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晓闻的镜头下是一位年近古稀却守着绸缎店不离不弃的店主。平静的叙事,小津安二郎般朴实的画风,讲述着一段华裔的乡愁。
现今,艺术家的中国身份,对西方人来说,不一定就是锦上添花。毕竟,我们生活的时代与1978年《东方主义》出版时已有很大不同,全球化,多媒体和大数据,正迅速地加剧着西方对东方的了解,淡化着西方人的“猎奇”姿态。尤其是在伦敦这样天才荟萃,盛产多元文化的地方,中国艺术家想在此打拼,没有过硬的实力,单靠中国身份、中国符号,或许只能是一厢情愿。
朱晓闻:用《乡绸》绣出乡愁
在伦敦第六届华语视像艺术节的一场放映会后,一位样貌清秀、衣着素雅的女生站起来提问。她观点清晰,用詞考究,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语,堪称惊艳。记者以为她是ABC,过后才知道,她叫朱晓闻,是来自上海的纪录片导演、媒体艺术家和影像诗人。
85后的朱晓闻,外公曾是上海电影制片厂的高级摄影师。她是独生女,自小练钢琴,博览群书,曾在张爱玲和宋氏三姐妹就读的“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学习;毕业于同济大学广播广电编导专业,本科期间到德国奥芬巴赫设计艺术学院访学,后来又去了美国纽约雪城大学,全奖攻下影像艺术硕士学位,毕业后拿到稀罕的“硕士后艺术家驻留奖”,获得在洛杉矶马利蒙特学院访问和教学的丰厚待遇。
朱晓闻的许多作品一如她的优雅气质,没有刻意的味道,像是缪思随手扔到火里的泥胎。有一天,她在美国开车漫游,无意中开到了洛杉矶一家华人绸缎店门口,被一股上海百年老店般的怀旧气味吸引,完成了一次意想不到的精神穿越。随后她慢慢地解开那家店的前生今世,并拍摄了一部情感细腻的纪录片《乡绸》。
朱晓闻的镜头下是一位年近古稀却守着绸缎店不离不弃的店主。平静的叙事,小津安二郎般朴实的画风,讲述着一段华裔的乡愁。对从小在美国长大的店主来说,乡愁似乎已经不再是中国,也不再是汉语,而是从他手里滑过的一缕缕婀娜的丝绸,是心中对日渐消逝的传统手工业挥之不去的藕断丝连。
这种全球化大工业时代,“乡愁”被朱晓闻一针一线地放大到银幕上,又接连在中国、美国和欧洲的美术馆,一流学府和电影节上竞相展映,充分显示了一位跨国界艺术家的思想和才华。
为了爱情,朱晓闻放弃美国大学的丰厚待遇,跟随德国设计师先生来到了伦敦。不像那些总是抱怨“无法融入当地社会”的中国抱团学生,而是怀着一颗“随遇而安”的开放心态,她很快接纳了伦敦,并主动参与英国华人参政计划,为该计划拍摄鼓励华人参政的影片。2016年6月,她的《乡绸》在惠特斯特布尔双年展,谢菲尔德国际纪录片电影节以及伦敦白教堂艺术馆展映;9月,她还在伦敦的布鲁姆画廊举办了个展。
严康庭:把中国古典名作搬上West End
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公司(RSC)把元朝戏剧家纪君祥的《赵氏孤儿》搬上舞台,称“这是中国的哈姆雷特”。而一出中国大戏几乎全为白人上演,中国演员只三个,一个演女佣,死于非命;另两个演两条狗,还有一条狗由一名黑人演员出演。
“作为英籍华裔演员,你当时看到这则新闻是否很生气?”4年过后,在伦敦大剧院旁的一家咖啡厅,记者采访严康庭—这位出生在英国西约克郡,成长于香港,就读于香港新加坡国际学校,14岁返英,获布里斯托大学戏剧专业一级荣誉学位的青年话剧演员。
“当时我和我的同行,那些在英国从事戏剧行业的亚洲演员们,都感到很耻辱。我们还一起走上伦敦街头抗议RSC的歧视。”
在英国,很多青年都参加过街头抗议,喧闹一番,各自回家,思想成见的梗顽不化,一夜间翻转不太现实,所以大概也只能如此。但严康庭却不甘心,她要把中国古典名著像莎剧一样搬上伦敦西区(West End),要让东方面孔不再以“女佣和狗”的面目,而是以“主角”的面目现身英伦舞台,她要做“主角”。
“很小的时候,在香港,妈妈带我看粤剧,看到漫天飞舞的水袖,就喜欢得不得了。好像那一刻便与戏剧结下了不了情。”严康庭一边讲述幼时拿母亲的睡裤套在手上当水袖自演自乐的情景,一边露出灿烂的微笑。她的微笑相当迷人,一如所有为梦想奋斗不息的女孩。
大学毕业以后,严康庭投了很多份简历给英国的国家剧院、莎士比亚剧团等,全都石沉大海。受过专业的西方话剧培训,她的英文好过大多数英国人,然而她的遭遇却是亚裔演员在英国的普遍遭遇,于是她一咬牙,决定自己做。
严康庭组建了自己的团队“红蜻蜓剧团”,还成功地申请到了英国艺术发展局的基金资助。2014年她将《昭君》搬上伦敦市中心的特里斯坦贝茨(Tristan Bates)戏院和爱丁堡艺术节,请英国剧作家罗斯·埃里克松(Ross Ericson)改编了剧本,自己出任制片人和女主角;2016年5月,她又把《貂蝉》搬上了伦敦西区的剧场。她演绎的貂蝉在传说的基础上做了不少改编,并加入了女性主义的视角。两出中国古典题材,全副亚洲面孔的英文大戏,英国观众的反应都超乎想象的热烈。
严康庭的“红蜻蜓剧团”是英国目前唯一一个由亚洲演员组成的剧团。接下来,她将领着它到英国各地巡演。
胡瑞君:我只画让自己感动的风景
在英国上议院的大厅里,悬挂着一系列英国海军1588年反击西班牙舰队的巨幅挂毯,名为《英西大海战》。抛开它的宣传功能不说,单纯作为艺术品的它,气势澎湃,精美绝伦。然而1834年10月的一场大火却把它烧毁了。2007年,英国上议院获得了一笔慈善基金,决定组建一个创作基地,要不惜时日和重金,重现它的风采。
基地由英国画家安东尼·奥克舍特率领,共6名主创画家,中国画家胡瑞君就是其中的一位。
“他们有的来自伦敦大学史密斯金学院艺术系,有的来自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只有我一个中国人。”多年以后,胡瑞君坐在家中接受采访时,仍旧一脸的自豪。 胡瑞君来自甘肃,早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并留校任教。由于对高校内繁琐的行政事务感到不适,1991年,一心向往自由的他,在一位香港朋友的担保下,揣着自己在曼谷卖画赚的1000英镑,只身来到英国,在伦敦一家语言学校就读。“当时一面上学,一面在莱斯特广场和笔卡第利广場的街头给行人画像。我一天能挣30个英镑,那时一周的房租也就是30来英镑。”他坦然笑道。
到伦敦的第二年,胡瑞君的作品就被选入英国艺术委员会举办的年展。几年以后,他已经是伦敦鲁够斯、比兹卯等画廊的画家,获得了“艺术家签证”和永久居留权。随后他在自己购置的房子里安置了一间工作室,除了在一个由各国音乐家就职的爵士乐团担任笛手之外,就是绘画。
胡瑞君的工作室非常简朴,没有一样奢华的装饰。画架上堆满了他画的石头和风景。
记者突然明白为什么在成百上千的写实画家中,英国上议院的古画重绘项目会选中他。他对细节那近乎于完美和苛刻的追求,让人联想起17世纪荷兰静物画家杨范·欧斯(Jan Van Os)笔下那逼真得似乎仍在绽放的花朵。
“在高清摄影技术之后,画得这么超写实仍有意义么?”记者指着他某张画里的灯柱问道。
“照片再高清,它毕竟不是画,不可能经历过作画和生活的过程。”他笑道:“比如这道灯柱,我花这么长时间来画它,是因为它是几百年前的产物。当年的雕刻工人有着细致独到的匠心,所以他们做出来的灯柱很美。旁边这根大工业生产的灯柱,就完全失去了这种美。”
胡瑞君说的确实有道理—17世纪荷兰静物画家们想留住的“花香与不朽”,岂是快门的一声“咔嚓”能企及?
“在上议院画《英西大海战》的那两年,让我得以重新认识了西方古典绘画,它的精髓首先是态度。英国画家们那种对生活的极简态度,对工作的一丝不苟,都让我感动不已。我原本还担心自己画得太慢,安东尼对我说,千万不要求快,我们要精益求精!他们是在用时间烹调艺术,就像中国画里那些古代的画家一样。”
胡瑞君的作品里处处充满了“慢术”,即使阴影里都富含着几十种变化,不仔细看,便会像走马观花一样错过。
胡瑞君的风景画基本都是英国风景,而且都是他熟悉的地方,没有他那一代中国油画家笔下常见的黄土地、红高粱或者西藏印象。“我在英国生活了20多年,在这里有了自己的家园,自然从内心里热爱这里的风景。”他解释道:“画黄土地和西藏等地也没有错,但是不少画家对那些地方和那里的生活并不真的理解,只是带着一种猎奇的心态去画。而我只画日常生活中那些深深感动了我的风景。”
现今,艺术家的中国身份,对西方人来说,不一定就是锦上添花。毕竟,我们生活的时代与1978年《东方主义》出版时已有很大不同,全球化,多媒体和大数据,正迅速地加剧着西方对东方的了解,淡化着西方人的“猎奇”姿态。尤其是在伦敦这样天才荟萃,盛产多元文化的地方,中国艺术家想在此打拼,没有过硬的实力,单靠中国身份、中国符号,或许只能是一厢情愿。
朱晓闻:用《乡绸》绣出乡愁
在伦敦第六届华语视像艺术节的一场放映会后,一位样貌清秀、衣着素雅的女生站起来提问。她观点清晰,用詞考究,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语,堪称惊艳。记者以为她是ABC,过后才知道,她叫朱晓闻,是来自上海的纪录片导演、媒体艺术家和影像诗人。
85后的朱晓闻,外公曾是上海电影制片厂的高级摄影师。她是独生女,自小练钢琴,博览群书,曾在张爱玲和宋氏三姐妹就读的“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学习;毕业于同济大学广播广电编导专业,本科期间到德国奥芬巴赫设计艺术学院访学,后来又去了美国纽约雪城大学,全奖攻下影像艺术硕士学位,毕业后拿到稀罕的“硕士后艺术家驻留奖”,获得在洛杉矶马利蒙特学院访问和教学的丰厚待遇。
朱晓闻的许多作品一如她的优雅气质,没有刻意的味道,像是缪思随手扔到火里的泥胎。有一天,她在美国开车漫游,无意中开到了洛杉矶一家华人绸缎店门口,被一股上海百年老店般的怀旧气味吸引,完成了一次意想不到的精神穿越。随后她慢慢地解开那家店的前生今世,并拍摄了一部情感细腻的纪录片《乡绸》。
朱晓闻的镜头下是一位年近古稀却守着绸缎店不离不弃的店主。平静的叙事,小津安二郎般朴实的画风,讲述着一段华裔的乡愁。对从小在美国长大的店主来说,乡愁似乎已经不再是中国,也不再是汉语,而是从他手里滑过的一缕缕婀娜的丝绸,是心中对日渐消逝的传统手工业挥之不去的藕断丝连。
这种全球化大工业时代,“乡愁”被朱晓闻一针一线地放大到银幕上,又接连在中国、美国和欧洲的美术馆,一流学府和电影节上竞相展映,充分显示了一位跨国界艺术家的思想和才华。
为了爱情,朱晓闻放弃美国大学的丰厚待遇,跟随德国设计师先生来到了伦敦。不像那些总是抱怨“无法融入当地社会”的中国抱团学生,而是怀着一颗“随遇而安”的开放心态,她很快接纳了伦敦,并主动参与英国华人参政计划,为该计划拍摄鼓励华人参政的影片。2016年6月,她的《乡绸》在惠特斯特布尔双年展,谢菲尔德国际纪录片电影节以及伦敦白教堂艺术馆展映;9月,她还在伦敦的布鲁姆画廊举办了个展。
严康庭:把中国古典名作搬上West End
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公司(RSC)把元朝戏剧家纪君祥的《赵氏孤儿》搬上舞台,称“这是中国的哈姆雷特”。而一出中国大戏几乎全为白人上演,中国演员只三个,一个演女佣,死于非命;另两个演两条狗,还有一条狗由一名黑人演员出演。
“作为英籍华裔演员,你当时看到这则新闻是否很生气?”4年过后,在伦敦大剧院旁的一家咖啡厅,记者采访严康庭—这位出生在英国西约克郡,成长于香港,就读于香港新加坡国际学校,14岁返英,获布里斯托大学戏剧专业一级荣誉学位的青年话剧演员。
“当时我和我的同行,那些在英国从事戏剧行业的亚洲演员们,都感到很耻辱。我们还一起走上伦敦街头抗议RSC的歧视。”
在英国,很多青年都参加过街头抗议,喧闹一番,各自回家,思想成见的梗顽不化,一夜间翻转不太现实,所以大概也只能如此。但严康庭却不甘心,她要把中国古典名著像莎剧一样搬上伦敦西区(West End),要让东方面孔不再以“女佣和狗”的面目,而是以“主角”的面目现身英伦舞台,她要做“主角”。
“很小的时候,在香港,妈妈带我看粤剧,看到漫天飞舞的水袖,就喜欢得不得了。好像那一刻便与戏剧结下了不了情。”严康庭一边讲述幼时拿母亲的睡裤套在手上当水袖自演自乐的情景,一边露出灿烂的微笑。她的微笑相当迷人,一如所有为梦想奋斗不息的女孩。
大学毕业以后,严康庭投了很多份简历给英国的国家剧院、莎士比亚剧团等,全都石沉大海。受过专业的西方话剧培训,她的英文好过大多数英国人,然而她的遭遇却是亚裔演员在英国的普遍遭遇,于是她一咬牙,决定自己做。
严康庭组建了自己的团队“红蜻蜓剧团”,还成功地申请到了英国艺术发展局的基金资助。2014年她将《昭君》搬上伦敦市中心的特里斯坦贝茨(Tristan Bates)戏院和爱丁堡艺术节,请英国剧作家罗斯·埃里克松(Ross Ericson)改编了剧本,自己出任制片人和女主角;2016年5月,她又把《貂蝉》搬上了伦敦西区的剧场。她演绎的貂蝉在传说的基础上做了不少改编,并加入了女性主义的视角。两出中国古典题材,全副亚洲面孔的英文大戏,英国观众的反应都超乎想象的热烈。
严康庭的“红蜻蜓剧团”是英国目前唯一一个由亚洲演员组成的剧团。接下来,她将领着它到英国各地巡演。
胡瑞君:我只画让自己感动的风景
在英国上议院的大厅里,悬挂着一系列英国海军1588年反击西班牙舰队的巨幅挂毯,名为《英西大海战》。抛开它的宣传功能不说,单纯作为艺术品的它,气势澎湃,精美绝伦。然而1834年10月的一场大火却把它烧毁了。2007年,英国上议院获得了一笔慈善基金,决定组建一个创作基地,要不惜时日和重金,重现它的风采。
基地由英国画家安东尼·奥克舍特率领,共6名主创画家,中国画家胡瑞君就是其中的一位。
“他们有的来自伦敦大学史密斯金学院艺术系,有的来自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只有我一个中国人。”多年以后,胡瑞君坐在家中接受采访时,仍旧一脸的自豪。 胡瑞君来自甘肃,早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并留校任教。由于对高校内繁琐的行政事务感到不适,1991年,一心向往自由的他,在一位香港朋友的担保下,揣着自己在曼谷卖画赚的1000英镑,只身来到英国,在伦敦一家语言学校就读。“当时一面上学,一面在莱斯特广场和笔卡第利广場的街头给行人画像。我一天能挣30个英镑,那时一周的房租也就是30来英镑。”他坦然笑道。
到伦敦的第二年,胡瑞君的作品就被选入英国艺术委员会举办的年展。几年以后,他已经是伦敦鲁够斯、比兹卯等画廊的画家,获得了“艺术家签证”和永久居留权。随后他在自己购置的房子里安置了一间工作室,除了在一个由各国音乐家就职的爵士乐团担任笛手之外,就是绘画。
胡瑞君的工作室非常简朴,没有一样奢华的装饰。画架上堆满了他画的石头和风景。
记者突然明白为什么在成百上千的写实画家中,英国上议院的古画重绘项目会选中他。他对细节那近乎于完美和苛刻的追求,让人联想起17世纪荷兰静物画家杨范·欧斯(Jan Van Os)笔下那逼真得似乎仍在绽放的花朵。
“在高清摄影技术之后,画得这么超写实仍有意义么?”记者指着他某张画里的灯柱问道。
“照片再高清,它毕竟不是画,不可能经历过作画和生活的过程。”他笑道:“比如这道灯柱,我花这么长时间来画它,是因为它是几百年前的产物。当年的雕刻工人有着细致独到的匠心,所以他们做出来的灯柱很美。旁边这根大工业生产的灯柱,就完全失去了这种美。”
胡瑞君说的确实有道理—17世纪荷兰静物画家们想留住的“花香与不朽”,岂是快门的一声“咔嚓”能企及?
“在上议院画《英西大海战》的那两年,让我得以重新认识了西方古典绘画,它的精髓首先是态度。英国画家们那种对生活的极简态度,对工作的一丝不苟,都让我感动不已。我原本还担心自己画得太慢,安东尼对我说,千万不要求快,我们要精益求精!他们是在用时间烹调艺术,就像中国画里那些古代的画家一样。”
胡瑞君的作品里处处充满了“慢术”,即使阴影里都富含着几十种变化,不仔细看,便会像走马观花一样错过。
胡瑞君的风景画基本都是英国风景,而且都是他熟悉的地方,没有他那一代中国油画家笔下常见的黄土地、红高粱或者西藏印象。“我在英国生活了20多年,在这里有了自己的家园,自然从内心里热爱这里的风景。”他解释道:“画黄土地和西藏等地也没有错,但是不少画家对那些地方和那里的生活并不真的理解,只是带着一种猎奇的心态去画。而我只画日常生活中那些深深感动了我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