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双边参与的动态变化的过程,学生和教师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人,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的教应该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的教的过程要顺应学生学的过程,教师教的效果要体现为学生学的效果。这是现代课堂教学中应有的理念。
【关键词】数学课堂;少教多学
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出:教学的主要目地在于: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今天,我们研究有效教学,应当仍然要把“教师少教学生多学”作为基本纲领。
那么,如何加强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的确立学习的主体地位,从而真正的做到“少教多学,以学论教”呢?
1.要深刻认识“少教多学”教学模式的现实意义。
数学这门学科对于实践性的要求很强。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育者往往采用的是“教是基础,先教后学”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极大的扼杀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过度依赖老师,造成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创造能力的减弱,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坚力量,一切的教学方法,教学工具,教學手段都应围绕着学生这一学习的主体开展开来。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加大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应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课程的学习中来,成为数学学习的领导者而不是接受者。
2.任课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放手让学生主动去探索。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要明确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学习,配合学生的学习进度,规划好教学目标,一切的教学活动都应是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学习。
在新课改理念下,教育教学活动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每个学生都能自主学习,独立学习,成为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个体,这是新课改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把“学生可以多学”的应有权利还给学生,要做到放手让学生主动去探索。
2.1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生活蕴含着大量的数学知识,数学问题多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产生。教师要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根据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背景材料,从学生熟悉的事物、事件等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自主产生问题,激发探究欲望。如教学矩形的判定时,提供木工师傅通过测量门框对边的长度和对角线的长度来判断门框是不是矩形的场景,让学生自发思考,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我想同样的问题,由教师提还是学生自己提?效果绝对会不一样,往往是学生提比教师提效果更好。因为,学生能提出问题,说明学生费了心思、动了脑筋。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2.2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2.2.1要激励学生自主探究,寻求方法。数学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生进入角色以后,教师应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探究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感受。如学习勾股定理的应用时,对于问题:一个门框宽1米,高2米,一块长3米,宽2米的长方形薄木板能否从门框内通过?先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动手操作等形式自主探究,找出判断的方法。
2.2.2可建立学习小组。在课堂上,面临着要解决的一个个数学问题,学生的解决方法是各不相同的。为了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解决问题,我们可采用小组学习的方法,建立学习小组,小组中学习水平上、中、下的学生进行搭配,推荐一个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担任组长,让不同水平的层次的学生的信息联系和反馈信息在多层次、多方位上开展。这样,小组成员对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进行适时的合作交流,互相探讨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与方法,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达到圆满解决问题的目地。
2.2.3要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在操作中解决疏散问题。如在学习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时,让学生动手沿中位线剪下来,把剪下来的两部分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观察容易得出证明这个定理的方法。
2.3让学生自己去总结问题。
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以及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探讨而得到的结论,就放手让他们自己去获得、去总结。当他们碰到困难时,教师在适时给予指导和点拨,这样使学生的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自主活动,从而养成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
学生为主体,不是不要教师的“主导”作用。一般说来,教师的认识先于学生、高于学生。而学生心理特点又不同成人,加上本身知识有限,单靠自学是有困难的。因此,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更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那么,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呢?
3.1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拥有一个正确的学习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比如如何做好课前预习,如何保证课堂上的听课质量和听课效果,课后复习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所以学生掌握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提高自身独立学习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3.2坚持让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要保证学生的课内外的独立学习时间。初中学习阶段,是一个关键的学习阶段,此时学生对待问题有了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作为教师要充分信任自身的内在潜质,把学习的主动权大胆的交到学生手中,弱化教师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努力向一个引导着的身份转变,教师的教学要建立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之上,使得教学成为推动和巩固学生学习效果的途径。
3.3摆正教和学的关系。教和学是矛盾关系。对学生来说,教师的教是外因,学生的学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才起作用。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教师要为学生服务。
3.3.1做到尊重学生。教师要放下“师”架子,视己为普通一员置身于主体之中。教师还要具有科学的态度,从实际出发,按着学生认知规律组织教学,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体验到进步和成功的快乐。
3.3.2教师还要照顾好后进生,课堂上不要有“被遗忘的角落”。
3.3.3做到多向交流。教学中要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结构为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讲教师听、学生之间交流的三向结构。
3.3.4做到师生关系和谐。教师在课堂上要转换角色,使学生产生平和心理,从而形成“宽松和谐、民主平等、互尊互爱、互动互补”的教学环境和有利于学生“学”的氛围。
总之,“少教多学”教学模式的使用,使得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得到大幅的提高,学生自身树立起一种学习的责任感。学习不再是被动的,而是“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互动,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了乐趣。
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收获更多的知识,这是我理想中的“少教多学”的数学课堂。只要慢慢做起来,数学课堂就会实现双赢。
【关键词】数学课堂;少教多学
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出:教学的主要目地在于: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今天,我们研究有效教学,应当仍然要把“教师少教学生多学”作为基本纲领。
那么,如何加强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的确立学习的主体地位,从而真正的做到“少教多学,以学论教”呢?
1.要深刻认识“少教多学”教学模式的现实意义。
数学这门学科对于实践性的要求很强。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育者往往采用的是“教是基础,先教后学”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极大的扼杀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过度依赖老师,造成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创造能力的减弱,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坚力量,一切的教学方法,教学工具,教學手段都应围绕着学生这一学习的主体开展开来。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加大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应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课程的学习中来,成为数学学习的领导者而不是接受者。
2.任课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放手让学生主动去探索。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要明确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学习,配合学生的学习进度,规划好教学目标,一切的教学活动都应是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学习。
在新课改理念下,教育教学活动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每个学生都能自主学习,独立学习,成为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个体,这是新课改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把“学生可以多学”的应有权利还给学生,要做到放手让学生主动去探索。
2.1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生活蕴含着大量的数学知识,数学问题多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产生。教师要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根据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背景材料,从学生熟悉的事物、事件等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自主产生问题,激发探究欲望。如教学矩形的判定时,提供木工师傅通过测量门框对边的长度和对角线的长度来判断门框是不是矩形的场景,让学生自发思考,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我想同样的问题,由教师提还是学生自己提?效果绝对会不一样,往往是学生提比教师提效果更好。因为,学生能提出问题,说明学生费了心思、动了脑筋。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2.2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2.2.1要激励学生自主探究,寻求方法。数学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生进入角色以后,教师应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探究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感受。如学习勾股定理的应用时,对于问题:一个门框宽1米,高2米,一块长3米,宽2米的长方形薄木板能否从门框内通过?先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动手操作等形式自主探究,找出判断的方法。
2.2.2可建立学习小组。在课堂上,面临着要解决的一个个数学问题,学生的解决方法是各不相同的。为了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解决问题,我们可采用小组学习的方法,建立学习小组,小组中学习水平上、中、下的学生进行搭配,推荐一个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担任组长,让不同水平的层次的学生的信息联系和反馈信息在多层次、多方位上开展。这样,小组成员对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进行适时的合作交流,互相探讨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与方法,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达到圆满解决问题的目地。
2.2.3要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在操作中解决疏散问题。如在学习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时,让学生动手沿中位线剪下来,把剪下来的两部分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观察容易得出证明这个定理的方法。
2.3让学生自己去总结问题。
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以及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探讨而得到的结论,就放手让他们自己去获得、去总结。当他们碰到困难时,教师在适时给予指导和点拨,这样使学生的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自主活动,从而养成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
学生为主体,不是不要教师的“主导”作用。一般说来,教师的认识先于学生、高于学生。而学生心理特点又不同成人,加上本身知识有限,单靠自学是有困难的。因此,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更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那么,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呢?
3.1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拥有一个正确的学习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比如如何做好课前预习,如何保证课堂上的听课质量和听课效果,课后复习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所以学生掌握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提高自身独立学习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3.2坚持让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要保证学生的课内外的独立学习时间。初中学习阶段,是一个关键的学习阶段,此时学生对待问题有了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作为教师要充分信任自身的内在潜质,把学习的主动权大胆的交到学生手中,弱化教师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努力向一个引导着的身份转变,教师的教学要建立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之上,使得教学成为推动和巩固学生学习效果的途径。
3.3摆正教和学的关系。教和学是矛盾关系。对学生来说,教师的教是外因,学生的学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才起作用。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教师要为学生服务。
3.3.1做到尊重学生。教师要放下“师”架子,视己为普通一员置身于主体之中。教师还要具有科学的态度,从实际出发,按着学生认知规律组织教学,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体验到进步和成功的快乐。
3.3.2教师还要照顾好后进生,课堂上不要有“被遗忘的角落”。
3.3.3做到多向交流。教学中要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结构为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讲教师听、学生之间交流的三向结构。
3.3.4做到师生关系和谐。教师在课堂上要转换角色,使学生产生平和心理,从而形成“宽松和谐、民主平等、互尊互爱、互动互补”的教学环境和有利于学生“学”的氛围。
总之,“少教多学”教学模式的使用,使得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得到大幅的提高,学生自身树立起一种学习的责任感。学习不再是被动的,而是“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互动,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了乐趣。
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收获更多的知识,这是我理想中的“少教多学”的数学课堂。只要慢慢做起来,数学课堂就会实现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