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前写过,我是一个“严以律己,严以待人”的人。常听人苦口婆心地劝导:要宽容,要包容,要接受他人。虽然我不懂那个“接受”具体是什么内涵,要做到何种程度,但还是觉得有可取之处,便试着放宽心,尽量少地苛求或指责别人。结果还真略有成效,有时能上升到“宽以待人”的高度,只是始终无法做到“宽以律己”。
为什么要宽以律己?因为人不仅要处理与外界的关系,还要处理与自己的关系。不能与自己和谐相处,生存本身就成了一个困惑。对自己过于严格,太累;对自己过于宽松,又太不负责太不甘心。
我用了很长时间才发现,最难的不是接受别人,而是接受自己。每个人都会在成长之后为曾经的幼稚青涩懊恼不安。羞于承认当年的痴傻;每个人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与别人作比较,为自己方方面面的缺憾而耿耿于怀;每个人都羡慕或嫉妒过,都有过“我好失败”的自弃念头。一个人,或是相貌身材,或是性格脾性,或是天资成绩,或是人际关系、家庭背景,总归会有不尽人意之处。即便是外人看上去光鲜亮丽,内部也必有难言之隐,只是不被公众所知罢了。我曾真心地赞叹别人“简直+全+美”“生活上几乎一帆风顺”,也曾被别人错认为是“各方面都挺顺利挺幸运的人”,最后终于了解,没有谁享有绝对的幸运,没有谁值得被羡慕嫉妒。完美,压根儿是不存在的。
写东西这么多年,没有人知道,我收到的一摞摞样刊从来都是全部塞进箱子。终年不见天日。我不知道别的作者有什么习惯,我个人总是羞于见到自己的作品。刚写出的时候,是较为满意的;等发表出来——大概是几个月甚至一两年之后—再看,免不了处处生厌,竟觉得惨不忍睹。一想到这样糟糕的文字会被别人看到,别人因此会读出我的青涩肤浅,我就一阵惊恐,恨不得改名换姓,把这堆拙作撇得干干净净。逃不出的恶性循环:我的审美总在变,在成长,我不由自主地否定,反反复复地修正,诚惶诚恐地翻着样刊找到自己的作品。看不下去了就塞进箱子,像要趁别人不注意时把一段羞耻掩藏起来似的。
朋友看了我为自己的长篇小说写的后记,困惑而无奈地问:“怎么感觉你有种愧疚的情绪呢?”我说没错,就是愧疚,因为以我现在的眼光,会觉得两年前写出的东西差得不能给人看,所以才满篇自黑,满口抱歉。我说:“不完美,是这个世界的通病,我总觉得自己病入膏肓。”她说:“没必要以诺贝尔文学奖的标准要求自己,你与同龄人比已经很棒了,这本书能通过出版社的层层选拔得以出版,就是证明。”我说道理我懂,只是心里不能承受那份懊恼。或许是我太挑剔了,要求的太完美了,总想以当前最好的状态出现在别人的视野。读到自己十五六岁时情感丰沛多愁善感的文字,或读到两三年前思想不够深刻语言不够简洁的诗,我总想着如何消弭痕迹,以新的文字遮掩其上,让读者知道我已经成熟了,不再写那样的东西了。说到底,我是无法接受从前的自己。“一个人,时时刻刻都在否定从前的自己,多可怕啊。”她说。我沉默了。
诚然。这是可怕的。我的十几本日记塞满了两个抽屉,寂寞地度过了许多年。写它们的时候,我以为日后翻开回忆往昔一定是种享受。后来发现那绝大程度上是种煎熬,所有因幼稚而导致的伤心、担忧、天真短暂的快乐以及荒唐可笑的行为,都让我尴尬得无地自容。那时的我怎么那么傻,那么蠢,那么幼稚呢?从此我不敢轻易触碰那些载满真切过往的纸张,尽管它们也存留了等量的美好和欣慰。我甚至一度急切地渴望把从前不堪的经历统统销毁,毁得片甲不留。最好是有一把魔力剪刀,“咔嚓”一下,剪得干净利落,以后再也不用想起,一身轻松。
意识到这残忍而可怕的否定。我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我企图掩盖的,不仅是成长的印迹,更是自己的不完美。我不愿承认它们,我羞于承认它们。我真的不够强大。至少没有强大到坦然地全盘接受自己的缺憾和不堪。“感觉自己活得好失败”这种话,我说过不止一次。我既不接受从前的我,也不接受现在的我。可是问题在于,这世界本无完美可言,我非要把自己全然抹杀掉不可吗?为什么不能对自己宽容一点呢?
是时候来克服这种懦弱的逃避了。包容别人是一种修养,接受自己是一种自爱。我得学着与自己和平相处。自己跟自己较真儿实在太费劲了。
编辑/梁宇清
为什么要宽以律己?因为人不仅要处理与外界的关系,还要处理与自己的关系。不能与自己和谐相处,生存本身就成了一个困惑。对自己过于严格,太累;对自己过于宽松,又太不负责太不甘心。
我用了很长时间才发现,最难的不是接受别人,而是接受自己。每个人都会在成长之后为曾经的幼稚青涩懊恼不安。羞于承认当年的痴傻;每个人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与别人作比较,为自己方方面面的缺憾而耿耿于怀;每个人都羡慕或嫉妒过,都有过“我好失败”的自弃念头。一个人,或是相貌身材,或是性格脾性,或是天资成绩,或是人际关系、家庭背景,总归会有不尽人意之处。即便是外人看上去光鲜亮丽,内部也必有难言之隐,只是不被公众所知罢了。我曾真心地赞叹别人“简直+全+美”“生活上几乎一帆风顺”,也曾被别人错认为是“各方面都挺顺利挺幸运的人”,最后终于了解,没有谁享有绝对的幸运,没有谁值得被羡慕嫉妒。完美,压根儿是不存在的。
写东西这么多年,没有人知道,我收到的一摞摞样刊从来都是全部塞进箱子。终年不见天日。我不知道别的作者有什么习惯,我个人总是羞于见到自己的作品。刚写出的时候,是较为满意的;等发表出来——大概是几个月甚至一两年之后—再看,免不了处处生厌,竟觉得惨不忍睹。一想到这样糟糕的文字会被别人看到,别人因此会读出我的青涩肤浅,我就一阵惊恐,恨不得改名换姓,把这堆拙作撇得干干净净。逃不出的恶性循环:我的审美总在变,在成长,我不由自主地否定,反反复复地修正,诚惶诚恐地翻着样刊找到自己的作品。看不下去了就塞进箱子,像要趁别人不注意时把一段羞耻掩藏起来似的。
朋友看了我为自己的长篇小说写的后记,困惑而无奈地问:“怎么感觉你有种愧疚的情绪呢?”我说没错,就是愧疚,因为以我现在的眼光,会觉得两年前写出的东西差得不能给人看,所以才满篇自黑,满口抱歉。我说:“不完美,是这个世界的通病,我总觉得自己病入膏肓。”她说:“没必要以诺贝尔文学奖的标准要求自己,你与同龄人比已经很棒了,这本书能通过出版社的层层选拔得以出版,就是证明。”我说道理我懂,只是心里不能承受那份懊恼。或许是我太挑剔了,要求的太完美了,总想以当前最好的状态出现在别人的视野。读到自己十五六岁时情感丰沛多愁善感的文字,或读到两三年前思想不够深刻语言不够简洁的诗,我总想着如何消弭痕迹,以新的文字遮掩其上,让读者知道我已经成熟了,不再写那样的东西了。说到底,我是无法接受从前的自己。“一个人,时时刻刻都在否定从前的自己,多可怕啊。”她说。我沉默了。
诚然。这是可怕的。我的十几本日记塞满了两个抽屉,寂寞地度过了许多年。写它们的时候,我以为日后翻开回忆往昔一定是种享受。后来发现那绝大程度上是种煎熬,所有因幼稚而导致的伤心、担忧、天真短暂的快乐以及荒唐可笑的行为,都让我尴尬得无地自容。那时的我怎么那么傻,那么蠢,那么幼稚呢?从此我不敢轻易触碰那些载满真切过往的纸张,尽管它们也存留了等量的美好和欣慰。我甚至一度急切地渴望把从前不堪的经历统统销毁,毁得片甲不留。最好是有一把魔力剪刀,“咔嚓”一下,剪得干净利落,以后再也不用想起,一身轻松。
意识到这残忍而可怕的否定。我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我企图掩盖的,不仅是成长的印迹,更是自己的不完美。我不愿承认它们,我羞于承认它们。我真的不够强大。至少没有强大到坦然地全盘接受自己的缺憾和不堪。“感觉自己活得好失败”这种话,我说过不止一次。我既不接受从前的我,也不接受现在的我。可是问题在于,这世界本无完美可言,我非要把自己全然抹杀掉不可吗?为什么不能对自己宽容一点呢?
是时候来克服这种懦弱的逃避了。包容别人是一种修养,接受自己是一种自爱。我得学着与自己和平相处。自己跟自己较真儿实在太费劲了。
编辑/梁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