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于姐挎着一只橘红色的longchamp包走进了办公室。底边角磨得发白,这种尼龙布包网上一百五就能买到,当然,没有人问于姐是哪买的,哪买也都不贵。于姐反正早就发表过消费者宣言,从不在意这种穿搭类的东西,买车买房才有点劲。
这栋楼除了男厕所里的几只小便盆,其他人和物件基本应该都知晓她就要换车了。她的小嘴叭叭叭,又快又密,扫射之处,没有幸存者。
牌子、型号、油耗、内饰、档次、价格……一辆小破车可以说的东西还挺多,尤其是跟那些无事可做的男同事组合在一起时。
但搁李丽龄听起来,就会有些烦躁。她毕业4年了,单身、倔、冷,业务中上,家境还行,有人觉得她是关系户,有人觉得她其实没有多少背景—除了一两位同事,反正没见她跟谁走得近过。总之,猜不透,也不像是随便可以得罪和使唤的角色。
李丽龄没有戴耳机的习惯,今天她还来了大姨妈,看谁都欠点意思,也完全不想四处走动,于是只能结结实实地忍着听。
“小李你最近那个车七七八八算下来花了多少?”小李老实答三四十来万吧。“那我们还是想去换一个商务车,想换个七座的。毕竟两个孩子,出去玩还是方便一些……”
前一阵,于姐问一个同事换的车是多少钱,得知对方是20万左右时,她说要换一个40万的,今天听闻小李的车已经40万,她又赶紧给自己张罗了一个60万的……反正前前后后说了也半年了,估計还要聊上半年,她的车才有眉目。
打破这档车聊节目的是杜思远,他从外边拎着一大盒新鲜龙眼进来了,说是老家的朋友寄来的,格外好吃。
大家抓了几粒,剥皮吐核,也由衷地赞美了几句,李丽龄不想起身,不过小杜是个周全的人,他抓起几把,给没有过来的同事送了过去。
“经常有老家朋友惦记着,小杜啊,还是你吃得开呢。”有人夸起小杜来,小杜咧着嘴回应,“其实就是我初中同学,成家早,儿子今年高考,让我帮忙想想志愿的事。我也帮不上多少。”
“他儿子学的理科还是文科呀?”于姐插话了。她看来又已经准备好了要在这个领域里发言了。教育是她的主场话题。
小杜昨天没来,不知道于姐已经在办公室开展过一轮了。
她说自己猜到这次高考作文题了。原话是这样的:“我一早就知道疫情肯定是100%要体现的,这是今年最大的点……我当时就跟我们邻居那个高三的妹子说了,也不知道她听进去没有……”
这个邻居妹子这几年过得很是艰难,从前年开始就在读高三,到今年还在读高三,于姐的嘴巴不允许她毕业。一会儿要辅导她语言,帮她提升了30分,一会儿要帮她猜题。于姐说假如单位倒闭,她就立马去开个辅导班,专做考前培训,从高考到考研,包括公务员,这类业务都可以做。因为她老公就是为了她,回来当的公务员。
李丽龄心里冷笑了一声,这一声还不小,以至于脸上可能也会有点余波。这么明显的瞎说八道,她是懒得凑到跟前看热闹的。但是她想不通的是,为什么总是有几个捧场的同事,一副听得津津有味的样子。其中有一位,平时看起来人还挺好挺正常的,为什么这么基础的牛皮都看不出来?于姐是什么人,怎么一个个还没有领教过似的?一个在所有场合都能随时夸赞自己,什么人都认识、跟谁都有交情的专业跑火车员,信她究竟是图啥?
她感到困惑,参不透这其中的合理性。吹嘘狂身边长期有听众,甚至是忠实听众,这是吹嘘狂筛选的结果。诈骗犯的骗术并不需要太高明,接收方够蠢就行—或者说够配合就行。
于姐的几个听众,哪个算真蠢呢?除了个别,大部分都有应付日常生活足已的智商。但闲着反正也是闲着,上个嘻嘻哈哈、交头接耳的班而已,何必那么认真呢?而且不聊这些,他们又能聊什么?
“应该是理科吧。”小杜回应了于姐,也把李丽龄拉回了眼前。
“理科好选啊,计算机呗,我老公就是学的计算机,好就业。尤其家里要是没有什么背景的话,学这个错不了。退一步说,以后在家辅导孩子都可以的,你看我老公,他现在虽然是回来当了公务员,但是如果教小孩子编程,老本行也分分钟可以捡起来。当然咯,要是求稳,还是公务员。我老公他们我看蛮舒服的。”
一段话里平均穿插三个“我老公”,于姐老公老田深入人心。所有人都知道他们是研究生的同学,“他是学霸”“为了她放弃了北上广深”“现在工作地点还是上级主管单位”。
一开始,李丽龄是有点同情老田的。这样一个理工男,怎么就找了一匹野马,每天这么纵情脱缰,奔腾不息。后来,她才发现,自己想什么呢,老田和于姐是真正的soulmate。
事发其实有点偶然,如果不是同事小严无意中说起,以李丽龄在社交生活中的迟钝,恐怕没有机会知晓。
事情的起源跟于姐见缝插针地在办公室聊自己的人脉网络有点关系。
过去她都是单向输出:“某某地市的领导多欣赏她,开多少钱想让她过去,她考虑到孩子读书,回绝了”“某某单位今年的新员工面试题目是她出的”……栩栩如生,有板有眼的,旁人多少也会接受到一些暗示:也许她夸大了,但关系网应该还是有一点的。
小严正是带着这种心态,跟于姐打上了招呼:“于姐,你认识什么教育系统的人吗,我女儿9月初的生日,只差几天,我不太想让她因为这个晚一年上小学。”
于姐毫不犹豫地告诉她,你去找我老公吧,他们管这些,多的是熟人,你要去的那个学校,他肯定有熟人的。我记得他同学就在那当党委书记,一句话的事。
小严一听,心里一阵暖流。老田尽管是上级主管单位,其实就在一个大院,离得也不远。她就真的跑上楼找老田去了。
老田超级和蔼可亲,“放心,我们才联系过不久,我帮你打电话噢”,当即就真的拨起了号码,然后小严就听到了一句机器女声:对不起,您拨打的号码是空号。
然而当事人并不十分尴尬。“今天可能有点忙,没接。”老田皱了皱眉,小严假装没有听到,找了个借口溜了,临走还客套地完成了一系列的答谢动作:“老田,拜托了哦,劳你帮我费心。”
这栋楼除了男厕所里的几只小便盆,其他人和物件基本应该都知晓她就要换车了。她的小嘴叭叭叭,又快又密,扫射之处,没有幸存者。
牌子、型号、油耗、内饰、档次、价格……一辆小破车可以说的东西还挺多,尤其是跟那些无事可做的男同事组合在一起时。
但搁李丽龄听起来,就会有些烦躁。她毕业4年了,单身、倔、冷,业务中上,家境还行,有人觉得她是关系户,有人觉得她其实没有多少背景—除了一两位同事,反正没见她跟谁走得近过。总之,猜不透,也不像是随便可以得罪和使唤的角色。
李丽龄没有戴耳机的习惯,今天她还来了大姨妈,看谁都欠点意思,也完全不想四处走动,于是只能结结实实地忍着听。
“小李你最近那个车七七八八算下来花了多少?”小李老实答三四十来万吧。“那我们还是想去换一个商务车,想换个七座的。毕竟两个孩子,出去玩还是方便一些……”
前一阵,于姐问一个同事换的车是多少钱,得知对方是20万左右时,她说要换一个40万的,今天听闻小李的车已经40万,她又赶紧给自己张罗了一个60万的……反正前前后后说了也半年了,估計还要聊上半年,她的车才有眉目。
打破这档车聊节目的是杜思远,他从外边拎着一大盒新鲜龙眼进来了,说是老家的朋友寄来的,格外好吃。
大家抓了几粒,剥皮吐核,也由衷地赞美了几句,李丽龄不想起身,不过小杜是个周全的人,他抓起几把,给没有过来的同事送了过去。
“经常有老家朋友惦记着,小杜啊,还是你吃得开呢。”有人夸起小杜来,小杜咧着嘴回应,“其实就是我初中同学,成家早,儿子今年高考,让我帮忙想想志愿的事。我也帮不上多少。”
“他儿子学的理科还是文科呀?”于姐插话了。她看来又已经准备好了要在这个领域里发言了。教育是她的主场话题。
小杜昨天没来,不知道于姐已经在办公室开展过一轮了。
她说自己猜到这次高考作文题了。原话是这样的:“我一早就知道疫情肯定是100%要体现的,这是今年最大的点……我当时就跟我们邻居那个高三的妹子说了,也不知道她听进去没有……”
这个邻居妹子这几年过得很是艰难,从前年开始就在读高三,到今年还在读高三,于姐的嘴巴不允许她毕业。一会儿要辅导她语言,帮她提升了30分,一会儿要帮她猜题。于姐说假如单位倒闭,她就立马去开个辅导班,专做考前培训,从高考到考研,包括公务员,这类业务都可以做。因为她老公就是为了她,回来当的公务员。
李丽龄心里冷笑了一声,这一声还不小,以至于脸上可能也会有点余波。这么明显的瞎说八道,她是懒得凑到跟前看热闹的。但是她想不通的是,为什么总是有几个捧场的同事,一副听得津津有味的样子。其中有一位,平时看起来人还挺好挺正常的,为什么这么基础的牛皮都看不出来?于姐是什么人,怎么一个个还没有领教过似的?一个在所有场合都能随时夸赞自己,什么人都认识、跟谁都有交情的专业跑火车员,信她究竟是图啥?
她感到困惑,参不透这其中的合理性。吹嘘狂身边长期有听众,甚至是忠实听众,这是吹嘘狂筛选的结果。诈骗犯的骗术并不需要太高明,接收方够蠢就行—或者说够配合就行。
她感到困惑,参不透这其中的合理性。吹嘘狂身边长期有听众,甚至是忠实听众,这是吹嘘狂筛选的结果。诈骗犯的骗术并不需要太高明,接收方够蠢就行—或者说够配合就行。
于姐的几个听众,哪个算真蠢呢?除了个别,大部分都有应付日常生活足已的智商。但闲着反正也是闲着,上个嘻嘻哈哈、交头接耳的班而已,何必那么认真呢?而且不聊这些,他们又能聊什么?
“应该是理科吧。”小杜回应了于姐,也把李丽龄拉回了眼前。
“理科好选啊,计算机呗,我老公就是学的计算机,好就业。尤其家里要是没有什么背景的话,学这个错不了。退一步说,以后在家辅导孩子都可以的,你看我老公,他现在虽然是回来当了公务员,但是如果教小孩子编程,老本行也分分钟可以捡起来。当然咯,要是求稳,还是公务员。我老公他们我看蛮舒服的。”
一段话里平均穿插三个“我老公”,于姐老公老田深入人心。所有人都知道他们是研究生的同学,“他是学霸”“为了她放弃了北上广深”“现在工作地点还是上级主管单位”。
一开始,李丽龄是有点同情老田的。这样一个理工男,怎么就找了一匹野马,每天这么纵情脱缰,奔腾不息。后来,她才发现,自己想什么呢,老田和于姐是真正的soulmate。
事发其实有点偶然,如果不是同事小严无意中说起,以李丽龄在社交生活中的迟钝,恐怕没有机会知晓。
事情的起源跟于姐见缝插针地在办公室聊自己的人脉网络有点关系。
过去她都是单向输出:“某某地市的领导多欣赏她,开多少钱想让她过去,她考虑到孩子读书,回绝了”“某某单位今年的新员工面试题目是她出的”……栩栩如生,有板有眼的,旁人多少也会接受到一些暗示:也许她夸大了,但关系网应该还是有一点的。
小严正是带着这种心态,跟于姐打上了招呼:“于姐,你认识什么教育系统的人吗,我女儿9月初的生日,只差几天,我不太想让她因为这个晚一年上小学。”
于姐毫不犹豫地告诉她,你去找我老公吧,他们管这些,多的是熟人,你要去的那个学校,他肯定有熟人的。我记得他同学就在那当党委书记,一句话的事。
小严一听,心里一阵暖流。老田尽管是上级主管单位,其实就在一个大院,离得也不远。她就真的跑上楼找老田去了。
老田超级和蔼可亲,“放心,我们才联系过不久,我帮你打电话噢”,当即就真的拨起了号码,然后小严就听到了一句机器女声:对不起,您拨打的号码是空号。
然而当事人并不十分尴尬。“今天可能有点忙,没接。”老田皱了皱眉,小严假装没有听到,找了个借口溜了,临走还客套地完成了一系列的答谢动作:“老田,拜托了哦,劳你帮我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