坚硬直立的壮丽美,也有温婉含蓄的柔和美,骑楼的上实下虚,构成空间的对比调和,使骑楼看起来既厚实又不失空灵,骑楼立面的灰砖和街道地面的白砖,或者白色的墙面和青灰色的街道地面相结合,使骑楼老街既有庄重隽永的暗沉美,也有白净舒适的纯洁美。局部产生对比,但总体调和,给人以舒适又不失情趣的体验。
  (3)对称均衡美
  对称是建筑上最常遵循的美学法则。均衡的特点是两侧的形体不必均等,只是在轴线的两侧大体相当,所以与对称比起来要活泼自由一些。骑楼单体的立面通常给人以对称之美,街道两侧各方面均衡、相当,左右相互呼应,构成街道整体的均衡美。
  (4)多样统一美
  整齐统一是最简单的形式美。整齐也就是同一形态反复连续出现,给人一种规则的秩序感。多样统一是在变化中求统一,是要把多种因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不杂乱又不单调,使人感到既丰富又单纯,既活泼又有秩序。   (5)海口骑楼上的中国传统技艺——雕花
  骑楼的装饰中最常出现的是中国传统雕刻艺术,常见的主题有百鸟朝凤、双龙戏珠、松鹤延年、梅兰竹菊、福禄寿等,表达了对平安幸福、益寿延年等美好事物的向往。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雕刻没有主题,但高度对称,形似中国剪纸图案。这都是十分典型的中国符号。这些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再一次印证了骑楼是西方文明与中国传统民居结合产生的一种适应性强的新建筑形式。
  (6)海口骑楼建筑所蕴含的民俗文化特征
  民俗与当下生活息息相关,使人们沉寂于当下的感受,但时常被一些流行的潮流与风格所左右,缺乏一种历史沉淀的方向感。在日本,描绘世俗文化生活现象的艺术被称之为“浮世绘”,中国则称为民俗文化。
  (7)海口骑楼建筑的文化历史是“在场”观看中的体现
  把骑楼建筑作为一个历史的发生地,会给予当下所看的建筑实体新的解释。即将现在的所知给予一种发生的假设,在当下的理解中建构现在对历史的构架,以使曾经发生的审美在当下被重新唤起,使历史在被唤起审美的当下真实地呈现。
  这不是把骑楼建筑作为一种对象化的符号,而是以审美体验将建筑艺术重新唤起,在审美诠释中赋予其新的意义。其实,骑楼建筑美是在建造之时建筑师“在场”的结果,也就是现在的骑楼建筑并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而是在建造之前、之中由设计师和工匠共同打造出的精神凝结物,蕴含着建筑师设计的审美感受和对功能需求、材质选择、施工便利、坚固耐久等的辛勤付出。技工领会建筑师的设计,精心完成骑楼建筑,建筑还要适合社会需求、赢得甲方和民众的认可,这都成为骑楼建筑密不可分的一部分。而这一切都会以事情真实发生为依据,融入历史,进入一个价值系统,得到社会的认可,使其成为现在人们面对的海口骑楼。
  当骑楼进入历史,就被不同的眼光审视,被持不同的观点的人描述和价值判断,形成了一个包裹在骑楼建筑的视觉体系,此时还往往要依着某种观点给予其符号化的认定,结果让人不能够轻易看到骑楼的本来面目。“在场”就是现象学方法的具体体现,是以当下感悟实现对历史的解构,因为这是以“我”的心理体验让骑楼建筑在“我”的关注下适合于自身的理解,感受到当下的真实。“在场”才能够让真实呈现,所以只有“我”当下关注骑楼建筑,才能够唤起对骑楼的真实感受。
  “在场”方法也符合现代历史学的观念,因此以观看的在场经验唤起审美感受,让审美者处于一个“在场”的状态,有利于实现审美。
  二、审美与课堂教学
  (一)审美与美术教育教学
  1.什么是美术教育?
  美术教育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视觉审美活动,以延续美术文化、传播社会知识、表达内心情感、满足审美需求,并借助审美教育给予一定目的性的主流意识的影响。
  传统美术教育更注重于教育学层面对美术教育的规定,强调了美术教育的学科性,以使美术教育本着教育的功能和目标展开一系列活动,从而使美术学科知识成为教育的核心,忽视了审美的重要作用。
  2.审美与美术教育
  其实,美术教育的根本就是审美,如果美术教育只关注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即使把所有的美术都系统地纳入美术课堂教学中,最多也只是把美术作为知识系统的学习和掌握,却失去了作为审美的美术教育。因此,要让美术教育真正成为生动活泼具有创造力的美术课,就一定要以开展审美活动为核心,以讲述与审美相关的美术知识为辅助,实现美术课堂的审美教学。
  (二)当前美术课堂教学出现的问题
  1. 美术课堂教学失去审美性
  当前美术课与学知识的数学、历史知识课相似,课程设计都是为了掌握知识点,以学习美术知识为目的,没有从美术课的审美性出发,缺乏审美活动的自由与生动,不能让学生处于审美状态。
  2. 杂多的课堂教学模式,忽略了审美教学的“在场”直观性
  美術课堂教学成为多种教学手段的试验场,虽然形式多样,花样翻新,却大都是以形式和方法促进美术知识的学习,让美术课堂教学成为涉猎美术知识新工具使用的机能课,从而失去了美术课堂“在场”的审美直观性。例如,翻转课堂就是一种工具化思路,把美术教学作为一个美术知识学习的有效工具,阻碍了“在场”的直观性,让美术课程成为翻转课堂模式设计的修饰,无审美可言。
  3. 美术课堂教学趋向于程式化和模式化
  美术课程不能够从教学实际出发,以激发学生审美热情为出发点,设计出以视觉理解为主旨的课程,而是把美术课安排趋于程式化和模式化,以使美术课程以课程形式抹杀了审美教育,学生不能在美术课堂发掘视觉潜力,不能发现生活中美。以教科书或教师的范本为目标、以机械模仿为主要方法的美术教育,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以海口骑楼建筑欣赏为例将视觉化图像引入美术课堂
  明确审美是美术课堂教学的核心目标,应设计出实现审美活动的教学计划。视觉化图像与课堂美术教学也为完善各个学科提供了可供研究的空间,为美术教育教学适应新时期发展提供了探索的方法。
  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明朝末年,发生了近代史上东西方文化间大规模的交流和碰撞。圣画像、圣经插图等西方写实绘画以及西方绘画原理在中国的传播,使以具有明暗画法“绘画阴影”的写实样式为特征的、与中国本土的人物画呈现出巨大反差的宗教绘画成为中国人认识西方绘画的视觉经验,给中国人留下了体积感强、画得像、动态真的“望之如塑”的视觉经验,这种新的视觉经验也让当时的中国人开启了不同于原有状物造型方式的思考。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东
期刊
摘 要:黄庭坚是北宋“尚意”书风的重要倡导者和实践者,其书法的艺术性和独创性对后世的影响不言而喻。但从黄庭坚书法被后世所接受的具体过程来看,自南宋直到元明清,却是或扬或抑,演绎变化的。文章对黄庭坚书法在明代不同时期的接受状况作现象分析,重点分析黄庭坚书法在晚明被重新接受的原因。一方面为我们认识黄庭坚书法的历史影响提供一个比较新的观察角度,另一方面分析明代书家在所处时代独特的背景之下对前人书法扬弃的
期刊
摘 要:1949年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方针不断改善,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得到广大美术家的重视,苗族题材也开始逐渐受到画家的关注。以苗族题材为创作方向的油画作品逐渐走向全国,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画家及作品,贵州美术家为其突出代表。他们大都深入少数民族地区,切实体会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与情感,创作多样化。文章针对贵州苗族题材油画创作,分析苗族题材在油画创作中产生的原因、贵州苗族题材油画的创作现状及
期刊
摘 要:画作《朱迪丝与荷罗孚尼》的题材源自《圣经》中的《朱迪丝记》,这一题材历史上曾多次被男性艺术家作为创作题材。17世纪画家阿特米西亚是佛罗伦萨艺术学院史上第一位女性艺术家。1612年阿特米西亚父亲为挽回女儿名节向法庭起诉塔西对女儿的多次强暴,塔西在法庭上的诬陷使阿特米西亚受到精神的创伤,但也坚定了她的艺术道路。阿特米西亚对《朱迪丝与荷罗孚尼》主题的描绘贯穿了其人生的这段时期,她创作出不同于男性
期刊
霍明作品
期刊
摘 要:祝允明的草书是真正的狂放不羁,而要形成这种“狂”离不开其坎坷的仕途经历和愈发矛盾的心历路程。他的狂草博采众长然后成自家风貌,经典代表作《箜篌引》在狂放中既见性情又尽合古法,书风偏近黄庭坚。  关键词:祝允明;狂草;《箜篌引》;书法  由于政治高压、文字狱严酷、台阁体盛行、社会气氛紧张,明初的书坛在压抑的环境中延续了元朝赵孟頫的“复古”道路。明中期王阳明心学兴起,书坛上出现了“复古”与“反叛
期刊
摘 要:“六法”中的“气韵生动”,是“六法”的首要命题,也是中国艺术理论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千百年来在艺术创作和品评欣赏等方面影响深远。然而“气韵”理论的形成和完善,有着相当深厚的历史条件,在谢赫明确提出“气韵”概念后,经过艺术家、思想家,尤其经过张彦远、郭若虚等人分别从客体和主体层面的推进和拓展,“气韵”这一概念内容更加丰富,形成了中国艺术理论中的“气韵”理论。因此“气韵”思想是一个不断生成的历史
期刊
郑润澤作品
期刊
劉睿琦作品
期刊
摘 要: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社会的发展,对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新的时代发展之中,人们对于艺术的追求与欣赏能力正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并且人们的生活水平获得了显著的提升。人们对艺术的追求与欣赏能力的变化对于人们在以后的美术教学中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同的人对于艺术有不同的见解,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艺术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我国的民间艺术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以及博大精深的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