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未来并购浪潮将朝着新兴产业深化,扩散至传统行业,以及海外并购等方向发展。
2013年以来,中国上市公司并购活动加快,尤其是三季度以来,并购交易数目和交易金额均创新高。
有分析人士认为,未来并购浪潮将朝着新兴产业深化,扩散至传统行业,以及海外并购等方向纵深发展。兴业证券也发表了相似的观点。
兴业证券认为,未来并购浪潮有几个发展方向:一是在全社会资金偏紧的环境下,上市公司积极利用融资优势进行消费和新兴产业并购。包括横向并购以拓宽产品线、进入新市场等,关注医疗器械、环保行业;纵向收购向上下游拓展,关注电子、计算机、传媒、通信等行业借助并购延伸产业链,进入相关子行业。二是并购有望从成长行业向传统行业扩散,传统产业在新经济下重生,传统产业类股插上新经济的翅膀。三是从国企到民企,从抢购资源到引进技术,学习和仿效海外市场的成功并购模式,将助推中国社会资源向移动互联、节能环保、医疗保健、健康食品、先进制造业等集中。
医疗健康并购规模居首
值得注意的是,從2012年四季度开始,连续三个季度,创投通过并购方式退出的案例数占比都超过60%,而2013年二季度通过并购方式退出的总交易金额占比更是创下新高。
行业增长稳定、退出渠道畅通,这是风投在寻找投资目标时的不二法则。
医疗健康行业投资因其抗周期性而相对稳定;在IPO暂停的背景下,行业最近一年就发生了120多起并购案,为资本退出打通了一条新的渠道。
投中集团最新发布的研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国内共有31家医疗健康企业获得风投3.04亿美元的融资,平均单笔融资规模为1689.45万美元。在最近两年投资市场整体萎缩、各大行业投资规模不断下降的背景下,医疗健康行业的单笔融资规模则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长幅度。
在今年医疗健康行业的投资案例中,高盛集团对于爱康国宾健康体检管理集团的投资,无疑是最受关注的。
今年5月,爱康国宾正式宣布,获得高盛集团以及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的联合战略投资,规模接近1亿美元。这笔投资远远超过了年内医药行业平均1689.45万美元的水平,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健康管理行业最大的一笔私募投资。
面对如此大额的投资,爱康国宾的CEO张黎刚却说,“我们的资金状况是比较充裕的”。言下之意,公司并不是特别缺钱。爱康国宾的营收能力也证实公司不差钱。资料显示,公司在2012年实现营收约8亿元。
高盛入驻的目的是要让公司提高成长的“加速度”。张黎刚表示,这笔投资将用于加快在全国主要中心城市医疗实体的扩张,建立更为完善的客户服务平台,并在健康体检的基础上开始发展新的业务。
被风投盯上的“不差钱”企业,还有去年7月拿到IPO过会“令牌”的慈铭体检。记者查询该公司的招股书发现,截至2011年末,慈铭体检账面现金额为1.52亿元,报告期内短期借款和流动负债均为零,一系列的数据都表明慈铭体检现金充裕。但是,招股说明书却显示,鼎晖创投、天图创投、平安创新、富坤投资等数家风投都先后掏钱进入了公司的股东榜。
“医疗健康行业在政策上受到的扶持力度以及在未来发展中所占的重要性越来越大,这同时也吸引到更多的投资者的关注。”投中集团分析师李鑫表示,除了未来的成长性有保障之外,与互联网行业相比,医疗健康行业具有较强的抗周期性,因此该行业的投资也相对稳定。
房地产投资受到PE青睐
尽管未来地产行业的走向变数很多,但是并不代表地产行业就没有投资机会,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房地产投资仍受到PE的青睐。
从私募股权市场整体投资行业分布来看,房地产行业再次成为PE市场投资的香饽饽。
根据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房地产以9.5亿美元成为三季度投资金额最大的行业,物流业以8.9亿美元位居第二,化工原料及加工以4.6亿美元排名第三。
近期,星浩资本宣布启动星光耀地产基金第三期募集,计划募资规模达45亿元人民币,有望刷新国内地产基金募资新纪录。
星浩资本副总裁黄海滨表示,房地产基金投资的是稀缺资产,可充分抵御通货膨胀,实现保值与增值,同时房地产基金相对PE更加稳健,回报率通常在15%-25%之间。而退出方式包括物业销售至陆续清盘,项目股权转让等。
对于整个房地产投资走势,黄海滨认为,地产基金投资份额会陆续加大,潜力巨大,如在美国,房地产80%是地产基金投资的,开发商投资的份额仅20%,而在中国仅有1%是地产基金投资的,有很大发展空间。
房地产行业受到PE青睐,业内认为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就房地产的保值能力而言,市场存在刚性的预期,在房地产业仍存在许多投资机会;二是在银行融资通道受限的情况下,房地产企业对于私募房地产基金产生了较高的融资需求,于是一些房地产融资“变种”成了PE投资。
内外资超市并购加快
最近,超市行业的并购也风生水起,仅仅在今年上半年,就有超过6起大型并购事件。
中国零售市场有三大力量并存。它们分别是:以大润发、沃尔玛、家乐福、T esco为代表的外资零售巨头;以华润万家、百联为代表的国有商业巨头;以及以永辉超市、湖南步步高等为代表的区域民营零售企业。
一直以来,这三股力量以外资超市为主导。但最近,华润万家与T esco成立合资公司;物美商业收购卜蜂莲花36家超市店铺,两家公司还互相参股,这种结合打破了“默契的天平”,格局产生微妙改变。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12年全国连锁百强数据,2012年中国零售百强中,沃尔玛销售规模为580亿元,同比增长3.6%,低于门店扩张增速3.2个百分点。家乐福销售规模为453亿元,同比增长0.2%,更是低于门店扩张增速7.2个百分点,并且两者位列名次均较2011年有所下降。而乐天玛特销售额规模16 3亿元,同比销售增幅6.7%,门店99家,门店增长8.8%。 昔日教父级别的外资大佬们如今一个个处于风口浪尖,发展也似乎进入了发展的慢车道。此前偏安一隅的本土超市们开始发动反击,连续采取并购方式扩大地盘;而之前一直积极跑马圈地的外资超市却连连败退,收缩防守。
广东省流通业商业执行会长黄文杰认为,外资超市在中国历经15年的风光,管理、资本、政策等优势几乎消失殆尽,相反,内资超市效仿沃尔玛、大润发模式,再加上人才流动以及灵活的本土化运作,开始出现“逆袭”。总的来看,“目前在超市经营模式竞争上,存在着‘外资标准化’和‘内资本土化”对决的局面。
多业态经营成并购动机
不仅一些行业内部在通过并购深化变革,而多业态经营近年来逐渐被企业重视。这不仅可以起到分散经营风险的作用,更可以扩大销售规模、提升盈利能力。
德勤的统计也发现,多业态经营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比单一业态经营公司高出近4个百分点。
通过并购不同业态的企业进军其他领域已成为并购的新看点。
湘鄂情的跨业态并购战略从2012年开始实施。2012年4月,湘鄂情收购上海齐鼎餐饮管理有限公司90%的股权,正式进入快餐业。不久,湘鄂情再度出手,收购北京龙德华餐饮管理公司进军团膳服务。
今年4月,在通过增持后,湘鄂情持有三特索道总股份的10.04%,成为其第二大股东。而6月,湘鄂情发布公告称,拟收购江苏中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中昱环保)51%的股权,进入环保产业投资经营领域。 而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有10多家非环保上市公司“玩跨界”,加码环保业务。
其中,中电远达在今年上半年彻底转型为环保业务后,7月又计划募集16.69亿元,用于收购脱硫脱硝及在建项目合计1268万千瓦。公司目前发力水务、节能、核能环保等领域,并开始率先布局环保期货交易市场。
7月29日,城投控股抛出置换注入上海市环境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100%股权的协议,这是城投控股继去年6月收购大股东旗下环保资产后,再度借助大股东的支持实施公司产业结构调整。
其他行业的跨行并购也很多。今年6月,毫无光伏经验的江苏旷达昨日公告已签订协议拟收购一家光伏电站,即青海力诺太阳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
在王府井百货收购春天百货的案例中,双方差异化的品牌资源得到互补,未来王府井百货将重点发展购物中心和奥特莱斯业务,同时加速百货店購物中心化转型。
线下企业收购线上企业发展电商也是新趋势。先是沃尔玛收购了1号店以培育在华新的增长点。随后苏宁也通过收购红孩子等垂直电商来拓展在线销售。这也被看做是整合多渠道资源、提高购物便利性的表现。
有关专家认为,跑马圈地的扩张模式已经成为过去,并购成为当前企业扩张版图的有效手段之一。企业如果能顺利完成跨行业或跨业态并购,可以抵御市场风险。
对外并购持续升温
随着2013年上半年美国、欧元区和中国等经济体峰回路转,中国企业对外并购活动又攀新高。
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3年第三季度中国海外并购20起,较上个季度提高了25 .0%,涉及交易金额83.84亿美元,同比大涨近4倍,环比涨幅更是高达575.9%。外资并购8起,交易金额共计4.99亿美元。
“海外交易回暖,主要有几单巨额交易助力,”清科研究中心有关人士介绍。
金额最大的一笔海外并购在今年5月由双汇国际缔造,其以71亿美元收购史密斯菲尔德。10月又有中国复星国际有限公司拟斥资7.25亿美元收购纽约市办公楼。另据外媒报道,联想集团正在考虑收购困境中的加拿大智能手机生产商黑莓。
一直以来,中国境外并购旨在获得自然资源,但这一趋势似乎正在发生改变。一位信托投行资深人士表示,传统的自然资源领域并购已不再一支独大,目前有更多科技、房地产和食品行业的企业投身海外并购。
普衡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圣豪表示:“普遍观点认为中国的国际扩张主要是为了获得自然资源,但实际上我们采访的企业更侧重于将获得新市场准入和专业技术作为重要战略目标。”他指出,虽然自然资源领域的并购交易仍占据很大比例,但与消费品和电信,媒体和技术行业相比,该领域的交易量在减少。
“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是出于企业的业务发展需要,价格是最关键的因素。”中信建投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经理苏雪晶认为,海外置业的价格吸引中国企业,企业如果认为有需求、有价值,就会去投资。”
2013年以来,中国上市公司并购活动加快,尤其是三季度以来,并购交易数目和交易金额均创新高。
有分析人士认为,未来并购浪潮将朝着新兴产业深化,扩散至传统行业,以及海外并购等方向纵深发展。兴业证券也发表了相似的观点。
兴业证券认为,未来并购浪潮有几个发展方向:一是在全社会资金偏紧的环境下,上市公司积极利用融资优势进行消费和新兴产业并购。包括横向并购以拓宽产品线、进入新市场等,关注医疗器械、环保行业;纵向收购向上下游拓展,关注电子、计算机、传媒、通信等行业借助并购延伸产业链,进入相关子行业。二是并购有望从成长行业向传统行业扩散,传统产业在新经济下重生,传统产业类股插上新经济的翅膀。三是从国企到民企,从抢购资源到引进技术,学习和仿效海外市场的成功并购模式,将助推中国社会资源向移动互联、节能环保、医疗保健、健康食品、先进制造业等集中。
医疗健康并购规模居首
值得注意的是,從2012年四季度开始,连续三个季度,创投通过并购方式退出的案例数占比都超过60%,而2013年二季度通过并购方式退出的总交易金额占比更是创下新高。
行业增长稳定、退出渠道畅通,这是风投在寻找投资目标时的不二法则。
医疗健康行业投资因其抗周期性而相对稳定;在IPO暂停的背景下,行业最近一年就发生了120多起并购案,为资本退出打通了一条新的渠道。
投中集团最新发布的研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国内共有31家医疗健康企业获得风投3.04亿美元的融资,平均单笔融资规模为1689.45万美元。在最近两年投资市场整体萎缩、各大行业投资规模不断下降的背景下,医疗健康行业的单笔融资规模则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长幅度。
在今年医疗健康行业的投资案例中,高盛集团对于爱康国宾健康体检管理集团的投资,无疑是最受关注的。
今年5月,爱康国宾正式宣布,获得高盛集团以及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的联合战略投资,规模接近1亿美元。这笔投资远远超过了年内医药行业平均1689.45万美元的水平,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健康管理行业最大的一笔私募投资。
面对如此大额的投资,爱康国宾的CEO张黎刚却说,“我们的资金状况是比较充裕的”。言下之意,公司并不是特别缺钱。爱康国宾的营收能力也证实公司不差钱。资料显示,公司在2012年实现营收约8亿元。
高盛入驻的目的是要让公司提高成长的“加速度”。张黎刚表示,这笔投资将用于加快在全国主要中心城市医疗实体的扩张,建立更为完善的客户服务平台,并在健康体检的基础上开始发展新的业务。
被风投盯上的“不差钱”企业,还有去年7月拿到IPO过会“令牌”的慈铭体检。记者查询该公司的招股书发现,截至2011年末,慈铭体检账面现金额为1.52亿元,报告期内短期借款和流动负债均为零,一系列的数据都表明慈铭体检现金充裕。但是,招股说明书却显示,鼎晖创投、天图创投、平安创新、富坤投资等数家风投都先后掏钱进入了公司的股东榜。
“医疗健康行业在政策上受到的扶持力度以及在未来发展中所占的重要性越来越大,这同时也吸引到更多的投资者的关注。”投中集团分析师李鑫表示,除了未来的成长性有保障之外,与互联网行业相比,医疗健康行业具有较强的抗周期性,因此该行业的投资也相对稳定。
房地产投资受到PE青睐
尽管未来地产行业的走向变数很多,但是并不代表地产行业就没有投资机会,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房地产投资仍受到PE的青睐。
从私募股权市场整体投资行业分布来看,房地产行业再次成为PE市场投资的香饽饽。
根据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房地产以9.5亿美元成为三季度投资金额最大的行业,物流业以8.9亿美元位居第二,化工原料及加工以4.6亿美元排名第三。
近期,星浩资本宣布启动星光耀地产基金第三期募集,计划募资规模达45亿元人民币,有望刷新国内地产基金募资新纪录。
星浩资本副总裁黄海滨表示,房地产基金投资的是稀缺资产,可充分抵御通货膨胀,实现保值与增值,同时房地产基金相对PE更加稳健,回报率通常在15%-25%之间。而退出方式包括物业销售至陆续清盘,项目股权转让等。
对于整个房地产投资走势,黄海滨认为,地产基金投资份额会陆续加大,潜力巨大,如在美国,房地产80%是地产基金投资的,开发商投资的份额仅20%,而在中国仅有1%是地产基金投资的,有很大发展空间。
房地产行业受到PE青睐,业内认为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就房地产的保值能力而言,市场存在刚性的预期,在房地产业仍存在许多投资机会;二是在银行融资通道受限的情况下,房地产企业对于私募房地产基金产生了较高的融资需求,于是一些房地产融资“变种”成了PE投资。
内外资超市并购加快
最近,超市行业的并购也风生水起,仅仅在今年上半年,就有超过6起大型并购事件。
中国零售市场有三大力量并存。它们分别是:以大润发、沃尔玛、家乐福、T esco为代表的外资零售巨头;以华润万家、百联为代表的国有商业巨头;以及以永辉超市、湖南步步高等为代表的区域民营零售企业。
一直以来,这三股力量以外资超市为主导。但最近,华润万家与T esco成立合资公司;物美商业收购卜蜂莲花36家超市店铺,两家公司还互相参股,这种结合打破了“默契的天平”,格局产生微妙改变。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12年全国连锁百强数据,2012年中国零售百强中,沃尔玛销售规模为580亿元,同比增长3.6%,低于门店扩张增速3.2个百分点。家乐福销售规模为453亿元,同比增长0.2%,更是低于门店扩张增速7.2个百分点,并且两者位列名次均较2011年有所下降。而乐天玛特销售额规模16 3亿元,同比销售增幅6.7%,门店99家,门店增长8.8%。 昔日教父级别的外资大佬们如今一个个处于风口浪尖,发展也似乎进入了发展的慢车道。此前偏安一隅的本土超市们开始发动反击,连续采取并购方式扩大地盘;而之前一直积极跑马圈地的外资超市却连连败退,收缩防守。
广东省流通业商业执行会长黄文杰认为,外资超市在中国历经15年的风光,管理、资本、政策等优势几乎消失殆尽,相反,内资超市效仿沃尔玛、大润发模式,再加上人才流动以及灵活的本土化运作,开始出现“逆袭”。总的来看,“目前在超市经营模式竞争上,存在着‘外资标准化’和‘内资本土化”对决的局面。
多业态经营成并购动机
不仅一些行业内部在通过并购深化变革,而多业态经营近年来逐渐被企业重视。这不仅可以起到分散经营风险的作用,更可以扩大销售规模、提升盈利能力。
德勤的统计也发现,多业态经营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比单一业态经营公司高出近4个百分点。
通过并购不同业态的企业进军其他领域已成为并购的新看点。
湘鄂情的跨业态并购战略从2012年开始实施。2012年4月,湘鄂情收购上海齐鼎餐饮管理有限公司90%的股权,正式进入快餐业。不久,湘鄂情再度出手,收购北京龙德华餐饮管理公司进军团膳服务。
今年4月,在通过增持后,湘鄂情持有三特索道总股份的10.04%,成为其第二大股东。而6月,湘鄂情发布公告称,拟收购江苏中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中昱环保)51%的股权,进入环保产业投资经营领域。 而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有10多家非环保上市公司“玩跨界”,加码环保业务。
其中,中电远达在今年上半年彻底转型为环保业务后,7月又计划募集16.69亿元,用于收购脱硫脱硝及在建项目合计1268万千瓦。公司目前发力水务、节能、核能环保等领域,并开始率先布局环保期货交易市场。
7月29日,城投控股抛出置换注入上海市环境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100%股权的协议,这是城投控股继去年6月收购大股东旗下环保资产后,再度借助大股东的支持实施公司产业结构调整。
其他行业的跨行并购也很多。今年6月,毫无光伏经验的江苏旷达昨日公告已签订协议拟收购一家光伏电站,即青海力诺太阳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
在王府井百货收购春天百货的案例中,双方差异化的品牌资源得到互补,未来王府井百货将重点发展购物中心和奥特莱斯业务,同时加速百货店購物中心化转型。
线下企业收购线上企业发展电商也是新趋势。先是沃尔玛收购了1号店以培育在华新的增长点。随后苏宁也通过收购红孩子等垂直电商来拓展在线销售。这也被看做是整合多渠道资源、提高购物便利性的表现。
有关专家认为,跑马圈地的扩张模式已经成为过去,并购成为当前企业扩张版图的有效手段之一。企业如果能顺利完成跨行业或跨业态并购,可以抵御市场风险。
对外并购持续升温
随着2013年上半年美国、欧元区和中国等经济体峰回路转,中国企业对外并购活动又攀新高。
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3年第三季度中国海外并购20起,较上个季度提高了25 .0%,涉及交易金额83.84亿美元,同比大涨近4倍,环比涨幅更是高达575.9%。外资并购8起,交易金额共计4.99亿美元。
“海外交易回暖,主要有几单巨额交易助力,”清科研究中心有关人士介绍。
金额最大的一笔海外并购在今年5月由双汇国际缔造,其以71亿美元收购史密斯菲尔德。10月又有中国复星国际有限公司拟斥资7.25亿美元收购纽约市办公楼。另据外媒报道,联想集团正在考虑收购困境中的加拿大智能手机生产商黑莓。
一直以来,中国境外并购旨在获得自然资源,但这一趋势似乎正在发生改变。一位信托投行资深人士表示,传统的自然资源领域并购已不再一支独大,目前有更多科技、房地产和食品行业的企业投身海外并购。
普衡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圣豪表示:“普遍观点认为中国的国际扩张主要是为了获得自然资源,但实际上我们采访的企业更侧重于将获得新市场准入和专业技术作为重要战略目标。”他指出,虽然自然资源领域的并购交易仍占据很大比例,但与消费品和电信,媒体和技术行业相比,该领域的交易量在减少。
“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是出于企业的业务发展需要,价格是最关键的因素。”中信建投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经理苏雪晶认为,海外置业的价格吸引中国企业,企业如果认为有需求、有价值,就会去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