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族际通婚与文化认同之间存在多重关系。以云南通海兴蒙乡蒙古族为例,从族际通婚的角度研究其文化认同的建构。发现其族际通婚的历史轨迹大致经历了元朝至明初时期、明清至民国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三个阶段,形成了族际通婚为主、族内通婚为辅,到族内通婚为主、族际通婚为辅的演变过程。这与蒙古族在云南的社会境遇、民族关系有着一定的联系,反映出其文化认同的情境性、边界性和层次性的变迁过程。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理论原则下,提倡各民族杂居的社会结构,为促进民族文化融合提供有益思路。
【机 构】
:
大理大学学报编辑部,云南大理671003
【基金项目】
: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大理佛教历史地理研究”(项目编号:QN2019039);大理大学博士科研启动费项目“从白族宗教信仰的演变看民族与宗教的互动关系”(项目编号:KYBS20163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族际通婚与文化认同之间存在多重关系。以云南通海兴蒙乡蒙古族为例,从族际通婚的角度研究其文化认同的建构。发现其族际通婚的历史轨迹大致经历了元朝至明初时期、明清至民国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三个阶段,形成了族际通婚为主、族内通婚为辅,到族内通婚为主、族际通婚为辅的演变过程。这与蒙古族在云南的社会境遇、民族关系有着一定的联系,反映出其文化认同的情境性、边界性和层次性的变迁过程。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理论原则下,提倡各民族杂居的社会结构,为促进民族文化融合提供有益思路。
其他文献
南侗是中国乡土建筑研究与乡村建设的热点地区,建筑学界已从多角度论述南侗的集体观念与空间内聚模式,却较少分析这一模式的具体生成机制与时代变迁。基于田野调查资料,结合仪式分析,探讨南侗空间实践过程中的内聚机制变迁。研究表明,南侗在"家屋-寨子-村落-地域"四个层级的空间实践具有鲜明的内聚特征, 在市场化、个体化等现代性建构过程中,空间实践呈现离散趋势,逐步解构了传统的内聚机制。但在现代性建构过程中,以高班亚文化为中心,逐步建构了基于个体自由选择的、以兴趣等为联结纽带的新内聚机制。因此,在时代变迁过程中,内
通过梳理图文典籍中西高州的位置和高州田氏活动,认为宋初西高州的位置并非在大娄山的唐珍州地,而是沅水流域地区的唐奖州地。宋朝秉承因俗而治的思想,灵活运用羁縻政策制定"溪洞之专条"来治理西南蛮夷溪洞地区,一方面将归顺溪洞纳入乡兵的管理系统,置土丁、义军,以代王师防守边徼,另一方面又采取树其酋长、赐州额、赐名目、朝贡等措施,将溪洞社会权力机构纳入王朝统治的框架下。田氏一族因势发展自身的实力,不断以州额的形式拓展在溪洞的领地,同时又脱离溪州誓下盟誓的约束自成为一方领地的都誓首。这一互动为元明清时期土司制度的实
乾隆时期,清朝按照藩属体系的传统礼制,维系和促进了与安南的藩属关系,对安南内部的纷争,在采取不加干涉的态度,以达"保藩固圉"的目的。然而,乾隆时期是清朝边疆意识和边疆观念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在处理凭祥州、思陵州沿边栽种筋竹而引发的与安南界务纠纷过程中,乾隆帝按照"不得丝毫侵越夷界,亦不可尺寸退让"的原则进行了处置,表现出近现代主权国家的疆域观念和边界意识。乾隆时期处置边疆界务纠纷的原则、措施和智慧,对于今天全面加强同周边国家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广东省"四江"和"六岭"的地理结构,对于广东戏曲音乐的地理分布发挥着截然不同的文化作用。省界的韩江、东江、北江和西江水系,分别在闽粤、赣粤、湘粤和桂粤之间形成了天然的文化通道,将水系上游地区的戏曲音乐流布到了下游地区。而省界的九连山、丹霞山和云开大山等山脉则形成了粤赣、粤湘和粤桂之间戏曲音乐流布的天然屏障,省内的莲花山、罗浮山、云雾山等山脉则更是将粤东、粤中、粤北、珠江三角洲和粤西等地区天然地划分为五个不同的戏曲音乐储存区,并形成了各自相对独立的"地—人—音"关系。
以广西彩调剧为例,探讨传统戏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阐释与展示的理论和实践。作为表演艺术的传统戏曲具有区别于其他非物质形式的特殊性,在探索理论和实践时需要针对这种特殊性寻找适合的途径。彩调剧的阐释与展示实践的主要问题在于其现有的展示系统并不适合呈现戏曲艺术。传统戏曲的本质在于其表演过程中的舞台语言,这也决定了其阐释和展示的主体。而这种本质的展现与展示空间的非耗时性特征之间存在矛盾,需要引入耗时性的媒介,数字化或许是其中一种更为有效的手段,其阐释戏曲本质的手段和语言有助于提升观众对传统戏曲的认识。
使用芬兰民俗学家劳里·航柯关于民俗过程的概念,通过对云南乌铜走银工艺的发明、繁荣、濒危和非遗产背景下获得"第二次生命"的纵向梳理,说明传统工艺的生命力不仅建立在工匠对核心技艺的坚守、维护和创新的基础上,而且与文化政策、消费需求和行业发展有密切的关系,折射了一个时代的价值观、文化品位和社会风尚的演变,说明传统工艺总是在坚守核心技艺与时代创新中获得生命力。
广西粤剧的发展史就是自身的一部守正创新史。如今在壮乡肥沃土壤的滋养下,广西粤剧剧目创作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民族特点:创作题材"本土化",传达的是"广西精神",展现的是广西民族民间文化。其地域民族特色是广西粤剧剧目的优势所在、艺术特色所在、艺术个性所在。但是,在新时代下,人们的审美渴望不断提高,广西粤剧的剧目创作也应如岭南经济发展般大步踏前,大胆创新:守正与创新和谐统一,地域性、民族性与时代性和谐统一,人性与诗性和谐统一,使广西粤剧能引领地方戏剧潮流文化,再创时代经典。
龙马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特质,这种精神特质既是中华民族集体无意识不断积淀的产物,又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断建构和发展的结晶。由于马与龙精神特质的相似性,古代先民将马提升到龙的图腾崇拜高度,从而促成了文学中龙马形象的合一。以先秦文学经典《诗经》为载体,通过对西周尊马传统,以及《诗经》马类兴象的表现手法和审美意蕴进行分析,探讨古代龙马文化、马政文化的内涵以及中国马文化建构方式,认为"马"在中国古代人与动物关系中具有极其崇高的地位,对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建构意义,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和文化传统。
花山岩画是中国第一处岩画类世界文化遗产。在品牌提升日益成为文化遗产发展战略的语境下,花山岩画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与其世界文化遗产的地位并不相称。在文化经济化、品牌价值产业化日趋凸显的新媒体时代,要挖掘品牌的文化资源优势,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支撑下的产业作用,将花山岩画的文化资源与现代产业经济有机结合,增强花山岩画品牌的综合实力,从而实现花山岩画品牌提升与创新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基于文化传承主体视角,以桂中GZ仫佬族乡T村为个案,探讨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对流出地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影响与对策。田野调查资料表明,人口大量流出导致仫佬族文化保护的自然主体和文化主体处于缺场与逐渐消逝之中。只有实施就地城镇化战略吸引人口的回归才能解决仫佬族文化的主体性危机,即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充分挖掘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业、加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小城镇建设以及在国家层面对落后民族地区加大转移支付与产业扶贫相结合等措施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