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大肠大息肉(>1.5cm)活检与全瘤切除病理诊断差异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2008年大肠大息肉(>1.5cm)活检病理、全瘤切除后病理结果及部分手术后病理结果。结果:内镜活检与全瘤切除后病理有较大差异,两者符合率仅为54.1%,不符率为26.2%;而内镜不能切除的大息肉活检与手术术后病理符合率为 50 %,活检为良性而术后为恶性的达50%。讨论:大肠息肉活检与整体病理诊断存在较大差异,病理诊断依据应以整体息肉切除后病理为准,临床医师将活检结果作为是否手术或选择化疗方案的重要参考条件时,应慎重对待。
【关键词】大肠大息肉;活检;全瘤切除;病理
【中图分类号】R4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2-0160-02
我们对65例>1.5cm的大肠息肉的活检病理及全瘤切除病理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肠镜活组织标本与全瘤切除的标本病理诊断的差异,旨在探讨内镜下完整息肉切除后病理诊断的重要性和恶性肿瘤活检的准确性,指导临床医师理性对待活检结果,指导临床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我院2003~2008年肠镜检查发现大肠大息肉(>1.5cm)65例,男41例,女24例,年龄28~76岁,平均49.1岁。 所有病例均行内镜下活检,其中4例息肉大无法内镜切除,余61例在1~3周内进行肠镜下完整切除,再行病理检查。活检组与全瘤切除组病理结果完全相同33例,达54.1%,不相符者16例,达26.2%。活检组织太小诊断为腺瘤,但不能分型12例,全瘤切除后的息肉病理均能分型,结果见列表1。
2 结果
内镜下65例内镜活检病理与全瘤切除术后病理诊断完全相符率54.1% ,不符率26.2%,不能判断类型18.5%。全瘤切除后发现癌变4例,占活检病理6.2%;手术后发现腺癌2例,占所有病例的3.1%。本组息肉均较大,活检多为多部位包括息肉顶部取材,由高年资医师操作。无法分型分析原因:可能,活检组织太小,活检部位欠妥当,或挤压引起有效评价组织小,仅能判断为腺瘤,不能其具体类型。而且腺瘤的3种病理类型在活检病理诊断时容易混淆,在腺瘤的不同部位,其绒毛密度不一,活检仅能代表其中的小部分,异型增生也是如此[1]。
3 讨论
内镜活检与全瘤切除息肉后病理有明显的差异。因此病理诊断依据应以全瘤切除后病理为准,切除后病理检查不但可提高诊断率,而且可明确息肉的病理分型、是否恶变、浸润深度和是否有淋巴管、血管浸润,以决定下一步是否需要手术治疗。而且切除息肉对仅侵犯粘膜层的恶性病变息肉有根治作用。国外报道一组内镜不能切除的大息肉,内镜活检为良性,二术后病理为恶性的达42%[2]。本组均为较大息肉,异型增生及恶变率高,尽管直径<1cm的息肉异型增生及恶变率低,但仍有异型增生及恶变率可能。因此内镜发现大肠息肉均应治疗。
临床上应引起注意的是,对肠道活检诊断明确但又不能手术的患者,在选择化疗方案时,需要参照活检病理分型、分级,但应考虑活检病理的欠准确的可能,为避免假阴性,可再次活检提高阳性率;同时临床医师把活检病理分型、分级作为患者能否手术的一个重要参考条件,此时亦应慎重。应同时结合肛门指诊、肠镜大体形态、腔内超声、CT和MRI等检查确定,如能排除炎症等良性病变,同时又手术指征,可手术探查。病理诊断疑为癌或有中重度异型增生,均提示手术指征,从而选择恰当的治疗。活检标本作出上皮内瘤变(HGIN)诊断时并不能排除同时存在癌的可能,甚至阴性结果而与临床不符时,也不能轻易排除癌的可能。对于那种活检报告是癌就手术,不是癌就不手术,而不是综合考虑检查结果作出治疗选择的认识已经不在符合现代外科的治疗原则。
参考文献
[1]欧希龙,孙为豪,曹大中,等. 大肠息肉及恶性肿瘤活检与整体病理诊断差异性分析.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4,21(04):277~279
[2] Nahas SC,Imperiale AR,Araujo SE,et al.Villous and tubulovillous adenomas of the colon and rectum:results in 30 patients.Rev hosp Clin Fac Med Sao Paulo,1998,53:162~168
作者单位:264300 荣成市人民医院
【关键词】大肠大息肉;活检;全瘤切除;病理
【中图分类号】R4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2-0160-02
我们对65例>1.5cm的大肠息肉的活检病理及全瘤切除病理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肠镜活组织标本与全瘤切除的标本病理诊断的差异,旨在探讨内镜下完整息肉切除后病理诊断的重要性和恶性肿瘤活检的准确性,指导临床医师理性对待活检结果,指导临床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我院2003~2008年肠镜检查发现大肠大息肉(>1.5cm)65例,男41例,女24例,年龄28~76岁,平均49.1岁。 所有病例均行内镜下活检,其中4例息肉大无法内镜切除,余61例在1~3周内进行肠镜下完整切除,再行病理检查。活检组与全瘤切除组病理结果完全相同33例,达54.1%,不相符者16例,达26.2%。活检组织太小诊断为腺瘤,但不能分型12例,全瘤切除后的息肉病理均能分型,结果见列表1。
2 结果
内镜下65例内镜活检病理与全瘤切除术后病理诊断完全相符率54.1% ,不符率26.2%,不能判断类型18.5%。全瘤切除后发现癌变4例,占活检病理6.2%;手术后发现腺癌2例,占所有病例的3.1%。本组息肉均较大,活检多为多部位包括息肉顶部取材,由高年资医师操作。无法分型分析原因:可能,活检组织太小,活检部位欠妥当,或挤压引起有效评价组织小,仅能判断为腺瘤,不能其具体类型。而且腺瘤的3种病理类型在活检病理诊断时容易混淆,在腺瘤的不同部位,其绒毛密度不一,活检仅能代表其中的小部分,异型增生也是如此[1]。
3 讨论
内镜活检与全瘤切除息肉后病理有明显的差异。因此病理诊断依据应以全瘤切除后病理为准,切除后病理检查不但可提高诊断率,而且可明确息肉的病理分型、是否恶变、浸润深度和是否有淋巴管、血管浸润,以决定下一步是否需要手术治疗。而且切除息肉对仅侵犯粘膜层的恶性病变息肉有根治作用。国外报道一组内镜不能切除的大息肉,内镜活检为良性,二术后病理为恶性的达42%[2]。本组均为较大息肉,异型增生及恶变率高,尽管直径<1cm的息肉异型增生及恶变率低,但仍有异型增生及恶变率可能。因此内镜发现大肠息肉均应治疗。
临床上应引起注意的是,对肠道活检诊断明确但又不能手术的患者,在选择化疗方案时,需要参照活检病理分型、分级,但应考虑活检病理的欠准确的可能,为避免假阴性,可再次活检提高阳性率;同时临床医师把活检病理分型、分级作为患者能否手术的一个重要参考条件,此时亦应慎重。应同时结合肛门指诊、肠镜大体形态、腔内超声、CT和MRI等检查确定,如能排除炎症等良性病变,同时又手术指征,可手术探查。病理诊断疑为癌或有中重度异型增生,均提示手术指征,从而选择恰当的治疗。活检标本作出上皮内瘤变(HGIN)诊断时并不能排除同时存在癌的可能,甚至阴性结果而与临床不符时,也不能轻易排除癌的可能。对于那种活检报告是癌就手术,不是癌就不手术,而不是综合考虑检查结果作出治疗选择的认识已经不在符合现代外科的治疗原则。
参考文献
[1]欧希龙,孙为豪,曹大中,等. 大肠息肉及恶性肿瘤活检与整体病理诊断差异性分析.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4,21(04):277~279
[2] Nahas SC,Imperiale AR,Araujo SE,et al.Villous and tubulovillous adenomas of the colon and rectum:results in 30 patients.Rev hosp Clin Fac Med Sao Paulo,1998,53:162~168
作者单位:264300 荣成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