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作为一种人文性和工具性结合的科目,阅读不可或缺。因此,加强阅读教学势在必行,但当前对新课改背景下的阅读教学却令人担忧。由于应试教育、教师、家长及学生自身观念等诸多因素存在,阅读教学形同虚设。通过以上诸种因素的分析,有针对性地展开剖析,以提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对策来改善当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关键词:语文 阅读 教学
随着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语文阅读教学出现了种类繁多的新方法。虽然“教无定法”,但各种教学方法都会或多或少有它的遗憾之处。诗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为语文教师,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更加切合学习的主体——学生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这应是我们应尽的职责和义务。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现在的中学语文教学是一种开放式教学,学生要学好语文,必然以大量阅读为基础,否则学生就会在相对保守的状态下开展学习。尽管现在中学语文离不开大量的文言文、古诗词以及汉字词、句的积累,但是语文教学效果真正的源泉是阅读,而阅读教学又更是引领学生阅读的第一主阵地,因为学生只有“取法于课内”,才能“得益于课外”。鉴于这种情况,笔者以为,阅读教学的当务之急是指导学生与文本之间进行充分的直接对话。这就要求阅读教学回归真实的阅读。下面笔者就语文阅读教学的模式方面作一初步的探讨,以求教于同行。
一、课文的结构分析模式:“感性认识——深刻理解——灵活运用”与“泛读——精读——研读”
语文阅读的认识过程应是系统而完整的,由浅入深、由易而难的循序渐进的认识过程。它应起始于学生对课文的“感知”。而发展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目的是让学生能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自己分析、解决问题。因而,从认知方面来说,是个由“感知”到“理解”进而“运用”的过程;从教师教学方面来说,则是要求学生从“泛读”到“精读”再到“研读”的教学指导过程。
语文阅读的感性认识阶段。就是要学生弄懂文章的基本内容。即文章写了些什么。从教学的过程来看,则是指导“泛读”。要做到对文章的深入理解。就必须“精读”,即明白文章为何要这样写,这样写的好处何在,从而达到领悟文章中心、结构、线索等问题的目的。因此。“精读”有别于“泛读”。它是在“泛读”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比较和理解。阅读教学的第三阶段,是要求学生灵活自如地运用所学知识.达到“由此及彼”地应用、掌握知识的目的,即力争做到“知识的迁移”。与此相适应的则是“研读”的阅读方法。
二、课文的主题理解模式:“认识的开始——认识的入门——认识的升华”与“整体——局部——整体”
阅读教学应从整体结构入手,即首先通过预习、泛读,让学生在心中对文章主要内容、大致的轮廓有所了解。然后通过精读,对文章的局部,即对字、词、句、段进行深入的分析、理解,达到对文章有更深层次的掌握,使心中的轮廓更透彻、鲜明。对教师来说,这是对文章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进行分析教学的过程;而学生则是从认识的起始。到认识的入门,最后使认识飞跃、升华的认知过程。如果我们不首先让学生对课文有个大致的了解,就直接分析文章的各部分,那么势必使教与学的活动支离破碎,学生得到的印象将会是孤立、分散、不完整的,将会导致学生片面地理解课文甚至出现谬误。从系统的观点来看,整体结构功能总是大于个体功能之和。我们必须从整体结构出发,进行阅读教学。即不要把字、词、句、段、篇孤立起来,而应围绕文章中心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整体结构上去认识,这样才能获得阅读教学的最佳效果。
首先我们强调要对文章有个总体印象,强调不要将字、词、句、段作孤立的分析、讲解。但绝不是反对对文章局部作深入的分析、研究。有了总体印象之后.还要抓住文章的具体内容、具体人物、情节、结构和具体描绘,进行深入精读,达到从“点”的深化掌握到“面”的深刻理解。对文章局部的分析.首要任务是品味重点字、词、句。教学中,我们要捕捉那些表达中心思想精确、形象、生动的词、句。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要突出重点段落的精读。突出重点,并非为教而教,而是要把“作者”、“教者”和“学者”三者统一起来,达到培养阅读能力的目的。在局部具体形象的认识的基础上,再通过整体的认识,引起认真全面的思考,从而达到认识的升华。
综上所述,语文阅读。只有首先对课文全面了解,才能把握文章的重点、难点及关键词、句、段;也只有对局部的字、词、句、段作深入的理解后,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结构线索和中心。
三、语言的比较运用模式:“语言——思维——语言”与“具体——概括——具体”
阅读教学从“具体”到“概括”,就是要通过对文章的字、词、句、段、篇的了解。概括文章的中心、内容。而从“概括”到“具体”则是经过一定的判断和推理,具体回答课文的有关问题,使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也“知其所以然”。从语言与思维的角度上看,这是由课文的语言开始,经过思考,达到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清楚表达的目的。在这里,思考是关键。因为只有经过积极的思考才能使学生从掌握书本知识进而达到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事理的目的。这一过程,也可用“读”——阅读课文。“思”——对课文有关问题进行分析、比较,“说”——表达自己的思维结果来加以表示。其中比较、分析是最重要的一环。是联系“渎”与“说”的重要桥梁。因为不加思考、分析的“说”,只能是“照本宣科”、“人云亦云”,即不能把书本的知识变为自己的知识,达不到“知识迁移”的目的。为了启发学生思考,我让学生把《雨中登泰山》与《长江三峡》在描写景物的方法上加以比较,指出二者之间的异同,让学生理解一定的形式是为一定的内容服务的道理。
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应该根据学生认识事物的思维规律而定,受学生的基本素质、学习的环境等诸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研究阅读教学的模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容易掌握所学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学会怎样进行有效阅读和教师怎样进行有效教学。
关键词:语文 阅读 教学
随着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语文阅读教学出现了种类繁多的新方法。虽然“教无定法”,但各种教学方法都会或多或少有它的遗憾之处。诗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为语文教师,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更加切合学习的主体——学生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这应是我们应尽的职责和义务。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现在的中学语文教学是一种开放式教学,学生要学好语文,必然以大量阅读为基础,否则学生就会在相对保守的状态下开展学习。尽管现在中学语文离不开大量的文言文、古诗词以及汉字词、句的积累,但是语文教学效果真正的源泉是阅读,而阅读教学又更是引领学生阅读的第一主阵地,因为学生只有“取法于课内”,才能“得益于课外”。鉴于这种情况,笔者以为,阅读教学的当务之急是指导学生与文本之间进行充分的直接对话。这就要求阅读教学回归真实的阅读。下面笔者就语文阅读教学的模式方面作一初步的探讨,以求教于同行。
一、课文的结构分析模式:“感性认识——深刻理解——灵活运用”与“泛读——精读——研读”
语文阅读的认识过程应是系统而完整的,由浅入深、由易而难的循序渐进的认识过程。它应起始于学生对课文的“感知”。而发展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目的是让学生能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自己分析、解决问题。因而,从认知方面来说,是个由“感知”到“理解”进而“运用”的过程;从教师教学方面来说,则是要求学生从“泛读”到“精读”再到“研读”的教学指导过程。
语文阅读的感性认识阶段。就是要学生弄懂文章的基本内容。即文章写了些什么。从教学的过程来看,则是指导“泛读”。要做到对文章的深入理解。就必须“精读”,即明白文章为何要这样写,这样写的好处何在,从而达到领悟文章中心、结构、线索等问题的目的。因此。“精读”有别于“泛读”。它是在“泛读”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比较和理解。阅读教学的第三阶段,是要求学生灵活自如地运用所学知识.达到“由此及彼”地应用、掌握知识的目的,即力争做到“知识的迁移”。与此相适应的则是“研读”的阅读方法。
二、课文的主题理解模式:“认识的开始——认识的入门——认识的升华”与“整体——局部——整体”
阅读教学应从整体结构入手,即首先通过预习、泛读,让学生在心中对文章主要内容、大致的轮廓有所了解。然后通过精读,对文章的局部,即对字、词、句、段进行深入的分析、理解,达到对文章有更深层次的掌握,使心中的轮廓更透彻、鲜明。对教师来说,这是对文章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进行分析教学的过程;而学生则是从认识的起始。到认识的入门,最后使认识飞跃、升华的认知过程。如果我们不首先让学生对课文有个大致的了解,就直接分析文章的各部分,那么势必使教与学的活动支离破碎,学生得到的印象将会是孤立、分散、不完整的,将会导致学生片面地理解课文甚至出现谬误。从系统的观点来看,整体结构功能总是大于个体功能之和。我们必须从整体结构出发,进行阅读教学。即不要把字、词、句、段、篇孤立起来,而应围绕文章中心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整体结构上去认识,这样才能获得阅读教学的最佳效果。
首先我们强调要对文章有个总体印象,强调不要将字、词、句、段作孤立的分析、讲解。但绝不是反对对文章局部作深入的分析、研究。有了总体印象之后.还要抓住文章的具体内容、具体人物、情节、结构和具体描绘,进行深入精读,达到从“点”的深化掌握到“面”的深刻理解。对文章局部的分析.首要任务是品味重点字、词、句。教学中,我们要捕捉那些表达中心思想精确、形象、生动的词、句。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要突出重点段落的精读。突出重点,并非为教而教,而是要把“作者”、“教者”和“学者”三者统一起来,达到培养阅读能力的目的。在局部具体形象的认识的基础上,再通过整体的认识,引起认真全面的思考,从而达到认识的升华。
综上所述,语文阅读。只有首先对课文全面了解,才能把握文章的重点、难点及关键词、句、段;也只有对局部的字、词、句、段作深入的理解后,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结构线索和中心。
三、语言的比较运用模式:“语言——思维——语言”与“具体——概括——具体”
阅读教学从“具体”到“概括”,就是要通过对文章的字、词、句、段、篇的了解。概括文章的中心、内容。而从“概括”到“具体”则是经过一定的判断和推理,具体回答课文的有关问题,使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也“知其所以然”。从语言与思维的角度上看,这是由课文的语言开始,经过思考,达到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清楚表达的目的。在这里,思考是关键。因为只有经过积极的思考才能使学生从掌握书本知识进而达到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事理的目的。这一过程,也可用“读”——阅读课文。“思”——对课文有关问题进行分析、比较,“说”——表达自己的思维结果来加以表示。其中比较、分析是最重要的一环。是联系“渎”与“说”的重要桥梁。因为不加思考、分析的“说”,只能是“照本宣科”、“人云亦云”,即不能把书本的知识变为自己的知识,达不到“知识迁移”的目的。为了启发学生思考,我让学生把《雨中登泰山》与《长江三峡》在描写景物的方法上加以比较,指出二者之间的异同,让学生理解一定的形式是为一定的内容服务的道理。
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应该根据学生认识事物的思维规律而定,受学生的基本素质、学习的环境等诸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研究阅读教学的模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容易掌握所学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学会怎样进行有效阅读和教师怎样进行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