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蓝根是神药还是染料?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ll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板蓝根来源于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根。多年来,很多人以为,板蓝根是能治百病的“神药”,生活必备;也有不少人认为,板蓝根只是一种普通染料(可用于制作蓝色染料),毫无治病防病功效。那么,真相到底是什么?
  板蓝根是神药还是染料?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 方建国
  专家简介
  方建国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主任药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从事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研究、药物新制剂研究开发,对板蓝根、大青叶、鱼腥草、体外培育牛黄、金银花等清热解毒中药有深入研究。
  并非神药,但确能抗菌抗病毒
  病毒感染性疾病系因病毒侵入而致,与机体免疫机能状态有关,中医药防治病毒感染性疾病立足于整体观,辨证论治。近20年来,我们在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经过系统化学分离从板蓝根中得到有机酸、碱基类、生物碱等近40种化合物,结合体内、体外、细胞分子生物学等实验方法,对板蓝根清热解毒功效的实质及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证明板蓝根能直接对抗细菌、病毒和内毒素。板蓝根治疗包括病毒感染性疾病在内的“温毒时疫诸疾”,是多种化学成分、多种途径、多个靶点综合作用的结果。
  ●抗病原微生物
  板蓝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等革兰阴性及阳性细菌有一定作用,对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疱疹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腮腺炎病毒等呼吸道病毒,柯萨奇病毒等胃肠道病毒,以及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和乙型脑炎病毒等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板蓝根能抑制病毒感染并抑制其增殖,抗病毒机制可能与其所含尿苷、尿嘧啶、次黄嘌呤、生物碱等化学成分有关,这些物质干扰病毒DNA、RNA的复制,从而抑制病毒增殖,起到保护细胞免受病毒损害的作用。
  ●抗炎
  炎症反应是包括病毒在内的感染性疾病中最重要的病理过程。实验证明,板蓝根对于炎症发展过程的各阶段皆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具有较为广泛的抗炎活性。
  ●免疫调节
  在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板蓝根内大分子有效成分对提高功能免疫能可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抗内毒素
  板蓝根及其化学成分具有广泛的体内外抗内毒素活性,能够直接中和、降解内毒素,降低重要器官组织的血栓形成率,抑制内毒素所致发热效应。
  从古至今,防治流感功劳大
  历代医籍早有板蓝根(靛青根)的相关记载,如:唐末五代《日华子》:“治天行热毒”;清代《分类草药性》:“解诸毒恶疮, 散毒去火”。收载中药种类最多、有现代版《本草纲目》之称的当代中药权威巨著《中华本草》载:“对温毒时疫诸疾, 未病可防, 已病可治, 单用或入复方咸宜”。可见,从古至今,板蓝根在“瘟疫”等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尽管没有明确的循证医学证据证明板蓝根对流感、手足口病和禽流感有预防作用,但此类病毒感染性疾病均属于传统中医学“瘟疫”“时疫”“疫毒”的范畴。中医学认为,瘟疫是外感疫疠邪气引起的,应采用扶正解毒、清热利湿等治疗原则,而板蓝根正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功效,以解温毒、热毒、火毒,治疗温热病见长。近年来,我国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第三版)》《中医药防治手足口病临床技术指南》,都曾将板蓝根列入预防或治疗用药,也有相应的临床应用文献报道。可以说,板蓝根对流感、手足口病等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具有相应的中医药理论基础。
  但是,板蓝根味苦性寒,易伤脾气,因此,不宜以预防为目的长期服用,一般服用3~5天即可。
  脾胃虚寒者慎用
  板蓝根主要用于外感风热邪毒和温热邪毒所致的发热、咽喉肿痛、口咽干燥、腮部肿胀等,急性扁桃体炎、腮腺炎、流感发热和咽痛可用。需要注意的是,脾胃虚寒(腹胀食少,腹痛喜欢温热饮食,口中泛清水,大便糖稀,消化不好,手脚四肢怕冷)的老人、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以及阴虚火旺者应慎用板蓝根,儿童用药应酌减。扁桃体有化脓、发热体温超过38.5℃、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的患者,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另外,目前市场上中药材质量良莠不齐,而板蓝根药材及制剂缺乏能够科学反映其内在药效的质量控制标准,因药品质量问题而导致的疗效不佳现象也是客观存在的,建议患者选购品牌厂家的产品。
其他文献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  姚平#教授  姚平#α-亚麻酸  姚平(教授) 禹晓(博士)  问题:n-3脂肪酸摄入不足,健康问题突出  据推测,人类远古时期总脂肪和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分别占总能量的21%和7%~8%,膳食中n-6和n-3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接近于1∶1。然而,随着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和畜禽的集约化饲料养殖,动、植物性食物中n-3水平不断下降,n-6与n-3比例失衡
陈先生患有结直肠癌,腹膜后淋巴结广泛转移,属Ⅳ期,就诊时身体消瘦乏力,精神疲惫,面色黯淡、无光泽。  陈先生:“医生,我2年前得了结肠癌,手术后一直接受化疗,但现在身体吃不消了,想让您用中医的方法帮我调理调理身体。”  医生:“什么时候做的手术?手术的病理结果是什么?出院小结带了吗?”  陈先生:“啊?没带,我以为看中医不需要这些呢……”  这样的场景在中医门诊频频出现。如今,中医“以人为本”的诊
干皮肤与油皮肤对话之“春季饮食”  趁春节放假,干皮肤和油皮肤两个好朋友又见面了。看到油皮肤满脸的“青春痘”,干皮肤好奇地问:“油哥哥,你这是怎么啦?脸上长了那么多难看的红痘痘?”油皮肤抱怨道:“别提了,我的主人最近老是饮酒、熬夜,哪会管我呀,把皮脂这个家伙养得肥肥的,不停往我脸上冒油,弄得我可难受了!”?干皮肤点点头,深有感触地说:“我也一样,主人在春节长假里无休止地吃喝玩乐,弄得头上长包,口唇
最近,网络上很流行“存钱不如存肌肉”这句话。其大意是,人到中年,存些钱为将来退休年老后做些打算是应该的,但更重要的是要存些“肌肉”,那样年老后身体健康才会更有保障。那么,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呢?  作者简介  高炳宏 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院副院长、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医学分会委员,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生理生化分会委员,上海市体育科学学会理事。  “存钱不如存肌肉”的
有一味古老的中药因其神奇疗效受世界瞩目,它就是剧毒药砒霜。  “砒霜”治白血病的精彩传承  来自砒霜的砷制剂,正在现代白血病治疗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2015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终身教授张亭栋,因在使用砒霜(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上所作出的奠基性贡献,荣膺年度“求是杰出科学家奖”。让我们拨动时间的齿轮,回顾这一传奇中药制剂的代代传承。  【史记】  上古时期——以毒攻毒——毒药攻邪  
化疗#脱敏治疗  脱敏治疗打针好还是吃药好  我对螨虫过敏,医生说可以进行脱敏治疗,可以打针也可以吃药,疗程都要两三年。这两种方法,哪种效果好?  江苏 张女士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过敏(变态反应)科主任医师郭胤仕:目前,脱敏治疗有皮下注射和舌下含服两类制剂。皮下注射,第1~15周每周注射一次,此后每2周注射一次,然后根据情况每4周或每4~8周注射一次,标准疗程共计52次,需要2~3年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等发布消除人类狂犬病并可每年挽救数万生命的行动计划:在人们能负担得起疫苗和抗体的前提下,确保被咬伤的人员得到及时治疗,另外要开展大规模犬类疫苗接种,从而在源头上解决问题。世界卫生组织特别指出,全球每10名受到疑似狂犬咬伤的人员中有4位为15岁以下儿童。教育儿童如何避免被狗咬伤也十分关键。
血管病变:后果严重  血管性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等引起的血管损伤病变,以及血管损伤引起的心脏、脑、肾等靶器官病变。国内外数据显示,心脑血管疾病位列发病率和死亡原因首位,且发病人群正趋年轻化。  人体血管系统主要包括动脉系统和静脉系统。动脉系统病变后果较严重,如脑血管病变会导致血管性痴呆、脑梗死等;心血管病变会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猝死;肾动脉狭窄会导致青年人高血压;下肢血管病变会导致下肢发凉
传 言一:癌症不会传染,故与感染无关  真相:癌症不会传染,但一些慢性感染会致癌。在中国,减少慢性感染是预防癌症最有效的手段。  在我国,70%~85%的肝癌是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我国大规模开展的婴儿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在预防肝癌方面已经取得明显成效,0~19岁人群的肝癌死亡率在近15年内已下降了95%。人乳头瘤病毒(HPV)16和18型是引起宫颈癌的高致病亚型病毒,预防接种HPV疫苗,可以大大减
我今年40岁,前不久体检发现高血糖,空腹血糖12.0毫摩/升,餐后2小時血糖16.0毫摩/升,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从那之后,我开始严格控制饮食并口服降糖药物治疗,两周后复查,空腹血糖6.5毫摩/升,早餐后2小时血糖9.O毫摩/升,午餐前血糖7.0毫摩/升,均接近正常。但我最近感觉乏力、头昏,午餐前心悸、出汗,面部一阵阵潮热。没查出糖尿病前,没觉得哪儿不舒服,现在把血糖降下来了,反倒浑身不对劲。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