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教材最大的特点是教育要回归生活,重视生活的教育价值,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让儿童学会属于自己的健康,积极、快乐、负责、有爱心、有创意、肯动脑的生活。过去的思想品德课,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而现在的课程要求我们从儿童整体生活出发,在进行生活教育的同时潜移默化的进行品德教育。
例如,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金色的秋天》中第5课《秋天在哪里》一课,这个主题活动主要是让学生观察并认识秋天的季节特征,体验发现秋天的乐趣,感受大自然的美,在创作活动中发展想象力、创造力,从而激发学生观察和探索自然的兴趣。在组织学生参与“寻找校园的秋天”这项活动时,教师向学生提出寻找的要求,如:能画的画,能捡的捡,能记的记,注意要收集证据。这样不仅创设了真实、生动的生活情境,也使学生增强了观察能力。学生在参与寻找秋天的活动中,特别开心,观察认真,动脑思考。在整个活动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怎样才能留住春天,怎样来赞美春天,并提示可以选择画画或者用古诗中的句子来完成任务。
又例如一年级上册《新朋友,新伙伴》,在上这一节课时,一年级的学生都是新生,班级的同学互相认识的并不多,根据这一点,我在课堂中设计了一个有趣的活动,使他们尽快的能记住对方的名字。这个活动就是击鼓传花游戏。当花落到谁的手中时,谁就大胆的站起来,向同学们大声的并有礼貌的介绍自己,可以介绍自己的爱好和特长,也可以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或者介绍一位你最喜欢的朋友。学生有的一开始还很放不开,不好意思,但是随着游戏的进行,课堂氛围的提升,同学们很快进入到状态中,同时也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同时,教师在班级开设了《找伙伴》专栏,把愿意和班上同学交朋友的学生的照片贴上去,班级里48个小朋友非常高兴,纷纷把自己的照片贴在专栏里,同学们围着照片仔细看,能叫出很多同学的名字。我感到无比的欣慰!引领学生直接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从学生的生活中出发,能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再例如一年级上册《我们的校园》一课,课本上的内容是介绍我的学校。一年级小朋友刚刚入学,对自己的校园很陌生。上课时,我让学生排好队,带着他们去参观,并引导学生自己学会观察,同时也要听老师的讲解。通过实地的观察,学生对自己的校园有了初步的印象。了解学校各个功能室的位置及用途,了解学校的各种教学设施,同时也了解了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比如上楼梯时要靠右侧走;走廊上不能乱跑和大声喧哗;用水后要及时关闭水龙头,节约用水等。同时也向学生贯彻要爱护我们的校园,爱护公物,遵守纪律,做一个讲文明讲卫生的好学生。
例如一年级《新年好》这一课,教师引导学生做贺卡。首先把准备的材料拿出来,同时还可以交流讨论。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做好了第一张贺卡。老师问同学们,你们准备把贺卡送给谁呀?有的小朋友说送给老师,有的小朋友说送给爸爸妈妈,还有的小朋友说送个他的好朋友。学生心中有了目的,所以在做第二张贺卡时,学生更用心了。在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下,让学生大胆想象,创作属于自己的贺卡。本节课师生共同参与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平时要多提供这样的机会,不要把学生的思维都禁锢起来,同时也可以增进师生的感情。新课程的理念强调一切为了学生,强调关注学生的学。
传统的教学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着教师转,这是以“教”定“学”,让学生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新课程倡导教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教师的评价也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老师讲课。“以学论教”,就是要求转变评价视角,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辅助作用。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通过各种活动和外界的环境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同时学生的想象力真的是无穷的,给学生属于自己的空间,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换位思考,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都参与进来,把课堂还给学生,从而也会提高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的实效性。
(作者单位:吉林桦甸市夹皮沟镇中心校)
例如,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金色的秋天》中第5课《秋天在哪里》一课,这个主题活动主要是让学生观察并认识秋天的季节特征,体验发现秋天的乐趣,感受大自然的美,在创作活动中发展想象力、创造力,从而激发学生观察和探索自然的兴趣。在组织学生参与“寻找校园的秋天”这项活动时,教师向学生提出寻找的要求,如:能画的画,能捡的捡,能记的记,注意要收集证据。这样不仅创设了真实、生动的生活情境,也使学生增强了观察能力。学生在参与寻找秋天的活动中,特别开心,观察认真,动脑思考。在整个活动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怎样才能留住春天,怎样来赞美春天,并提示可以选择画画或者用古诗中的句子来完成任务。
又例如一年级上册《新朋友,新伙伴》,在上这一节课时,一年级的学生都是新生,班级的同学互相认识的并不多,根据这一点,我在课堂中设计了一个有趣的活动,使他们尽快的能记住对方的名字。这个活动就是击鼓传花游戏。当花落到谁的手中时,谁就大胆的站起来,向同学们大声的并有礼貌的介绍自己,可以介绍自己的爱好和特长,也可以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或者介绍一位你最喜欢的朋友。学生有的一开始还很放不开,不好意思,但是随着游戏的进行,课堂氛围的提升,同学们很快进入到状态中,同时也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同时,教师在班级开设了《找伙伴》专栏,把愿意和班上同学交朋友的学生的照片贴上去,班级里48个小朋友非常高兴,纷纷把自己的照片贴在专栏里,同学们围着照片仔细看,能叫出很多同学的名字。我感到无比的欣慰!引领学生直接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从学生的生活中出发,能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再例如一年级上册《我们的校园》一课,课本上的内容是介绍我的学校。一年级小朋友刚刚入学,对自己的校园很陌生。上课时,我让学生排好队,带着他们去参观,并引导学生自己学会观察,同时也要听老师的讲解。通过实地的观察,学生对自己的校园有了初步的印象。了解学校各个功能室的位置及用途,了解学校的各种教学设施,同时也了解了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比如上楼梯时要靠右侧走;走廊上不能乱跑和大声喧哗;用水后要及时关闭水龙头,节约用水等。同时也向学生贯彻要爱护我们的校园,爱护公物,遵守纪律,做一个讲文明讲卫生的好学生。
例如一年级《新年好》这一课,教师引导学生做贺卡。首先把准备的材料拿出来,同时还可以交流讨论。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做好了第一张贺卡。老师问同学们,你们准备把贺卡送给谁呀?有的小朋友说送给老师,有的小朋友说送给爸爸妈妈,还有的小朋友说送个他的好朋友。学生心中有了目的,所以在做第二张贺卡时,学生更用心了。在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下,让学生大胆想象,创作属于自己的贺卡。本节课师生共同参与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平时要多提供这样的机会,不要把学生的思维都禁锢起来,同时也可以增进师生的感情。新课程的理念强调一切为了学生,强调关注学生的学。
传统的教学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着教师转,这是以“教”定“学”,让学生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新课程倡导教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教师的评价也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老师讲课。“以学论教”,就是要求转变评价视角,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辅助作用。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通过各种活动和外界的环境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同时学生的想象力真的是无穷的,给学生属于自己的空间,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换位思考,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都参与进来,把课堂还给学生,从而也会提高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的实效性。
(作者单位:吉林桦甸市夹皮沟镇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