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城中心医院,吉林白城137000)
摘要: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渗性高血糖非酮症昏迷(HHNC)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HHNC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人均以严重脱水、意识障碍加深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死亡5例,重残、植物生存4例,恢复良好4例。结论:对HHNC病人救治的关键是连续性监测血糖、血清渗透压、电解质,及时有效调整胰岛素用量。
关键词:颅脑损伤;高血糖;高渗性非酮性昏迷
中图分类号:R6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8)10-0079-02
2002年9月~2008年9月,我科收治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渗性高血糖非酮症昏迷(HHNC)病人13例,经积极有效控制血糖,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男8例,女5例,年龄21~67岁,平均38.5±10.2岁。CT扫描示:均有颅内血肿、脑挫裂伤及脑水肿改变,环池与基底池消失。入院时GCS均≤8分,平均5.6±13分。本组13例伤前均无糖尿病史,其中7例行开颅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术。
1.2临床表现
本组病人于伤后或术后2~7d发生高渗昏迷。发病前由于尿崩症及大量应用脱水剂等原因,均有明显多尿,24h尿量最多达7000mL,随后出现明显的脱水表现,血压下降,发热;2例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加深,GCS均下降1~3分。
1.3实验室检查
本组病人血糖、血钠及尿素氮均明显升高。血糖24.5~42.2mmol/L,平均38.9mmol/L;血钠158.0~1900mmol/L,平均165.0mmol/L;尿素氮14.5~25.0mmol/L。血钾<35mmol/L9例,血钾>5.5mmol/L3例,血钾正常1例;尿酮体阴性12例,阳性1例。本组病人血浆有效渗透压均>350.0mosm/L,平均362.6mosm/L,最高达436.7mosm/L。
1.4补液纠正高钠血症
采用鼻饲温开水加静脉补充低渗液体,双路径补液。24h补液总量(mL)=[血清钠测定值-142]×体重(kg)×常数+1500mL(常数男4,女3,儿童5)[1];其中2/3总液量经胃管注入,另1/3液体静脉补给。上消化道出血病人根据血常规检查结果予以红细胞悬液,血浆输入,同时给予抑酸及止血治疗。经24h治疗,9例血清钠及血浆渗透压降至正常,无心衰及肺水肿发生。
1.5降低血糖
采用生理盐水50mL加胰岛素50U微量泵泵入,或045%氯化钠500mL加胰岛素50U静脉滴入,4~8U/h,并根据血糖水平调节泵入速度。血糖<12.0mmol/L后,胰岛素减少1~2U/h继续泵入,如病情稳定改为皮下注射[2]。本组病人血糖在24~36h内得到有效控制12例,死于高渗性休克1例。
2结果
本组恢复良好4例,重残、植物生存4例,死亡5例;其中严重脑水肿及中枢功能衰竭死亡2例,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电解质紊乱致严重心律失常1例,休克1例。
3讨论
3.1发病机制
重型颅脑损伤早期,由于机体的交感神经极度兴奋,分泌大量儿茶酚胺类物质,大量消耗内源性糖原;同时下丘脑-垂体轴兴奋,导致体内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糖原异生增加,而体内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使组织对葡萄糖利用减少[3]。颅脑损伤后,机体内源性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胰岛素抵抗)使其不能抵消儿茶酚胺和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的作用。这些因素均导致血糖上升并难以控制。同时,由于颅脑损伤时限制补液或高热大汗,过度换气,大量使用高渗性脱水剂;以及中枢性尿崩症等因素使机体失水过多,导致血钠明显升高。另外下丘脑损伤可引起ACTH异常分泌,并兴奋醛固酮而滞钠排钾,促使血钠升高。严重的高血糖及高血钠均使血浆渗透压明显升高,诱发HHNC。文献报道高渗病人的病死率高达20%~70%,高渗越严重,病死率越高[4]。
3.2诊断标准
该病特征:①多见于重型及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尤其是下丘脑及脑干损伤者,多在伤后1周内发病;②发病前常有明显多尿,随后出现严重脱水表现;发病后病人常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加深;本组病人GCS均下降1~3分,绝大部分病人可出现中枢性高热,部分病人出现消化道出血;③由于脑细胞内脱水和颅内压下降,细胞间的桥接静脉会受牵拉和破坏,易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迟发性颅内血肿;④实验室检查,血糖多大于33.3mmol/L;血清钠大于150mmol/L;血钾大多降低;血浆渗透压大于350mosm/L;尿糖强阳性;尿酮体阴性或弱阳性;血CO2-CP及pH值正常或轻度下降;氮质血症,BUN∶Cr比值可大于30∶1;红细胞压积与血浆蛋白量亦升高。
3.3治疗
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在重视原发伤救治的同时,严密监测血电解质、血生化及血气等指标,以便早期诊治。在大量脱水、利尿的同时,应补充与失水量相当的水分,以免过度脱水。补液要采用鼻饲加静脉双路径,将总失水量在2~3d逐步补入,最好在中心静脉压监测下进行补液。胰岛素治疗须与补液同时进行,应用微量泵泵入或0.45%氯化钠以每小时输入胰岛素5~10U持续静脉输入,使血糖逐步下降,并控制在正常或稍高范围,同时严密监测血糖变化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5]。多数病人合并低血钾,故补液同时应及时补钾。对出现循环衰竭及休克者,首先快速补充血浆等胶体及平衡盐液,尽快纠正休克,尽可能缩短脑缺血时间。应警惕该病的常见并发症及重要死亡原因,如肺感染、多脏器功能衰竭及上消化道出血等。
参考文献:
[1]单爱军,蔡坤浩,陈东,等.脑损伤昏迷患者并发高渗性糖尿病昏迷、高钠血症的快速救治[J].中华神经外科,2000,16(2):132-133.
[2]张健,李杨.急性颅脑损伤和高血压脑出血并发高渗性高血糖非酮症昏迷诊治[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6,28(2):152-153.
(责任编辑:陈涌涛)
摘要: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渗性高血糖非酮症昏迷(HHNC)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HHNC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人均以严重脱水、意识障碍加深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死亡5例,重残、植物生存4例,恢复良好4例。结论:对HHNC病人救治的关键是连续性监测血糖、血清渗透压、电解质,及时有效调整胰岛素用量。
关键词:颅脑损伤;高血糖;高渗性非酮性昏迷
中图分类号:R6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8)10-0079-02
2002年9月~2008年9月,我科收治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渗性高血糖非酮症昏迷(HHNC)病人13例,经积极有效控制血糖,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男8例,女5例,年龄21~67岁,平均38.5±10.2岁。CT扫描示:均有颅内血肿、脑挫裂伤及脑水肿改变,环池与基底池消失。入院时GCS均≤8分,平均5.6±13分。本组13例伤前均无糖尿病史,其中7例行开颅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术。
1.2临床表现
本组病人于伤后或术后2~7d发生高渗昏迷。发病前由于尿崩症及大量应用脱水剂等原因,均有明显多尿,24h尿量最多达7000mL,随后出现明显的脱水表现,血压下降,发热;2例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加深,GCS均下降1~3分。
1.3实验室检查
本组病人血糖、血钠及尿素氮均明显升高。血糖24.5~42.2mmol/L,平均38.9mmol/L;血钠158.0~1900mmol/L,平均165.0mmol/L;尿素氮14.5~25.0mmol/L。血钾<35mmol/L9例,血钾>5.5mmol/L3例,血钾正常1例;尿酮体阴性12例,阳性1例。本组病人血浆有效渗透压均>350.0mosm/L,平均362.6mosm/L,最高达436.7mosm/L。
1.4补液纠正高钠血症
采用鼻饲温开水加静脉补充低渗液体,双路径补液。24h补液总量(mL)=[血清钠测定值-142]×体重(kg)×常数+1500mL(常数男4,女3,儿童5)[1];其中2/3总液量经胃管注入,另1/3液体静脉补给。上消化道出血病人根据血常规检查结果予以红细胞悬液,血浆输入,同时给予抑酸及止血治疗。经24h治疗,9例血清钠及血浆渗透压降至正常,无心衰及肺水肿发生。
1.5降低血糖
采用生理盐水50mL加胰岛素50U微量泵泵入,或045%氯化钠500mL加胰岛素50U静脉滴入,4~8U/h,并根据血糖水平调节泵入速度。血糖<12.0mmol/L后,胰岛素减少1~2U/h继续泵入,如病情稳定改为皮下注射[2]。本组病人血糖在24~36h内得到有效控制12例,死于高渗性休克1例。
2结果
本组恢复良好4例,重残、植物生存4例,死亡5例;其中严重脑水肿及中枢功能衰竭死亡2例,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电解质紊乱致严重心律失常1例,休克1例。
3讨论
3.1发病机制
重型颅脑损伤早期,由于机体的交感神经极度兴奋,分泌大量儿茶酚胺类物质,大量消耗内源性糖原;同时下丘脑-垂体轴兴奋,导致体内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糖原异生增加,而体内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使组织对葡萄糖利用减少[3]。颅脑损伤后,机体内源性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胰岛素抵抗)使其不能抵消儿茶酚胺和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的作用。这些因素均导致血糖上升并难以控制。同时,由于颅脑损伤时限制补液或高热大汗,过度换气,大量使用高渗性脱水剂;以及中枢性尿崩症等因素使机体失水过多,导致血钠明显升高。另外下丘脑损伤可引起ACTH异常分泌,并兴奋醛固酮而滞钠排钾,促使血钠升高。严重的高血糖及高血钠均使血浆渗透压明显升高,诱发HHNC。文献报道高渗病人的病死率高达20%~70%,高渗越严重,病死率越高[4]。
3.2诊断标准
该病特征:①多见于重型及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尤其是下丘脑及脑干损伤者,多在伤后1周内发病;②发病前常有明显多尿,随后出现严重脱水表现;发病后病人常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加深;本组病人GCS均下降1~3分,绝大部分病人可出现中枢性高热,部分病人出现消化道出血;③由于脑细胞内脱水和颅内压下降,细胞间的桥接静脉会受牵拉和破坏,易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迟发性颅内血肿;④实验室检查,血糖多大于33.3mmol/L;血清钠大于150mmol/L;血钾大多降低;血浆渗透压大于350mosm/L;尿糖强阳性;尿酮体阴性或弱阳性;血CO2-CP及pH值正常或轻度下降;氮质血症,BUN∶Cr比值可大于30∶1;红细胞压积与血浆蛋白量亦升高。
3.3治疗
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在重视原发伤救治的同时,严密监测血电解质、血生化及血气等指标,以便早期诊治。在大量脱水、利尿的同时,应补充与失水量相当的水分,以免过度脱水。补液要采用鼻饲加静脉双路径,将总失水量在2~3d逐步补入,最好在中心静脉压监测下进行补液。胰岛素治疗须与补液同时进行,应用微量泵泵入或0.45%氯化钠以每小时输入胰岛素5~10U持续静脉输入,使血糖逐步下降,并控制在正常或稍高范围,同时严密监测血糖变化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5]。多数病人合并低血钾,故补液同时应及时补钾。对出现循环衰竭及休克者,首先快速补充血浆等胶体及平衡盐液,尽快纠正休克,尽可能缩短脑缺血时间。应警惕该病的常见并发症及重要死亡原因,如肺感染、多脏器功能衰竭及上消化道出血等。
参考文献:
[1]单爱军,蔡坤浩,陈东,等.脑损伤昏迷患者并发高渗性糖尿病昏迷、高钠血症的快速救治[J].中华神经外科,2000,16(2):132-133.
[2]张健,李杨.急性颅脑损伤和高血压脑出血并发高渗性高血糖非酮症昏迷诊治[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6,28(2):152-153.
(责任编辑:陈涌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