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川邛窑在中国陶瓷史上以烧制彩绘瓷而著称。邛窑彩绘瓷既有釉下彩,也有釉上彩,主要色彩有黑、绿、褐、黄等色,还发现有少量铜红彩,既有为单色彩绘,也有双色或三色同时应用的彩绘。纹饰题材丰富,有图案、斑块、花卉纹、草叶纹、花鸟、人物、文字等,器物造型丰富,是唐代彩绘瓷最重要的代表之一。四川邛窑彩绘瓷出现于隋代,虽然它的装饰题材不及长沙窑丰富,绘画水平也比长沙窑略低,但它出现的年代却比在唐代中晚期才出现的长沙窑彩绘瓷早约二百年,因而很多学者都认为邛窑是中国彩绘瓷的发源地。
重庆的陶瓷研究者陈丽琼教授将邛窑彩绘的纹饰分为四类,即图案画、没骨画、散点画、斑块纹。这种分类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概括邛窑彩绘瓷的某些特征,不足之处在于不能全面、准确地说明邛窑彩绘瓷的装饰手法。邛窑彩绘瓷的装饰手法,大体上可以分为点彩、斑彩、绘彩、刻花填彩、沥彩、文字等几种。关于邛窑彩绘瓷的装饰技法及艺术特色,笔者已有专文探讨,这里不再赘述。本文将重点介绍四川古陶瓷彩绘瓷技法中目前学者们较少提及的一种特色技法——沥彩。
沥彩,即用沥粉方法绘成的纹饰。沥粉是一项传统的装饰技法,广泛用于古建筑彩画和漆器制作,是用沥粉工具将颜料浆像挤牙膏一样沥在物体表面,形成线条凸起的纹饰图案。四川古陶瓷上的沥粉装饰,始于五代,流行于两宋,在明清时期的一些四川地方窑产品上仍有应用。目前所见四川窑口的沥彩装饰,主要用于邛窑系窑口的产品,此外在广元窑、西坝窑、磁峰窑等窑口的产品上也有发现。
1.邛窑系陶瓷中的沥彩装饰
邛窑彩绘中的沥彩装饰,目前发现数量较多。沥彩装饰多见于碗、罐、壶、瓶、水盂、鼓等器物上,多为宋代的琉璃厂窑产品,也有一部分为邛窑系其他窑口所烧制,如青神坛罐窑、遂宁龙凤镇窑等。邛窑系沥彩装饰一般是将黄褐色彩料施于酱褐色、酱色、青色釉面上,形成线条、网格、斑块、花卉等具有凸起效果的纹饰。有的沥粉纹饰直接施于器物胎上,然后在沥粉图案之上再施青釉,沥粉纹饰成为釉下彩。
邛窑沥彩纹饰的题材多为线条纹,一般以三、四或五条直线为一组,施于器物腹部,以三、四、五、六、七组直线,将器物等分(图1)。也有的以两组分别平行的直线,相互交叉绘成棱形网格纹,布满器身,或交叉成几组X形,平均分布于器身(图2)。也有的以单组线条分别施于器身对称的两侧,线条横斜。斑块形状的沥彩,多施于壶、罐的肩、腹部(图3)。沥彩花卉纹多为连枝卷草、缠枝花卉,缠绕于壶、罐的腹部一周,有的碗在内腹部以数枝花草纹围成一圈(图4、图5)。
2.四川其他窑口的沥彩器物
四川广元窑的绿釉和黄釉器物上,使用沥粉装饰较多。如黄釉瓶的上部施黄釉,腹部先施黑褐色釉,然后在黑褐色釉上以黄釉绘牡丹纹。因黄釉牡丹纹的釉层较厚凸起于黑褐色釉的表面,因而具有沥粉装饰的效果。同样的装饰手法,也见于绿釉瓶上,腹部的底釉也是黑褐色,牡丹纹用绿釉绘成,牡丹纹突出釉面,黑绿两色分明(图6)。四川省博物馆陈列的一件广元窑绿釉花卉纹小口瓶,肩部以上和下腹施绿釉,正腹部施黑褐釉,然后以绿釉作彩料以沥粉方法绘线条和花卉纹,以四道线条为一组,将腹部间隔成六个开光,开光内绘折枝花卉(图7)。
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宋代广元窑绿釉壶,腹部底釉为黑褐色,腹部以四道绿釉直线为一组,间隔出六个开光,开光内用绿釉绘折枝花卉纹,直线条和折枝花卉均突出于釉面。北京故宫博物院将这件壶定名为“绿釉剔刻花纹执壶”,在器物描述中说“腹部以剔刻的四条竖道为一组间隔出六个开光,开光内剔刻折枝花卉”(资料见故宫博物院网站)。其实这件广元窑绿釉壶,根本未采用剔刻装饰工艺,腹部的绿釉线条和折枝花卉都是采用沥粉方法绘成的。在瑞典远东古物馆也收藏有1件宋代广元窑绿釉开光折枝花卉纹壶,造型及花纹装饰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绿釉壶几乎完全相同。国立故宫博物院编辑委员会编著的《海外遗珍·陶瓷》将其定名为“辽绿釉堆花花卉纹水注,磁州窑系”,其实它也是宋代四川广元窑产品(图8)。
此外,四川乐山西坝窑、重庆荣昌窑黑釉瓷器和成都彭州磁峰窑白釉瓷器也有部分器物采用沥彩装饰。乐山西坝窑器物上常见的线条装饰,除部分是采用出筋方法制成的外,有一部分是采用沥粉方法制成的,即在器物的胎上以泥浆沥绘线条纹,然后再施以黑釉,因线条突出釉面,线条处釉层较薄,烧成后线条呈现出酱黄或黄白色(图9)。荣昌窑黑釉瓷沥彩装饰,如在酱黑釉执壶的肩部以黄釉沥绘折枝花卉纹。成都磁峰窑白瓷的沥彩装饰,目前发现不多,一般是在碗、盘的内壁以白色化妆土沥绘出多道直线条,像征菊瓣纹(图10)。
从装饰技法观察,四川古陶瓷的沥粉纹饰中的线条、网格、斑块等图案具有传统沥粉装饰的特点;花卉等图案虽然在很大成份上属于绘画的范畴,但因所用的釉料(彩料)较厚,纹饰凸起,具有立体感,因此也属于沥彩。
3.古代陶瓷上沥粉装饰的源流
沥粉装饰,作为一项传统装饰技法,早在汉代就已出现,西汉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彩绘木棺上面的凸起纹饰,具有沥粉装饰的特点。唐宋时期,沥粉装饰技法发展成熟,在古建筑彩画、墓葬壁画、佛道造像及壁画上大量使用。沥粉装饰技法在古代陶瓷器上的使用,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出现时间较晚,一般认为出现于元代。事实上,在两宋时期的四川陶瓷工匠已熟练掌握沥粉装饰技法,在邛窑系诸窑、广元窑、西坝窑、磁峰窑等窑口的器物上都使用沥粉装饰,不仅有简单线条纹、网格纹,而且还有相对繁复的花卉纹。因此,古代瓷器上的沥粉装饰至迟在宋代已经发展成熟。
元代陶瓷上的沥粉装饰,目前发现数量不多,主要有山西珐华器和景德镇窑。元代山西珐华器上的纹饰,采用沥粉方法,先用泥浆堆出纹样图案,然后再填以黄、绿、紫、蓝等彩料烧成的。元代景德镇瓷器上的沥粉装饰,目前发现数量较少,一般是在卵白釉或影青釉上,以釉料堆出纹样图案的轮廓线条,然后在线条上或轮廓内彩绘或戗金。典型实物有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卵白釉堆粉花卉纹碗(图11)。目前学术界对这类器物的定名尚不统一,有“堆花加彩”、“堆粉五彩”、“堆粉戗金”、“立粉戗金五彩”(注:立粉,应为沥粉)等不同称法。
明代瓷器上的沥粉装饰,主要见于明代中晚期的瓷器上,有酱釉白花、祭蓝釉白花、白釉白花、哥釉酱彩青花等品种。酱釉白花,如安徽博物馆收藏的万历酱釉白花三足炉,器内施白釉,器外施酱色釉,酱釉之上用白色釉料绘松、竹、梅图案,白色纹饰突出釉面,富有立体感(图12)。祭蓝釉白花,如万历祭蓝釉白花菊纹蒜头瓶,器表通体施祭蓝釉,腹部用白色彩料绘盆菊,花纹突出釉面,富有立体感(图13)。广西自治区博物馆收藏的万历哥釉酱彩堆粉青花松梅纹梅瓶,以酱彩绘松枝,堆粉青花绘松针,以堆粉白花绘梅花花朵,梅花和松针突出釉面,具有立体感(图14)。
清代,瓷器上的沥粉装饰增多。康熙时出现了青花堆粉,又称“青花加白”。到清中期嘉庆、道光时,豆青釉堆粉青花兴盛,先在豆青釉上用白色彩料绘出纹饰的轮廓图案,然后用青花在白彩上绘纹饰,最后施以透明釉,入窑烧成。纹饰图案较以前复杂、丰富,出现了山水人物、花鸟树石等图案(图15)。在清代中期的单色釉,如豆青釉、天蓝釉、祭蓝釉、淡黄釉等,也常绘以堆粉法绘以花卉、梅兰竹菊等纹饰(图16)。民国以及上世纪70、80年代的豆青釉、青釉等日用瓷上,堆粉白花也是一种常见的装饰方法。此外,堆粉也是清代、民国时期紫砂陶器的常用装饰方法。
明清时期的沥粉装饰,虽然在名称上被称为“堆粉”、“加白”,但从本质上来说,仍然属于沥粉装饰。陶瓷上的这种装饰技法,在历史上是由四川地区的制瓷工匠最先采用的。(责编:雨岚)
重庆的陶瓷研究者陈丽琼教授将邛窑彩绘的纹饰分为四类,即图案画、没骨画、散点画、斑块纹。这种分类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概括邛窑彩绘瓷的某些特征,不足之处在于不能全面、准确地说明邛窑彩绘瓷的装饰手法。邛窑彩绘瓷的装饰手法,大体上可以分为点彩、斑彩、绘彩、刻花填彩、沥彩、文字等几种。关于邛窑彩绘瓷的装饰技法及艺术特色,笔者已有专文探讨,这里不再赘述。本文将重点介绍四川古陶瓷彩绘瓷技法中目前学者们较少提及的一种特色技法——沥彩。
沥彩,即用沥粉方法绘成的纹饰。沥粉是一项传统的装饰技法,广泛用于古建筑彩画和漆器制作,是用沥粉工具将颜料浆像挤牙膏一样沥在物体表面,形成线条凸起的纹饰图案。四川古陶瓷上的沥粉装饰,始于五代,流行于两宋,在明清时期的一些四川地方窑产品上仍有应用。目前所见四川窑口的沥彩装饰,主要用于邛窑系窑口的产品,此外在广元窑、西坝窑、磁峰窑等窑口的产品上也有发现。
1.邛窑系陶瓷中的沥彩装饰
邛窑彩绘中的沥彩装饰,目前发现数量较多。沥彩装饰多见于碗、罐、壶、瓶、水盂、鼓等器物上,多为宋代的琉璃厂窑产品,也有一部分为邛窑系其他窑口所烧制,如青神坛罐窑、遂宁龙凤镇窑等。邛窑系沥彩装饰一般是将黄褐色彩料施于酱褐色、酱色、青色釉面上,形成线条、网格、斑块、花卉等具有凸起效果的纹饰。有的沥粉纹饰直接施于器物胎上,然后在沥粉图案之上再施青釉,沥粉纹饰成为釉下彩。
邛窑沥彩纹饰的题材多为线条纹,一般以三、四或五条直线为一组,施于器物腹部,以三、四、五、六、七组直线,将器物等分(图1)。也有的以两组分别平行的直线,相互交叉绘成棱形网格纹,布满器身,或交叉成几组X形,平均分布于器身(图2)。也有的以单组线条分别施于器身对称的两侧,线条横斜。斑块形状的沥彩,多施于壶、罐的肩、腹部(图3)。沥彩花卉纹多为连枝卷草、缠枝花卉,缠绕于壶、罐的腹部一周,有的碗在内腹部以数枝花草纹围成一圈(图4、图5)。
2.四川其他窑口的沥彩器物
四川广元窑的绿釉和黄釉器物上,使用沥粉装饰较多。如黄釉瓶的上部施黄釉,腹部先施黑褐色釉,然后在黑褐色釉上以黄釉绘牡丹纹。因黄釉牡丹纹的釉层较厚凸起于黑褐色釉的表面,因而具有沥粉装饰的效果。同样的装饰手法,也见于绿釉瓶上,腹部的底釉也是黑褐色,牡丹纹用绿釉绘成,牡丹纹突出釉面,黑绿两色分明(图6)。四川省博物馆陈列的一件广元窑绿釉花卉纹小口瓶,肩部以上和下腹施绿釉,正腹部施黑褐釉,然后以绿釉作彩料以沥粉方法绘线条和花卉纹,以四道线条为一组,将腹部间隔成六个开光,开光内绘折枝花卉(图7)。
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宋代广元窑绿釉壶,腹部底釉为黑褐色,腹部以四道绿釉直线为一组,间隔出六个开光,开光内用绿釉绘折枝花卉纹,直线条和折枝花卉均突出于釉面。北京故宫博物院将这件壶定名为“绿釉剔刻花纹执壶”,在器物描述中说“腹部以剔刻的四条竖道为一组间隔出六个开光,开光内剔刻折枝花卉”(资料见故宫博物院网站)。其实这件广元窑绿釉壶,根本未采用剔刻装饰工艺,腹部的绿釉线条和折枝花卉都是采用沥粉方法绘成的。在瑞典远东古物馆也收藏有1件宋代广元窑绿釉开光折枝花卉纹壶,造型及花纹装饰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绿釉壶几乎完全相同。国立故宫博物院编辑委员会编著的《海外遗珍·陶瓷》将其定名为“辽绿釉堆花花卉纹水注,磁州窑系”,其实它也是宋代四川广元窑产品(图8)。
此外,四川乐山西坝窑、重庆荣昌窑黑釉瓷器和成都彭州磁峰窑白釉瓷器也有部分器物采用沥彩装饰。乐山西坝窑器物上常见的线条装饰,除部分是采用出筋方法制成的外,有一部分是采用沥粉方法制成的,即在器物的胎上以泥浆沥绘线条纹,然后再施以黑釉,因线条突出釉面,线条处釉层较薄,烧成后线条呈现出酱黄或黄白色(图9)。荣昌窑黑釉瓷沥彩装饰,如在酱黑釉执壶的肩部以黄釉沥绘折枝花卉纹。成都磁峰窑白瓷的沥彩装饰,目前发现不多,一般是在碗、盘的内壁以白色化妆土沥绘出多道直线条,像征菊瓣纹(图10)。
从装饰技法观察,四川古陶瓷的沥粉纹饰中的线条、网格、斑块等图案具有传统沥粉装饰的特点;花卉等图案虽然在很大成份上属于绘画的范畴,但因所用的釉料(彩料)较厚,纹饰凸起,具有立体感,因此也属于沥彩。
3.古代陶瓷上沥粉装饰的源流
沥粉装饰,作为一项传统装饰技法,早在汉代就已出现,西汉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彩绘木棺上面的凸起纹饰,具有沥粉装饰的特点。唐宋时期,沥粉装饰技法发展成熟,在古建筑彩画、墓葬壁画、佛道造像及壁画上大量使用。沥粉装饰技法在古代陶瓷器上的使用,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出现时间较晚,一般认为出现于元代。事实上,在两宋时期的四川陶瓷工匠已熟练掌握沥粉装饰技法,在邛窑系诸窑、广元窑、西坝窑、磁峰窑等窑口的器物上都使用沥粉装饰,不仅有简单线条纹、网格纹,而且还有相对繁复的花卉纹。因此,古代瓷器上的沥粉装饰至迟在宋代已经发展成熟。
元代陶瓷上的沥粉装饰,目前发现数量不多,主要有山西珐华器和景德镇窑。元代山西珐华器上的纹饰,采用沥粉方法,先用泥浆堆出纹样图案,然后再填以黄、绿、紫、蓝等彩料烧成的。元代景德镇瓷器上的沥粉装饰,目前发现数量较少,一般是在卵白釉或影青釉上,以釉料堆出纹样图案的轮廓线条,然后在线条上或轮廓内彩绘或戗金。典型实物有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卵白釉堆粉花卉纹碗(图11)。目前学术界对这类器物的定名尚不统一,有“堆花加彩”、“堆粉五彩”、“堆粉戗金”、“立粉戗金五彩”(注:立粉,应为沥粉)等不同称法。
明代瓷器上的沥粉装饰,主要见于明代中晚期的瓷器上,有酱釉白花、祭蓝釉白花、白釉白花、哥釉酱彩青花等品种。酱釉白花,如安徽博物馆收藏的万历酱釉白花三足炉,器内施白釉,器外施酱色釉,酱釉之上用白色釉料绘松、竹、梅图案,白色纹饰突出釉面,富有立体感(图12)。祭蓝釉白花,如万历祭蓝釉白花菊纹蒜头瓶,器表通体施祭蓝釉,腹部用白色彩料绘盆菊,花纹突出釉面,富有立体感(图13)。广西自治区博物馆收藏的万历哥釉酱彩堆粉青花松梅纹梅瓶,以酱彩绘松枝,堆粉青花绘松针,以堆粉白花绘梅花花朵,梅花和松针突出釉面,具有立体感(图14)。
清代,瓷器上的沥粉装饰增多。康熙时出现了青花堆粉,又称“青花加白”。到清中期嘉庆、道光时,豆青釉堆粉青花兴盛,先在豆青釉上用白色彩料绘出纹饰的轮廓图案,然后用青花在白彩上绘纹饰,最后施以透明釉,入窑烧成。纹饰图案较以前复杂、丰富,出现了山水人物、花鸟树石等图案(图15)。在清代中期的单色釉,如豆青釉、天蓝釉、祭蓝釉、淡黄釉等,也常绘以堆粉法绘以花卉、梅兰竹菊等纹饰(图16)。民国以及上世纪70、80年代的豆青釉、青釉等日用瓷上,堆粉白花也是一种常见的装饰方法。此外,堆粉也是清代、民国时期紫砂陶器的常用装饰方法。
明清时期的沥粉装饰,虽然在名称上被称为“堆粉”、“加白”,但从本质上来说,仍然属于沥粉装饰。陶瓷上的这种装饰技法,在历史上是由四川地区的制瓷工匠最先采用的。(责编:雨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