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化学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的主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真正掌握出现困难。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就要从激发学习动机,重视学习活动,创设良好环境,渗透学习方法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化学;主动性;学习
在化学学习中,长期困扰学生的一个问题是:化学容易懂,真正掌握难。原因何在?笔者认为,学生的主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是根源。课堂上,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讲、记录,很少主动地问几个“为什么?”“怎样应用?”也不会思考其中的本质问题,课后更不能进行能力的迁移。如何优化化学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是深化化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1.激发学习动机,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是激励、指引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 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其求知欲和好奇心,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学习欲望和兴趣的产生往往是由疑问引起的。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设疑激趣,引发思维。例如,学习《原电池原理》这一节时,可以给出这样一条信息:格林太太是一位开朗乐观的妇女,在她大笑时,人们发现她有两颗金属牙,一颗“金牙”是她财富的象征,另一颗是“不锈钢牙”,那是一场车祸留下的,可是令她百思不解的是自从车祸镶了一颗“不锈钢牙”后,她常常感到头晕、头痛、夜间失眠、心情烦躁。医生绞尽了脑汁,未能让格林太太的病情好转。一位年轻的化学老师来看望格林太太,却为格林太太揭开了病因!教师提出问题:化学老师如何帮格林太太找到病因呢?等同学们学习完《原电池原理》这一节内容后,你们能不能能帮格林太太找到病因?这样的设疑一开始就把学生吸引住了,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兴趣,激发了他们自主学习的心向,为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过程奠定了基础。
2.重视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成为学习主人
教学既是认识过程,也是活动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精心设计各种活动,让学生动起来,以活动促学习,以活动促发展。
教师在化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体验科学实验的过程,让学生通过实验去发现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式向主动式的根本转变。为了更好发挥化学实验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作用,具体做法如下: (1)验证性实验改成探究性实验。如在学习“Cu—Zn”原电池时,可以将教师的演示实验设计为学生的探究实验,通过学生亲自动手、亲自观察、亲自体验实验过程,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急于想解决那些意料不到的实验现象:铜片表面出现气泡及电流表指针的偏转。于是他们就会很自然地进行问题探究、设计实验、验证推测,直至理解掌握为止。 (2)探索性实验设计 。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措施。化学新教材中,某些章节后设置了“科学探究”,教师可以抓住这个教材特点,请同学们根据实验提供的信息及要求,设计成实验方案,再让他们进行实验研究、探索。例如: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学生通过实验体验了钠与水的反应,再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探究“铁与高温水蒸气反应”,经过自主研究、论证,得出金属与酸与水反应的规律,这样既尝试了自我探索实验设计的过程,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课堂上,教师组织恰当的讨论和交流,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群体作用,使学生之间互相启发,加深认知,有利于学生变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动地探索知识。讨论交流可以是小组讨论、同桌讨论,也可以找自己喜欢的朋友去讨论,甚至可同老师讨论。在学习离子反应时,作为教学难点,教师可以适当设计一些讨论题进行知识的拓宽,如以某些離子能否大量共存于溶液的例题为主题,然后进行题目的演变:(1)在酸性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2)在碱性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在这过程中学生不再是知识灌输的对象和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发现者。
3.创设良好环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意识
课堂上要积极创造一种健康向上的教学环境。教师的民主型教学风格能对学生产生强有力的影响,那些被教师给予更多自主权的学生比那些被教师控制的学生具有更强的内在学习动机、具有更多的能动性。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充分的培养和发挥。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低下身子和学生一起学习,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解决,从而为构建师生交流、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应作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去影响和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站在理解学生的角度上,运用“换位思考”的思想去揣摩学生的想法和需要,从而去欣赏他们、鼓励他们、诚心诚意地对待他们。教师不是发号施令者,而是导引者、组织者、合作者,是学生的朋友,要有一颗充满爱的心和宽容的品质,以形成一种师生之间无话不谈、畅所欲言的氛围,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开展课堂教学。
4.渗透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仅有化学学习的兴趣是不够的,若没有自主学习的方法、不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没有较强的学习责任意识,时间一长,遭受学习挫折后,自主学习的兴趣也就因此而减弱。因而,化学教学还必须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给学生多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可以放手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试做例题,在试做的过程中,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在教完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计算后,让学生试解答有关过量判断、差量法等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问题,在解题过程中,学生遇到了困难自然会动脑筋思考,会努力联想前面学过的知识,再由教师引导着解决问题。总之,不要低估学生的能力,要放手让他们去完成。
引导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以渔。”要想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就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自学方法的指导和自学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通过学会达到会学。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教师应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如物理性质让学生阅读自学,物质的用途可引导学生结合化学性质,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总结得出。
【关键词】化学;主动性;学习
在化学学习中,长期困扰学生的一个问题是:化学容易懂,真正掌握难。原因何在?笔者认为,学生的主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是根源。课堂上,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讲、记录,很少主动地问几个“为什么?”“怎样应用?”也不会思考其中的本质问题,课后更不能进行能力的迁移。如何优化化学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是深化化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1.激发学习动机,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是激励、指引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 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其求知欲和好奇心,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学习欲望和兴趣的产生往往是由疑问引起的。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设疑激趣,引发思维。例如,学习《原电池原理》这一节时,可以给出这样一条信息:格林太太是一位开朗乐观的妇女,在她大笑时,人们发现她有两颗金属牙,一颗“金牙”是她财富的象征,另一颗是“不锈钢牙”,那是一场车祸留下的,可是令她百思不解的是自从车祸镶了一颗“不锈钢牙”后,她常常感到头晕、头痛、夜间失眠、心情烦躁。医生绞尽了脑汁,未能让格林太太的病情好转。一位年轻的化学老师来看望格林太太,却为格林太太揭开了病因!教师提出问题:化学老师如何帮格林太太找到病因呢?等同学们学习完《原电池原理》这一节内容后,你们能不能能帮格林太太找到病因?这样的设疑一开始就把学生吸引住了,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兴趣,激发了他们自主学习的心向,为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过程奠定了基础。
2.重视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成为学习主人
教学既是认识过程,也是活动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精心设计各种活动,让学生动起来,以活动促学习,以活动促发展。
教师在化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体验科学实验的过程,让学生通过实验去发现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式向主动式的根本转变。为了更好发挥化学实验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作用,具体做法如下: (1)验证性实验改成探究性实验。如在学习“Cu—Zn”原电池时,可以将教师的演示实验设计为学生的探究实验,通过学生亲自动手、亲自观察、亲自体验实验过程,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急于想解决那些意料不到的实验现象:铜片表面出现气泡及电流表指针的偏转。于是他们就会很自然地进行问题探究、设计实验、验证推测,直至理解掌握为止。 (2)探索性实验设计 。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措施。化学新教材中,某些章节后设置了“科学探究”,教师可以抓住这个教材特点,请同学们根据实验提供的信息及要求,设计成实验方案,再让他们进行实验研究、探索。例如: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学生通过实验体验了钠与水的反应,再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探究“铁与高温水蒸气反应”,经过自主研究、论证,得出金属与酸与水反应的规律,这样既尝试了自我探索实验设计的过程,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课堂上,教师组织恰当的讨论和交流,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群体作用,使学生之间互相启发,加深认知,有利于学生变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动地探索知识。讨论交流可以是小组讨论、同桌讨论,也可以找自己喜欢的朋友去讨论,甚至可同老师讨论。在学习离子反应时,作为教学难点,教师可以适当设计一些讨论题进行知识的拓宽,如以某些離子能否大量共存于溶液的例题为主题,然后进行题目的演变:(1)在酸性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2)在碱性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在这过程中学生不再是知识灌输的对象和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发现者。
3.创设良好环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意识
课堂上要积极创造一种健康向上的教学环境。教师的民主型教学风格能对学生产生强有力的影响,那些被教师给予更多自主权的学生比那些被教师控制的学生具有更强的内在学习动机、具有更多的能动性。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充分的培养和发挥。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低下身子和学生一起学习,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解决,从而为构建师生交流、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应作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去影响和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站在理解学生的角度上,运用“换位思考”的思想去揣摩学生的想法和需要,从而去欣赏他们、鼓励他们、诚心诚意地对待他们。教师不是发号施令者,而是导引者、组织者、合作者,是学生的朋友,要有一颗充满爱的心和宽容的品质,以形成一种师生之间无话不谈、畅所欲言的氛围,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开展课堂教学。
4.渗透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仅有化学学习的兴趣是不够的,若没有自主学习的方法、不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没有较强的学习责任意识,时间一长,遭受学习挫折后,自主学习的兴趣也就因此而减弱。因而,化学教学还必须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给学生多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可以放手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试做例题,在试做的过程中,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在教完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计算后,让学生试解答有关过量判断、差量法等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问题,在解题过程中,学生遇到了困难自然会动脑筋思考,会努力联想前面学过的知识,再由教师引导着解决问题。总之,不要低估学生的能力,要放手让他们去完成。
引导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以渔。”要想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就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自学方法的指导和自学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通过学会达到会学。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教师应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如物理性质让学生阅读自学,物质的用途可引导学生结合化学性质,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总结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