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不但可以提高我国文化建设水平,而且也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本文首先指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明确了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针对性解决策略。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2-0237-01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必然会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发揮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我国经济建设的生力军,随着我国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对当代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华民族精神概念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的艰苦奋斗,在历史发展长河中逐步形成的,对外代表着中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凝聚着中华文化的本质特点,在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经过五千年的历史沿革,逐步形成了崇尚团结、讲求和平、积极奋斗、顽强拼搏的民族精神。
二、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要求“充分发挥民族精神的作用,全面建設社会主义。”中华民族要想取得较快发展,实现自己的宏伟蓝图,则需依靠具有民族精神的广大人民,而作为高级知识人才的大学生必然成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力军,必将承担起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职责,因此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一)提高民族素质的必要性
对当代大学生开展民族精神教育,使其具有民族感、自信心,帮助大学生将其转化为自己的主动意识,提高大学生的精神境界,才能使他们成为传播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主力。
(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当代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建设的主要力量,是民族发展的希望,因此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可以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顺利建设,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是促进当代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需要
全国高校都需认识到培育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利用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全面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当代大学生有着较高的精神追求,整体表现为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勇于拼搏、爱好和平、努力学习、顽强奋斗,有着较高的民族意识,但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中还存在着一定数量的问题,主要有下面这些。
(一)内容不完善,不具有时代性
很多高校不能集中开展民族精神教育,而且有的专项活动存在一定的形式化现象,没有收到较好的效果,很多大学生认为教师在民族精神教育中一味应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不能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培育方法不能及时更新
很多教师在民族精神教育中应用传统教学模式,而不能应用当代新型教学方法,民族精神培育手段简单、不能实现创新。只能利用思想政治课对大学生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民族精神不能融入到其他课程当中。有的高校不具备实践教育基地,不能正常开展实践活动,不能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收不到较好的培育效果
当前虽然在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还需进一步加强,有的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不具备诚信品质,遇有困难表现为退缩,不能积极面对激烈的竞争,甚至对自己的前途感到渺茫。
(四)培育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有的高校虽然认识到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也开展了较为广泛的民族精神教育,但因为经费问题与人员配置问题,同时不能正确评价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培育情况,导致工作不能正常开展。
四、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主要措施
(一)努力学习民族文化、自觉抵御不良思想
我国当前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大力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提高大学生抵御西方低级文化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要求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民族文化,将民族文化转化为自己内在意识。教师还需应用与大学生思维方式相协调的教学模式,大力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的作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民族文化内容,有效丰富民族精神培育手段,全面开展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工作。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民族精神培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大学生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容易接受各种新鲜事物,有着较强的可塑性,所以高校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作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可以在开展思想教育过程中引入真实案例,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教师还需将当前国家大事、时事政治与课堂教学有机联系在一起,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大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
(三)充分利用网络开展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
大学生是应用网络最普遍的人群,因此在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网络力量,大学生利用网络可以学习丰富的文化知识、获得各种信息,同时利用网络也可以开展充分交流与互动。所以在教育中要大力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有效丰富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手段。高校可以建立丰富多样的民族精神培育网站,及时引进一批高素质、高能力的网络教育人才,为大学生提供正确的、健康的、积极的教育内容。要对大学生开展正面教育,防止不良风气对大学生的侵蚀,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随时与专家在线交流,解决自己思想上的问题。
(四)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建设
还需意识到校园文化的作用,为大学生创建有效的民族精神教育环境,利用及时更新宣传栏,及时展现校园中的好人好事、国家大事,广播民族精神感人事迹,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利用设置文明指示牌帮助大学生形成文明行为,增强自己的民族意识。
(五)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
还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的民族意识,如可以带领大学生来到敬老院或福利院参加公益活动,提高大学生尊老爱幼自觉性。参观少年管教所或监狱等,规范大学生的行为。利用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激发大学生思考,进一步深入思考自己的人生,形成积极奉献的优良品质。
(六)建立完善的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机制
高校要建立完善的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部门,不但可以顺利开展培育工作而且也可以提高培育水平,第一,高校领导对此要高度重视,要意识到自己在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中的责任;第二,建立完善的培育机制,为开展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工作提供充足的经费与场地。第三,实行激励制度,高校要对在民族精神培育中表现突出的个人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从而激发教育人员的工作热情,努力开展创新,保证培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五、结语
总之,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当代大学生在开展社会主义精神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必将成为国家经济建设的生力军,所以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使其形成积极向上、努力拼搏、敢于奋斗、大胆创新的优秀品质,才能在国家经济建设中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 张春梅,陈佳.对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现状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9):54-56.
[2] 陈光军.高校培养大学生民族精神现状及内容和途径研究[J].北京青年研究,2015,24(3):80-87.
[3] 贺亚坤,李钢.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35(5):208-209.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2-0237-01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必然会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发揮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我国经济建设的生力军,随着我国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对当代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华民族精神概念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的艰苦奋斗,在历史发展长河中逐步形成的,对外代表着中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凝聚着中华文化的本质特点,在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经过五千年的历史沿革,逐步形成了崇尚团结、讲求和平、积极奋斗、顽强拼搏的民族精神。
二、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要求“充分发挥民族精神的作用,全面建設社会主义。”中华民族要想取得较快发展,实现自己的宏伟蓝图,则需依靠具有民族精神的广大人民,而作为高级知识人才的大学生必然成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力军,必将承担起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职责,因此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一)提高民族素质的必要性
对当代大学生开展民族精神教育,使其具有民族感、自信心,帮助大学生将其转化为自己的主动意识,提高大学生的精神境界,才能使他们成为传播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主力。
(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当代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建设的主要力量,是民族发展的希望,因此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可以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顺利建设,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是促进当代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需要
全国高校都需认识到培育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利用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全面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当代大学生有着较高的精神追求,整体表现为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勇于拼搏、爱好和平、努力学习、顽强奋斗,有着较高的民族意识,但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中还存在着一定数量的问题,主要有下面这些。
(一)内容不完善,不具有时代性
很多高校不能集中开展民族精神教育,而且有的专项活动存在一定的形式化现象,没有收到较好的效果,很多大学生认为教师在民族精神教育中一味应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不能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培育方法不能及时更新
很多教师在民族精神教育中应用传统教学模式,而不能应用当代新型教学方法,民族精神培育手段简单、不能实现创新。只能利用思想政治课对大学生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民族精神不能融入到其他课程当中。有的高校不具备实践教育基地,不能正常开展实践活动,不能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收不到较好的培育效果
当前虽然在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还需进一步加强,有的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不具备诚信品质,遇有困难表现为退缩,不能积极面对激烈的竞争,甚至对自己的前途感到渺茫。
(四)培育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有的高校虽然认识到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也开展了较为广泛的民族精神教育,但因为经费问题与人员配置问题,同时不能正确评价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培育情况,导致工作不能正常开展。
四、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主要措施
(一)努力学习民族文化、自觉抵御不良思想
我国当前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大力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提高大学生抵御西方低级文化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要求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民族文化,将民族文化转化为自己内在意识。教师还需应用与大学生思维方式相协调的教学模式,大力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的作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民族文化内容,有效丰富民族精神培育手段,全面开展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工作。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民族精神培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大学生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容易接受各种新鲜事物,有着较强的可塑性,所以高校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作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可以在开展思想教育过程中引入真实案例,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教师还需将当前国家大事、时事政治与课堂教学有机联系在一起,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大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
(三)充分利用网络开展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
大学生是应用网络最普遍的人群,因此在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网络力量,大学生利用网络可以学习丰富的文化知识、获得各种信息,同时利用网络也可以开展充分交流与互动。所以在教育中要大力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有效丰富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手段。高校可以建立丰富多样的民族精神培育网站,及时引进一批高素质、高能力的网络教育人才,为大学生提供正确的、健康的、积极的教育内容。要对大学生开展正面教育,防止不良风气对大学生的侵蚀,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随时与专家在线交流,解决自己思想上的问题。
(四)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建设
还需意识到校园文化的作用,为大学生创建有效的民族精神教育环境,利用及时更新宣传栏,及时展现校园中的好人好事、国家大事,广播民族精神感人事迹,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利用设置文明指示牌帮助大学生形成文明行为,增强自己的民族意识。
(五)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
还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的民族意识,如可以带领大学生来到敬老院或福利院参加公益活动,提高大学生尊老爱幼自觉性。参观少年管教所或监狱等,规范大学生的行为。利用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激发大学生思考,进一步深入思考自己的人生,形成积极奉献的优良品质。
(六)建立完善的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机制
高校要建立完善的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部门,不但可以顺利开展培育工作而且也可以提高培育水平,第一,高校领导对此要高度重视,要意识到自己在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中的责任;第二,建立完善的培育机制,为开展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工作提供充足的经费与场地。第三,实行激励制度,高校要对在民族精神培育中表现突出的个人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从而激发教育人员的工作热情,努力开展创新,保证培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五、结语
总之,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当代大学生在开展社会主义精神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必将成为国家经济建设的生力军,所以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使其形成积极向上、努力拼搏、敢于奋斗、大胆创新的优秀品质,才能在国家经济建设中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 张春梅,陈佳.对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现状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9):54-56.
[2] 陈光军.高校培养大学生民族精神现状及内容和途径研究[J].北京青年研究,2015,24(3):80-87.
[3] 贺亚坤,李钢.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35(5):208-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