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生态旅游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x27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森林资源不仅在社会经济发展和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而且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的生态作用。当前我国森林面积虽然不断增长,但森林资源总量相对不足、质量不高仍是急需解决的问题。随着森林生态旅游的走俏,林业可持续发展也获得巨大的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将拥有更广阔的天地。
  一、森林生态旅游的内涵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创新,森林生态旅游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森林生态旅游是以生态经济和旅游经济理论为指导,以保护林业资源为基本原则,通过对森林旅游资源的开发,为游客提供休闲娱乐环境的旅游服务模式。现如今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的重要生活内容,特别是在传统旅游活动大范围覆盖的今天,森林生态旅游的兴起带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身处森林生态景区,人们不仅可以欣赏其中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还可以最大限度地贴近自然,感受植物的多姿多彩,并参加丰富多彩的互動活动,从而释放身心,获得舒适美好的旅游体验。例如,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植物园等都是森林生态旅游的不同形式。
  二、森林生态旅游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
  森林生态旅游的开发对于加速林业资源建设、促进林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增强社会公众的生态环保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加速林业资源建设。林业资源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我国虽然幅员辽阔,但森林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任务尤为艰巨。而随着人们对森林生态旅游需求的快速增长,林业资源建设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动力。森林生态旅游开发需要以林业资源为主体,增加资源种类以及数量的供给成为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的必要保障。人们在旅游的过程中获得身心愉悦,同时也为森林提供了休养生息的机会,而且由此创造的经济效益还可有效减轻商品林种植的经济负担。
  第二,林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增加林业资源建设的同时,从粗放向集约经营方式的转变至关重要。传统的林业经济是以砍伐树木作为创收的主要来源。木材是社会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资源,合理的树木砍伐是社会所必需,但过度依赖这种方式实现经济收入,不仅会影响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森林资源的严重消耗,而且会直接影响生态环境,增加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空气质量下降等风险。因此,森林生态旅游的开发实际上是为林业经营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使其从资源消耗向可持续建设方向转变,通过营林造林,更好地维护生态环境,同时也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第三,增强社会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林业生态建设不仅与林业部门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自然环境是人类所共同拥有,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会给人们的生存环境带来极大的影响。以往人们对生态系统的认识并不深入,很多生态问题长期得不到重视。因此,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有助于向全社会宣传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使社会公众加深对生态系统的认知,增强生态保护意识,并主动发挥自身的力量,为林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三、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策略
  为促进森林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林业部门应当进行科学的规划,积极营造旅游特色,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服务保障建设。
  第一,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林业资源的开发建设能够带动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进而为当地带来经济效益。但同时需要注意,森林生态旅游的开发必须以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为前提,避免盲目和粗放经营。当前部分地区对于森林生态旅游的内涵以及意义缺乏深刻的理解,市场定位不清,也没有开展深入的市场调研,甚至在开发过程中导致一些珍贵生态资源被破坏。所以林业部门应当立足长远,制定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的科学规划,共创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第二,营造当地森林生态旅游特色。森林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的趋势,带给人们与众不同的体验,但同时旅游产品同质化开发问题也较为突出,长期发展势必会影响人们的旅游感受。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域的气候条件有很大差异,林业经济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因而对于森林生态旅游的开发应当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营造本地区的旅游特色,通过选择适合的树种,并配合多元化的休闲活动,从而更好地吸引游客,增强市场竞争力。
  第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森林生态旅游近年来逐步掀起热潮,作为新型旅游活动,其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并不完善,对于旅游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急需通过具体的法律法规给予界定。因此,政府部门应根据《森林法》、《环境保护法》以及《文物保护法》等法律的指导,并结合地区实际,制定相应的法规,加强旅游环境监测,充分利用各大媒体的支持,向社会广泛宣传文明守法旅游的意义。
  第四,加强服务保障建设。森林生态旅游的繁荣离不开相关服务保障的支持,旅游活动在为当地林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的同时,生态资源的保护问题也不容忽视。为服务游客往来,当地交通基础设施需进一步建设,但由此也可能使景观的自然性与整体性受到影响,并带来污水排放、生活垃圾等问题。所以政府部门在推进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应当深化相关服务建设,在保证旅游服务质量的基础上,充分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作者单位: 134702 吉林省三岔子林业局)
其他文献
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的产量与质量与民生问题有着直接的联系。然而,在水稻的种植过程中,常常会由于技术问题或管理不当而导致产量与质量无法保证。文章将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水稻种植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简要分析,希望为我国水稻种植产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1 水稻种植技术  1.1 科学选种  在选择品种进行种植时,需要结合当地气候、土壤属性与肥沃程度进行科学地选择。选种都应具备较
玉米丝黑穗病。受害严重的植株,幼苗分蘖增多呈丛生形,植株明显矮化,节间缩短,叶片颜色暗绿挺直。有的品种叶片上出现与叶脉平行的黄白色条斑,有的幼苗心叶紧紧卷在一起弯曲呈鞭状。它主要危害雌穗和雄穗,的外观看似正常,但穗较正常穗会短一些,且基基部粗顶端尖。有时可见苞叶裂开后露出黑色的粉末,即变为黑褐色的孢子堆。黑龙江省是玉米丝黑穗病高发区,一般年份主栽品种发病率在2-5%,重发生年份在5-10%,个别地
最近几年,很多地区采取“企业 基地 支部 合作社 农户”的经营模式发展壮大生猪养殖规模,促进群众在养殖业上实现持续增收,并坚持畜牧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的理念,推进畜禽清洁生产,积极探索推广发酵床养殖、粪污综合处理与利用、病死畜禽集中处理,粪污资源化利用率逐步提高。依托有机肥厂,实现生猪粪污造肥还田,依托治污设施,实现生猪粪污就地消纳,依托生物发酵床,实现生猪养殖“零排放”,依托处理中心,实现病死生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