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研究员的酸甜苦辣

来源 :求学·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F3084404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拓展阅读】
  石油行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迁徙史
  1859年,美国小镇梯特斯维尔钻成了世界上第一口现代油井,现代石油工业就此拉开序幕。而中国的石油工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才正式开启。“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正是在王之涣描绘的这片荒凉悲怆的大漠之中,我们国家的石油行业起步发轫。
  我国的石油行业从一开始就伴随着大迁徙,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是石油工人的家。寻找石油往往要行走在荒原戈壁上,风霜万里,颠沛流离,加上物质匮乏,生活条件异常艰苦。但无论是在东北的冰天雪地,还是在西部荒无人烟的大漠,或是在南方的沼泽地带,只要有石油的地方,石油人就会很快在那里开拓出一片天地,随之而来的,就是越来越多的石油人在那里安营扎寨。
  我是一名研究员,更具体一点,是一名研究各国铁路行业发展情况的研究员。
  研究员?就是戴着一副厚厚的眼镜,埋首于文献典籍或关在实验室里做科学研究的那种?
  不不,你们想多了,研究员的真实生活是这样的——
  研究员“小赵”
  很多行业都有研究员的岗位,如通信、汽车、科技等行业,而我是在铁路行业做国别研究的。所谓国别研究,就是立足于本行业,用国际化的视野密切跟踪世界各国此行业技术、市场、管理、政策等方面的发展情况,获得高度浓缩的信息,为决策者提供方案和对策。说白了,我们有点像古代的“师爷”“军师”。
  这决定了研究员的性质是智库行业,而智库行业对学历的要求自然是极高的。在一众博士面前,硕士研究生毕业的我只能是“小赵”。
  回想当年参加研究院招聘时,“小赵”我可是过五关、斩六将,跟一众“211”“985”大学毕业的硕士、博士“华山论剑”,比拼嘴皮子、笔杆子等十八般武艺,较量智商、情商、“逆商”等各种“商”,才有机会进来当“小赵”的。将来如果我的头发还有余量可掉,我会考虑继续攻读在职博士。到时在我们研究院里,“小赵”就可以荣升为“赵博”了。
  门槛不是你想跨就能跨的
  严格的学历要求背后是对专业能力的极高要求。我们硕士研究生会在导师的带领下从事专业领域的课题研究或者实践工作,对专业的理解更深刻,因而才可以进入这个行业;而博士研究生能够独立地解决自己专业领域内的某一问题,能突破专业现有技术或理论研究成果,更适合这个行业。
  有人认为,大学里学的专业没什么用,到实际工作中也用不到多少。但我正是通过多门专业课程的学习,建立了相对系统的知识结构,依靠研究生阶段的课题研究经历,才具备了研究问题的视角和思维。我认为,要想成为行业内顶尖的智库成员,就得在能力范围内尽量“刷”到最高学历,如此,门槛的意义就不过是淘汰掉那些不具备专业能力的人,它在你眼中也就没那么高了。换个角度想,如果随便什么人都能跨过你从事的工作的门槛,那只能说,你的被替代性太高了。
  总之,做研究员,门槛不是你想跨就能跨得了的。提高学历最重要,专业能力是王道。
  做研究,专业和语言更配哦
  为了获得高度浓缩、有效可靠的信息,我们需要查找大量资料,但查找资料可不是“Control+ C”和“Control+V”那么简单的事。
  古时“秀才不出门”,也可以“尽知天下事”,而现在世界各行各业飞速发展,信息资讯呈爆炸式增长,要从浩如烟海的信息中找到需要的资料,可谓是挑战巨大!我们承担了铁路行业的重要科研任务,经常需要寻找铁路发展水平较高、技术装备先进的典型国家的资料。我们通常的做法是,借助文献数据库,借鉴前人已做的相关国别研究来获得二手资料;当现有文献太过老旧时,就得去国外相关网站查找一手资料。
  因此,我们部门招了来自各个小语种专业的同事,人家一开口说话,舌头打着各种结,那都是自动加密的。尴尬的是,仅有语言但缺少专业背景,翻译过来的资料会有点“驴唇不对马嘴”。如果有专业和语言的双重背景,查找资料就能节省许多时间和精力,翻译过来的资料也会更精准、实用。可以说,既懂专业、又懂语言的人是研究领域的“香饽饽”!
  信息整理是怎么做的?
  我在国外留学期间学了一门第二外语——俄语。当领导想要了解俄罗斯铁路行业发展情况时,我就登录俄罗斯网站,确定相关的俄语内容,再用专业词汇进行翻译,将相关信息整理为研究报告,呈递给领导审阅。
  这个过程描述起来很简单,而实际画风往往是这样的——
  1.登录俄罗斯网站——很多时候根本登不上去!当“404 not found”连续几次出现在我面前,而领导的任务就在肩上时,我真有砸了电脑的冲动。这就要求我要经常登录相关机构官方网站,在网络情况较好时及时下载统计年鉴、年报等相关资料,以备不时之需。
  2.确定相关的俄语内容——有时根本就搜索不到相关内容,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此时就要多去部门老前辈那里取取经了,决不能无中生有、胡编乱造,做科研讲究实事求是。
  3.用专业词汇进行翻译——当百度翻译遇到太多专业词汇而“晕头转向”时,我只能依靠自己如蚕食般一点点翻译那些好不容易找到的外语资料。内容太多翻译不完?长夜漫漫,我辈经常抱着“生前何必久睡,死后自会长眠”的心态挑灯夜战。
  有诗云:
  上班前,时间是一条窄窄的马路
  我在这头,公交在那头
  上班时,时间是一道厚厚的大门
  我在这头,打卡机在那头
  到了晚上,时间就是一望无际的大海
  我在这头,下班……没头!
  4.整理为研究报告——暂且不提要避免错别字这样的低级错误,写报告本身就是一件非常严谨的事。比如,“1969~1979年”是规范写法,写成“1969年~1979年”就显得外行了。
  5.呈递给领导审阅——你以为的终稿只是你以为,领导不要你以为,领导要自己以为。报告从第一版到终稿,也就隔了那么十来个版本。当有一天我被磨得没了脾气,却仍能保有热情,那说明我修炼得差不多了。
  “我太难了吗?”心理建设搞起来
  做研究要求你能沉得下心气、坐得住板凳、扛得了任务、顶得住压力。
  可能你正享受休闲假日时,领导就突然来电说需要某些资料,这时你就得支起笔记本电脑随时“移动办公”;可能你已身兼多个课题任务,但还要担任翻译,陪同考察团出国访问;可能你改报告改到头晕眼花,却还要耐心应对各种新要求。经常有新入职的小伙伴感慨“我太难了”。
  可是又有谁能轻轻松松做出业绩呢?除了那些肉眼可见的“难”,我还看到:老前辈们在第一时间专业而迅速地提供高质量的资料,点击“发送”的那一声清脆的鼠标按键声充满了成就感;那些经历丰富的员工在评定职称时自信从容,对所见所闻侃侃而谈,眼里闪烁着光芒;那些被磨炼成优秀笔杆子的员工走上了重要的领导岗位……没有人是容易的,但总有人比你努力。
  勇攀科研之峰
  走上坡路永远比走下坡路更累、更难,我们还年轻,应该去走上坡路,不断争取进步。
  对我来说,能进入智库行业,能和一群优秀的人共事,已经是十分幸运的事了。既然选择做信息研究工作,就要以分寸之功,成咬牙积累的山海之势,争取成为领域内首屈一指的专家。那么在这个岗位上如何不断进阶呢?研究员职称系列包括研究实习员(初级)、助理研究员(中级)、副研究员(副高)和研究员(正高)。就拿我来说吧,现阶段我的学历是硕士研究生,职称是研究实习员,硕士毕业两年后才可以申请助理研究员评审。我会一步一步,用实力走到职称序列的最顶端,在科研之峰體会“一览众山小”的壮阔。
  最后,我想对研究员工作说:“往后余生,研究员是我,酸甜苦辣咸是你。我会耐心用每一个味蕾,尽情品尝你的独特滋味。”
其他文献
因为校名的原因,很多人对中国矿业大学(以下简称“矿大”)有着或多或少的误解,久而久之矿大就被贴上了一些比较刻板的标签。这让矿大一度成为“江苏省最委屈的大学”。  现在,笔者就矿大被贴上的一些刻板标签做出一些“反驳”,希望大家了解更加真实、鲜活的矿大。     刻板印象一:矿大只教挖矿  有人说,矿大只教挖矿。不得不说,这个说法太片面了。  准确地说,矿业类专业确实是矿大的强项,比如采矿工程、矿业
期刊
2018年高考后,不少考上大学的学长、学姐回母校做招生宣传,兴奋的我在活动现场四处看看。这时,一位学姐递给我一张纸,上面写着“高中生活,就像是在漆黑的屋子里洗衣服。有一天灯亮了,你会发现,衣服已变得洁白如新”。我现在再回过头去看,发现果真如此,我的高中生活印证了这句话。是的,我在黑暗中匍匐前进,用坚持为自己赢来了灯光,穿上了“新衣服”,迎来了大学的美好生活。  至暗时刻  高一时,我进入了实验班。
期刊
我想许多同学在临近高考的那段时间里,除了担心着分数,还在细细考量着自己想选的专业。  类似于文理分科时会有家长用“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观念来半强迫半诱导地让孩子选理科,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家长也有可能干涉孩子的理想,把他们“幼稚”的苗头扼杀在摇篮里。  我对这件事深有体会。  我从小的梦想就是学习艺术,但从我和同学的聊天情况来看,似乎家长们都认为学习艺术就是一条不归路。在他们的印象里,学习
期刊
小林在一家报社当业务员,他看准了一个客户,决定无论如何都要把他拿下来。每天早晨,他都到那家公司去推销,可每次得到的回答都是——“不需要!”虽然人家表示拒绝,但小林毫不灰心丧气,还是照去不误。  就这样持续到了月底,最后一天,那个客户对小林说:“告诉你,我决定要买你的广告了。因为你是我的老师,你教会了我什么叫堅持,怎样坚持到底,这比金钱更有价值。这是我所缺乏的,我得向你学习!”
期刊
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  总是有人会把船舶与海洋工程(以下简称“船海”)专业的学子所做的工作与远洋航行、海洋科考等混淆,认为这个专业培养的是像哥伦布那样的航海家,或是在极地探险的科考人员,甚至有人认为我们是负责海洋石油开采的钻井工人。有同学开玩笑说,船海专业的目标是“星辰大海”,造一些诸如宇宙战舰、星际航母之类的太空飞船。  其实,船海专业的学子未来从事的工作是为航运业、海洋石油、海洋科考、海
期刊
天津,是渤海湾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坊间有“哏都”之称。  这是一座有独特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教育水平一直都处在全国前列。每年无数学子前来天津求学,他们或许是被天津的文化底蕴所吸引,或许是喜欢大街小巷的美食,又或者因为这里有他们向往的象牙塔……不同的理由,让天南地北的人们集聚于此——求学“哏都”,乐趣无穷。  津门记忆  在古代,天津建城之初便是为了“拱卫京师”,明成祖朱棣将这块土地命名为“天津”,意
期刊
武汉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学校擁有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轮机工程、水声工程)和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矿物加工工程)。  今天,《求学》有
期刊
在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指导之下,2020年的生物高考试题以稳为主,注重基础,落实能力,充分凸显了学科特征。  一、重视基础,回归主干知识考查  今年的生物试题,对教材中基础、重要、主干概念进行了较全面的考查。  【例1】(2020年全国I卷第2题)种子贮藏中需要控制呼吸作用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若作物种子呼吸作用所利用的物质是淀粉分解产生的葡萄糖,下列关于种子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若
期刊
每年高考季,工商管理都是备受高分考生青睐的专业之一,即使是在普通院校中,工商管理专业的录取分数排名都是比较靠前的。  是什么让工商管理专业如此热门呢?它凭什么“收割”高分考生呢?  我和我的同学们当初选报这个专业,多是因为听说这个专业的学生就业面广,市场需求旺盛,毕业后不用担心找工作,而且对应的工作环境一般比较好,舒适稳定。  那么,工商管理专业的真面目究竟是怎样的呢?  专业学习:先赚它一个亿?
期刊
当年填报志愿的时候,我几乎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药学。事实上家人对我的期望一直是学医学,但我胆子太小,惧怕血腥,只好采用“曲线救国”的方法,将药学作为奋斗的方向。  数学、物理、化学、生物都是必修!  药学专业培养的几乎是一个全才!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所有高中所学的理科课程都排在“必修”一栏,须得我们稳扎稳打,谁敢不从,挂科处理!因此,校园深处往往能听到药学大军的扼腕叹息……很多人也许会问,学药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