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阐述高职新能源装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将“PDCA”循环理论纳入新能源装备技术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中,提出专业建设校企协同化、课程建设共育化、师资队伍双向化、实训基地共建共享化等人才培養思路,构建基于“PDCA”循环的高职新能源装备技术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型,培养高水平复合型新能源电力人才。
【关键词】新能源装备技术专业 “PDCA”循环 产教融合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3C-0123-03
《广西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广西应利用自身区位优势,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打造成为中国与东盟能源合作示范区,深化与东盟国家跨境电力项目合作。深化能源区域合作符合我国“一带一路”倡议,这为广西新能源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对广西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的能源电力类高职高专院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及挑战。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结合广西地方企业的支持和毕业生的就业渠道,2018年新增新能源装备技术高职高专专业[以生物质能发电为主,风力、光伏发电为辅,兼顾相应的环保技术(废水处理等)为培养方向],正好符合新能源发展的客观要求。新能源装备技术专业的开办,为区域新能源的快速发展提供一定的人力支持,符合新能源发展的客观要求,但其与相关行业企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方式、路径均有待探索。
一、新能源装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一)人才需求缺口增大。在人才培养方面,能源发电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传统上由电力类的院校承担,厂网分离后,电力院校隶属电网公司,学校重心倾向输配电类专业,能源发电类专业的发展受限,进一步加剧人才需求缺口。
(二)人才需求质量提高。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就是人才培养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一方面,产业升级缺乏大量的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在整个人才培养结构中,技能型人才所占比例较低,在能源发电产业尤其如此。新能源装备技术专业面向的发电行业工艺复杂,自动化程度较高,且技术技能更新节奏快,对人才需求的质量要求日益更高。
(三)生源质量参差不齐。近几年由于学校单招及对口招生的实施和名额的加大,使得招生生源的基础知识水平参差不齐,高考生源的质量相对偏好。在现今的生源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较差,理论知识很难消化理解。
(四)原有建设基础中课程产教融合深度不足。课程体系、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上,来自行业企业的参与较少;课程内容、课程授课进度上,与企业生产实际和职业资格技能等级逐级晋升规律不一致;课程资源上,生物质发电、垃圾发电、光伏发电等生产实际案例资源仍有待完善。
(五)原有建设基础中师资校企融合不够。专业教师开展企业服务较少,企业实践深入不足,而企业专家较少融进日常教学,专家讲座也未形成常态化的活动。
二、“PDCA”循环理论概述
“PDCA”循环是企业提高产品的质量、提高经营管理的重要方法,适用于过程管理。“PDCA”循环由四个环节组成。
计划P:搜集资料、分析现状、发现问题并确定需解决的问题,尽可能经过讨论分析出导致问题出现的所有原因;针对主要原因,制定相应对策计划。
执行D:严格按照计划执行,完成计划规定内的内容,同时把控好具体细节。
检查C:在执行计划时,及时跟踪,实时检查执行过程是否偏离计划。
总结A:如果计划实施有效,则可总结固化经验,将经验上升为标准,完善为制度;如果计划实施效果不理想,将遗留和新出现的问题转入下一次“PDCA”循环中解决,以此类推。
“PDCA”循环的特点是大环套小环,小环保大环,互相促进,推动大循环;每一个循环包括计划、执行、检查、总结四个阶段,周而复始运作;循环是爬楼上升式发展的,每转动一周,质量就提升一步。如图1所示。
三、构建高职新能源装备技术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型及“PDCA”循环
首先,构建新能源装备技术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型,如图2所示。为了有效地控制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质量过程,一方面需要保证作为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和保障的产教融合机制的匹配性与联动性,另一方面本文将“PDCA”循环纳入其中进行研究。
(一)模型屋顶:一主两辅,精准服务地方经济。以专业优质发展为主,与时俱进,满足新能源行业发展需求,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新能源技术技能人才。以对接行业企业新能源岗位要求标准为一辅,对标建设课程体系、教学资源、质量保障体系。以服务于地方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和技术升级需求为另一辅,强化师资能力,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实现与区域产业紧密联系,促进学校与企业人才的交流,精准满足区域产业企业对人才的能力需求,精准服务于地方经济。
(二)模型屋柱。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型屋柱是由专业、课程、师资、实训基地四大支柱组成,四大支柱之间相互牵制、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不仅共同对模型屋顶起到支撑的基础作用,而且每根支柱存在自身的“PDCA”小循环,保证自身发展。
1.专业建设校企协同化。深入行业和企业进行充分调研、召开专业研讨会,对产业行业的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及岗位对应职业技术能力进行详细分析,形成分析报告;与行业企业联合承担人才培养任务,实施“校企共育”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以学生创新意识培养为主线,以德育唤醒为突破,通过唤醒学生心中的期待,自觉思考个人职业发展前景,实现德育与职业教育职业规范的衔接。营造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进而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
2.课程建设共育化。课程共育化建设以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按照校企共同开发课程体系、共同制订课程标准、共同建设课程资源、共同实施课程教学,共同参与教学质量评价等“五个共同”实施。 课程体系按照职业基本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拓展能力课程体系构成,其中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体系重点建设,与校企联合开发与建设,且课程标准需要对接职业能力标准,对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课程内容选自实际工作任务模块、校企共同实施课程教学,并参与到课程的评价中。校企共建共享课程资源,实现校企双赢。
3.师资队伍双向化。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制定双向化师资队伍培养计划。
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充分吸收区域行业企业的技术专家和一线能手以建设兼职教师资源库;专业教师利用企业挂职、参与企业项目、校企合作项目、技术服务、假期实践、培训带队实习等方式加强教师实践,实践专题化、任务化。企业教师及专职专业教师共同构成适应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需要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两部分师资相互融合、互为补充、形成合力。
4.实训基地共建共享化。校企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将结合专业发展合作、职业技能考证、职业技能竞赛、社会服务等方面建设。通过校企共建共享实训基地,促进学生在真实职业环境中增强职业技能,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技术问题解决能力、技术服务能力、创新能力等,培养区域行业企业所需要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同时,为企业员工提供持续性继续教育服务,也为行业、企业人员的职业资格考证及技能竞赛提供服务。
(三)人才培养模式“PDCA”大循环。本专业旨在立足广西、辐射东盟,针对新能源发电及清洁环保等行业和领域,培养高水平复合型新能源电力人才。
人才培养的“PDCA”大循环如下:
P:对接行业产业分析人才需求,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多方参与对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和修订、对新能源装备技术的课程体系进行结构及知识点优化、吸收区域行业企业的技术专家和一线能手以建设兼职教师资源库。
D:与行业企业联合承担人才培养中的教学任务、目标是共同培养岗位对接、能力对接的行业企业基层职业岗位所需的技术技能人才。
C:以职业资格证和毕业生双证考核标准为基础,纳入学生团队协作、职业素养、自主学习、创新创业等能力评价,建立校企共育性学生能力评价体系。
A:用人企业通过反馈存在的问题,提出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或提出解决人才培养质量问题的对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本文将“PDCA”循环理论纳入新能源装备技术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中,从专业、课程、师资和实训基地建设阐述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未来2~3年内在此探索基础上,应开展人才需求和岗位能力调研,并选择产教融合合作企业;组织校企研讨,形成基本的人才培养方案、职业能力课程体系、课程标准,校内外专家论证;校企实施新能源装备技术专业开展专业核心技能课程教学试点,并跟踪教学过程;企业反馈学生知识结构和职业能力情况;根据反馈对人才培养方案做进一步整理和优化。
【参考文献】
[1]司磊磊,杨俊保,陶莹,等.我国新能源发电行业人才现状及培养对策[J].中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13(29)
[2]雷沪,董锐,李成龙.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中“PDCA”循环管理法的应用[J].教育评论,2015(11)
[3]聂碧娟.PDCA循环法在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教学中的运用[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
[4]王剑,宋建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路径探索[J].常州信息职业技校学院学报,2016(3)
[5]黎永键,关伟.产教融合下的高职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以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17(1)
[6]姚东伟.职业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16(2)
[7]弓云峰,崔得龙,李继凯.基于产教深度融合背景下的“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人才培养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2)
【基金项目】广西职业教育专业发展研究基地“广西职业教育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群发展研究基地”;2018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PDCA”的新能源装备技术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GXGZJG201867);广西电力職业技术学院2018年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8JGZ03)
【作者简介】蔡景素(1985— ),女,贵州人,硕士,讲师,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能源动力与发电工程系新能源装备技术专业带头人,研究方向:电气专业课程的教学和新能源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研究;谌 莉(1975— ),女,湖南人,博士,副教授,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能源动力与发电工程系主任;曹艳华(1960— ),女,辽宁沈阳人,硕士,教授,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能源动力与发电工程系新能源装备技术专业教师。
(责编 黎 原)
【关键词】新能源装备技术专业 “PDCA”循环 产教融合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3C-0123-03
《广西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广西应利用自身区位优势,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打造成为中国与东盟能源合作示范区,深化与东盟国家跨境电力项目合作。深化能源区域合作符合我国“一带一路”倡议,这为广西新能源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对广西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的能源电力类高职高专院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及挑战。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结合广西地方企业的支持和毕业生的就业渠道,2018年新增新能源装备技术高职高专专业[以生物质能发电为主,风力、光伏发电为辅,兼顾相应的环保技术(废水处理等)为培养方向],正好符合新能源发展的客观要求。新能源装备技术专业的开办,为区域新能源的快速发展提供一定的人力支持,符合新能源发展的客观要求,但其与相关行业企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方式、路径均有待探索。
一、新能源装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一)人才需求缺口增大。在人才培养方面,能源发电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传统上由电力类的院校承担,厂网分离后,电力院校隶属电网公司,学校重心倾向输配电类专业,能源发电类专业的发展受限,进一步加剧人才需求缺口。
(二)人才需求质量提高。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就是人才培养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一方面,产业升级缺乏大量的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在整个人才培养结构中,技能型人才所占比例较低,在能源发电产业尤其如此。新能源装备技术专业面向的发电行业工艺复杂,自动化程度较高,且技术技能更新节奏快,对人才需求的质量要求日益更高。
(三)生源质量参差不齐。近几年由于学校单招及对口招生的实施和名额的加大,使得招生生源的基础知识水平参差不齐,高考生源的质量相对偏好。在现今的生源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较差,理论知识很难消化理解。
(四)原有建设基础中课程产教融合深度不足。课程体系、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上,来自行业企业的参与较少;课程内容、课程授课进度上,与企业生产实际和职业资格技能等级逐级晋升规律不一致;课程资源上,生物质发电、垃圾发电、光伏发电等生产实际案例资源仍有待完善。
(五)原有建设基础中师资校企融合不够。专业教师开展企业服务较少,企业实践深入不足,而企业专家较少融进日常教学,专家讲座也未形成常态化的活动。
二、“PDCA”循环理论概述
“PDCA”循环是企业提高产品的质量、提高经营管理的重要方法,适用于过程管理。“PDCA”循环由四个环节组成。
计划P:搜集资料、分析现状、发现问题并确定需解决的问题,尽可能经过讨论分析出导致问题出现的所有原因;针对主要原因,制定相应对策计划。
执行D:严格按照计划执行,完成计划规定内的内容,同时把控好具体细节。
检查C:在执行计划时,及时跟踪,实时检查执行过程是否偏离计划。
总结A:如果计划实施有效,则可总结固化经验,将经验上升为标准,完善为制度;如果计划实施效果不理想,将遗留和新出现的问题转入下一次“PDCA”循环中解决,以此类推。
“PDCA”循环的特点是大环套小环,小环保大环,互相促进,推动大循环;每一个循环包括计划、执行、检查、总结四个阶段,周而复始运作;循环是爬楼上升式发展的,每转动一周,质量就提升一步。如图1所示。
三、构建高职新能源装备技术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型及“PDCA”循环
首先,构建新能源装备技术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型,如图2所示。为了有效地控制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质量过程,一方面需要保证作为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和保障的产教融合机制的匹配性与联动性,另一方面本文将“PDCA”循环纳入其中进行研究。
(一)模型屋顶:一主两辅,精准服务地方经济。以专业优质发展为主,与时俱进,满足新能源行业发展需求,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新能源技术技能人才。以对接行业企业新能源岗位要求标准为一辅,对标建设课程体系、教学资源、质量保障体系。以服务于地方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和技术升级需求为另一辅,强化师资能力,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实现与区域产业紧密联系,促进学校与企业人才的交流,精准满足区域产业企业对人才的能力需求,精准服务于地方经济。
(二)模型屋柱。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型屋柱是由专业、课程、师资、实训基地四大支柱组成,四大支柱之间相互牵制、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不仅共同对模型屋顶起到支撑的基础作用,而且每根支柱存在自身的“PDCA”小循环,保证自身发展。
1.专业建设校企协同化。深入行业和企业进行充分调研、召开专业研讨会,对产业行业的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及岗位对应职业技术能力进行详细分析,形成分析报告;与行业企业联合承担人才培养任务,实施“校企共育”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以学生创新意识培养为主线,以德育唤醒为突破,通过唤醒学生心中的期待,自觉思考个人职业发展前景,实现德育与职业教育职业规范的衔接。营造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进而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
2.课程建设共育化。课程共育化建设以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按照校企共同开发课程体系、共同制订课程标准、共同建设课程资源、共同实施课程教学,共同参与教学质量评价等“五个共同”实施。 课程体系按照职业基本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拓展能力课程体系构成,其中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体系重点建设,与校企联合开发与建设,且课程标准需要对接职业能力标准,对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课程内容选自实际工作任务模块、校企共同实施课程教学,并参与到课程的评价中。校企共建共享课程资源,实现校企双赢。
3.师资队伍双向化。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制定双向化师资队伍培养计划。
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充分吸收区域行业企业的技术专家和一线能手以建设兼职教师资源库;专业教师利用企业挂职、参与企业项目、校企合作项目、技术服务、假期实践、培训带队实习等方式加强教师实践,实践专题化、任务化。企业教师及专职专业教师共同构成适应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需要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两部分师资相互融合、互为补充、形成合力。
4.实训基地共建共享化。校企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将结合专业发展合作、职业技能考证、职业技能竞赛、社会服务等方面建设。通过校企共建共享实训基地,促进学生在真实职业环境中增强职业技能,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技术问题解决能力、技术服务能力、创新能力等,培养区域行业企业所需要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同时,为企业员工提供持续性继续教育服务,也为行业、企业人员的职业资格考证及技能竞赛提供服务。
(三)人才培养模式“PDCA”大循环。本专业旨在立足广西、辐射东盟,针对新能源发电及清洁环保等行业和领域,培养高水平复合型新能源电力人才。
人才培养的“PDCA”大循环如下:
P:对接行业产业分析人才需求,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多方参与对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和修订、对新能源装备技术的课程体系进行结构及知识点优化、吸收区域行业企业的技术专家和一线能手以建设兼职教师资源库。
D:与行业企业联合承担人才培养中的教学任务、目标是共同培养岗位对接、能力对接的行业企业基层职业岗位所需的技术技能人才。
C:以职业资格证和毕业生双证考核标准为基础,纳入学生团队协作、职业素养、自主学习、创新创业等能力评价,建立校企共育性学生能力评价体系。
A:用人企业通过反馈存在的问题,提出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或提出解决人才培养质量问题的对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本文将“PDCA”循环理论纳入新能源装备技术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中,从专业、课程、师资和实训基地建设阐述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未来2~3年内在此探索基础上,应开展人才需求和岗位能力调研,并选择产教融合合作企业;组织校企研讨,形成基本的人才培养方案、职业能力课程体系、课程标准,校内外专家论证;校企实施新能源装备技术专业开展专业核心技能课程教学试点,并跟踪教学过程;企业反馈学生知识结构和职业能力情况;根据反馈对人才培养方案做进一步整理和优化。
【参考文献】
[1]司磊磊,杨俊保,陶莹,等.我国新能源发电行业人才现状及培养对策[J].中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13(29)
[2]雷沪,董锐,李成龙.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中“PDCA”循环管理法的应用[J].教育评论,2015(11)
[3]聂碧娟.PDCA循环法在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教学中的运用[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
[4]王剑,宋建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路径探索[J].常州信息职业技校学院学报,2016(3)
[5]黎永键,关伟.产教融合下的高职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以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17(1)
[6]姚东伟.职业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16(2)
[7]弓云峰,崔得龙,李继凯.基于产教深度融合背景下的“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人才培养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2)
【基金项目】广西职业教育专业发展研究基地“广西职业教育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群发展研究基地”;2018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PDCA”的新能源装备技术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GXGZJG201867);广西电力職业技术学院2018年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8JGZ03)
【作者简介】蔡景素(1985— ),女,贵州人,硕士,讲师,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能源动力与发电工程系新能源装备技术专业带头人,研究方向:电气专业课程的教学和新能源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研究;谌 莉(1975— ),女,湖南人,博士,副教授,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能源动力与发电工程系主任;曹艳华(1960— ),女,辽宁沈阳人,硕士,教授,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能源动力与发电工程系新能源装备技术专业教师。
(责编 黎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