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灵壮语的个体称人量词

来源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iskhotma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扶绥县中东镇新灵村壮语(属壮语南部方言邕南土语)为语言点,对其个体称人量词进行描写,逐一分析其来源,最后概括其特点,从一个侧面来反映壮语量词系统的面貌。
其他文献
基于文化传承主体视角,以桂中GZ仫佬族乡T村为个案,探讨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对流出地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影响与对策。田野调查资料表明,人口大量流出导致仫佬族文化保护的自然主体和文化主体处于缺场与逐渐消逝之中。只有实施就地城镇化战略吸引人口的回归才能解决仫佬族文化的主体性危机,即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充分挖掘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业、加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小城镇建设以及在国家层面对落后民族地区加大转移支付与产业扶贫相结合等措施来实现。
族际通婚与文化认同之间存在多重关系。以云南通海兴蒙乡蒙古族为例,从族际通婚的角度研究其文化认同的建构。发现其族际通婚的历史轨迹大致经历了元朝至明初时期、明清至民国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三个阶段,形成了族际通婚为主、族内通婚为辅,到族内通婚为主、族际通婚为辅的演变过程。这与蒙古族在云南的社会境遇、民族关系有着一定的联系,反映出其文化认同的情境性、边界性和层次性的变迁过程。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理论原则下,提倡各民族杂居的社会结构,为促进民族文化融合提供有益思路。
通过梳理京族三岛的经济发展历程,籍此分析京族三岛过去实现经济发展的传统动能。同时,结合对京族三岛当前新旧动能转换障碍的讨论,从"无中生有"和"有中生新"两个维度,探寻"一带一路"背景下京族三岛实现乡村振兴的新动能,以期能够为其他分布在边境一线、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滞后的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提供借鉴。
尝试从研究方法的角度反思科技民族志,对人类学以何研究科学这一问题做出回答。建构论是人类学研究科技的起点,而拉图尔等的行动者网络理论则试图超越科技的文化建构论,提出政治生态学的进路以研究社会、自然和科技的行动者网络。人类学将科技视为文化和社会实践,以民族志对其进行书写。民族志对不同文化与知识做出转译和全观式的深描,对于科学技术研究来说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科技民族志的田野工作本质上和一般民族志有相同之处,又有独特的地方。对于所涉及的科学技术知识的理解是科技民族志工作的核心,"互动性专长"的获得是这一工作的
不同医学传统对身体的认识不同,一种医学传统只存在一种身体模型,这是人们对医学身体的主流认知。以苗医三大身体理论为例,指出苗医存在多种不同的身体模型,而这些不同身体模型之间的差异表明苗医身体更多是基于理论依赖的,而非单纯的客观存在,也为人们理解医学身体的多元性提供更多可探讨的空间。
通过对一个深度贫困村庄近五年的扶贫实践的考察,认为深度贫困地区的乡村传统也具备对接现代性伦理的功能,处于生存性状态下的传统文化和社会规则可以成为扶贫实践中新的资源,正确利用这一资源能够实现发展项目的借势嵌入,最终达到乡村社会减贫和发展的目的。
以陕西为例,从产业结构、行业结构、地区结构、知识结构以及收入结构等维度分析了处于工业化后期区域农民工就业结构变化趋势。针对农民工就业结构发展趋势中呈现的不合理问题,提出发挥三次产业吸纳农民工就业的各自优势;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农民工素质与专业技能;营造良好经济环境,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等促进农民工就业结构优化发展的对策。
通过对广西70年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创新进行全面梳理,发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以民族团结为主线,沿着民族"大联欢—大团结—大家庭"实践脉络,形成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实践特征。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在塑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传承观、创新投入渠道、构建共融共享共建机制、激发多元协同创新能力与活态传承能力、坚持技术创新和绿色、国际化发展上推动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实现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强。
以权威词表的同源语素作为分类特征,对其进行二元量化及科学计算后,构建了侗台语的邻接树和系统发生图,并借助聚类分析及层级分析确定了侗台语的亲疏关系。结论认为:侗台语主体上分为台语和侗水语两个部分,台语内部又分为北部、西南两个小支, 标话、拉珈语、临高语混同黎语集聚成群,它们的地位归属还需要其他证据的支持。
"nau^21"是壮语最常见的语录标记。从忻城壮语"nau^21"语法特征出发,探讨忻城壮语"nau^21"的传信功能,分析其从表言说义的单音动词发展为标句词的语法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