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前有媒体曝光温州市拟放宽房地产限购政策,并获得了官方的证实,温州拟将之前过于严格的限购政策回归至国务院统一规定的各地限购标准,即持温州本市户口的家庭在尚无住宅的情况下由可以购置1套增加至2套,对已有1套或有1套以上的家庭限购政策维持不变。
房地产限购政策自2010年实施以来,公布限购令的城市已经由最初的10多个增加至目前的70余个,佛山、成都、芜湖等城市都曾在2011年前后企图放宽此前公布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但均以流产告终。虽然温州市住建委的官员称此次松绑限购依然在国务院要求执行的限购标准之上,但温州依然因为成为首个放宽楼市限购令的城市而备受公众关注。
特殊背景催生限购放宽政策
温州炒房团曾一度在中国房地产市场上声名鹊起,这些温州人不仅炒透了本地房价,还逐步开始在上海、杭州、苏州、厦门、北京、宁波、三亚等地置业。
截至2011年年初,温州市的房价涨幅大幅高于全国,当全国其他三线城市的房价同比涨幅仅为10%左右时,温州房价涨幅却超过了30%。
公开资料显示,为控制区域内房价上涨,温州市政府于2011年初下发《关于落实住房限购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温政发[2011]23号),被视为国内最严格的限购政策。该通知规定:自2011年3月14日起,温州市户籍居民家庭及能够提供1年以上本市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只能新购买1套商品住房(含存量住房);对已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以及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且无法提供1年以上本市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暂停在本市购房。违反规定购房的,不予办理房地产登记。
然而,由于实体经济运行不佳,2012年超过一半的温州企业停产或减产,加之民间借贷危机的影响,在房地产调控的高压政策下,温州房价开始大幅下降。截至2012年底,超过三分之一的温州炒房者退出市场,剩下的炒房者很多已经资不抵债,拥有实业而且经营较好的房产投资者则勉强依靠实业资金维持周转。2011年11月,浙江省正式发行金额达67亿元的政府债券,全部用于省内市、县的保障性安居工程以及各类基础设施建设,此举曾被公众广泛理解为旨在“救温州”。
温州房价的大幅下跌与地方民间债务危机相互作用、刺激,并将情况推向更深程度的恶化。根据百城住宅价格指数,目前温州月均房价较2012年同期下降14%,较2012年时的最高点下降约26%。而截至目前,全国百城均价和三线城市均价均较上年同期出现上涨,上涨幅度分别为7.9%和2.7%。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3年6月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均价变动情况显示,只有温州的新建商品住房(不含保障性住房)价格是下跌的,这也是温州自2011年9月以来连续第22个月房价出现同比下跌。
某知名券商分析师表示:“与其说温州此次要救楼市,不如说是要挽救整个温州的实体经济,温州上半年的经济增速不仅远低于浙江省的水平,也低于全国GDP增速,当地政府希望借助房地产的回暖来修补温州资金链,以达到刺激当地经济复苏的目的。目前温州房地产纵向比较已经开始显现回暖的趋势,横向比较温州房地产投资增速虽然低于全国水平,但商品房存量还在上升,而且销售均价也还在下跌,这种情况是全国大多数主要城市所不具备的,加上温州此前的限售政策本来就较其他城市严格,拉动经济增长的需要以及上述的特殊因素促使温州放宽限购政策,情况相比全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2012年,温州以6.7%的GDP增速,在浙江省11个地级市中位列倒数第一。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中国GDP增速为7.6%,浙江省为8.3%,而温州仅为7.4%。
松绑限购影响几何
2012年前后,曾经先后有数个城市试图以较为隐讳的方式放宽地方房地产调控政策,但均以流产告终。
公开资料显示,2011年10月,广东省佛山市住建局试图放宽限购条件:已办理房地产权证超过5年(含)的住房产权转移,不纳入限购范围;允许佛山市户籍居民家庭增购一套7500元/平方米以下的住房。然而,该政策公告不到24小时就被暂缓执行。
次月,成都市城乡住房管理局公布,政府拟仅在房产证登记发放时核查购房人资格,网上签约时对购房人的资格审核资格被转移给开发商和房产中介,这一变相放松限购的政策在执行一周后被有关部门叫停。2012年初,芜湖市房地产救市新政也仅出台3天就被叫停。上海市拟放宽二套房限购令的官方解释为“外地户籍居民持长期居住证满三年,可以享受本地户籍居民同等购房资质,可以购买第二套房”,但也在出台数天后就被再次否定。
此次,在舆论围绕温州放宽限购展开热烈讨论的同时,浙江省住建厅的一位负责人却向媒体表示,浙江省相关部门正在对此事进行调查了解,且称并不排除叫停的可能。
上海某知名券商的房地产行业分析师表示:“虽然限购作为房地产调控的行政手段必然不能长存,取消限购是未来的大趋势,但目前大范围放松限购的条件并不成熟,甚至说是并不具备,要真正、稳妥有效地大范围放宽限购至少还需要几年的时间。温州此次放宽限购即使可以过了政府那一关并得以顺利实施,也很难产生很大的影响,首先温州此次放宽限购仅仅是在此前自行规定的较严厉的限购政策程度上的放宽,并不是真放宽;其次,温州人现在手里可供投资的资金相比之前少了很多,即使有钱,经历过上一次房地产泡沫破裂以及借贷危机,大部分人在房地产上的投资会更为谨慎,加上温州目前房地产市场供大大过于求的局面,放宽限购的刺激效果可能十分有限。”
拥有一家实业企业的赵先生也曾是温州炒房团的一员,他曾于2009年分别以每平方米6.5万元、5.8万元的价格在市区两处楼盘购入多处房产,而目前这些房产的均价已较当时的价格缩水近半。“虽然政策向好,但是房价还是不一定会上涨,之前赔的太多了,我和周围大部分朋友现在对于投资房产都特别谨慎,现在有了政策利好,我们考虑的也是等房价回升之后把现有的房产赶快出手,并没有再投资的打算,真是怕了。”赵先生表示。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目前,出台房地产限购令的城市已经达到70余个,其中二三线城市就有约40余个。由于刚性需求有限,绝大多数二三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存在供过于求的局面。中国指数研究院年初对全国100个城市进行的调研指出,截至2013年初,全国有3个二线城市在售商品房项目总规模超过1亿平方米,超过北京;还有另外两个城市在售项目超过8000万平方米,超过了上海,而部分二三线城市现有土地存量需要长达五六年的时间才能消化。
上述券商分析师表示:“即使温州松绑限购可以有效刺激当地经济复苏,此次松绑限购政策有可能效仿的城市也仅限于一些限购政策严于中央政策的二三线城市,全国主要一线城市有很强的刚性需求,限购政策短期内不可能放松,而本身现行限购政策比较温和的二三线城市又没有放宽的空间。所以,与温州情况类似具有放宽条件的城市数量其实很少,很难形成波及全国的趋势。”
安信证券研究报告指出,由于民间融资问题导致温州房地产市场具有一定特殊性,其房价波动较全国并不具有代表性,因此很难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影响。
来自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一位教授表达了不同的观点:“目前,国家对于房地产的调控政策其实是有所松动的,在指导性基本政策不变的情况下,地方上可以根据当地的情况进行有边界的变通,虽然房地产市场明显供过于求,但一定程度上的放宽有利于缓解目前二三线城市的地方债务问题,对当地的经济有促进作用,但这个度一定要把握好。如果此次温州放宽限购的政策可以成功实施,可以说是中央给类似城市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
房地产限购政策自2010年实施以来,公布限购令的城市已经由最初的10多个增加至目前的70余个,佛山、成都、芜湖等城市都曾在2011年前后企图放宽此前公布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但均以流产告终。虽然温州市住建委的官员称此次松绑限购依然在国务院要求执行的限购标准之上,但温州依然因为成为首个放宽楼市限购令的城市而备受公众关注。
特殊背景催生限购放宽政策
温州炒房团曾一度在中国房地产市场上声名鹊起,这些温州人不仅炒透了本地房价,还逐步开始在上海、杭州、苏州、厦门、北京、宁波、三亚等地置业。
截至2011年年初,温州市的房价涨幅大幅高于全国,当全国其他三线城市的房价同比涨幅仅为10%左右时,温州房价涨幅却超过了30%。
公开资料显示,为控制区域内房价上涨,温州市政府于2011年初下发《关于落实住房限购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温政发[2011]23号),被视为国内最严格的限购政策。该通知规定:自2011年3月14日起,温州市户籍居民家庭及能够提供1年以上本市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只能新购买1套商品住房(含存量住房);对已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以及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且无法提供1年以上本市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暂停在本市购房。违反规定购房的,不予办理房地产登记。
然而,由于实体经济运行不佳,2012年超过一半的温州企业停产或减产,加之民间借贷危机的影响,在房地产调控的高压政策下,温州房价开始大幅下降。截至2012年底,超过三分之一的温州炒房者退出市场,剩下的炒房者很多已经资不抵债,拥有实业而且经营较好的房产投资者则勉强依靠实业资金维持周转。2011年11月,浙江省正式发行金额达67亿元的政府债券,全部用于省内市、县的保障性安居工程以及各类基础设施建设,此举曾被公众广泛理解为旨在“救温州”。
温州房价的大幅下跌与地方民间债务危机相互作用、刺激,并将情况推向更深程度的恶化。根据百城住宅价格指数,目前温州月均房价较2012年同期下降14%,较2012年时的最高点下降约26%。而截至目前,全国百城均价和三线城市均价均较上年同期出现上涨,上涨幅度分别为7.9%和2.7%。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3年6月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均价变动情况显示,只有温州的新建商品住房(不含保障性住房)价格是下跌的,这也是温州自2011年9月以来连续第22个月房价出现同比下跌。
某知名券商分析师表示:“与其说温州此次要救楼市,不如说是要挽救整个温州的实体经济,温州上半年的经济增速不仅远低于浙江省的水平,也低于全国GDP增速,当地政府希望借助房地产的回暖来修补温州资金链,以达到刺激当地经济复苏的目的。目前温州房地产纵向比较已经开始显现回暖的趋势,横向比较温州房地产投资增速虽然低于全国水平,但商品房存量还在上升,而且销售均价也还在下跌,这种情况是全国大多数主要城市所不具备的,加上温州此前的限售政策本来就较其他城市严格,拉动经济增长的需要以及上述的特殊因素促使温州放宽限购政策,情况相比全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2012年,温州以6.7%的GDP增速,在浙江省11个地级市中位列倒数第一。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中国GDP增速为7.6%,浙江省为8.3%,而温州仅为7.4%。
松绑限购影响几何
2012年前后,曾经先后有数个城市试图以较为隐讳的方式放宽地方房地产调控政策,但均以流产告终。
公开资料显示,2011年10月,广东省佛山市住建局试图放宽限购条件:已办理房地产权证超过5年(含)的住房产权转移,不纳入限购范围;允许佛山市户籍居民家庭增购一套7500元/平方米以下的住房。然而,该政策公告不到24小时就被暂缓执行。
次月,成都市城乡住房管理局公布,政府拟仅在房产证登记发放时核查购房人资格,网上签约时对购房人的资格审核资格被转移给开发商和房产中介,这一变相放松限购的政策在执行一周后被有关部门叫停。2012年初,芜湖市房地产救市新政也仅出台3天就被叫停。上海市拟放宽二套房限购令的官方解释为“外地户籍居民持长期居住证满三年,可以享受本地户籍居民同等购房资质,可以购买第二套房”,但也在出台数天后就被再次否定。
此次,在舆论围绕温州放宽限购展开热烈讨论的同时,浙江省住建厅的一位负责人却向媒体表示,浙江省相关部门正在对此事进行调查了解,且称并不排除叫停的可能。
上海某知名券商的房地产行业分析师表示:“虽然限购作为房地产调控的行政手段必然不能长存,取消限购是未来的大趋势,但目前大范围放松限购的条件并不成熟,甚至说是并不具备,要真正、稳妥有效地大范围放宽限购至少还需要几年的时间。温州此次放宽限购即使可以过了政府那一关并得以顺利实施,也很难产生很大的影响,首先温州此次放宽限购仅仅是在此前自行规定的较严厉的限购政策程度上的放宽,并不是真放宽;其次,温州人现在手里可供投资的资金相比之前少了很多,即使有钱,经历过上一次房地产泡沫破裂以及借贷危机,大部分人在房地产上的投资会更为谨慎,加上温州目前房地产市场供大大过于求的局面,放宽限购的刺激效果可能十分有限。”
拥有一家实业企业的赵先生也曾是温州炒房团的一员,他曾于2009年分别以每平方米6.5万元、5.8万元的价格在市区两处楼盘购入多处房产,而目前这些房产的均价已较当时的价格缩水近半。“虽然政策向好,但是房价还是不一定会上涨,之前赔的太多了,我和周围大部分朋友现在对于投资房产都特别谨慎,现在有了政策利好,我们考虑的也是等房价回升之后把现有的房产赶快出手,并没有再投资的打算,真是怕了。”赵先生表示。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目前,出台房地产限购令的城市已经达到70余个,其中二三线城市就有约40余个。由于刚性需求有限,绝大多数二三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存在供过于求的局面。中国指数研究院年初对全国100个城市进行的调研指出,截至2013年初,全国有3个二线城市在售商品房项目总规模超过1亿平方米,超过北京;还有另外两个城市在售项目超过8000万平方米,超过了上海,而部分二三线城市现有土地存量需要长达五六年的时间才能消化。
上述券商分析师表示:“即使温州松绑限购可以有效刺激当地经济复苏,此次松绑限购政策有可能效仿的城市也仅限于一些限购政策严于中央政策的二三线城市,全国主要一线城市有很强的刚性需求,限购政策短期内不可能放松,而本身现行限购政策比较温和的二三线城市又没有放宽的空间。所以,与温州情况类似具有放宽条件的城市数量其实很少,很难形成波及全国的趋势。”
安信证券研究报告指出,由于民间融资问题导致温州房地产市场具有一定特殊性,其房价波动较全国并不具有代表性,因此很难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影响。
来自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一位教授表达了不同的观点:“目前,国家对于房地产的调控政策其实是有所松动的,在指导性基本政策不变的情况下,地方上可以根据当地的情况进行有边界的变通,虽然房地产市场明显供过于求,但一定程度上的放宽有利于缓解目前二三线城市的地方债务问题,对当地的经济有促进作用,但这个度一定要把握好。如果此次温州放宽限购的政策可以成功实施,可以说是中央给类似城市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