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社会保障支出与就业的关系进行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得出二者关系,并利用全国各省市经济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验证。理论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社会保障支出与就业二者关系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即对立又统一。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显示,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对就业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影响的效果及程度仍存在地区性差异,初步认定这与当地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程度及现阶段经济基础等因素有关。模型检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大体相符。
关键词:社会保障支出;就业;面板数据
一、引言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率是衡量国家经济发展形势、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参数。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能够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社会快速高效发展从而促进就业增长。较高的就业水平又能够增加财政收入,提高社会保障支出,从而改善社会保障水平。二者关系相辅相成相互影响。
社会保障体系对就业水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社会保障能有效降低就业风险。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可以缓解就业矛盾,还能有效解除劳动者的疾病、工伤、失业等后顾之忧,提高民众就业积极性和消费积极性。其次,社会保障能够扩大有效需求促进就业。社会保障作为一种重要的财富再分配手段,能够高效的将高收入群体的部分财富分配给低收入群体,由于低收入人群边际消费倾向比高收入要高,给予适当的资金物质或资金保障不仅能够提高其生活水平还能显著扩大社会有效需求,促进消费,从而带动企业增加供给,激发企业扩大生产积极吸收从业人员,提高社会就业水平。健全的社会保障还能够显著提高人力资本水平从而促进就业。医疗保障制度提高了劳动者健康水平,保证了劳动者劳动质量和数量,从而增强劳动者就业竞争力。社会保障中对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支出,能够帮助劳动者掌握更多的知识技能,提高其人力资本水平,增强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健全程度较低的社会保障会对就业产生抑制作用。例如,过高的社会保障具有降低工作努力程度的作用。首先,过高的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险容易使民众产生依赖,好逸恶劳,依靠保险救济度日。其次,大多数国家救济金和社会保险的发放金额以民众实际收入作为评判标准,收入越高,所得金额越小。此类体系,大大打击了中等收入人群劳动积极性,阻碍经济发展,降低就业率。
二、文献综述
对于社会保障支出与就业二者之间关系的论证,我国学者大多致力于理论方面的研究。王延中(2003)通过分析我国就业形势及社会保障现状得出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为促进就业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若干建议。吴艳玲(2008)以黑龙江就业形势为例,深入分析就业问题的社会保障成因,进而探讨如何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实现社会保障与就业的良性互动。郑功成(2008)深入研究了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内在逻辑关系,指出我国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两大政策体系面临着相互替代和相互脱节的问题,主张统筹考虑、相互兼顾,进一步完善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法制与政策,呼吁理性的制定和修正《社会保险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张崇源(2009)对21世纪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险的定义及特点进行了界定,提出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辨证统一的。二者关系中,就业起主导作用,社会保障对就业有反作用。吕茵(2011)立足于促进就业深入探讨了社会保障对就业的影响、二者间存在的现实矛盾以及如何实现促进我国就业与社会保障良性互动发展等问题。
目前,从已有文献来看,国内学者对于二者关系的实证分析研究的较少。王文甫(2008)利用中国政府1978~2004年度支出、技术水平及就业情况等数据,把政府支出引入效用函数,建立古典增长模型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刘新等(2010)将我国1978~2008年就业量、社会保障支出、资本投入、技术进步、工资水平作为变量,分别进行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VECM及其诊断检验、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研究发现这五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谭伟(2011)使用1978~2009年相关数据,建立VAR模型,动态分析了社会保障支出与就业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社会保障支出与就业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加对就业增长有长期显著的促进作用。
本文将采取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就业与社会保障支出的关系。引言部分从实际存在的社会现象入手,定性分析了社会保障与就业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二者关系相辅相成相互影响,既对立又统一。以下部分将选取我国31省、市、自治区作为研究对象,搜集2006~2011年相关经济数据,并将31省、市、自治区按所在地域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以Stata12.0软件作为基础,建立面板数据模型,从全国、东部、中部、西部四个层面验证社会保障支出对就业的影响。重点为检验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对就业人数的影响程度。
三、实证分析
(一)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模型的建立旨在验证社会保障支出金额与区域就业人数之间的相互关系,故选取各省年末从业人员总数(L)作为被解释变量,用以表征各省实际生产劳动中劳动力资源的数量。选取社会保障支出(SHBZ)作为解释变量。社会保障支出采取小口径统计方法,为各省、市、自治区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和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支出总和,不包括住宅投资和价格补贴。
由于社会保障支出能够对经济社会多个方面产生影响,本文还选取了既能被社会保障支出所影响,又能对就业产生显著作用的五个因素作为模型变量,分别为:国内生产总值(GDP)、资本(K)、消费(C)、人力资源水平(Human)、城镇化率(Urban)。各变量定义及数据来源如下:
1.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国内生产总值与人口数之比,表征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总要指标。国内外专家学者普遍认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民众对社会保障和就业等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就越高,同时也意味着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仍然旺盛,仍能够提供大量就业岗位。 2. 资本(K),即各省历年资本形成总额。资本形成总额的高低与企业投资水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企业增加资本投入购买生产资料,增加劳力的需求,进而促进就业增长。
3. 消费(C),即居民消费水平。有效需求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都是影响就业的关键因素。消费水平的高低表征企业扩大供给增加就业岗位的意愿。
4. 人力资源水平(Urban)。目前,随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壮大,普通劳动力需求日益萎缩,高素质人才和熟练技术工人供不应求。劳动者教育水平低、技能单一与当今新型产业所需专业技术人才不匹配严重阻碍了就业增长。提高人力资源水平不仅能提升就业数量也能保证就业质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结构性失业。
5. 城镇化率(Urban)。即各省城镇人口数与总人口数之比。人口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城镇人口增长过快对就业的影响至今尚无定论。纠其根源,主要存在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目前城镇就业岗位越来越紧张,大量的劳动力涌入造成劳动力蓄水池高涨,而饱和的劳动力供给并不有利于劳动力的增加。
本文将2006~2012年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并对所有变量取对数以消除变量的异方差,减少数据波动。面板数据又称时间序列截面数据或混合数据,能够同时在时间和截面上取得数据。本文利用2006~2011年全国31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考察社会保障支出对就业的影响效应。具体模型建立如下:
Li,t=αi+β1SHBZi,t-1+β2GDPi,t-1+β3Ki,t-1+β4Ci,t-1+β5Humani,t-1+β6Urbani,t-1+ui+εit(1)
式中,i取1,2,3…..31,分别代表不同省市;t取2006,2007,2008….2012,分别表示不同年份;a为截距项,u为不可观测省市效应项,e为残差值。被解释变量L表示各省年末在业人数;SHBZ为解释变量,表示社会保障支出;GDP表示各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K表示资本形成总额;C表示居民消费支出;Human为表征人力资源水平的参数;Urban表示城镇化率。为解决内生性问题,被解释变量为当期值,解释变量为滞后一期值,所用变量均取对数。
考虑到各省具有不可观测省市效应,首先对(1)试取均值:
=αi+β1+β2+β3+β4+β5+β6+ui+εit(2)
(1)减(2)得:
L'i,t=αi+β1SHBZ'i,t-1+β2GDP'i,t-1+β3K'i,t-1+β4Ci,t-1+β5Human'i,t-1+β6Urban'i,t-1+εit(3)
使用Hausman检验验证模型的选择。H0表示个体效应与回归变量无关,采用随机效应模型。H1则表示个体效应与回归变量相关,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结果表面,在1%的显著水平下,应拒绝随机效应模型的原假设,建立固定效应模型。检验结果见表1。
(二)结果分析
将数据导入Stata12.0软件进行计算拟合,全国、东部、中部、西部计算结果见表1。
根据表2统计数据可知,估计结果拟合度较高,解释变量能够很好的解释被解释变量。在全国范围内,提高社会保障支出能够有效促进就业增长,每提高1%的社会保障支出就会带来0.0643%的就业增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资本形成总额、居民消费支出、人力资源水平的提高对就业均产生了正向促进作用。通过对比东、中、西三个区域的回归结果可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东部地区社会保障支出每增加1%,就业人数就增加0.169%,增长效果远远大于全国以及中、西部地区水平。分析认为这与东部地区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系统存在一定关系。东部地区经济较发达,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对就业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城镇化率的提升对就业反而产生负作用,一定程度上说明东部地区近年来劳动力大量涌入,劳动力市场趋近于饱和,就业机会相对减少。
第二,中部地区社会保障支出就业的促进作用略小于东部地区略高于全国水平,表明中部地区社会保障水平已经初具规模,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与东部地区仍存在一点差距。此外,中部地区消费水平已逐渐成为拉动就业增长的主要动力,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对就业也能够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可见增加中部地区国民收入是“中部崛起”的重中之重。
第三,西部地区社会保障支出对就业的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提升社会保障支出反而对该地区的就业增长起到抑制作用,究其原因,可归结为西部地区虽然得到国家政策的长期支持,但由于自身经济基础较薄弱,短时间内还不能发生质的转变,部分制约了社会保障支出效能。消费水平和人力资本的作用较为显著而城镇化率影响较小,说明西部地区城市的吸纳能力依然不足,容易达到饱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资本总额的就业效应较小也可归结为经济底子薄。从以上结果不难看出,相对于中、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仍具备巨大的发展空间。
四、结论
文章引言部分从理论上分析了社会保障支出与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二者关系相辅相成相互影响,既对立又统一。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能够保持社会稳定,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快速高效发展从而推动就业持续增长。较高的就业水平又能够增加财政收入,提高社会保障支出,从而改善社会保障水平。健全程度低的社会保障支出不仅不会对就业产生促进作用反而一定程度上抑制就业增长。文章实证部分利用我国2006~2012年各省市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验证社会保障支出对就业的影响程度。分析得出,我国社会保障支出本身或是通过影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资本、消费、人力资源水平、城镇化率等因素对就业产生作用。在全国层面,社会保障支出对劳动就业的总体影响是正向的促进作用,表明社会保障支出对就业的促进作用大于抑制作用。社会保障支出的就业效应存在地区差异性,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社会保障支出和就业相关,且东部地区促进作用大于全国水平和中部地区,就业效应显著,西部地区的社会保障支出对就业产生了抑制作用,这与西部地区经济实力薄弱、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存在一定关系。模型检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大体相符。
参考文献:
[1]康振华.公共财政下的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的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2007.
[2]王毅丰.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对就业的影响效应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
[3]刘新,刘星,刘伟.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就业效应[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07).
[4]谭伟.社会保障支出的就业效应: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J].兰州商学院学报,2011(06).
[5]黄明,耿中元.我国城镇化与城镇就业的实证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2(11).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社会保障支出;就业;面板数据
一、引言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率是衡量国家经济发展形势、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参数。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能够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社会快速高效发展从而促进就业增长。较高的就业水平又能够增加财政收入,提高社会保障支出,从而改善社会保障水平。二者关系相辅相成相互影响。
社会保障体系对就业水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社会保障能有效降低就业风险。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可以缓解就业矛盾,还能有效解除劳动者的疾病、工伤、失业等后顾之忧,提高民众就业积极性和消费积极性。其次,社会保障能够扩大有效需求促进就业。社会保障作为一种重要的财富再分配手段,能够高效的将高收入群体的部分财富分配给低收入群体,由于低收入人群边际消费倾向比高收入要高,给予适当的资金物质或资金保障不仅能够提高其生活水平还能显著扩大社会有效需求,促进消费,从而带动企业增加供给,激发企业扩大生产积极吸收从业人员,提高社会就业水平。健全的社会保障还能够显著提高人力资本水平从而促进就业。医疗保障制度提高了劳动者健康水平,保证了劳动者劳动质量和数量,从而增强劳动者就业竞争力。社会保障中对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支出,能够帮助劳动者掌握更多的知识技能,提高其人力资本水平,增强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健全程度较低的社会保障会对就业产生抑制作用。例如,过高的社会保障具有降低工作努力程度的作用。首先,过高的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险容易使民众产生依赖,好逸恶劳,依靠保险救济度日。其次,大多数国家救济金和社会保险的发放金额以民众实际收入作为评判标准,收入越高,所得金额越小。此类体系,大大打击了中等收入人群劳动积极性,阻碍经济发展,降低就业率。
二、文献综述
对于社会保障支出与就业二者之间关系的论证,我国学者大多致力于理论方面的研究。王延中(2003)通过分析我国就业形势及社会保障现状得出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为促进就业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若干建议。吴艳玲(2008)以黑龙江就业形势为例,深入分析就业问题的社会保障成因,进而探讨如何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实现社会保障与就业的良性互动。郑功成(2008)深入研究了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内在逻辑关系,指出我国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两大政策体系面临着相互替代和相互脱节的问题,主张统筹考虑、相互兼顾,进一步完善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法制与政策,呼吁理性的制定和修正《社会保险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张崇源(2009)对21世纪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险的定义及特点进行了界定,提出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辨证统一的。二者关系中,就业起主导作用,社会保障对就业有反作用。吕茵(2011)立足于促进就业深入探讨了社会保障对就业的影响、二者间存在的现实矛盾以及如何实现促进我国就业与社会保障良性互动发展等问题。
目前,从已有文献来看,国内学者对于二者关系的实证分析研究的较少。王文甫(2008)利用中国政府1978~2004年度支出、技术水平及就业情况等数据,把政府支出引入效用函数,建立古典增长模型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刘新等(2010)将我国1978~2008年就业量、社会保障支出、资本投入、技术进步、工资水平作为变量,分别进行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VECM及其诊断检验、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研究发现这五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谭伟(2011)使用1978~2009年相关数据,建立VAR模型,动态分析了社会保障支出与就业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社会保障支出与就业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加对就业增长有长期显著的促进作用。
本文将采取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就业与社会保障支出的关系。引言部分从实际存在的社会现象入手,定性分析了社会保障与就业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二者关系相辅相成相互影响,既对立又统一。以下部分将选取我国31省、市、自治区作为研究对象,搜集2006~2011年相关经济数据,并将31省、市、自治区按所在地域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以Stata12.0软件作为基础,建立面板数据模型,从全国、东部、中部、西部四个层面验证社会保障支出对就业的影响。重点为检验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对就业人数的影响程度。
三、实证分析
(一)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模型的建立旨在验证社会保障支出金额与区域就业人数之间的相互关系,故选取各省年末从业人员总数(L)作为被解释变量,用以表征各省实际生产劳动中劳动力资源的数量。选取社会保障支出(SHBZ)作为解释变量。社会保障支出采取小口径统计方法,为各省、市、自治区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和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支出总和,不包括住宅投资和价格补贴。
由于社会保障支出能够对经济社会多个方面产生影响,本文还选取了既能被社会保障支出所影响,又能对就业产生显著作用的五个因素作为模型变量,分别为:国内生产总值(GDP)、资本(K)、消费(C)、人力资源水平(Human)、城镇化率(Urban)。各变量定义及数据来源如下:
1.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国内生产总值与人口数之比,表征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总要指标。国内外专家学者普遍认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民众对社会保障和就业等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就越高,同时也意味着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仍然旺盛,仍能够提供大量就业岗位。 2. 资本(K),即各省历年资本形成总额。资本形成总额的高低与企业投资水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企业增加资本投入购买生产资料,增加劳力的需求,进而促进就业增长。
3. 消费(C),即居民消费水平。有效需求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都是影响就业的关键因素。消费水平的高低表征企业扩大供给增加就业岗位的意愿。
4. 人力资源水平(Urban)。目前,随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壮大,普通劳动力需求日益萎缩,高素质人才和熟练技术工人供不应求。劳动者教育水平低、技能单一与当今新型产业所需专业技术人才不匹配严重阻碍了就业增长。提高人力资源水平不仅能提升就业数量也能保证就业质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结构性失业。
5. 城镇化率(Urban)。即各省城镇人口数与总人口数之比。人口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城镇人口增长过快对就业的影响至今尚无定论。纠其根源,主要存在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目前城镇就业岗位越来越紧张,大量的劳动力涌入造成劳动力蓄水池高涨,而饱和的劳动力供给并不有利于劳动力的增加。
本文将2006~2012年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并对所有变量取对数以消除变量的异方差,减少数据波动。面板数据又称时间序列截面数据或混合数据,能够同时在时间和截面上取得数据。本文利用2006~2011年全国31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考察社会保障支出对就业的影响效应。具体模型建立如下:
Li,t=αi+β1SHBZi,t-1+β2GDPi,t-1+β3Ki,t-1+β4Ci,t-1+β5Humani,t-1+β6Urbani,t-1+ui+εit(1)
式中,i取1,2,3…..31,分别代表不同省市;t取2006,2007,2008….2012,分别表示不同年份;a为截距项,u为不可观测省市效应项,e为残差值。被解释变量L表示各省年末在业人数;SHBZ为解释变量,表示社会保障支出;GDP表示各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K表示资本形成总额;C表示居民消费支出;Human为表征人力资源水平的参数;Urban表示城镇化率。为解决内生性问题,被解释变量为当期值,解释变量为滞后一期值,所用变量均取对数。
考虑到各省具有不可观测省市效应,首先对(1)试取均值:
=αi+β1+β2+β3+β4+β5+β6+ui+εit(2)
(1)减(2)得:
L'i,t=αi+β1SHBZ'i,t-1+β2GDP'i,t-1+β3K'i,t-1+β4Ci,t-1+β5Human'i,t-1+β6Urban'i,t-1+εit(3)
使用Hausman检验验证模型的选择。H0表示个体效应与回归变量无关,采用随机效应模型。H1则表示个体效应与回归变量相关,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结果表面,在1%的显著水平下,应拒绝随机效应模型的原假设,建立固定效应模型。检验结果见表1。
(二)结果分析
将数据导入Stata12.0软件进行计算拟合,全国、东部、中部、西部计算结果见表1。
根据表2统计数据可知,估计结果拟合度较高,解释变量能够很好的解释被解释变量。在全国范围内,提高社会保障支出能够有效促进就业增长,每提高1%的社会保障支出就会带来0.0643%的就业增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资本形成总额、居民消费支出、人力资源水平的提高对就业均产生了正向促进作用。通过对比东、中、西三个区域的回归结果可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东部地区社会保障支出每增加1%,就业人数就增加0.169%,增长效果远远大于全国以及中、西部地区水平。分析认为这与东部地区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系统存在一定关系。东部地区经济较发达,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对就业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城镇化率的提升对就业反而产生负作用,一定程度上说明东部地区近年来劳动力大量涌入,劳动力市场趋近于饱和,就业机会相对减少。
第二,中部地区社会保障支出就业的促进作用略小于东部地区略高于全国水平,表明中部地区社会保障水平已经初具规模,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与东部地区仍存在一点差距。此外,中部地区消费水平已逐渐成为拉动就业增长的主要动力,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对就业也能够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可见增加中部地区国民收入是“中部崛起”的重中之重。
第三,西部地区社会保障支出对就业的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提升社会保障支出反而对该地区的就业增长起到抑制作用,究其原因,可归结为西部地区虽然得到国家政策的长期支持,但由于自身经济基础较薄弱,短时间内还不能发生质的转变,部分制约了社会保障支出效能。消费水平和人力资本的作用较为显著而城镇化率影响较小,说明西部地区城市的吸纳能力依然不足,容易达到饱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资本总额的就业效应较小也可归结为经济底子薄。从以上结果不难看出,相对于中、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仍具备巨大的发展空间。
四、结论
文章引言部分从理论上分析了社会保障支出与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二者关系相辅相成相互影响,既对立又统一。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能够保持社会稳定,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快速高效发展从而推动就业持续增长。较高的就业水平又能够增加财政收入,提高社会保障支出,从而改善社会保障水平。健全程度低的社会保障支出不仅不会对就业产生促进作用反而一定程度上抑制就业增长。文章实证部分利用我国2006~2012年各省市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验证社会保障支出对就业的影响程度。分析得出,我国社会保障支出本身或是通过影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资本、消费、人力资源水平、城镇化率等因素对就业产生作用。在全国层面,社会保障支出对劳动就业的总体影响是正向的促进作用,表明社会保障支出对就业的促进作用大于抑制作用。社会保障支出的就业效应存在地区差异性,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社会保障支出和就业相关,且东部地区促进作用大于全国水平和中部地区,就业效应显著,西部地区的社会保障支出对就业产生了抑制作用,这与西部地区经济实力薄弱、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存在一定关系。模型检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大体相符。
参考文献:
[1]康振华.公共财政下的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的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2007.
[2]王毅丰.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对就业的影响效应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
[3]刘新,刘星,刘伟.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就业效应[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07).
[4]谭伟.社会保障支出的就业效应: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J].兰州商学院学报,2011(06).
[5]黄明,耿中元.我国城镇化与城镇就业的实证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2(11).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