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师生关系中的敬畏感,一方面意味着学生在追随教师崇高事业时产生的敬畏体验,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教师要敬畏学生的生命。若缺乏敬畏感,会导致师生关系的疏离与冲突,并导致学生过度的自我中心性,影响学生人格的发展。通过重塑与维护师道尊严、教师自身有所敬畏以及加强德育实践等方法,可以让缺失的敬畏感归位。
【关键词】敬畏感;师生关系;道德教育;缺失与归位
【中图分类号】G4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5-0265-02
敬畏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体验,是人类文明的精神内涵的真正表现形式之一:人类超越了一切动物性的存在方式,从而获得最大程度的幸福和灵魂的纯净。但在今天,现代生活方式更是让人无暇顾及敬畏的存在。在浮躁的社会气息下,自以为无所不能的人类丧失了深刻认识自身的能力,也丧失了对自然、对他人以及对自我的敬畏之心。
敬畏感是人追求自律、自省,从而实现主体超越及价值感追求的一种天性,是一种崇高道德美德与情感。在目的论语境中,师生是亲密友爱的朋友,平等且相互尊重。而在现代机械论语境中,师生关系是熟悉的陌生人,是契约式的存在,固化且缺乏活力。很多家长和学生把师生之间的关系看作是交易关系与服务关系,对老师的敬畏感日渐式微;一些教师不追求自身的超越,盲目迎合学生,师道尊严逃离退场,随着班级规模、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师生之情越来越淡漠与疏离,难以产生敬畏感。
一、师生关系中敬畏的传统与现实
敬畏往往与一定的对象相关联,如敬畏父母、敬畏自然等,其基本含义是敬重与畏惧,意味着由敬而畏,如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孔子的畏不只意味着害怕、畏惧,更是意味着为实现自身的道德信念而主动做到的道德自律,畏由敬生。人类面对如此神秘境界而感到自身的渺小发出了一声唏嘘,但人并不渺小,因为具有理性的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此,动物只知“畏”,而人知“敬畏”。可见,敬畏感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德性追求。
敬畏是人对自己感觉的一种形式,但它来自于人与外界环境交流的过程之中,由意识向外又转回自身而产生的一种“神圣的惊怵”。敬畏感是一种虔诚的、与生命活动相契合的认识自身局限而又超越自身存在的心理与道德体验。它持久的存在于人的生命活动之中,并不与文化的精神本质相矛盾。它有利于人类文明的平衡发展,延伸到师生关系领域,同样有利于提高师生的满足感与幸福感。
在师生关系中,我们倡导师生在人格上的平等关系,但师者之所以为师,乃缘于其在灵魂上的高贵与卓越性,对善恶美丑的判断甄别能力,要远远高于学生,从这种意义上来讲,师生是不平等的。学生只有在老师的引领下,才能一步步达到灵魂和德性应有的高度。若学生意识到自身与教师所处的地位并不平等,需要向教师学习,以弥补自身不足,而自律、自省地追随教师,实现自身价值追求,便会产生虔诚的敬畏体验。中国古代倡导“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形成了师生关系在道德与文化上的伦理机制;但这种民主平等,绝不是学生可以僭越教师意义上的平等,如果“教师害怕学生,迎合学生,学生反而会漠视教师。當然,敬畏感不仅仅意味着学生要敬畏老师,同样,教师要敬畏学生,将学生作为一个活生生的、有创造力的、充满了无限发展可能的生命体去尊重,去敬畏。学生由于智力、心理发展的不成熟,在很多方面可能不如老师,但“后生可畏”,学生是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中的,而且学生在很多方面是老师学习的对象,正如韩愈所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教师要敬畏并呵护这些生命的成长,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的教育。
二、师生关系中敬畏的疏离与回归
在缺乏敬畏感的教育活动中,教师仅仅将自己的工作视为一门谋生的职业,将教书作为谋取自己利益的手段而非灵魂德性提升的途径;学生将老师视为知识的占有者,学习就是不断从老师那攫取知识,以便为自己今后的谋生做准备。他们彼此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关系越来越疏离。真正的敬畏感能够引导人产生一种积极向上超越的倾向,学生没有敬畏感,意味着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崇高的东西值得他去向往和追求,这必然会导致他们以自我为中心,放弃对高尚德性的追求,过一种缺乏秩序感、约束力的散漫生活,甚至走向堕落。敬畏感不是一种外在的行为规范,而是一种内在的德性追求,是人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缺乏敬畏感的学生,就会缺乏精神家园,难以养成向善的美德,难以形成卓越、感恩、信任等人格,容易导致人格发展的障碍。
敬畏感是人类共同的、不可缺失的精神支柱;对个体来说,敬畏感是一种强烈的、内在的情感力量和德性追求,是值得肯定的价值感。德育要顺应人的天性发展,将人内在的道德自律和道德情感追求——敬畏感引导出来,并鼓励人们将敬畏感作为一种价值追求努力践行,进而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在师生关系中,敬畏感的归位,意味着尊师重道的传统的归位,也意味着亲密的、友爱的本真师生关系的归位。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尊师重道的传统,《礼记·学记》中指出“凡学之道,严师为难”,意思是求学的道理,尊敬老师是最难做到的。学生要敬畏老师,这是求学的首要任务与要求。“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教师受到尊敬,然后真理学问才会受到敬重;真理学问受到尊敬,然后人民才会敬重学问,认真学习。因此社会要大力弘扬尊师重道的美德,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
教师首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学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切实做到好“传道、授业、解惑”;其次,不仅将自己的工作视为谋生的手段,更应该重视其育人的目的,不断提升自己思想和灵魂的高度,提高善恶真假的辨别能力,带领学生追求智慧与善美;再次,严格要求自己与学生,教师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同时严格要求学生,帮助学生确立崇高的道德理想与追求,不断超越自己。最后,教师要加强德育实践,达到知行合一。学生不仅要在认知上意识到敬畏感的存在,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实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及自觉的道德追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对“礼”的敬畏意识,这对于学生内心秩序感的建立,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的重建以及人际关系的改善都有重要的作用,进而会改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格。教师应创设一些活动,如对父母和师生之间仪式感的训练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敬畏感。
总之,敬畏作为一种有价值的人性体验应该得到保护和“助长”;将师生关系中的敬畏感纳入有意识的反思和发展轨道之中,让师生恢复充满亲密性、友爱性和敬畏性的关系之中,教育的本真意义才会得以显现。
【关键词】敬畏感;师生关系;道德教育;缺失与归位
【中图分类号】G4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5-0265-02
敬畏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体验,是人类文明的精神内涵的真正表现形式之一:人类超越了一切动物性的存在方式,从而获得最大程度的幸福和灵魂的纯净。但在今天,现代生活方式更是让人无暇顾及敬畏的存在。在浮躁的社会气息下,自以为无所不能的人类丧失了深刻认识自身的能力,也丧失了对自然、对他人以及对自我的敬畏之心。
敬畏感是人追求自律、自省,从而实现主体超越及价值感追求的一种天性,是一种崇高道德美德与情感。在目的论语境中,师生是亲密友爱的朋友,平等且相互尊重。而在现代机械论语境中,师生关系是熟悉的陌生人,是契约式的存在,固化且缺乏活力。很多家长和学生把师生之间的关系看作是交易关系与服务关系,对老师的敬畏感日渐式微;一些教师不追求自身的超越,盲目迎合学生,师道尊严逃离退场,随着班级规模、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师生之情越来越淡漠与疏离,难以产生敬畏感。
一、师生关系中敬畏的传统与现实
敬畏往往与一定的对象相关联,如敬畏父母、敬畏自然等,其基本含义是敬重与畏惧,意味着由敬而畏,如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孔子的畏不只意味着害怕、畏惧,更是意味着为实现自身的道德信念而主动做到的道德自律,畏由敬生。人类面对如此神秘境界而感到自身的渺小发出了一声唏嘘,但人并不渺小,因为具有理性的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此,动物只知“畏”,而人知“敬畏”。可见,敬畏感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德性追求。
敬畏是人对自己感觉的一种形式,但它来自于人与外界环境交流的过程之中,由意识向外又转回自身而产生的一种“神圣的惊怵”。敬畏感是一种虔诚的、与生命活动相契合的认识自身局限而又超越自身存在的心理与道德体验。它持久的存在于人的生命活动之中,并不与文化的精神本质相矛盾。它有利于人类文明的平衡发展,延伸到师生关系领域,同样有利于提高师生的满足感与幸福感。
在师生关系中,我们倡导师生在人格上的平等关系,但师者之所以为师,乃缘于其在灵魂上的高贵与卓越性,对善恶美丑的判断甄别能力,要远远高于学生,从这种意义上来讲,师生是不平等的。学生只有在老师的引领下,才能一步步达到灵魂和德性应有的高度。若学生意识到自身与教师所处的地位并不平等,需要向教师学习,以弥补自身不足,而自律、自省地追随教师,实现自身价值追求,便会产生虔诚的敬畏体验。中国古代倡导“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形成了师生关系在道德与文化上的伦理机制;但这种民主平等,绝不是学生可以僭越教师意义上的平等,如果“教师害怕学生,迎合学生,学生反而会漠视教师。當然,敬畏感不仅仅意味着学生要敬畏老师,同样,教师要敬畏学生,将学生作为一个活生生的、有创造力的、充满了无限发展可能的生命体去尊重,去敬畏。学生由于智力、心理发展的不成熟,在很多方面可能不如老师,但“后生可畏”,学生是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中的,而且学生在很多方面是老师学习的对象,正如韩愈所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教师要敬畏并呵护这些生命的成长,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的教育。
二、师生关系中敬畏的疏离与回归
在缺乏敬畏感的教育活动中,教师仅仅将自己的工作视为一门谋生的职业,将教书作为谋取自己利益的手段而非灵魂德性提升的途径;学生将老师视为知识的占有者,学习就是不断从老师那攫取知识,以便为自己今后的谋生做准备。他们彼此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关系越来越疏离。真正的敬畏感能够引导人产生一种积极向上超越的倾向,学生没有敬畏感,意味着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崇高的东西值得他去向往和追求,这必然会导致他们以自我为中心,放弃对高尚德性的追求,过一种缺乏秩序感、约束力的散漫生活,甚至走向堕落。敬畏感不是一种外在的行为规范,而是一种内在的德性追求,是人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缺乏敬畏感的学生,就会缺乏精神家园,难以养成向善的美德,难以形成卓越、感恩、信任等人格,容易导致人格发展的障碍。
敬畏感是人类共同的、不可缺失的精神支柱;对个体来说,敬畏感是一种强烈的、内在的情感力量和德性追求,是值得肯定的价值感。德育要顺应人的天性发展,将人内在的道德自律和道德情感追求——敬畏感引导出来,并鼓励人们将敬畏感作为一种价值追求努力践行,进而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在师生关系中,敬畏感的归位,意味着尊师重道的传统的归位,也意味着亲密的、友爱的本真师生关系的归位。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尊师重道的传统,《礼记·学记》中指出“凡学之道,严师为难”,意思是求学的道理,尊敬老师是最难做到的。学生要敬畏老师,这是求学的首要任务与要求。“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教师受到尊敬,然后真理学问才会受到敬重;真理学问受到尊敬,然后人民才会敬重学问,认真学习。因此社会要大力弘扬尊师重道的美德,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
教师首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学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切实做到好“传道、授业、解惑”;其次,不仅将自己的工作视为谋生的手段,更应该重视其育人的目的,不断提升自己思想和灵魂的高度,提高善恶真假的辨别能力,带领学生追求智慧与善美;再次,严格要求自己与学生,教师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同时严格要求学生,帮助学生确立崇高的道德理想与追求,不断超越自己。最后,教师要加强德育实践,达到知行合一。学生不仅要在认知上意识到敬畏感的存在,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实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及自觉的道德追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对“礼”的敬畏意识,这对于学生内心秩序感的建立,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的重建以及人际关系的改善都有重要的作用,进而会改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格。教师应创设一些活动,如对父母和师生之间仪式感的训练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敬畏感。
总之,敬畏作为一种有价值的人性体验应该得到保护和“助长”;将师生关系中的敬畏感纳入有意识的反思和发展轨道之中,让师生恢复充满亲密性、友爱性和敬畏性的关系之中,教育的本真意义才会得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