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欧·亨利小说中的人性主题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rongstrongq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欧·亨利小说中的人性主题的根源,成因着手,重点探究了其小说中的人性意识,从人性观的方向对人类社会的各种人性主题综合的进行了系统论述,并针对欧·亨利对当时美国的人文社会以及真善美的认识与理解和执着追求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欧·亨利;短篇小说;人性主题
  欧·亨利是被世界文人所称道的艺术大师,他的短篇小说风格独具特色,在世界上都享有盛誉,对于当时的美国及世界短篇小说都具有极大的发展影响。欧·亨利短篇小说的永恒魅力所在不仅是欧·亨利本人的独特风格,更在于其小说中的人性主题,从而以此引起了读者的内心共鸣 。可以说,如果没有了这些人性的主题内涵,欧·亨利的以幽默作为主体基调特色的小说只能作为搞笑取乐之用,所以,我们必须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对欧·亨利的短篇小说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探究。
  一、欧·亨利小说中的人性主题凸显成因
  欧·亨利对于小说主题的选择并不是随机偶然的,而是来自于他人生的各种体验,与他对生活的感受及对人生的反思思考等息息相关,也可以说,欧·亨利的小说是他对人生的反思。欧·亨利短篇小说的人性主题也是取决于美国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欧·亨利的坎坷人生,这使他生活痛苦不幸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丰富的写作素材,从而造就了欧·亨利的杰出成果[1]。
  (一)个人经历
  欧·亨利以人性作为其短篇小说的主题,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其复杂不幸的生活经历,就像欧·亨利在《麦琪的礼物》中所说的那样,“人生是由啜泣、抽噎和微笑组成的,而抽噎占了其中绝大部分”,这无疑是他命运多舛充满挫折的短暂人生的真实写照,底层社会生活、不寻常冒险以及城市上流社会生活等多种多样的生活经验促使他懂得了一切世故人情[3]。这不仅为他的小说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甚至还起着决定性的重要作用,而他的短篇小说更是善于以小见大,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简单有限的场景或者是寻常的生活小事却反映了社会生活最真实深刻的一面。
  (二)社会背景
  19世纪末,美国的短篇小说展现了其充满活力的一面,此时,美国正逐渐的形成了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逐渐的趋近于现代工业,使得社会矛盾及社会生存危机都日益加剧,从而冲击了人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以及社会秩序、道德规范等,使得人性在长期的压抑下发生了扭曲。而欧·亨利即生活在这样一个年代,作为来自社会底层的作家代表,他审视着这个社会,关注着人们不幸的人生,抒发着自己的愤怒心声,以幽默诙谐却又不失沉重的格调描绘了当时动荡的美国社会,形成了自己的短篇小说创作特色与风格。因此,欧·亨利的短篇小说经常充斥着对底层社会贫民的同情,对当时的美国社会的讽刺,无情的讽刺、揭露与抨击,反映了平凡小人物的高尚品德与美国资产阶级的强盗本质与罪恶行径。
  二、谈欧·亨利小说中的人性主题渗透与体现
  (一)讴歌和赞美合乎人性的真善美
  欧·亨利的短篇小说一直以对真善美的讴歌赞美作为主流论调,各种在社会及生活压迫下的小人物,如不得志的音乐家、画家、作家、演员等,尽管在落魄中挣扎,但却具有伟大的人生抱负以及自我牺牲的伟大精神,以自己不一样的人生际遇,以幽默的艺术笔调抒写自己不一样的人生,并在患难与共的生活中建立出深厚的人类情感。正是这种对人性真善美的讴歌使得欧·亨利的小说总能在描绘沉重的现实时,体现出一丝一缕的诗画意境,激起人们面对丑恶现实及困境的勇气和决心。例如《麦琪的礼物》中,吉姆和德拉生活在贫困的社会底层,却有着生活的热情与对彼此的爱,使得贫困的生活在面对温暖的感情时微不足道,尽管他们都放弃了自己最为宝贵的东西,然而“爱情就在他们分别拿出礼物之时发出了万丈光芒”,一句话,使读者泪湿眼眶。欧·亨利这种喜剧与悲剧结合的艺术表现方法,烘托出了生活的真谛,同时以这种悲喜矛盾引发了读者深深的思考,形成了欧·亨利独特的“含泪的微笑”这种艺术表现风格[2]。
  (二)批判和鞭挞违反人性的假恶丑
  欧·亨利生活的美国,资本主义迅速的发展,并逐渐的走向帝国主义,在该时期,社会制度腐朽,人与人之间更多的是赤裸的金钱关系与无情的竞争、贪婪的榨取,极大的扼杀或扭曲了人与人之间情感。欧·亨利的短篇小说就针对这种违反人性的假丑恶现象进行了抨击、批判与鞭挞,他像讴歌人性的真善美一样,通过塑造个性鲜明人物形象,以荒诞的艺术表现手法反映荒诞的社会现实,如《警察与赞美诗》,由主人公苏比的人生经历,初时的优越生活、纯洁思想与情感滋养到后来的流浪汉生涯,他甚至一度想通过监狱生活解决温饱问题,然而却屡次犯罪而不得入,最后,教堂内的赞美诗与钢琴声感动了他,从而使他决定弃旧图新,可警察却在此时以莫须有的罪名逮捕了他。由苏比的愿望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反差与错位,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美国社会的矛盾与平民的不幸生活,也反映了美国法律的黑白颠倒、是非不分,体现了作者对此的愤怒失望,使人们读来产生一种哭笑不得的复杂情感。
  三、结语
  欧·亨利的短篇小说具有丰富广泛的内容与深邃的思想,从多个角度反映了当时美国的社会现实,以小人物的人生经历及命运展开了对丑恶现实的抨击,具有强烈的人性主题意识,人性美撼动着每个读者的心灵。
  参考文献:
  [1]曹明海.文学解读学导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2]阮温凌. 走进迷宫——欧·亨利的艺术世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其他文献
摘 要:《丛林中》事实问题有1.谁杀了武士,2.真砂对多襄丸到底说了什么,3.最初离开现场的人是谁。关于这些事实问题3个人的证言互相矛盾,很难确定事情的真实情况。本文仅从谁杀了武士这一点,对问题进行考察,发现武弘自身对自己的死亡负有主要的责任。  关键词:《丛林中》;事实问题  一、谜  在山科的丛林中,夫妇两人被强盗袭击,在绑住的丈夫面前强奸了妻子。之后,只留下了丈夫的尸体,被杀的人是金泽武弘2
07亚洲国际动力传动与控制技术展览会(简称亚洲动力传动展)、亚洲国际物流技术与运输系统展览会(简称亚洲物流展)、亚洲信息及通信技术展览会(简称亚洲信息通信展)10月10-13
《死者》可谓是乔伊斯短篇之中的精华之作。作者将视角聚焦在一个圣诞节的狂欢夜上,在表面的浮华和喧嚣褪去以后,却让人在片刻的寂静中感受到死生之间的精神顿悟和内心独白。这
摘 要:史学家评论济慈是一位情感热烈和自我主观意识强烈的诗人,而事实上济慈作为浪漫主义诗人,他的独特之处主要在于高度关注社会政治问题,对人生和诗歌有着独到的理解。因此,本文主要通过对诗人济慈进行概述,详细研究论述了济慈的《夜莺颂》,体味诗人的情感,展现诗歌意象,表达艺术的美学魅力。  关键词:济慈;《夜莺颂》;意象  一、概述诗人济慈  约翰·济慈是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之一,在对诗歌
《简爱》塑造了一位命途多舛且具极强个性,敢于同命运进行抗争的女性人物。小说展现了女主角与命运抗争性格萌芽、产生、发展与高潮阶段,通过女主角坎坷的命运,揭示了女性尊严问
三岛由纪夫,是日本当代著名的小说家。作为二战后日本国内的文学大师之一,他不仅在日本文坛拥有高度声誉,在西方世界也得到了崇高的评价,甚至有人称他为“日本的海明威”。他的主
《我一生都在等你》原载于《俄罗斯文艺》2008年第2期,转载于《读者》2008年第17期,是一篇较新的短篇小说,主要讲述了一对爱人长达二十年的爱而不言的故事。本文通过对阿尔塔莫
摘 要:《到灯塔去》被认为是英国意识流派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最具代表性的意识流小说。在作品中打破传统的小说叙事,大胆采用内心独白,时序颠倒以及象征隐喻等表现手法,来传达在“这种有意味的形式”下所蕴含的丰富的人生意义。  关键词:内心独白;象征;时序颠倒  伍尔夫的文学创作关注人物的内在精神世界,在伍尔夫看来“心灵接纳了成千上万个印象—琐屑的、奇异的、倏然即逝的或者用锋利的钢刀深深地铭记在心头的印象
摘 要:《杀死一只知更鸟》是哈珀·李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以女主人公斯库特的儿童视角,向读者揭露了大萧条时代美国南方社会等级观念和种族歧视的弊端。本文从“陌生化”理论分析《杀死一只知更鸟》中儿童视角上采用的陌生化技巧,这种技巧分别体现在儿童叙述者对周遭世界观察角度的陌生化及其不带有任何成人偏见的陌生化。  关键词:《杀死一只知更鸟》;陌生化;儿童视角;儿童叙述者  一、“陌生化”的美学含义  “