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化学课堂教学策略探析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rm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学生知识的获得和掌握、能力的形成与提高主要靠课堂教学。同时,课堂教学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传统的教学只注重教给学生知识结果,忽视知识的传授过程,教学缺乏科学性,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缺乏对学生能力的关注和培养。改善课堂教学环境、优化课堂教学,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下面我就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优化学习环境,让学生爱上化学
  一个人的思想只有被浓烈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思考。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学习的本身除了认知因素之外,情感因素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因而课堂教学中教师每一个亲切的微笑、每一个鼓励的眼神、每一句温暖的话语、每一个明确的手势……都会触及学生学习的情绪,促使学生放开胆子,亮开嗓子,诱发学生情感的积极投入。这一切又能促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融洽、民主、和谐,进而使学生无拘无束,尽情发挥学习主体作用,激起学习热情。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努力创造情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教师还要尊重学生,正确应用赏识教育,对学生充满信任和希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树立起自信。具体到实际行动中,我经常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把课堂变为展现学生个人风采的舞台。
  二、在生活中运用化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学习了用盐酸除去不溶于水的氧化物、碱和碳酸盐后,我问学生“在家中如何去除水壶中的水垢”;学习了金属材料后,我让学生探究生活中钢铁锈蚀原理以及防锈的方法;学习了溶液的酸碱度后,我让学生检验身边一些物质,如肥皂、食醋、牛奶、果汁等的酸碱度。这些问题贴近生活,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所学知识的实用性,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学习兴趣更加浓厚。
  三、树立学生的自信,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自信心是质疑精神的心理依据,只有有了自信心,学生才敢于独立思考,把思维的触角伸向未知,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使其勇于探索、勇于实践。例如,在教学实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时,如果利用书上的实验方法,不仅需要药品较多,对空气有污染,而且实验现象不明显,得到的实验数据也不准确。针对上述情况,我引导学生认真分析、仔细研究,通过小组讨论,最终拟出改进方案:取试管一只,放入火柴头大小的一小块白磷(书上为红磷),然后把试管口封好,把试管中放白磷的位置在酒精灯下稍微加热,使白磷燃烧;待试管内的氧气消耗完以后,燃烧停止;然后在水槽中的水面以下小心解开试管口,则液面在试管内慢慢上升到试管总体积的■处。这样操作,现象明显且操作简单,问题解决了,学生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探索的勇气和信心,进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四、重视实践操作,引导自主探索
  例如,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所用的药品为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为什么不能用稀硫酸和大理石呢?为了让学生更快地掌握这些知识,教师可以做下面对比实验。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刚开始反应进行得很快,几秒钟后反应减慢并逐渐停止,不再有气泡冒出。反应的停止是由于不断形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沉积到大理石表面,使大理石无法接触到稀盐酸。这样,学生亲自动手,更容易记住现象,掌握所学知识。又如,在学习“氧气验纯的实验”时,教师可把好、中、差学生科学搭配,混合编组,发挥小组的作用,要求学生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并进行验纯,然后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联系课本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当实验不成功时,教师应要求学生及时分析失败的原因,并且重新来做。这样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动手、动脑的机会,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五、引进竞争意识,营造进取氛围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经常采用“组内合作,组间对抗”的学习方式,把学生按优、良、中、差搭配,合理划分,编成八人小组(全班共八组)。这样,1组、2组对抗,3组、4组对抗,5组、6组对抗,7组、8组对抗(要求对抗组的实力相当),并且每周都进行一次评比,表扬优胜组的表现,帮助落后组分析原因并激励其奋进。学生在学习过程时,通过小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等形式的学习交往活动,可以学会理清和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和理解别人的看法。这可以促使他们不断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反思,从而大大地活跃他们的思维,拓宽他们的思路,激发他们创新的热情。组间对抗,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学生高涨的情绪、大胆的尝试、亲密的合作能为课堂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学实践证明,要想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想学—会学—学会”,优化课堂教学是一条捷径,也是教改之路上一个永恒不变的目标。以上只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优化化学课堂教学还有很多途径和方法,需要我们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摸索,不断改进。
  (责编 张晶晶)
其他文献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教学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改变了传统教学单一、呆板的形式,不仅能够将抽象、生涩、陌生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强化学习动机,有利于知识的获取,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另外,多媒体课件画面生动,交互性强,能从不同角度多层次展现学科的特点;多媒体课件优势独特,能让抽象的概念变得形象、具体、直观,为学生创设一个形象、轻松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我们根据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本地区学生实际情况及新课标要求确定的教学内容,使得教学内容符合课程的基本理念。我们依据“国家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精神,实施“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整节课以“小青蛙学本领”为主线,实施分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自主去选择、去设计、去体验、去评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同时,针对二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以及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俗话说得好:“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教师要充分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深入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朋友,及时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根据不同对象因人而异、对症下药,真正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我们必须重视心理健康,做学生的心理“医生”。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体做法:(1)设立心理咨询信箱。为了及时了解学生心声,我校设立了“悄悄话”信箱,收集学生的来信,帮助他们解决思想上的困惑。如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