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偶像”一词在《汉语大字典》里解释为“泥塑或木刻的人像以供人膜拜”,引申为盲目崇拜之对象。偶像崇拜是人类社会性的一种体现,一般指通过宗教或类似宗教的仪式来表达个人对灵物或杰出人物的景仰或敬佩之情。崇拜心理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学现象,始自人类对大自然神威的崇拜。随着人格化神的出现,人类的崇拜心理发生了质的变化。偶像崇拜越来越成为人类自我意识的产物,是伴随意識觉醒和认知发展而出现的观念形态。现代意义上的崇拜,除了体现人类对自我及环境的理解和体验外,亦表达了人们渴望、羡慕、敬佩、赞美、欣赏的情感,以及希望成功、追求完美的心态。
心理学认为,偶像崇拜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现象。它通过人们对崇拜人物夸大了的社会认知而产生“光环效应”,将其言行举止加以神圣化并神秘化。瑞士心理学家弗洛姆认为,偶像崇拜是对幻想中杰出人物的依恋,但这种幻想常常被过分地强化或理想化。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则认为,偶像崇拜是青少年将对父母的养育式依恋移情到对生命中重要人物的认同式依恋之表现。
就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而言,偶像崇拜可谓是青少年时期的标志性行为表现,更多体现为个人对敬仰人物的热烈迷恋和追逐——时常会为追逐他们而表现出相当的狂热、盲从、缺乏独立自主精神。多数年轻人都将崇拜作为一种生活中的娱乐,他们通过给偶像写信、模仿明星唱歌和着装、收集偶像的私人资料、参加明星俱乐部等方式来表现自己的崇拜和追求。
心理学认为,青少年偶像崇拜的核心问题是心理认同和情感依附:青少年从自我的迷茫状态中走出来,需要通过对一些成年或同龄人中偶像人物的认同来确认自我价值,即个人在其认知、情感和个性发展上欣赏、接受另一个人的价值观、行为模式及外表形象等,并加以崇拜和模仿。从这层意义上讲,青少年偶像崇拜是特定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附属品”,具有突出的年龄性和过渡性特征。
青少年为什么会迷恋偶像?
青少年正处于由儿童向成人过渡的青春期,有着既不同于儿童、也不同于成人的心理活动内容,需要通过对不同偶像的认同和依恋来确定自我价值、寻求自我发展。从这层意义上讲,偶像崇拜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行为,是青少年时期心理矛盾运动的产物,有其必然性和过渡性的一面,也有其非理性和盲目性的一面——在崇拜者眼中,偶像永远是对的。
据世界不同地区的调查结果显示,当今年轻人偶像崇拜的主体是歌星、影星和体坛明星,笔者将之归结为“三星崇拜”。许多年轻人都把明星偶像当作自己的绝对英雄和梦中情人,并对他们产生某种浪漫式依恋或认同式依恋。这一方面可补偿青少年在个体化过程中因脱离对父母的依赖而产生的情感真空,另一方面则会促使青少年对偶像人物生发种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在发达的工业社会中,偶像明星被完全商业化,其名字、容貌、服饰、历史、隐私,包括生理特点,都成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再经过大众传媒的大力包装和渲染,这些明星偶像更是光彩照人。笔者对香港和内地青少年偶像崇拜进行研究,发现: 青少年越是追逐明星偶像,就越容易认同明星偶像的形象性特征(如容貌、身材、发型等)、流行性特征(如服装、动作等)和名利性特征(如财富、知名度、生活方式等),并从中获得最大的精神享受。明星崇拜最终导致对商品的崇拜,明星偶像的生存完全取决于其商品市场的需求和开发力度。而就其心理机制而言,明星崇拜也易使青少年对偶像形成一种幻觉依恋或光环效应,这种幻觉依恋或光环时常会被过分地强化或理想化。
概括说来,当今青少年的偶像崇拜有以下几个突出特征——
激情投入。激情投入,指青少年爱一个偶像时常可以达到如痴如醉的地步,可以为其付出自己的一切。这种激情投入可能出自青少年期情感空虚的需要,也可能出自某种虚荣满足的需要。这种虚荣需要使青少年幻想自己会像偶像那样富有、出名,甚至成为偶像的密友。有研究表明,虚荣满足是青少年偶像崇拜的重要动力。
全盘接受。全盘接受,指当青少年喜欢上某个偶像时,会喜欢上他(她)身上的所有品质,无论这些品质是否值得喜欢,并甘心为喜欢他(她)而排斥对其他偶像的认同和喜欢。如追星族常为维护自己的偶像而不惜对与其对立的歌迷、影迷和球迷们出言不恭甚至动武。
浪漫幻想。浪漫幻想,指青少年对偶像的依恋是以浪漫情怀为基础的,突出表现为对崇拜对象的迷恋中充满了情爱甚至是性爱的幻想。有研究表明,对异性偶像的浪漫幻想是青少年偶像崇拜的一个基本特征和动力,而且女性的浪漫式依恋一般高过男性,年龄越小越爱听情歌。
沉湎式依恋。 沉湎式依恋,指当事人对他人的依恋是建立在对自我的负面评估和无用感之上的。在偶像崇拜中,许多人越是敬仰一个偶像,就越感到自己渺小和无能。如每当有传闻某个著名歌星或影星亡故或误传亡故时,就会使某些歌/影迷痛不欲生,甚至意欲自杀。
虚幻亲密感。虚幻亲密感,指青少年对偶像所建立的一种虚幻的情感依恋。这种情感依恋是一种单向的情感交流,具有非对等、非接触和非互惠等特点。它不因当事人与其崇拜人物之间有无任何实际接触而改变其遥亲感程度,也与当事人所崇拜人物的性别无绝对关系。
凡此种种,都表明青少年偶像崇拜是一种充满了激情、理想化、浪漫情怀和虚幻亲密感的心理体验。对于这样一种颇为极端的崇拜方式,笔者在做实证研究之余,一直试图寻找一个形象、生动、鲜明且具文学色彩的术语或故事来加以概念化。
“三星崇拜”到“民星崇拜”:当代内地青少年偶像崇拜的演变
进入21世纪之后,除了“三星崇拜”继续流行之外,伴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及大众选秀节目的兴起,偶像制造越来越呈现出“人人都能成为偶像”的平民特征,有媒体甚至宣告,当今已经进入一个“泛偶像”时代。“民星崇拜”就是在这股泛偶像浪潮中涌起的新现象。所谓“民星”,即指那些凭借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魅力,通过网络等新媒体的运作而成为明星的生活中的普通人。
就“民星崇拜”的个人特征来说,这类“民星”的共同点是:在出名前普遍默默无闻,而在出名后,其社会影响力和受青少年欢迎的程度又大大超过很多传统意义上的“三星偶像”;出名基本上都依靠个人打破传统的真实行为和表演,并且极具个性化色彩;出名的渠道或者是诸如《超级女声》之类的平民选秀节目,或者是通过网络的传播力量,因此带有浓厚的草根性、平民性特质。比如2005年超级女声的总冠军李宇春以及她所掀起的“李宇春现象”,就被美国《时代》周刊形容为“对传统社会性别规则的不在乎和率真的个性,以及她所代表的自信的独立性,已经成为国家的一个象征”(《李宇春:因追求自我而受宠》,2005)。 就“民星崇拜”的性质来说,它本质上体现了青少年对“民星”人物的自我投射,是偶像崇拜中一种投射效应的表现。所谓“投射效应”,是指崇拜者将自我的某种梦想、欲望和缺憾投射到偶像身上的倾向。换句话说,当一个人痴迷于某个偶像在某方面的特质(如容貌、身材、才能、家庭背景、生活阅历等)和成功(如财富、社会地位、个人魅力)时,就会幻想自己的理想和梦想已经通过偶像的这些特质得以实现。例如,打出“想唱就唱”口号的《超级女声》在短时间内就实现了一些普通女孩子的“明星梦”,给了青少年一个强烈暗示。崇拜“超女”的青少年们,不仅在她们身上看到了自己成为偶像的潜力,也看到了自己的明星梦想在这些“李宇春们”身上得以实现的路径。由此,“民星崇拜”可谓是一面镜子,照出了当下青少年心中某种潜在的欲望。
就“民星崇拜”的形成来说,它本质上是当今草根文化由下而上盛行的结果,代表着从“明星偶像”走向“民星偶像”的发展道路。在媒介和舆论的推动下,草根文化不仅成为当今一种“反精英”的青年文化的符号象征,从“明星偶像”走向“民星偶像”更代表着一种“反明星”的时尚潮流。喜欢追赶时髦的青少年不约而同地认可并追逐这种潮流,在崇拜“民星偶像”的同时,也表达出通过表现自己成为下一个“民星”的愿望,这正是笔者曾经提出过的偶像崇拜“卡拉OK”境界——无论一个人是“明星”还是“民星”,只要他有令我们钦佩的特质,就可以成为青少年崇拜的对象;同样,如果我们身上具有令他人钦佩的一技之长,也可以当之无愧地成为他人的偶像。“卡拉OK”境界,代表着今后青少年偶像崇拜中更广泛的参与性。
从这层意义上说,“民星偶像”成为当代青少年偶像崇拜的核心,正是因为迎合了青少年追求个性、敢于张扬自己的年龄特征。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当下青少年偶像崇拜越来越受到社会环境,特别是大众媒体的支配。在此背景下,无论是内地的“榜样崇拜”,还是香港的“师长崇拜”,都殊途同归,被“三星崇拜”的巨大洪流所席卷,并且在内地发展出“民星崇拜”的新趋势。这突出表明,在当今社会,大众媒介的深刻影响及其背后的巨大经济利益使青少年偶像崇拜这样一个阶段性心理学现象,日趋商业化、娱乐化和功利化。青少年大多视“三星”人物为其绝对的精神偶像,多欣赏其表面形象,而缺乏对其深刻内涵的认同。这使得“偶像”和“榜样”这两个原本十分接近的概念越来越拉开距离,越来越成为对立的关系。具体来说,偶像的形象越来越被神圣化、神秘化,而榜样的形象越来越被平常化、平凡化。
这是对内地多年来倡导的“榜样崇拜”的最大挑战。从这个意义上讲,对青少年偶像崇拜代際差异的研究也是对整个社会变迁的研究,不仅可以掌握偶像崇拜发展变化的脉络,而且可以挖掘当今青少年明星崇拜的内在诱因,具有管中窥豹、以小见大的重要学术意义。
(作者单位:香港城市大学)
责任编辑:刘洁
心理学认为,偶像崇拜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现象。它通过人们对崇拜人物夸大了的社会认知而产生“光环效应”,将其言行举止加以神圣化并神秘化。瑞士心理学家弗洛姆认为,偶像崇拜是对幻想中杰出人物的依恋,但这种幻想常常被过分地强化或理想化。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则认为,偶像崇拜是青少年将对父母的养育式依恋移情到对生命中重要人物的认同式依恋之表现。
就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而言,偶像崇拜可谓是青少年时期的标志性行为表现,更多体现为个人对敬仰人物的热烈迷恋和追逐——时常会为追逐他们而表现出相当的狂热、盲从、缺乏独立自主精神。多数年轻人都将崇拜作为一种生活中的娱乐,他们通过给偶像写信、模仿明星唱歌和着装、收集偶像的私人资料、参加明星俱乐部等方式来表现自己的崇拜和追求。
心理学认为,青少年偶像崇拜的核心问题是心理认同和情感依附:青少年从自我的迷茫状态中走出来,需要通过对一些成年或同龄人中偶像人物的认同来确认自我价值,即个人在其认知、情感和个性发展上欣赏、接受另一个人的价值观、行为模式及外表形象等,并加以崇拜和模仿。从这层意义上讲,青少年偶像崇拜是特定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附属品”,具有突出的年龄性和过渡性特征。
青少年为什么会迷恋偶像?
青少年正处于由儿童向成人过渡的青春期,有着既不同于儿童、也不同于成人的心理活动内容,需要通过对不同偶像的认同和依恋来确定自我价值、寻求自我发展。从这层意义上讲,偶像崇拜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行为,是青少年时期心理矛盾运动的产物,有其必然性和过渡性的一面,也有其非理性和盲目性的一面——在崇拜者眼中,偶像永远是对的。
据世界不同地区的调查结果显示,当今年轻人偶像崇拜的主体是歌星、影星和体坛明星,笔者将之归结为“三星崇拜”。许多年轻人都把明星偶像当作自己的绝对英雄和梦中情人,并对他们产生某种浪漫式依恋或认同式依恋。这一方面可补偿青少年在个体化过程中因脱离对父母的依赖而产生的情感真空,另一方面则会促使青少年对偶像人物生发种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在发达的工业社会中,偶像明星被完全商业化,其名字、容貌、服饰、历史、隐私,包括生理特点,都成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再经过大众传媒的大力包装和渲染,这些明星偶像更是光彩照人。笔者对香港和内地青少年偶像崇拜进行研究,发现: 青少年越是追逐明星偶像,就越容易认同明星偶像的形象性特征(如容貌、身材、发型等)、流行性特征(如服装、动作等)和名利性特征(如财富、知名度、生活方式等),并从中获得最大的精神享受。明星崇拜最终导致对商品的崇拜,明星偶像的生存完全取决于其商品市场的需求和开发力度。而就其心理机制而言,明星崇拜也易使青少年对偶像形成一种幻觉依恋或光环效应,这种幻觉依恋或光环时常会被过分地强化或理想化。
概括说来,当今青少年的偶像崇拜有以下几个突出特征——
激情投入。激情投入,指青少年爱一个偶像时常可以达到如痴如醉的地步,可以为其付出自己的一切。这种激情投入可能出自青少年期情感空虚的需要,也可能出自某种虚荣满足的需要。这种虚荣需要使青少年幻想自己会像偶像那样富有、出名,甚至成为偶像的密友。有研究表明,虚荣满足是青少年偶像崇拜的重要动力。
全盘接受。全盘接受,指当青少年喜欢上某个偶像时,会喜欢上他(她)身上的所有品质,无论这些品质是否值得喜欢,并甘心为喜欢他(她)而排斥对其他偶像的认同和喜欢。如追星族常为维护自己的偶像而不惜对与其对立的歌迷、影迷和球迷们出言不恭甚至动武。
浪漫幻想。浪漫幻想,指青少年对偶像的依恋是以浪漫情怀为基础的,突出表现为对崇拜对象的迷恋中充满了情爱甚至是性爱的幻想。有研究表明,对异性偶像的浪漫幻想是青少年偶像崇拜的一个基本特征和动力,而且女性的浪漫式依恋一般高过男性,年龄越小越爱听情歌。
沉湎式依恋。 沉湎式依恋,指当事人对他人的依恋是建立在对自我的负面评估和无用感之上的。在偶像崇拜中,许多人越是敬仰一个偶像,就越感到自己渺小和无能。如每当有传闻某个著名歌星或影星亡故或误传亡故时,就会使某些歌/影迷痛不欲生,甚至意欲自杀。
虚幻亲密感。虚幻亲密感,指青少年对偶像所建立的一种虚幻的情感依恋。这种情感依恋是一种单向的情感交流,具有非对等、非接触和非互惠等特点。它不因当事人与其崇拜人物之间有无任何实际接触而改变其遥亲感程度,也与当事人所崇拜人物的性别无绝对关系。
凡此种种,都表明青少年偶像崇拜是一种充满了激情、理想化、浪漫情怀和虚幻亲密感的心理体验。对于这样一种颇为极端的崇拜方式,笔者在做实证研究之余,一直试图寻找一个形象、生动、鲜明且具文学色彩的术语或故事来加以概念化。
“三星崇拜”到“民星崇拜”:当代内地青少年偶像崇拜的演变
进入21世纪之后,除了“三星崇拜”继续流行之外,伴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及大众选秀节目的兴起,偶像制造越来越呈现出“人人都能成为偶像”的平民特征,有媒体甚至宣告,当今已经进入一个“泛偶像”时代。“民星崇拜”就是在这股泛偶像浪潮中涌起的新现象。所谓“民星”,即指那些凭借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魅力,通过网络等新媒体的运作而成为明星的生活中的普通人。
就“民星崇拜”的个人特征来说,这类“民星”的共同点是:在出名前普遍默默无闻,而在出名后,其社会影响力和受青少年欢迎的程度又大大超过很多传统意义上的“三星偶像”;出名基本上都依靠个人打破传统的真实行为和表演,并且极具个性化色彩;出名的渠道或者是诸如《超级女声》之类的平民选秀节目,或者是通过网络的传播力量,因此带有浓厚的草根性、平民性特质。比如2005年超级女声的总冠军李宇春以及她所掀起的“李宇春现象”,就被美国《时代》周刊形容为“对传统社会性别规则的不在乎和率真的个性,以及她所代表的自信的独立性,已经成为国家的一个象征”(《李宇春:因追求自我而受宠》,2005)。 就“民星崇拜”的性质来说,它本质上体现了青少年对“民星”人物的自我投射,是偶像崇拜中一种投射效应的表现。所谓“投射效应”,是指崇拜者将自我的某种梦想、欲望和缺憾投射到偶像身上的倾向。换句话说,当一个人痴迷于某个偶像在某方面的特质(如容貌、身材、才能、家庭背景、生活阅历等)和成功(如财富、社会地位、个人魅力)时,就会幻想自己的理想和梦想已经通过偶像的这些特质得以实现。例如,打出“想唱就唱”口号的《超级女声》在短时间内就实现了一些普通女孩子的“明星梦”,给了青少年一个强烈暗示。崇拜“超女”的青少年们,不仅在她们身上看到了自己成为偶像的潜力,也看到了自己的明星梦想在这些“李宇春们”身上得以实现的路径。由此,“民星崇拜”可谓是一面镜子,照出了当下青少年心中某种潜在的欲望。
就“民星崇拜”的形成来说,它本质上是当今草根文化由下而上盛行的结果,代表着从“明星偶像”走向“民星偶像”的发展道路。在媒介和舆论的推动下,草根文化不仅成为当今一种“反精英”的青年文化的符号象征,从“明星偶像”走向“民星偶像”更代表着一种“反明星”的时尚潮流。喜欢追赶时髦的青少年不约而同地认可并追逐这种潮流,在崇拜“民星偶像”的同时,也表达出通过表现自己成为下一个“民星”的愿望,这正是笔者曾经提出过的偶像崇拜“卡拉OK”境界——无论一个人是“明星”还是“民星”,只要他有令我们钦佩的特质,就可以成为青少年崇拜的对象;同样,如果我们身上具有令他人钦佩的一技之长,也可以当之无愧地成为他人的偶像。“卡拉OK”境界,代表着今后青少年偶像崇拜中更广泛的参与性。
从这层意义上说,“民星偶像”成为当代青少年偶像崇拜的核心,正是因为迎合了青少年追求个性、敢于张扬自己的年龄特征。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当下青少年偶像崇拜越来越受到社会环境,特别是大众媒体的支配。在此背景下,无论是内地的“榜样崇拜”,还是香港的“师长崇拜”,都殊途同归,被“三星崇拜”的巨大洪流所席卷,并且在内地发展出“民星崇拜”的新趋势。这突出表明,在当今社会,大众媒介的深刻影响及其背后的巨大经济利益使青少年偶像崇拜这样一个阶段性心理学现象,日趋商业化、娱乐化和功利化。青少年大多视“三星”人物为其绝对的精神偶像,多欣赏其表面形象,而缺乏对其深刻内涵的认同。这使得“偶像”和“榜样”这两个原本十分接近的概念越来越拉开距离,越来越成为对立的关系。具体来说,偶像的形象越来越被神圣化、神秘化,而榜样的形象越来越被平常化、平凡化。
这是对内地多年来倡导的“榜样崇拜”的最大挑战。从这个意义上讲,对青少年偶像崇拜代際差异的研究也是对整个社会变迁的研究,不仅可以掌握偶像崇拜发展变化的脉络,而且可以挖掘当今青少年明星崇拜的内在诱因,具有管中窥豹、以小见大的重要学术意义。
(作者单位:香港城市大学)
责任编辑: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